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年轻有活力时去,还是年迈有钱的时候去?

白作日萌


旅行是一辈子都应该去操作的事,无论年轻也好,年迈也好,只要有精力,有想法,真是不需要太注重钱的方面,钱少会有钱少的玩法,钱多有钱多的奢侈。小长假可以去近郊,大假可以去远一些的或者出国也可以,不过么尽可能还是要避开高峰啊。大家都很清楚,中国景点的高峰期那除了看人也不剩啥了。不管什么时候去,记得买份保险,安全还是第一的。


水育文人


如果这也算旅游?70年代,20多岁时,单位派十人去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我有幸选中。先到南京。参观了南京汽车制造厂。当然顺便看了一下中山陵,沿山数着传说中的365个台阶而上。进入大厅,瞻仰先行者中山先生座像时。结果在台阶数上几人争论不休。影响了情绪。当然几年后再去了几次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再去明孝陵等几个其它景点时,就分头行动了。当晚几拨人(十人分了三拨)谈起分开后的参观感受,大不一样,各有见解。也就定下了不成规矩的范本。去景点分头活动,回来交流。当年带队的两个老工人师傅40多岁在我们眼中已是老头了。他俩喜静不喜动。我们略施小计,小号的糖衣炮弹便使我们的行程沿长了2天在南京住了5天。长江大桥,江边浦口火車轮渡码头,(大桥没修通以前火车在这分几节上般过江)。总统府,燕子叽,雨花台,玄武湖,原陆军军官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新街口山西飯店。又再次去了一次中山陵,古明城墙等。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任务。下一站到达上海。参观了上海柴油机厂在地处‘浦东。江南造船厂的中国首台万吨水压机。上海汽车制造厂,等等。在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基础上。我们又去了外滩,见证了当年外国人在外滩的多处建筑。游览了黄埔公园,当年插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地方,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顺便参观了一下外白渡桥,看着苏州河水和黄浦江水交汇处,黑白分明的污染带也算是起萌了注重环保的意识吧。当然现在这个景点已不复存在。肯定治理好了。到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必去。当然包括嘉兴南湖的那条船。豫园,上海县老城,上海一百,永安大厦,大世界,看看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等等各国租界在中国上海的各种建筑,尤其不能忘记去小日本的闸北租界去看看。受受爱国主义教育,牢记帝国主义给我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又抽时间去了一趟提篮桥监狱。看了一下革命志士在这外国人修的监狱里受到的这些非人待遇。又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第二天我们一行去了杭州。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参观了杭州汽車制造厂后。便考虑回程的安排问题。当年只有南京的回程火車。年轻的我们提出了A方案,从杭州坐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到苏州。住两日到南京返家。而老师傅提出了B方案。坐火車返沪,买船票坐船到南京。返家。苏州不能去。回家无法绘领导交待。当然B方案稳妥。又滿足了年轻人的需求一致同意。定3日后起程返家。第二天起床后先去了灵隐寺。游览了大殿等多处景点,一线天,飞来峰等。一记忆此较深刻的是小山边台上有一弥勒佛坐石刻象,栩栩如生。传说摸摸他的肚脐眼便可发财。于是乎大家蜂拥而上,争着摸了一通。(当然现在是绝对不允许上去摸了,99年我还摸了一次,但已有禁令标志了)。现在想来弥勒佛可能有点生气了。我们几个人发财的没有几个人。出了寺庙门。饭点已到玩了玩现在所谓的AA制,每人出钱1.5元合计15元钱在天外天饭馆吃了不错的一顿饭。想想真便宜!饭后去了岳坟等景点游了一圈。次日西湖苏白堤,断桥坐船去三潭印月等景点一圈。在虎跑泉花一毛钱享受了一下。虎跑泉水泡西湖龙井的感觉。一会的功夫几个人受龙井茶的感受立马去了一趟龙井茶现场。回来问感受笑而不语。第三日我们一帮抓紧游览了六和塔,钱塘江大桥等景点后,也急急忙忙赶去梅X龙井茶原产地看了一下。才发现也不过一口不起眼的水井,加井边的几十午棵茶树而已。也知道了那一帮同伙!笑而不语的含义。我们回去也咬定从来未到过此地。以免让他们感觉到勿悠了我们的快感。回程之路也就没什么可言之处了。到家一算账除了单位报销和补助部分外,还花费了我当月工资40多元钱。当时我还没有娶媳妇。好心痛啊!年轻人出门旅游真好。能吃,能玩,能走,能睡,一生一世都能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回味无穷。老了出游无法有激情。去年十一小长假突发奇想。带着老太婆去甘肃陇南腊子口,哈达铺感受一下当年红军长征在此地的感觉。但驾车行走了近千公里到岷县我折返了。心中只有一个感觉有什么意思。老了心态真不好。当然当年花一毛钱门票钱上莫高窟,游敦煌。河西走廊的乃至甘肃省的各个景点花点小钱便可游个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东西。陝西,山西,河北,北京景点的门票上一元钱的没有几个。兵马俑景点刚开放时也不过几元钱。在80年代已夠惊人了。不说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年轻人趁早开始旅游之路。老了见怪不怪一点激情也没有了!…


高原野猫


我先和你说一个我遇到的真事。2016年在河南新乡万仙山游览丹分谷。这是个峡谷景点,可以从低处往高走,也可以从高处往低处来。我们多数人都选择了由高而低,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体力。

和我们一起坐电瓶车上山的有一对70多岁的老两口,老先生的腿还不怎么利索,上电瓶车都有点费劲。两位老人都很健谈,说起旅游都眉飞色舞,一个说坐过27次飞机,一个说坐过31次飞机,都走过不少地方。电瓶车到达山顶,我们其他人开始沿着峡谷往下走的时候,老两口只在山顶一个标志旁拍了一张照片,就搭乘下山的电瓶车回去了。我们的游览刚刚开始,老两口的游览已经结束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到了这个岁数,到了这样的身体状况,旅游还有意义吗?因此,我的观点是:想旅游,在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趁年轻。

我今年55岁,开始系统旅游已经5年了。原来也是想等退休以后再去实现自己的旅游梦,但看到自己周围的一些人未老先衰、未老先亡之后,我当即决定,旅游计划提前实施,不能等到退休了。


蓬莱海市的旅游记忆


建议最好是年轻有活力的时候,出去看看外面得世界;年迈有钱了想玩可能很多也玩不了呐。

年轻本身就意味着有活力,哪怕只有很少的预算,其实一样可以出去见见世面,去了解体验下这个世界,大不了节省一点嘛。

就说我身边的亲身经历,认识一对老夫妻,是第一次玩户外去内蒙时认识的,大概有15年了,是很好的朋友,也经常来往。现在有着挺丰厚的退休金,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62岁,这个年龄算年迈了吧,也符合有钱的条件。

其实真出去自驾游一起玩还是不行,身体状况虽然算不错的,但还是各种担心的;牙口也不好了,有的牙都松动了,现在出去玩很多当地的特色菜啥的,当真没法吃了,能看的出来很想吃。

走路徒步也会跟不上,很多地方索性就不玩了,当然年迈有钱了完全可以是另一种玩法了,但是很多时候当真是会力不从心了。

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想的开,暑假庞大的旅游大军,他们就是主力,旅游也好,旅行也好,还是趁年轻吧。

供参考,欢迎补充指正,也欢迎喜欢旅游、自驾游的朋友+关注+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用户4141338085


谁不想经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可是不行啊同志!

本来上星期还和大学同学一起吃饭,聊起来相约月底一起到川西,回家路上还信心满满,可回到家里,屁股还没有着沙发,老婆就开始叨念,说这个月又要还房贷了,下个月她老 爸过六十大寿,明天孩子上学要交一个什么活动的费用……

我的心立马凉凉。

回头再看看老婆那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这老二又要出来了,还旅游?还旅行,马上就要天天万国旗啦,想到此,苦笑了一下,一边低头进了卫生间,偷偷给同学回了个电话,告诉他您呐!另外找旅伴儿吧?

想来,这就是生活。也没有什么抱怨的,只有忍耐,只有把自己身体料理好了,自己这条船且到不了岸呢,他承载这一家人的责任。也承载着自己。希望自己身体棒棒哒,熬到退休你一天……

不是都说美好的生活从退休开始吗?到时候咱们在云游四海吧!

现在,这么只能心怀天下,着眼眼前……

十八年!十八年以后,要是咱们有缘分,咱们路上见哈!











追赶霞光的人


建议不论年龄大小在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情况下有空就出去走走,很多人的观念是趁年轻多打拼等老了退休了再出去,但是到了退休后可能又要帮忙照顾孙子辈或者是身体出现了状况.精力又达不到了,其实旅行不是像有的人想象中那样需要多么有钱,这个完全是个人爱好!男同胞的爱好抽烟.喝酒.打牌,美女爱逛街买衣服.化妆品。而我即不抽烟也不喝酒.独爱旅游,我是用别人抽烟喝酒的钱去旅行,这样不仅锻炼身体了而且开阔了眼界...何乐而不为呢?

我去年去黄山时在西递碰上一🐮 老头!68岁(看上去不到60)用十年的时间花费近20w一个人自由行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问他这些年旅行的感受.老爷子一个字:值!宁愿把钱花在旅途中也不送给医院!就是随着物价的上涨出行成本越来越高,以前每天景点要门票200左右,现在免费了(60岁半价.65岁全费)每天大约300左右!老爷子这十年的壮举就是俺现在的目标!所以有空俺就出去转一圈逐步实现梦想!

我们出去旅游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满足我们自己的心愿,让自己真正开心起来,暂时离开繁忙的工作,和时常令人郁闷的生活,给自己放一个假期.让身心愉悦起来回来后再精力充沛的投入到新的工作。











虎虎生财W虎眼观世界


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想旅游,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只有时间了,因为如果不是比较自由的职业,你每年的假期基本也就等于高峰期,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啊。

回到正题,年轻时候旅游还是年老有钱再旅游。此处我们不说那种家里很有钱的,说走就走的,就说普通人,大部分年轻时候没有太多积蓄,老了退休了才有点闲钱旅游。

我大学时候有幸获得了一个学校组织的去欧洲学校交流的机会,但是要自费。我当时很纠结要不要去,虽然每年拿奖学金也攒了点钱,但是我听说出国开销很大,我的土豪朋友们随便去欧洲玩几天几万就没了,于是我咨询了父母的意见。父母比较支持,说去开拓一下眼界。

但是我毕竟资金有限,所以和同学旅游我们都是住民宿或者青旅,价格便宜很多。住的地方基本都能做饭,煮泡面、吃面包为主,路上有时候来不及吃饭,能量棒是家常便饭。交通方面除非去很远的地方要坐飞机(廉价航空,水都不提供,行李限额,为了不超额衣服都穿身上肿的像只熊),其他时候就选便宜的大巴、火车。有时候坐过夜大巴,便宜还省住宿费,洗的衣服没干就靠车上的空调烘干了。白天到车站存行李,晚上继续乘下一班车睡觉,连续几天都睡不到床。景点之间有公共交通可以尝试坐一下,但是大部分情况是暴走。冬天也没有天天洗澡,就在车站的卫生间洗漱。辛苦是辛苦一点,穷游啊毕竟,但是整个人很开心,不觉得累。而且看见很多不同人的生活自己也有一些感悟。然后这趟旅行我用土豪几天的钱玩了几个月。不过也激发自己挣钱的斗志,幻想着以后再来体验一下土豪玩法。

在路上也遇到很多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穷游的,都是自己查攻略,跟电子地图走。当然也有很多老年旅游团,别的不说,起码人家到处车接车送,一日三餐不落,住酒店能天天洗热水澡,我们也挺羡慕的。但是一些老人也感叹我们年轻真好,如果他年轻的时候来,也想自己策划一下线路,不跟着旅行团走。

后来我毕业了,上班了,天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别说旅游了,周末都懒得挪窝。再后来身体出了点状况,辞职了,才有空出门散散心。

所以现在认为旅游就是想去就去,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如果你一定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其他事情都会为他让道。想过怎样的生活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对自己负责,不后悔就行。


小叶子爱生活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原创作者“爸妈的退休生活”原创作者,很高兴被邀请回答“旅游是年轻有活力时候去,还是年迈有钱的时候去”?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到退休的年龄再去比较合适,一个是没有家庭负担了,还有时间更加充裕!

我今年退休了,老公还没退。以前走了40多个国家,明年开始也想每年自己出去玩一个月。我英语交流没问题,以前和老公出去都是自由行,没参过团。自己组团玩,5到6个人比较好,太多了,想把每个人都照顾好就不容易,组织的人也玩不好。

住酒店不如住民宿,价格便宜到无法相信,尤其是4至6人。今年五月,我们五个花甲之人欧洲自由行,境外住宿26天,每晚人均CNY164元。民宿基本都有厨房,可以自己买菜烧饭,不但省钱,而且可口,不然每天每顿肯面包一个月,还不把你吃疯喽啊。上次去丹麦的一碟麻辣豆腐,竟然宰你CNY138!

今年9月3日从伊春市开始出发,和老伴自由行,到了沈阳、呼和浩特、兰州、银川、西宁、西安、延安、太原、长春、哈尔滨。10月2日回到伊春,一个月,走过了10个省会城市。感觉到:一是现在出行安全,坐车入住,没有身份坐不了车,住不了店。二是有手机方便,出行用手机百度地图,可以查找到公交线路,可以查找到宾馆酒店,不用带大量现金可以购物订票。三是这些省会城市,一部分景区景点门票,对六十岁老人免费或者优惠半价。


爸妈的退休生活


啊呀,只有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当然两个都要啊。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学会了,这个世界不是非白即黑的,也不是什么都只有是否两个答案可以选择,如果你用心思考,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有第三条路去解决,甚至第四条路,第五条路,第六条路......

年轻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没有钱?没有时间?我想说啊,只要你想,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我17岁第一次自己报团去了北京,用的是多年存下的红包钱。

18岁跟同桌去了华东五市,两个女孩子坐火车去自由行,感谢当年的社会气氛还是非常和谐,我们一路上遇到不少好心人,而且学生票是很多半票的。过年去的,暑假打工存下来的钱。

19岁,跟一个大姐姐报青年旅行社,去了内蒙古银川.....

后来恋爱,工作,结婚,生孩子,教育孩子,也停了好多年,不过也尽量抽时间带家人,在省内或隔壁省转悠个三五天,去海边踏浪,去泡温泉,去看梯田,去高山草原,去大峡谷,去滑雪。

现在孩子再大一些,我都会一年抽一到两次,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看看国外的奇异风情。

我在其他方面一直给家人嘲笑过于节俭,但是,我都攒下来去旅游......

旅游可以打开我的眼界,增长我的见识,教我做人要感恩,做事要有格局。

现在我也人到中年了,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工作赚钱,可以好好锻炼身体,爱护我的家人,让我到了年纪大的时候,还有钱,有心,有体能去旅游。

试过半年坐了10次飞机,觉得真的很累呢,不容易恢复过来。

以后可以考虑坐游轮去旅游,嘻嘻。

现在先用脚掌丈量世界,毕竟世界很大,我想全都看看呢。


御姐儿阿曼达


旅行不分年龄段的,什么时候想去,什么时候能去,完全看个人情况。

不同的年龄段,对外出的感受是不同的。

小时候,很羡慕那些有外出经历的小伙伴,总盼望父母出差时能带自己出去,却总是不能满足心愿。

21岁那年,终于有个自己一个人出行的机会了,就去了趟北京,正经算下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一个人在北京待了一个星期,住的是七、八个人的房间,还需要介绍信才能住店。

那个年代还没有身份证,出门要带介绍信,还要带上全国粮票和人民币,坐火车基本都是站票,站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时也没有照相机,需要拍照的地方,都有景点拍照服务,把邮寄地址写好,人家会把照片和底版给邮寄过去。

自那以后,基本上每年都要出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坐火车卧铺出行,偶尔也会买张有座位的火车票,主要看出行的远离距离了。

还有就是那个时候火车票也不是很好买,有时先买张站票,上车以后再去补办卧铺,这种情况基本就是乘火车出行的常态。

2013年以后开始了自驾游,出行的距离更远了,时间也更长了,次数也更多了。总之,自驾游受到的限制少,更自由。

个人觉得,无论什么年龄,多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既能开阔眼界,也能增长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出去旅行,没有什么年龄限制,也分不出哪个年龄段最好这么一说,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年轻的时候阅历少,对很多有历史背景的景点理解不深,但年轻时候身体好,不会像老年人那样经不起劳累。

老年人出行主要是休闲游,每天不要太赶路,到一个地方多待上几天,不要让自己太劳累。老年人出行的好处是阅历深,无论是对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点,都有自己深厚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

就我个人来说,我会一直出去旅行的,直到实在走不动的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