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茶知識掃盲!喝茶人必須要知道...

喝茶的樂趣,在於重複卻又不重複。


看似一個人每天做同樣一件事情,但每一種茶,每一次沖泡,每一位朋友的感受,都會有所不同。


所以,不斷地去鑑別,去了解,去發現的過程,才是學茶最大的樂趣。


瞭解按工藝劃分的六大茶類


現在所說的六大茶類,是按茶的發酵工藝程度進行分類的。


這個階段,需要了解六大茶類是哪六種。


它們的茶葉形態、茶湯色澤、滋味各有什麼不同,需分別一一對照品飲、瞭解。


能夠做到看幹茶、聞香氣、喝滋味、觀葉底便可判斷它屬於哪一類茶。


這個階段是入門的基礎。


很多老茶客喝了二十幾年茶,依然分不清大紅袍是不是紅茶,這說明只是愛喝茶,不是學茶懂茶。


【茶葉中內含物成分】


茶葉中的內含物成分種類含量,隨不同茶類、不同茶樹品種、不同生產地域、不同生產季節、不同生態環境條件、不同栽培管理方法、不同加工工藝技術、不同原料級別而有差異。


據現代科學檢測,茶葉中含有600餘種物質,其中有機物質有500餘種,約佔總量的93.0%~96.5%;無機化合物有100餘種,約佔總量的3.5%~7.0%。

茶葉中的成分主要有:

【茶多酚類】


(包括兒茶類、黃酮類、黃酮醇類、酚酸類、花色甙類、羥基—基烷醇類等40餘物質組成的化合物),其含量約佔幹物質總量的15%以上,高的可超過40%,大葉種高於中小葉種。


【茶色素類】


(包括葉綠素、茶黃素、茶紅素、β一胡蘿蔔素等),約佔幹物質總量的15.36%~33.42%。


【茶多糖】


是一類組成複雜且變化較大的混合物,是一種酸性蛋白,並結合有大量礦質元素,其含量約佔幹物質的2.34%~5.13%。


【茶皂素】


為五環三萜類化合物的衍生物,其含量只佔幹物質總量的0.07%左右。


【蛋白質與氨基酸】


蛋白質為一類高分子量的含氮有機物,約佔幹物質總量的20%~30%,但是隻有10%左右可溶於熱水。在茶葉中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氨基酸,共有30餘種,大多數為人體所必需,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


茶葉中的氨基酸含量約為幹物質總量的2%~5%,其中茶氨酸約佔氨基酸總量的50%,精氨酸約佔13%,天門冬氨酸約佔9%,穀氨酸約佔8.7%,其餘約佔13%。


【生物鹼】


為一種嘌呤類化合物,包括咖啡鹼、可可鹼、茶鹼,約佔幹物質總量的3%~5%,其中咖啡鹼佔有2%~4%,可可鹼與茶鹼佔1%。


【礦物元素】


茶葉中的礦質元素相當豐富,磷、鉀含量最高,鈣、鎂、鐵、錳、鋁次之,銅、鋅、鈉、硫、硒、氟為微量元素,人體必需的24種礦質元素。


引起茶葉劣變的主要因素


一、光線;

二、溫度;

三、茶葉水分含量;

四、空氣溼度;

五、氧氣;

六、微生物;

七、異味汙染;

其中微生物引起的劣變受溫度、水分、氧氣等因子的限制,而異味汙染則與貯存環境有關。

茶葉的儲存關健是防壓、防潮、密封、避光、防異味。


茶葉應該怎麼存?

從理論上講,茶葉的儲藏保管以乾燥冷藏、無氧(抽成真空或充氮)和避光保存為最理想。

但由於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不可能兼備而有之。


可抓住茶葉乾燥這個必需的要求,再採取一些其他措施,也要根據具體的茶類具體分析。

不同的茶葉,根據其陳化和茶性不同,存儲方法也有區別。


水質對泡茶有影響嗎?

水的種類很多,性質是不同的,各種水因所含溶解物質的不同,對泡出茶湯品質的影響也不同。茶具有天然、純正的特點,如果用水不當會給你帶來很多喝茶的遺憾。

陸羽的《茶經》中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湧湍激勿食之……其江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這說明用泉水泡茶最好,泉水要慢慢流出,而且含鈣和鎂化合物最少的是最好的泉水。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

至於雨水,一般比較純。但下雨的時間不同,水質也不同,秋雨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水的溫度和泡茶時間怎樣才算最好呢?

泡茶水溫的掌握,主要看泡飲什麼茶而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如銀針和毛尖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80℃為宜。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則用100℃沸水沖泡為宜。


茶知識掃盲!喝茶人必須要知道...


不是所有茶都是越新越好

即使是綠茶,也最好不要剛做出來就喝,新茶會給胃黏膜帶來比較大的刺激。


另外綠茶有一定的寒氣,最好等它的寒氣退去一些後再喝。


如果要喝新鮮綠茶,最好是在製成後半個月左右再喝。


茶知識掃盲!喝茶人必須要知道...


除了綠茶之外,其他茶類的最佳飲用期,幾乎都是第二年。


因為這些茶在製作過程中都會有炒制或烘焙的過程,要等到火氣褪盡後,口感才會變得更好,例如黑茶,則是越陳越香。


茶葉需不需要放冰箱儲存?

適合放在冰箱儲存的茶葉

綠茶和清香型烏龍茶。六大茶類中,綠茶最容易變質,保存時候需要額外注意,可以將茶葉裝進茶葉罐裡封口,用密封袋套好放入冰箱內;清香型鐵觀音以及鳳凰單叢茶中的抽溼茶,都可以放進冰箱儲存。

茶知識掃盲!喝茶人必須要知道...

不適合放在冰箱儲存的茶葉


黑茶、普洱茶、傳統工藝烏龍茶、陳年老茶和白茶。

普洱茶、白茶和黑茶,講究的是後期陳化所體現出來的飲用價值,將這類茶放在冰箱裡,除了受潮問題,在冰箱的低溫環境下,茶葉當中生物酶的活動也會下降,從而影響茶葉轉化的效率。

而傳統工藝的烏龍茶,像武夷巖茶、鳳凰單叢、焙火鐵觀音,在經過焙火之後,茶品的穩定性已經很好了,就不需要放到冰箱中存放。

茉莉花茶由於自身香氣,如果放在冰箱裡會使它的香氣逐漸變得淡薄。但有一個特例,就是碧潭飄雪。碧潭飄雪在製作工藝的後期又加入了茉莉花,將它適當的放在冰箱裡,有利於鮮花的香氣得到保存,但長期存放香氣也會有所散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