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非關花草,由《雪夜訪戴》引申的率性灑脫的生活態度


非關花草,由《雪夜訪戴》引申的率性灑脫的生活態度


非關花草,由《雪夜訪戴》引申的率性灑脫的生活態度

這是由一副畫想寫的文章。看到《雪夜訪戴圖》而想進一步的瞭解背景。

非關花草,由《雪夜訪戴》引申的率性灑脫的生活態度

文章是這樣記載的: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雪夜訪戴,亦稱“子猷訪戴”、或者“剡溪雪訪”,語出《世說新語》的《任誕》,作者是南朝宋的劉義慶。

王子猷即王徽之他想念一個姓戴的朋友了,這個朋友就是戴逵,戴逵當時在剡縣,離王徽之這裡還有很遠的距離。王徽之根本就不顧雪夜寒冷,他命令下人備船,深夜冒雪向剡縣前進。

但到了人家門口,卻不敲門進去,理由是自己“興盡”了。這個故事一向是中國文人瀟灑、率性的典型例證。


還有一則趣事:

王徽之做車騎將軍桓衝(桓溫之弟)的騎兵參軍,每日四處宴飲,從不做半點公務。一次,他酩酊大醉正好被桓衝撞見。桓衝就問他:“你在我部下具體是什麼公幹?”王徽之說:“經常看見人牽馬來來去去,可能是管馬的吧。”桓衝接著問:“那你到底管多少馬啊?”王徽之竟然冒出一句孔夫子的語錄對答:“‘不問馬。’”其實,這個故事原本講的是馬廄著火了,孔子只問人的傷亡情況,而不問馬匹如何。桓衝又問:“那你職掌以來,馬匹在多少,馬死了多少?”王徽之竟又用孔子的一句話作答道:“未知生,焉知死!”然而,這本是孔子的一個哲學命題,原意是說,人在沒有了解怎麼生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探究死的問題。王徽之斷章取義,風牛馬不相及的問答,作為他頂頭上司的桓衝也無可奈何。

非關花草,由《雪夜訪戴》引申的率性灑脫的生活態度

這也是真正的率性而為了,與“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異曲同工之妙。


魏晉時期中國名士的內心是灑脫率性的,他們興許覺得我的高興是我自己的事,無關他人的事,只要自己內心覺得盡興了,可以趁興而至,當然可以盡興而返,不必非真的去做這件事不可。

確實,這樣的內心追求是圓滿的,是自己與外物一致的,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輕易影響心境。這般的灑脫率性很有魏晉時期名士們曠達的生活態度。因而“雪夜清興”之事歷來很為後人稱道。


我自己也是很喜歡這樣的率性灑脫。自己的內心是自己的,何必由他人或外物來左右呢。

最後,與君共享此話:“皮囊非所倚,唯才華與勇氣,足可照亮坎坷之路。”

非關花草,由《雪夜訪戴》引申的率性灑脫的生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