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之下,五大洗手误区,你踏进了没?

新冠疫情期间,各大媒体都在宣传“勤洗手”对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广大人们也是积极响应号召,每天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干净卫生。然而,对于“洗手”这一件小事,你真的操作对了吗?

  新冠疫情期间,各大媒体都在宣传“勤洗手”对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广大人们也是积极响应号召,每天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干净卫生。然而,对于“洗手”这一件小事,你真的操作对了吗?

  五大洗手误区,你踏进了没?

  误区1:认为外出才要洗手,宅在家里不用洗手

  疫情期间,很多人目前依然还宅在家里,很多人认为,家里是病毒隔离区,认为只要不外出,病毒就不会进入家里来,就没必要洗手。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家里,我们的双手也会触摸到一些被病毒、细菌污染的东西,如外卖、快递等,如果双手被污染后不洗手,也容易感染病毒。此外,我们在家里也会上厕所、吃饭、打喷嚏,在这些场景之下,更应该勤洗手。

  误区2:洗完手后,用毛巾擦干

  洗手后用毛巾擦干双手,是很正常的操作方式,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的毛巾有多脏,甚至还会长期重复使用,而不清洗更换。在潮湿环境中,毛巾很容易就成为了细菌的滋生场所,建议平时毛巾用完后,要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疫情期间,洗完手后最好用纸巾擦干双手。


疫情之下,五大洗手误区,你踏进了没?

  误区3:认为酒精都能用来洗手

  我们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害怕75%浓度的酒精。于是,人们热衷于使用75%浓度的酒精来洗手。我们要知道,75%浓度的酒精不是洗手液,经常用来洗手的话或会引起皮肤干燥、红疹等问题,建议最好使用含酒精成分与护肤成分的洗手液洗手。当然,如果没这个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但要注意远离火宅源头,以免发生火宅。

  误区4:认为洗手时间长就能洗干净

  根据媒体宣传,洗手时要保证洗手时间,心中默念完一遍生日歌后就能洗干净,但实际上,洗干净手除了需要保证时间外,还需要用力搓洗,而且清洗部位包括掌心、手背、手指、指缝、手腕等,如果只是轻轻地沾下水,病原体依然会残留在手上,暗藏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