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武汉围城,疫情突发,镜头的朝向,缠绕着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他们。

小年前后,正在为拍摄市民欢度春节及浓郁年味做着相应策划准备的上海广播电视台(SMG)纪实人文频道,接到了调整内容编排的临时任务。李逸作为SMG纪录片中心的负责人,立时决定对此前安排的春节版面进行迅速调整,并与多家海内外机构联合制作的已有作品进行统筹,为向本地居家民众呈现更具吸引力内容而忙碌着。

直到腊月二十九凌晨武汉传来封城的消息。

眼看着跟随上海医疗队进入武汉的SMG融媒体中心的同事不断发来前线相关报道,李逸开始意识到,此次疫情形势的严峻和复杂。尽管年后安排人员同去武汉的请命因为人员安全和资源管理等整体因素的考量没有被最终批准,但是疫情已经成为团队逃不开的拍摄主题。

他们将镜头再次对准了最熟悉的上海。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上海1100公里之外的长沙,是中部地区距离武汉最近的大型城市。武汉交通管制后,长沙成为了物资进入湖北省的重要中转站。

原定复工的大年初六,一则参与疫情主题相关取材的报名令,沸腾了90余人组成的导演微信群。大家纷纷请战,并做好了与即将接管武汉重症病区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随时出发的准备。毕竟,坐标长沙的中广天择,距离武汉只有不到350公里。

顶着压力发出这一招募令的,是曾带队制作出B站网红节目《守护解放西》的中广天择常务副总经理关敬蓉。从年初一就开始与内容团队商议成片思路的她,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守护解放西》深挖基层、走进人间烟火处的成功经验。

武汉困局尚未解,关敬蓉和她的团队,已经把成片落点投向了更远处的「重建」,城市治理体系的重建,疫后经济的重建,也有民众心理状况的重建。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中广天择为抗疫一线的医院定点捐赠医疗级别1860型N95口罩,左三为中广天择总经理傅冠军,右三为中广天择常

关敬蓉始终乐观。片子的最终策划还未敲定,谈上线日期也为时尚早。但关敬蓉已经为它取好了名字,叫《守护我的城》。

爱奇艺总编室莫比斯工作室已联合爱奇艺号发起各地区疫情相关内容征集活动,芒果超媒旗下全媒体娱乐内容制作及运营公司芒果娱乐吴力工作室也透露将策划抗疫相关纪录片。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同更广泛的大众一样,这群纪录片人在疫情来临的那一刻,是各路滚动消息的受众。

不同的是,在下一秒,他们调整了镜头的朝向,吹响了自己的疫情号角。

1.未 知

「跟大家一样,我们对疫情的认识也是在逐步加深的。」李逸说。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扩散蔓延之前,很多人都觉得,只有湖北,甚至只有武汉,才是抗疫一线。

「一开始我们每人就只带着一个普通口罩出去街上拍摄。后来随着对疫情防控信息的逐渐了解,我们开始紧急联系相关部门,调配医用物资。」「纪录片和新闻报道还不太一样,新闻报道可以一镜到底,但纪录片有时还需要单独采集声音,晚上还需要辅助打光。」李逸解释说。

范士广是李逸口中「我们」的一员。作为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总导演之一及制片人的他,对医院并不陌生。在得知武汉城门已闭时,范士广第一时间与合作多时的上海市卫健委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开始着手制作《人间世·疫情特别篇》。SMG纪实人文频道在2月1日推出的短片《安静,也是一种守护》结尾处,打出了这样一句话,「此刻,武汉是前线,医院是前线。」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1月31日,大年初七,范士广第一次,也是截至2月10日采访时唯一一次进入上海瑞金医院的发热门诊。与他同行的,是《安静,也是一种守护》的执镜编导金翔。纵然纪录片画面质感要求较高,但不论从物资消耗还是人员安全方面考虑,单次两人进入,已是单个制作单位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虽然与医院「交往」多年,这也是范士广第一次在两名护士的帮助下,穿戴好自己为了「不给医院添麻烦」而提前准备好的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右为范士广,左为金翔 / SMG纪录片中心供图

「刚穿上去就觉得有点憋,10分钟之后就觉得自己浑身闷热,很不舒服,极度的不舒服。」他坦言,「我们从当天下午2点一直拍到晚上9点多钟,等于说差不多7个小时。虽然只有7个小时,但整个感觉就像之前在西藏拍摄的感觉一样,喘不上来气。」

「更关键的是,你在那里遇到的每一个进来的人,都会说自己发烧了,然后马上会有医护人员为他们安排做CT检查。」范士广忍不住说,「细想还是蛮恐怖的。」

言外之意,镜头对准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确诊病例。

后来,因为这次发热门诊的进入,以及后续进驻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跟踪拍摄,初为人父仅4个月的范士广,不得不在单位安排好的酒店中进行为期7天的自我隔离。再次回到家,远远与孩子对上眼神的那一刻,他说他有点绷不住。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纪录片《城市的温度》拍摄现场 / SMG纪录片中心供图

2.改 变

武汉依然是故事的中心,虽然难有人从外部进入。前所未有的封城举措,让越来越多的武汉本地人和自媒体人加入到了武汉vlogger的队伍。

互联网向来是反应速度最快的。

几乎是在《武汉UP实拍》推出后的第一时间,优酷便迅速取得了与Vlog博主林晨同学的联系,在封城72小时后推出日更节目《武汉日记2020》。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他呈现出来的这种责任感,令我非常佩服。特别是在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他还坚持一个人去做,我觉得非常不容易。」优酷纪录片总监张伟说,「我们也会在后续拍摄中不断给他引导和建议,和他沟通我们在外围比较想要了解武汉的哪些方面。」

这开启了优酷与UGC生产模式的序章,在《武汉日记2020》后有了更广视角下首档关注疫情的人物类系列微纪录片《中国面孔》。「互联网本身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张伟说,「虽然这次是一种特殊背景下的合作,但这也将给我们以后提供更多的参考。」

视频网站的另一维度,在运营。

紧急协调上线纪录片《中国医生》,是爱奇艺向所有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防疫工作者的致敬。争分夺秒地与死亡斗争,努力地与工作和家庭寻求平衡,一切为了治愈更多的病人的聚焦背后,是希望疫情过后,民众依旧能用尊重和爱护来「记得」医务人员的伟大和付出。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特别是湖北本地人。爱奇艺纪录片频道还计划联合各制作机构,向湖北疫情地区播出机构捐赠包括《中国医生》在内的爱奇艺优质原创或独播纪录片,并计划在2020年继续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力。可以预想到,经此一番疫情,「医者仁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核心命题。

参与受访的优爱腾芒四大视频网站均开设专区收录关于武汉疫情和医疗类相关的纪录片,腾讯也特别免费开放很多会员付费纪录片内容,在民众足不出户的特殊抗疫期间,完成内容运营平台的接力站。「互联网跟电视媒体一样,有它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在」,张伟说。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腾讯视频纪录片专区

此时电视媒体的传统纪录片人,比往常更体会到融媒体时代即时传播带来的改变。

李逸表示,疫情的突发改变了以往花费长时间「磨」出一部电视纪录片的风格和方式,转而缩短片长,并把首播渠道放在短视频平台上,台网联播。疫情信息满天飞的环境,传统电视媒体更应该尽可能快地发出声音。

由SMG纪录片中心多个工作室参与制作的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已联合上海市文明办推出5集,并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超过8000万的点击量。目前拍摄到20集左右。《出征》及航拍《普通人的一首诗》两则短视频,与45分钟2集体量的《人间世·疫情特别篇》也由范士广带队陆续推出和制作中。「因此虽然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工作安排,但也为团队锻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李逸说。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SMG纪录片中心导演在高度路口收集素材 / 李逸供图

3.理 性

在进入发热门诊之前,范士广没有刻意地为取材做策划,「你会发现在这种大事面前你之前所有的预设都很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他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收集一切能看到听到的故事。」

类似的事发生在中广天择团队身上。关敬蓉叮嘱说,「方案哪怕还没成熟,也都要去现场,哪怕先拍空镜。时间一天天过去,每一天的所见都是不一样的。」

范士广曾在瑞金医院发热门诊遇到过一位即将下班回家的女医生。她的先生也是一位医生,在交大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加护病房工作。虽然两家医院只间隔不到10公里的路程,但夫妇二人因为抗疫工作,上一次见面,还是在除夕。

女医生欣然答应了范士广的邀请,在镜头前拨通了先生的电话,告知他自己当晚要回家。然而电话那头,没有传来预想中或激动或期待的答复。一句「好吧」,在外人看来,免不了有几分轻描淡写。

旁听的范士广却感受到了这二个字承载的重量。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范士广团队在上海瑞金医院拍摄《人间世·疫情特别篇》/ SMG纪录片中心供图

「在那一瞬间,你能直观感受到,那些真正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们,身上所承担的工作压力。」范士广说,「我从这里拍摄,我从医生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他们很伟大,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奉献和辛苦。更多感受到的,是他们身上科学理性的精神。」

关敬蓉告诉记者,所有即刻的素材经过时间的沉淀,是她希望从这场疫情记录中带给观众的反思和启示。「历史是需要被整理的,这个过程只有纪录片才能做,新闻是做不了的。」

她不纠结于长沙不是武汉,而是带着几分自豪说,长沙是第一批启动一级响应、也是第一批设立发热门诊的城市。「就整体抗疫而言,长沙是有独特典型意义所在的。」

她特意强调,从长沙到武汉,从武汉到日本,致敬疫情里每一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守护我的城》剧照 / 中广天择供图

透过纪录片的使命,我们更加意识到,理性科普在这场「信息流行病」中的重要性。与疫情相关的滚动信息轰炸下,暴露出人们在科普类信息上的强烈不对等。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2月3日,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关于疫情下心理辅导和居家期间家庭关系处理的直播正式在优酷平台开讲。同样发生在自我身上的焦虑情绪,刺激着优酷文化内容中心总监王晓楠在足难出户的非常时刻仍要做点什么。

于是她邀请了包括心理学家胡慎之、中国茶叶研究所特聘讲师庞颖和国家一级作家梅毅等一系列文化人士在各自家中开直播课,围绕着疫情主题从不同维度发散漫谈。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即使我在安全的环境里,我还是忍不住刷关于疫情的新闻,很难专注地投入到娱乐节目中去,这是每个人的本心。」王晓楠说,「文化则能够在这个时候缓解内心的匮乏感,并顺着你面临的困惑带来一点新知,这是文化节目的意义所在吧。」

在王晓楠看来,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正如人们在疫情中不断持续的心理影响一般。

所有人又何不知,他们在参与一场信息持久战。

SMG纪录片中心已与优酷达成合作,预计将于3月下旬上线一部讲述中国历史上遭遇的重大疫情的纪录片。片子将依托于上海音像资料馆,回顾解放前的鼠疫,解放初期血吸虫病、上海甲肝,再到此次新冠肺炎引以为时代参照的非典等推进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的过程。

跳脱出来看,这部正在制作中的《不能忘却的记忆》希望梳理中国应对机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正如关敬蓉希望《守护我的城》在记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时所实现的那样。

暂不提此次疫情会在疾病全球化发展史上留下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单就武汉封城而言,早已具有史无前例的现代防疫实验意义。时代的灰尘,必将为后来者所反复拾起,提醒我们记起,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个春节,落在每个平凡人头上的每一座山。

武汉封城一个月,见证了这些没有能够进入武汉的纪录片人,为这场源自武汉的危机所做出的职业努力和理性传递。有一天等武汉「病好了」,请不要忘了重新记录,黄鹤楼的美丽。

关敬蓉说,「我们只是过了一个,比较难熬的冬天。」

疫情来了,我们是纪录片人


受访鸣谢|

范士广(SMG纪录片中心范士广工作室负责人,《人间世》总导演之一)

关敬蓉(中广天择常务副总经理)

李逸(SMG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实人文频道总监)

王晓楠(优酷文化内容中心总监)

张伟(优酷纪录片总监)

联络鸣谢|

陈佳岚(SMG纪录片中心新媒体总监)

周茉(腾讯视频纪录片内容运营中心主编)

以及爱奇艺、优酷、中广天择

注:按拼音顺序排序

感谢以上传媒人,共同完成本文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