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是美国的人才基地摇篮这句话?

镇源弟弟


二所大学都是不服输的学生,已形成不良风气,认为只有到世界一流大学才算成功,导致一些本想在祖国发展的学生也不得不随大流,以证明自己,这种风气的扭转不是短期内能扭转的,一要靠学校持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政府也要提供更好的人才发展机会


王先生31154248


这种现象令国人难以接受,已到了不得不正视的地步啦!是不是这两所名校放松了爱国教育?又或者是根本就放弃了爱国教育?不然为何这么多的高优分子纷涌去美呢?人们的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其特定教育环境所造成么,此所谓种瓜得瓜的道理哦!所以,上述名校是得从根源上找原因啦!改弦更张,为祖国强盛而培养人材才是正途啊![祈祷][祈祷][祈祷]


日月同辉1205


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心痛,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多的政府投入,为他国做嫁衣裳。以我愚见主要原因有:

1、当前各个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缺失,青少年一代普遍缺少强烈的爱国,爱民族意识。这并不是清华北大的个案,而是普遍问题,只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更有机会到美国去。

2、清华北大缺少创业氛围,如果把人生目标定为高级白领或研究员,美国或许是有大把机会。但是作为清华北大毕业生,中国最精英的年轻人,如果能树立开创自己的事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就会觉得在国内机会更多。这一点浙江大学的创业氛围就好很多。

3、反思我国本身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脱节,让他们在国内没能找到好机会。清华北大最为国内最顶尖的学府,应该创造条件让优秀的学生在大四之前就应该开始参与企业的科研工作,让他们在国内就有发挥才华的地方,也让企业有更多的智库


工厂改善专家


的确如此!我觉得高等教育的改革,应该以清华、北大两校为试点。不倾向将大学生尚未毕业之前推向市场;不倾向当职教授带着研究生走向市场赚取高于工资的外快;反对以西方教育理念和方式向学生灌输;反对大学校园内推崇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倡大学招生、大学管理、大学生毕业一律采取“严进严管严出”。确保清华、北大等名校出来的学生都能够有精忠报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和理念。


难得糊涂240106766


如果继续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办成美国等西方世界的人才基地摇篮或者大学预科班,这种中国的超一流名校,应该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了的,有没有必要存在或者国家的政策是否继续倾斜,人们是有理由质疑的。

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过去做也就做了,今后仍继续做,那就真的不应该了,也与中国智慧背道而驰!


岁月如歌0898123456


这个是学校导向有问题。估计这里的老师亲美的不在少数,从教师抓起。清华北大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占有的教育资源是巨大的,又是我国最优秀的学生在这里上学,国家化了这么多钱培训出来的学生,成了为美国培养人才的大学。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我国对科技人才都有优惠政策。各方面都不错,也不存在你有本事没处发挥的事,只要你有真本事,国家还是很重视的,各地都出台了招揽人才的优厚政策。所以经常有人说国内好,为什么人家还要出去,这个就是因为有的老师把国内问题放大,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要到国外的想法。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复杂。城里的喜欢效游。走出去,效区,农村上的人喜欢到城里逛街。人就是这样!


珍珠黑月季花1


清华北大出国留学,首选的目标是美国,占全部出国留学的比例,接近60%,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1148人,而美国占了接近六层,达688人左右。这不能不说,清华北大的人才流失严重,给美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当然这些人才不一定都留美国工作,但是其基数也是不小的。中国必须加大人才及资金回流的力度,避免人才及资金的大量外流,给国内科技的发展,国力的更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人才培养的内需稳定工作,保障民族利益的发展人才的需要,防止“”强了人家,弱了自己”的现象的出现。


温永春1971


钱学森们千难万难回国,清华、北大“精英”千方百计出国,细思个中原尾,这是多年私利教育的恶果


mzxd铁粉


清华北大招生,今后必须要把爱国作为前提招学生,国家花那么多钱,不爱国的学生不能进入清华北大学习。


张brother95118541


清华北大学生那股傲气是:社会宠的,老师捧的,家长惯的,别校仰视的,最后清北学生就变成了追求一流生活,干着一流工作,享受一流自由,选择一流国籍的一流人才。上点爱国主义教育对他们不起作用了。我是普通高校(211)老师,我接触过他们的本人和父母。实际上,上了清北,他们已经把自己摆在神坛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