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老大七岁了?

雪老大的妞妞


这个问题想来不仅仅是做父母的有疑问,连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叔阿姨姑姑舅舅都发现了吧!难道真的是老大那么让人嫌吗?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做一个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儿童的发展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特点:通过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9-12个月,逐渐获得客体永恒,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面前消失时,他知道了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并不再去寻找。

有一个极为明显的标志就是:会说“我”。知道了我和外在的区分。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主要特点:能作用表象和符号思维,但思维不可逆。泛灵论(也就是相信一切事物都是鲜活有生命的,相信圣诞老人存在)。自我中心化。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主要特点:思维可逆,获得守恒,学会逻辑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主要特点:能假设,能用逻辑推理解决抽象问题。

需特别注意的是儿童的叛逆期:

第一叛逆阶段:2岁前后。这个时候,他刚刚有了“我”的概念,又开始咿呀学语,所以纵然叛逆,家长也是喜欢的,因为确实太好玩了!语言特点:是什么?总是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个什么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什么等。



第二叛逆阶段:7-9岁。这个阶段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维,加之受了些的教育,又已自我为中心。他的兴趣就是挑战外界,并对外界有强烈的探求欲,渴望知识。语言特点: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等。

第三叛逆阶段:12-15岁。我们都熟悉的青春期。在此不过多探讨。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是一个是什么阶段和一个为什么阶段上,很容易不自觉形成对比,也就难免要讨厌老大了,因为大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这个时候,希望大人多一些理解,这些都是孩子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老二到了这个年纪也会产生这些现象,并非因对比才出现。再者,前几年都是他一个人做小皇帝,突然在他的“自我中心”阶段多了个老二来与他分享爸爸妈妈,他不开心有情绪都是正常的。

所以,有了老二后,更要关注老大的情绪,多倾听,多包容,多尊重,一定要避免过度的反应, 用平和、商量的语气多认可他,只要父母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爱,孩子是会给予父母反馈的,也会更加疼爱弟弟妹妹。


MOON月神


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忧虑。我家老大比老二大了十二岁,在我怀孕时老大刚进入叛逆期,讲真的,现在老二准备三岁了,老大的叛逆期还在继续,不知道何时结束,水深火热🔥。怀二胎时已经40岁,高龄,和老公两地分居,上班,独自带老大,可以有人会说“这样也敢生二胎?”,说吧,我不在意,我本身喜欢小朋友才决定要的,也征求过老大的意见,他同意并渴望的。孕期很辛苦,吃不下睡不好,有些疏忽了老大,等回过头来发现时他已经成绩下滑得厉害而且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不认真写作业/不交作业、撒谎(主要是我们父母的责任,没有把这大号练得好)等等。我老公周末回家就想要好好管管他。结果因为长期不在家,孩子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他也不了解孩子心理,强硬的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其中一个事情就是不顾孩子的强烈反对,给孩子报了一个一年期的兴趣班,交足了费用不退。孩子的抗拒是显而易见的,他无法拒绝,反对无效,他就消极对待,拖拖拉拉的去上课,老师说他总是一脸的不高兴(这个是我满月后第一次带他去上课时老师调侃他“哟,妈妈送来就是心情好,都有笑容了。爸爸送来拉着脸”),课后作业也是不到最后一刻不去做。他爸爸因此更加凶他,他就更加那什么。他爸爸还私下和我说:“我花那么多钱,给他去学东西,为什么他不珍惜不认真学?一点不知道感恩。好想揍他。”完全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还有理了?还委屈了?诸如此类的矛盾每天都在上演,老二也渐渐长大,越来越可爱。你们想想,家里俩个小孩:一个叛逆,叫他干啥就不干啥、你要往东他要往西、往左是康庄大道往右是羊肠小路山路独木桥,他要往右、知错但从来不肯改、顶嘴吵架成绩还不好、经常挑战质疑家长的权威、……;另一个呢,很听话,什么都听大人的,从不顶嘴,叫亲亲就亲亲、叫抱就抱、可以当做玩具一样的好玩、什么都依赖大人、大人的一切都是神圣的………。谁更得父母心?父母更愿意亲近谁?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及时和他爸爸沟通,两个都是我们的孩子,千万千万不能区别对待,寒了孩子的心。所幸几年过去了,老二依然可爱,老大依旧叛逆,但是我们及时调好心态对待,也平平安安的。愿看到这个回答的人,家庭都和和美美。


发糕的配方


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老二出生的时候,老大正好七岁。我想从我的经验里,谈谈这个话题,我不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只能从自我感受中提炼出一些经验和想法。

我的经历

2015年,我们家老二,一个女孩出生了,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哥哥迎来了这个小妹妹。虽然我们在这之前做了许多准备,和他谈有了妹妹的好处,有了妹妹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爱他之类的话。这样的准备,不是没有作用,妹妹出生之后,哥哥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妹妹的。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逗妹妹玩,帮妹妹换尿布,给妹妹喂饭,其实是一个好哥哥的范儿。但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却总是觉着他这做的也不行,那也做得不好,总之都是问题,讨厌他的邋遢,讨厌他的拖延,讨厌他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但回过头来看妹妹,却觉着如此可爱,让我们爱不释手,百般呵护。慢慢的,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惹妹妹哭闹,甚至有个意愿:要发明100种惹妹妹哭的方法!!如今他已经12岁了,这个行动计划还在进行,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发明了多少种,不过我讨厌他这样的做法。


讨厌的原因:自以为是

为什么说是自以为是是讨厌孩子的原因呢?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带给了我们许多的印痕,这些印痕在我们潜意识中种下了种子,只要环境相符、情绪相符就会不自觉按照印痕的指令行动,而且在那个当下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自以为是的父母,当老大做出的行为触动了那个按钮,讨厌和反感便发生了。具体分析如下:

  1. 比较之心。从小我们在父母的比较中长大,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这种程序印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并把他应用到孩子的身上。老二出生之后,正好在家庭里创建了这么一个比较的环境,老二会成为“别人家孩子”的代替品,成为衡量的标准,老大根本不明白这些,他会正常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去生活,但在已经进入“自以为是”状态的父母们,开始拿着标准去衡量老大的行为,那么怎么看都觉着他讨厌。自以为是之一,借代比较的标准。

  2. 长大了的虚像。我们小时候,当长到7、8岁的时候,父母经常会告诉你,你长大了,是大孩子了。这样的暗示,让我们不得不追求者卓越,让自己像个大孩子。不过,怎么做也做不好的我们,会受到这样的责备:这么大啦,咋啥也做不好?父母的观念,通过我们的身体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而正处于这样阶段的老大,不可幸免的躺着中枪。我们拿着“他应该是长大了”的虚像来催眠了自己,其实他还是一个孩子而已。自以为是之二,用虚像自我催眠。

  3. 被自己讨厌的自己。讨厌老大,其实就是在讨厌自己身上的不满意的地方。孩子是父母的镜子,7岁多的孩子已经开始展示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东西了。然而,有些习惯、有些做法恰恰是父母的痛点,不愿意承认却一直存在的阴暗面,会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这,就是那个被自己讨厌的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不自觉地活出了你讨厌地样子。自以为是之三,把讨厌的自己映射给了孩子。

结语

作为在孩子教育上,一直在探索的爸爸,我读过许多书,参加过许多学习,但还是避免不了那种讨厌老大的感觉。不过,现在我意识到,其实当这种感知被看到,被觉察出来,就迈出了与自我和解的第一步,而破除自以为是的重要步骤,正在于此。


翔翊007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网友逗了个闷子,他说玩游戏大号玩废了,又练了个小号,还能再喜欢大号嘛!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

认真分析了一下,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01 做母亲的心中产生比较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两胎妈妈的手记,也是有了二宝后对大宝倍觉讨厌。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她家的大宝以前就比较不讨人喜欢,都幼儿园大班了,每天到了幼儿园还得哭半天不进去,让人以为是刚入园的小朋友。而且性子慢做事拖拉,每天晚上的洗脸刷牙得叫几十遍,到后来非得当妈的一把提到卫生间。这位妈妈以前就觉得带这个孩子疲惫不堪,很不喜欢她,所以有了乖乖听话懂事的二宝后就愈发对大宝讨厌起来,尽管心里也觉得这样不好不对,但每次事到临头还是压不住火。

分析:你看,才上幼儿园的孩子都已经让大人失去耐性,假如你的老大也是属于这种情况,在生二宝之前性格就不大讨人喜欢,而且又到了“七岁八岁万人嫌”的年龄,现在有了二宝这个参照物,两相对比之下,自然将大宝以往的性格缺点格外凸显出来而惹你厌烦。


02 大宝内心的不安全感


还看过一个妈妈写的文章,她说她家的大宝以前还是比较乖巧招人喜欢的,但自从怀了二胎还没有生下来时就开始不大听话了,到了生下二宝就更是动不动就哭闹不止,而且怎么都哄不好,让人看见就烦。大人也知道是这是因为家里有了二宝的原因,就一直给她做工作,做心理疏导,后来好了一些,但始终都没有以前那么听话了。特别较劲,什么都跟妹妹比,给她买了什么东西马上就问给妹妹买了没有,要是给二宝买了什么没给她买就哭个没完没了。


分析:生大宝的时候你们全家对她肯定都是宠爱满满,二宝出现后你们的侧重点就发生了改变,不再对大宝那么宠爱,也许做父母的并没有感觉,但是小孩对来自父母的爱与关心格外敏感,是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的,所以才会以哭闹这种变相的方法试图“夺宠”,再次引起你们的注意、关心和宠爱。

但她当然不懂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会让大人对她更加厌烦,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03 两个孩子的年龄间隔太短,父母心力交瘁


大家都知道养育孩子的艰辛和对自己身心精力的耗损透支,尤其处于当前中国的社会境况之下,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哪一对父母不是殚精竭虑,豁出了命全力以赴。

人生在世,本就谋生艰难,尤其在百物腾贵、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仅仅是为了活着我们就需要拼尽全力,如果想活得更好一些,尤其是让家中老人孩子都得以享受不错的生活质量,那更是得拼命!所以,人在职场上拼杀一天,如果回到家中还有无尽家事等待料理,两个孩子又大的哭小的闹,再跟老公置个气,真的很容易让人觉得生无可恋。


但同样是两个孩子,如果彼此年龄间隔大一些,大孩子已经比较懂事,最起码有了料理自己的能力,如果更善解人意一些,还能够帮妈妈看着点弟弟妹妹,那做妈妈的肩上担子肯定就会轻松很多。而且大宝比二宝大个好几岁,也许就不那么容易将弟弟或者妹妹当做夺去自己宠爱的“假想敌”严阵以待了,而是抱着做哥哥或者姐姐的疼惜心态来对待二宝。

还有,假如两个孩子年龄间隔大一些,做母亲的已经从上一次生产哺育的辛苦中恢复过来,是不是更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与健康,不会那么心力交瘁,然后动辄对孩子失去耐心,


结语:

这是我能设想到的三种原因,但不管原因如何,目前的现状已经形成,就需要着眼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做母亲的你,首先要意识到孩子不是商品,再不喜欢也不能七天无条件退换,你需要终身担负责任!所以,一定要首先疏导好自己的情绪,尽量排解焦虑急躁心绪,你要意识到,焦虑急躁只能让你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雪上加霜,而不是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但同时又有顽固懵懂的一面,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也不懂得正确处理与父母和弟妹的关系,只能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意愿。所以,当孩子出现各种负面情绪的时候,其实是渴望你去理解她,给她拥抱,给她安慰,而不是换来一顿打骂的。所以,今后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做母亲的请先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她拥抱,给她吻,给她安慰。要用平静的口气与她耐心交流,对她说她已经长大了,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给周围的人增添麻烦。


世上的事情不能以暴制暴,用愤怒的情绪压制愤怒的只能适得其反。

而教育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但一定会让受教育对象日渐成习。



情感领域创作者仇意


作为家长,你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调整自己心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

我不只是二胎,三胎都有了。大的也才七岁,老二三岁,小的一岁。不管对于谁,我都是一样的爱,不会讨厌谁。说讨厌吧,就是老大做作业的时候感觉我真的像后妈一样,平时觉得她特别懂事,听话,就是做作业能气死人。

当初不管是对老二还是现在对老三,我家老大都是特别懂事,会帮忙推车子,帮忙抱,甚至还会给老三换尿不湿,陪小的玩。有一次因为我特别忙,让孩子们自己玩,小的哭不行,大的没办法了居然给看有没有拉大便,说是不是尿不湿应该换了才哭。我去看见了好欣慰,我给她说,以后你陪他们玩就好了,不用你给换尿不湿,如果你哄不了就喊妈妈,妈妈会看的,不用你做这些。话是说了,但是每次她都好像很懂事,妹妹哭会抱,会带妹妹玩,给妹妹唱歌跳舞看。感觉真的太懂事了。只是小的长大了会和她抢玩具,打架,她有时候会生气,不理解,不高兴,但是我都是好好给她说。她要是还不高兴,我说那么我们不要妹妹了,送人了可以吗?她就不愿意了。说明还是很爱小的这些的。

作为父母,你要对孩子一样的心态,也要教孩子彼此爱惜。



胖乎乎的毛毛虫618


不是因为二胎而讨厌老大,而是因为七岁的老大是狗都嫌他烦,我家孩子七岁半,我都想揍他,孩爸说这是亲生的,你揍他也不起决定作用,现在暴力打击教育,造成的伤害后期很难挽回,不如耐下心来好好劝导教育。

特别是楼主家有二宝了,老大的叛逆和父母对自己的不耐心却天天哄二宝,老大会难过伤心,会觉得父母偏心并憎恶二宝,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以后烦的时候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不生气不生气不生气,,,会有效果的,都是泪啊


思考的芦苇4


我也有两个孩子,有亲身体会,生了老二以后,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是因为婴儿时期的宝宝除了吃睡卖萌装可爱以外,不会做让我们生气的事,而老大七岁正是调皮捣蛋惹人嫌的时候,俗话说七岁八岁狗都嫌,所以两下一比较,就会感觉老大有点讨厌。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七岁的孩子也正是需要关爱的时候,不能因为老二而忽略他,要让他感觉到父母爱!


花子日记


有了老二,你原来的爱分成了两份,老大正好是处在一个幼儿园向小学转变的阶段,他更想你过多的关注给他,但是这个很难。所以他会更极端的用各种方式展示他的存在感,但是会越来越惹恼你,也就有了你的“反感”。你只是累了…

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我儿子10岁,女儿3岁,儿子7岁那年,我观察他的心理分析的特别仔细。[捂脸][捂脸][捂脸]现在我也依然没有解脱,每天依然“幸福”的抓狂中度过!


蜂禾Beeart


警告⚠️警告⚠️⚠️⚠️

有了二胎后突然突然讨厌老大了,这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刹住胡思乱想的车,平常心面对他们,给他们相应的爱就可以了。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提出警告⚠️。

因为你突然意识到的问题很严重。“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出生顺序对人人格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阿德勒研究了长子、次子、幼子、和独生子的人格特点,认为长子在弟妹出生前一直是被关心的中心人物,但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父母对长子的爱就会减少,他的地位就会迅速下降。弟妹出生会带给长子苦恼,他容易产生妒忌和不安全感,比较孤独和倔强,对人有敌意,自卑感大多比较强烈。

因此,您的讨厌会让老大意识到自己不被爱了,不被喜欢了。您会这么觉得吧,所以才回突然意识到,并感到担心,焦虑。

然而,出生顺序的研究有一个本质内涵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注意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孩子感受到的爱。这二者有本质区别。

孩子在3岁之前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完善,3岁时达到第一发展高峰。也明确知道了“我”和别人的区别,因此过了3岁之后他们对于父母给的爱有了自我的判定,也就是孩子感受到的爱。

因为我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绪情感,讨厌和喜欢一样正常。因此当我们讨厌老大的时候,要告诉他为什么会讨厌他,他哪里做的不好,这样他就能准确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爱,而不是陷入自我猜疑。

所以不用过分紧张,做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只要是你给的爱孩子都能接受到。


21点心理学


[捂脸]

正经的解释一下:

1.喜新厌旧。不是玩笑!小的呆萌,大的闹腾,谁也都会有选择。

2.自然规律。六七岁本身就到了鸡狗都烦的年龄,再加上家没人管,学学没压力,此时不闹更待何时?

3.内心崩溃。人们带孩子很累,看谁都心烦,跟何况带老二累的,看老大很心烦!

因为不敢对别人表现出来心烦[捂脸]

4.孩子太闹。老二小呆萌很可爱,大一点儿了,因为老二天生有竞争压力,天生没有安全感,所以,打小就会去讨好“上面”。

老大,通常很傻,自己的时候啥也不觉得,爹妈老子还突然说弟弟好妹妹好,弟弟妹妹都是来陪你玩儿的[捂脸]老大当真了,其实那是因为怀孕了,想留下老二欺瞒老大的骗词!

后来、突然有一天老二来了,TMD说是陪老大玩儿的,可连靠近都不让[发怒]

慢慢的老大觉得,所有人看他时的眼神和注意力不一样了,都去关注曾经说是为了陪自己玩儿才生下的弟弟妹妹了[酷拽]

老大想通过闹腾等方法告诉大家老大的存在,非但没用,可能还会换来一顿从未听过的口吐莲花甚至吃一顿棒棒炖肉

不同年龄的老大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六七岁的老大要刷存在感…我想你是成年人,应该懂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