一大口美食榜: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小時候過家家,我總是喜歡玩開小吃攤的橋段,在姥姥家院子的灶臺上擺好小木板,拿個小桶裝涼水,把衛生紙撕成一條一條的假裝粉條,伸手下去撈一把,放在木板上用“手刀”剁吧剁吧,學著攤主的樣子嫻熟地撒鹽、澆料汁、擱蔥花、再轉頭問眼巴巴看著我的妹妹“要不要辣椒?”,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就大方地撒上一把,還嘴裡唸唸有詞地叨叨“我給你多擱點辣油,香!”

擺小吃攤,是小時候的過家家,也是長大後的療愈藥。

一大口美食榜: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街角的小吃攤們,總是早早地備好食材,調好自家的秘製調料,等著我們這些饞舌頭登門而入。他們起早貪黑修煉功夫,在大排擋上最簡陋的擂臺上爭奇,在我們看不到的清晨細細打磨味道,種下味蕾的念想。

閉門在家的日子,突然間,我們都又玩起了小時候的遊戲,在家開啟了小吃攤老闆角色扮演的獨幕劇。

一大口美食榜: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攤”上一分鐘,廚房十年功。用著囤多了的麵粉,學著攤主們開始自制一道道街頭美食,五分鐘吃掉的一碗涼皮,自己做一次,才知道要耗費整整一天的功夫,蒸麵皮的熱氣驅散了焦慮,朋友圈的點贊舒展眉頭,每一個居家“涼皮攤主”,都玩得不亦樂乎。

小時候的“擺攤”遊戲,是對成年世界的幼稚幻想。

長大了才知道,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1

作為這次自制美食頂流,涼皮的爆火原因之一,在於耗時。

對於平時的家常菜譜來說,最受青睞的,就是十分鐘快手菜了,風水輪流轉,全民努力在家憋死病毒,但憋不住悸動的吃貨,漫漫時光,在一來二去的洗面過程中,也變得虛無。

一大口美食榜: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揉麵從少量加水,揉成絮狀開始,在一點一點將散落的整成完整的麵糰,好像啟動一個新項目,要從最初的信息蒐集開始,初級不用腦的工作,迴歸體力勞動最簡單的快樂。

正揉到起勁的時候,才發現,按照抖音食譜,該停手了。

2

餳面,是揉麵的調劑品。

餳餳揉揉間,是我們和麵團的博弈,舒展、柔軟、膨脹、再被手掌和案板打擊,循環個三、四次,好像靈魂出竅,看到房間裡的自己,被日常生活舒展、柔軟、膨脹,再被打個措手不及,反反覆覆,才知道,這就是修煉之道。

揉打的時候,其實苦中帶樂,有點疼,但也知道筋骨變得更結實了,案板結實,那你的身段就放軟些,形狀被隨意塑造,但內心,還是實打實的純淨麵糰,為了“面”生的終極目標,就踏踏實實地接受搓揉,在所不惜。

一大口美食榜: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餳面的時候,是“面”生難得的閒散時刻,在面盆裡發呆、空想,我就靜靜地看著面盆蓋,不說話,也值千金。鬆緊時光,有緊張,才顯得此時閒暇的可愛,閒著的時候,要努力閒著,不能多想揉麵的緊張,讓每個麵糰的細孔潛入閒散的空氣,發出懶懶的光。

一大口美食榜:你對涼皮的力量,一無所知

會懶,也是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