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武漢圍城,疫情突發,鏡頭的朝向,纏繞著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他們。

小年前後,正在為拍攝市民歡度春節及濃郁年味做著相應策劃準備的上海廣播電視臺(SMG)紀實人文頻道,接到了調整內容編排的臨時任務。李逸作為SMG紀錄片中心的負責人,立時決定對此前安排的春節版面進行迅速調整,並與多家海內外機構聯合制作的已有作品進行統籌,為向本地居家民眾呈現更具吸引力內容而忙碌著。

直到臘月二十九凌晨武漢傳來封城的消息。

眼看著跟隨上海醫療隊進入武漢的SMG融媒體中心的同事不斷髮來前線相關報道,李逸開始意識到,此次疫情形勢的嚴峻和複雜。儘管年後安排人員同去武漢的請命因為人員安全和資源管理等整體因素的考量沒有被最終批准,但是疫情已經成為團隊逃不開的拍攝主題。

他們將鏡頭再次對準了最熟悉的上海。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上海1100公里之外的長沙,是中部地區距離武漢最近的大型城市。武漢交通管制後,長沙成為了物資進入湖北省的重要中轉站。

原定復工的大年初六,一則參與疫情主題相關取材的報名令,沸騰了90餘人組成的導演微信群。大家紛紛請戰,並做好了與即將接管武漢重症病區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隨時出發的準備。畢竟,座標長沙的中廣天擇,距離武漢只有不到350公里。

頂著壓力發出這一招募令的,是曾帶隊製作出B站網紅節目《守護解放西》的中廣天擇常務副總經理關敬蓉。從年初一就開始與內容團隊商議成片思路的她,腦海中再次浮現出了《守護解放西》深挖基層、走進人間煙火處的成功經驗。

武漢困局尚未解,關敬蓉和她的團隊,已經把成片落點投向了更遠處的「重建」,城市治理體系的重建,疫後經濟的重建,也有民眾心理狀況的重建。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中廣天擇為抗疫一線的醫院定點捐贈醫療級別1860型N95口罩,左三為中廣天擇總經理傅冠軍,右三為中廣天擇常

關敬蓉始終樂觀。片子的最終策劃還未敲定,談上線日期也為時尚早。但關敬蓉已經為它取好了名字,叫《守護我的城》。

愛奇藝總編室莫比斯工作室已聯合愛奇藝號發起各地區疫情相關內容徵集活動,芒果超媒旗下全媒體娛樂內容製作及運營公司芒果娛樂吳力工作室也透露將策劃抗疫相關紀錄片。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同更廣泛的大眾一樣,這群紀錄片人在疫情來臨的那一刻,是各路滾動消息的受眾。

不同的是,在下一秒,他們調整了鏡頭的朝向,吹響了自己的疫情號角。

1.未 知

「跟大家一樣,我們對疫情的認識也是在逐步加深的。」李逸說。疫情在全國範圍內擴散蔓延之前,很多人都覺得,只有湖北,甚至只有武漢,才是抗疫一線。

「一開始我們每人就只帶著一個普通口罩出去街上拍攝。後來隨著對疫情防控信息的逐漸瞭解,我們開始緊急聯繫相關部門,調配醫用物資。」「紀錄片和新聞報道還不太一樣,新聞報道可以一鏡到底,但紀錄片有時還需要單獨採集聲音,晚上還需要輔助打光。」李逸解釋說。

範士廣是李逸口中「我們」的一員。作為醫療新聞紀錄片《人間世》總導演之一及製片人的他,對醫院並不陌生。在得知武漢城門已閉時,範士廣第一時間與合作多時的上海市衛健委及有關部門取得聯繫,開始著手製作《人間世·疫情特別篇》。SMG紀實人文頻道在2月1日推出的短片《安靜,也是一種守護》結尾處,打出了這樣一句話,「此刻,武漢是前線,醫院是前線。」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1月31日,大年初七,範士廣第一次,也是截至2月10日採訪時唯一一次進入上海瑞金醫院的發熱門診。與他同行的,是《安靜,也是一種守護》的執鏡編導金翔。縱然紀錄片畫面質感要求較高,但不論從物資消耗還是人員安全方面考慮,單次兩人進入,已是單個製作單位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雖然與醫院「交往」多年,這也是範士廣第一次在兩名護士的幫助下,穿戴好自己為了「不給醫院添麻煩」而提前準備好的口罩、護目鏡和防護服。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右為範士廣,左為金翔 / SMG紀錄片中心供圖

「剛穿上去就覺得有點憋,10分鐘之後就覺得自己渾身悶熱,很不舒服,極度的不舒服。」他坦言,「我們從當天下午2點一直拍到晚上9點多鐘,等於說差不多7個小時。雖然只有7個小時,但整個感覺就像之前在西藏拍攝的感覺一樣,喘不上來氣。」

「更關鍵的是,你在那裡遇到的每一個進來的人,都會說自己發燒了,然後馬上會有醫護人員為他們安排做CT檢查。」範士廣忍不住說,「細想還是蠻恐怖的。」

言外之意,鏡頭對準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確診病例。

後來,因為這次發熱門診的進入,以及後續進駐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跟蹤拍攝,初為人父僅4個月的範士廣,不得不在單位安排好的酒店中進行為期7天的自我隔離。再次回到家,遠遠與孩子對上眼神的那一刻,他說他有點繃不住。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紀錄片《城市的溫度》拍攝現場 / SMG紀錄片中心供圖

2.改 變

武漢依然是故事的中心,雖然難有人從外部進入。前所未有的封城舉措,讓越來越多的武漢本地人和自媒體人加入到了武漢vlogger的隊伍。

互聯網向來是反應速度最快的。

幾乎是在《武漢UP實拍》推出後的第一時間,優酷便迅速取得了與Vlog博主林晨同學的聯繫,在封城72小時後推出日更節目《武漢日記2020》。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他呈現出來的這種責任感,令我非常佩服。特別是在條件非常簡陋的情況下,他還堅持一個人去做,我覺得非常不容易。」優酷紀錄片總監張偉說,「我們也會在後續拍攝中不斷給他引導和建議,和他溝通我們在外圍比較想要了解武漢的哪些方面。」

這開啟了優酷與UGC生產模式的序章,在《武漢日記2020》後有了更廣視角下首檔關注疫情的人物類系列微紀錄片《中國面孔》。「互聯網本身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平臺。」張偉說,「雖然這次是一種特殊背景下的合作,但這也將給我們以後提供更多的參考。」

視頻網站的另一維度,在運營。

緊急協調上線紀錄片《中國醫生》,是愛奇藝向所有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防疫工作者的致敬。爭分奪秒地與死亡鬥爭,努力地與工作和家庭尋求平衡,一切為了治癒更多的病人的聚焦背後,是希望疫情過後,民眾依舊能用尊重和愛護來「記得」醫務人員的偉大和付出。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特別是湖北本地人。愛奇藝紀錄片頻道還計劃聯合各製作機構,向湖北疫情地區播出機構捐贈包括《中國醫生》在內的愛奇藝優質原創或獨播紀錄片,並計劃在2020年繼續在醫療健康領域發力。可以預想到,經此一番疫情,「醫者仁心」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紀錄片製作的核心命題。

參與受訪的優愛騰芒四大視頻網站均開設專區收錄關於武漢疫情和醫療類相關的紀錄片,騰訊也特別免費開放很多會員付費紀錄片內容,在民眾足不出戶的特殊抗疫期間,完成內容運營平臺的接力站。「互聯網跟電視媒體一樣,有它的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在」,張偉說。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騰訊視頻紀錄片專區

此時電視媒體的傳統紀錄片人,比往常更體會到融媒體時代即時傳播帶來的改變。

李逸表示,疫情的突發改變了以往花費長時間「磨」出一部電視紀錄片的風格和方式,轉而縮短片長,並把首播渠道放在短視頻平臺上,臺網聯播。疫情信息滿天飛的環境,傳統電視媒體更應該儘可能快地發出聲音。

由SMG紀錄片中心多個工作室參與制作的系列微紀錄片《城市的溫度》已聯合上海市文明辦推出5集,並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上收穫了超過8000萬的點擊量。目前拍攝到20集左右。《出征》及航拍《普通人的一首詩》兩則短視頻,與45分鐘2集體量的《人間世·疫情特別篇》也由範士廣帶隊陸續推出和製作中。「因此雖然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本的工作安排,但也為團隊鍛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李逸說。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SMG紀錄片中心導演在高度路口收集素材 / 李逸供圖

3.理 性

在進入發熱門診之前,範士廣沒有刻意地為取材做策劃,「你會發現在這種大事面前你之前所有的預設都很經不起時間的檢驗。」他說,「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多地收集一切能看到聽到的故事。」

類似的事發生在中廣天擇團隊身上。關敬蓉叮囑說,「方案哪怕還沒成熟,也都要去現場,哪怕先拍空鏡。時間一天天過去,每一天的所見都是不一樣的。」

範士廣曾在瑞金醫院發熱門診遇到過一位即將下班回家的女醫生。她的先生也是一位醫生,在交大附屬仁濟醫院重症加護病房工作。雖然兩家醫院只間隔不到10公里的路程,但夫婦二人因為抗疫工作,上一次見面,還是在除夕。

女醫生欣然答應了範士廣的邀請,在鏡頭前撥通了先生的電話,告知他自己當晚要回家。然而電話那頭,沒有傳來預想中或激動或期待的答覆。一句「好吧」,在外人看來,免不了有幾分輕描淡寫。

旁聽的範士廣卻感受到了這二個字承載的重量。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範士廣團隊在上海瑞金醫院拍攝《人間世·疫情特別篇》/ SMG紀錄片中心供圖

「在那一瞬間,你能直觀感受到,那些真正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們,身上所承擔的工作壓力。」範士廣說,「我從這裡拍攝,我從醫生身上學到的不僅是他們很偉大,看到的不僅是他們的奉獻和辛苦。更多感受到的,是他們身上科學理性的精神。」

關敬蓉告訴記者,所有即刻的素材經過時間的沉澱,是她希望從這場疫情記錄中帶給觀眾的反思和啟示。「歷史是需要被整理的,這個過程只有紀錄片才能做,新聞是做不了的。」

她不糾結於長沙不是武漢,而是帶著幾分自豪說,長沙是第一批啟動一級響應、也是第一批設立發熱門診的城市。「就整體抗疫而言,長沙是有獨特典型意義所在的。」

她特意強調,從長沙到武漢,從武漢到日本,致敬疫情裡每一個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守護我的城》劇照 / 中廣天擇供圖

透過紀錄片的使命,我們更加意識到,理性科普在這場「信息流行病」中的重要性。與疫情相關的滾動信息轟炸下,暴露出人們在科普類信息上的強烈不對等。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2月3日,關係心理學家胡慎之關於疫情下心理輔導和居家期間家庭關係處理的直播正式在優酷平臺開講。同樣發生在自我身上的焦慮情緒,刺激著優酷文化內容中心總監王曉楠在足難出戶的非常時刻仍要做點什麼。

於是她邀請了包括心理學家胡慎之、中國茶葉研究所特聘講師龐穎和國家一級作家梅毅等一系列文化人士在各自家中開直播課,圍繞著疫情主題從不同維度發散漫談。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即使我在安全的環境裡,我還是忍不住刷關於疫情的新聞,很難專注地投入到娛樂節目中去,這是每個人的本心。」王曉楠說,「文化則能夠在這個時候緩解內心的匱乏感,並順著你面臨的困惑帶來一點新知,這是文化節目的意義所在吧。」

在王曉楠看來,這是一個長遠的規劃,正如人們在疫情中不斷持續的心理影響一般。

所有人又何不知,他們在參與一場信息持久戰。

SMG紀錄片中心已與優酷達成合作,預計將於3月下旬上線一部講述中國歷史上遭遇的重大疫情的紀錄片。片子將依託於上海音像資料館,回顧解放前的鼠疫,解放初期血吸蟲病、上海甲肝,再到此次新冠肺炎引以為時代參照的非典等推進公共衛生體系逐步建立的過程。

跳脫出來看,這部正在製作中的《不能忘卻的記憶》希望梳理中國應對機制不斷改革完善的過程,正如關敬蓉希望《守護我的城》在記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時所實現的那樣。

暫不提此次疫情會在疾病全球化發展史上留下怎樣濃墨重彩的一筆。單就武漢封城而言,早已具有史無前例的現代防疫實驗意義。時代的灰塵,必將為後來者所反覆拾起,提醒我們記起,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第一個春節,落在每個平凡人頭上的每一座山。

武漢封城一個月,見證了這些沒有能夠進入武漢的紀錄片人,為這場源自武漢的危機所做出的職業努力和理性傳遞。有一天等武漢「病好了」,請不要忘了重新記錄,黃鶴樓的美麗。

關敬蓉說,「我們只是過了一個,比較難熬的冬天。」

疫情來了,我們是紀錄片人


受訪鳴謝|

範士廣(SMG紀錄片中心範士廣工作室負責人,《人間世》總導演之一)

關敬蓉(中廣天擇常務副總經理)

李逸(SMG紀錄片中心主任、紀實人文頻道總監)

王曉楠(優酷文化內容中心總監)

張偉(優酷紀錄片總監)

聯絡鳴謝|

陳佳嵐(SMG紀錄片中心新媒體總監)

周茉(騰訊視頻紀錄片內容運營中心主編)

以及愛奇藝、優酷、中廣天擇

注:按拼音順序排序

感謝以上傳媒人,共同完成本文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