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抗疫一线群英谱」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取样 她说投入战斗就不知道怕了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地处武汉江汉区的华南海鲜市场,因为极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令不少人谈之色变。作为湖南首批驰援武汉的株洲疾控专家之一,张永红在到达当地的第3天,就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协助中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入华南海鲜市场,对封存的部分冷冻食品进行取样。

2月23日中午,趁着短暂的午休时间,张永红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抗疫一线群英谱」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取样 她说投入战斗就不知道怕了

张永红与同事们出发进行流调。受访者 供图

流调员们都是“福尔摩斯”

今年47岁的张永红是株洲市渌口区疾控中心副主任。2月17日,她和全省其他11名流调专家进入疫情重灾区——武汉,对口支援江汉区疾控中心。

所谓“流调”,就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在这场战“疫”里,从事流调的疾控人员负责追踪每一个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摸清患者发病前14天内的暴露史、密切接触人群和行动轨迹等信息。

“所以流调员们都是‘福尔摩斯’,为了弄清病例情况,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张永红说。

其实,流调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可能就是对信息的甄别。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流调员拿到的信息并非都是真实的,也并非所有的患者或疑似病例都能配合调查。所以,遇到故意隐瞒信息或者给出虚假信息的情形,他们还要反复调查,向医生、患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及其家人逐一、反复核实情况。

「抗疫一线群英谱」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取样 她说投入战斗就不知道怕了

一天的工作下来,张永红浑身是汗,脸上也有深深的印痕。受访者 供图

进入华南海鲜市场取样,她说“投入战斗就不怕了”

由于地处疫情的重灾区,江汉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已连轴转了一个多月,所有人都疲惫不堪,这让张永红和队友有些心疼。虽然人生地不熟,到达当地的第二天,她便和队友迅速投入工作。

电话回访核对数据、去社区进行流调、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哪个科室需要人,张永红就去哪里。2月20日,她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进入华南海鲜市场,协助中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市场内封存的冷冻食品进行取样。

早在今年1月底,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就在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出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早期确诊的病例,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关系很密切。”张永红说,追溯病毒来源、控制源头、阐明病毒中间宿主,是控制该病毒持续从动物传染到人的关键环节。所以,采样工作意义重大。

市场已被封锁,门口设有隔离设施,店铺内堆积着大量未来得及销售的货物,若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那里应该很热闹。来不及过多感慨,张永红立马着手展开工作。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她,需要和其他人一道,从几个冰柜中取出一些已被冷冻的禽类和海鲜。历经几个小时,取样顺利完成。脱下防护服、摘掉护目镜后,张永红已浑身湿透、满脸勒痕。

“当时不怕吗?”记者问道。

“来之前心里会有恐惧,到这里投入战斗后就不知道怕了。”张永红说,按照计划,她和队友还需在武汉奋战10来天。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