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险记——我与病毒擦肩而过》之三:戴上口罩

1月20日晩上我们入住秀峰山庄之前其实还运动了一个多小时左右。一位英山县公安机关的老朋友请我们去打乒乓球,在一个乒乓球训练馆里,三个人一起分别练习了一个多小时。那位朋友每天训练,球打得又稳又好,我因为疏于训练,仅凭年轻时的老底子,发挥得并不好。不过友谊第一,没有比赛。妹妹在女生中乒乓球打得算很好了,那位老朋友夸她比我发挥得好。

待我们回到宾馆,温泉浴池的热水已经放光了,工作人员晚上10点下班。很可惜没有机会在著名的温泉酒店里泡上一泡。

我们只能各自回房间休息。房间里也有温泉水。活动了一天,晚上又运动出汗了,所以洗了澡就开了空调睡觉了。

《武汉历险记——我与病毒擦肩而过》之三:戴上口罩

而1月20日,我们已经从媒体上知道了,钟南山院士告诉全世界:新冠病毒肯定人传人。

此夜,妹妹说她继续咳漱、发烧,嗓子也不舒服。

其实这都是平时感冒时的症状。但是因为武汉疫情人传人的定义,大家难免会联想一番:这些症状会不会是“中招”了?心中不无紧张了。

于是,待1月21日早餐后我们开车从英山返回武汉时,妹妹说她不坐副驾驶位置上,坐在后排。我们兄妹同时戴上了口罩。

出发后我们开车在英山县城转了一圈,希望找到一个大药房再买一点治疗感冒的药,而此时距离春节只有三天时间了,街头基本是关门闭户,很少有营业的场景。

我们只好冒雨返回武汉。一路上车少人稀。从这天起,逆向往武汉去的人开始减少。

《武汉历险记——我与病毒擦肩而过》之三:戴上口罩

我们大约11点左右到了武昌火车站附近。本来中午计划一起去江夏区准亲家家里品尝汤逊湖的鱼鲜,妹妹认为此时自己的状态不适合与他人聚会,还是找个地方自我隔离吧。于是我们在一家“7天连锁酒店”停车,妹妹自己去订钟点房休息,我一人去了江夏区。

无疑,妹妹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爱己及人,不给别人找麻烦是妹妹一贯风格。

我本人其实也应该停止会见他人的。但是一是有约,觉得春节前提前给准亲家拜年理所当然。他们年龄比我们长,小弟应该看望大哥大姐,——更何况1月18日下午他们已经先到武汉大学珞珈山庄看望了我和妹妹。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传统。

中午大哥大姐热情款待,我也很有口福,品尝到了江夏汤逊湖的野生鱼类。姚大姐做的鱼丸子更是一绝!临行时,李大哥、姚大姐又把礼盒装野生鱼送了几盒,盛情难却,我给武汉的姐姐留了一盒,另外的都带回了北京。

人到武汉,没有品尝武昌鱼、野生甲鱼、汤逊湖鱼丸,那就等于白去了。武汉美食众多,绝不仅仅是热干面、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等美味小吃可以概括的。

《武汉历险记——我与病毒擦肩而过》之三:戴上口罩

下午4点左右我开车回到洪山区和平村,姐姐住的小区就在那里。车进小区,无人询问,但是已经看到保安、居民开始戴口罩了。更多的人还没有戴口罩。

5点左右,我和附近的几位老朋友吃饭、喝酒,这时,一个在社区工作的侄儿辈小伙子送给我一包口罩(现在知道应该是一次性医用口罩,有10只)。他说,已经发现小区有人感染了。

这是第一次听到小区居民被感染。我们匆匆一聚,互道珍重,就此别过。姐夫开车送我去武昌火车站与妹妹会合,准备坐晚上8点的Z38特快列车回京。

我有事前计划的习惯,这一次,提前购买的返程票让我们避免了武汉封城带来的困扰。

1月15日,我就让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小宋帮我买了返程火车票。

进入火车站之前,我和妹妹在广场会合。当时很担心火车站设置了体温测试仪,如果那样,妹妹体温超过37.3度的话肯定会被隔离,即使想坐飞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武汉历险记——我与病毒擦肩而过》之三:戴上口罩

幸运之神眷顾!1月21日晚上,武昌火车站并没有设置体温测试仪。那天晩上,湖北省委省政府还在洪山礼堂举办春节团拜会,歌舞升平,完全没有把“人传人”的警告当一回事。大约蒋书记认为歌舞升平是春节前夕最重要的规定动作吧。

说真话,包括我们自己,那一天是幸运的,我们也成了最后一批“逃离武汉”的外地居民。尽管早已买了回程票,而1月21日晩间8时距离1月23日凌晨封城前后只有20多个小时了。

直到火车开动,我们兄妹都松了一口气。

武昌火车站候车室里的人群,当天晚上大约八成以上的人戴上了口罩。我当时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大学同学群。

从这一天起,武汉市的画风改变了。

我们前后在武汉—黄冈呆了5夜4天,有意无意地接触到数十人众。

我们和武汉疫情擦肩而过。(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