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携手同心 共克时艰——我市筑牢“环卫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携手同心 共克时艰——我市筑牢“环卫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废弃口罩专用桶消杀

携手同心 共克时艰——我市筑牢“环卫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转运车辆消杀

携手同心 共克时艰——我市筑牢“环卫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垃圾箱消杀

携手同心 共克时艰——我市筑牢“环卫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转运站消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莆田市城市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领导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带领全市环卫工作者全面加强疫情防控,严密构筑五道“环卫防线”,切实做好环卫工人安全防护、环境卫生消杀和生活垃圾清扫收运处置工作。

■ 严防严控 构筑“人员防线”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重点保证一线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市、县(区、管委会)环卫部门在做好防护宣传同时,要求各环卫企业为每名一线工人配发防护用品,共发放口罩314446个,手套123768副,并且积极向市里协调争取防护用品应急保障,共拨付6.9万个一次性口罩、900个N95口罩、1000套防护服、6000双一次性检查手套、91支红外测温计、600斤消毒液,及时缓解了一线环卫工人防护用品需求缺口。

同时,加强对清扫保洁、垃圾分类监督员、垃圾清运、转运站、垃圾处置厂等所有一线环卫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科普防疫控措施,增强他们在垃圾收运处置、道路及公厕保洁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一线工作人员与作业安全,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 全面消杀 构筑“消毒防线”

为减少污染源,市、县(区、管委会)环卫部门全力指导做好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工作,每日两次对垃圾桶进行消毒作业,每天对公厕、生活垃圾转运站及环卫车辆等进行巡回冲洗消毒,并及时做好消杀记录,确保公共区域、关键点位消毒“零死角”。

另外,增设废弃口罩专用桶3423个,放置在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车站等公共场所醒目位置,以更好更准地引导广大群众在指定位置定点投放,减少特殊垃圾扩散风险。“收集到废弃口罩后,我们会将其与生活垃圾分开进行处理,希望广大市民不要随便丢弃废弃口罩,将口罩扔到指定地点”,市环卫处工作人员说道。

■ 专人专车 构筑“收运防线”

每天中午1点,在各个集中隔离观察点总会出现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身背70斤的喷雾器喷洒药水,默默无闻奔走于辖区各个观察点,收取观察点人员日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每天他们都严格自我防护,并坚持工作3至4个小时,直至收集清运任务完成。为减少二次污染,他们更是严格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标准,在收集前先对各观察点生活垃圾进行消毒,按照“小袋进大袋”装袋后再集中消毒,并直运至指定的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回收的垃圾外面必须要套两个医疗垃圾袋,这些医疗垃圾袋是专门采购的黄色医用垃圾袋。回收后放到垃圾暂存点进行消杀,消杀完半个小时后,再由专车专人,将垃圾送到圣元焚烧发电厂进行垃圾焚烧 。

早在1月27日,城厢区环卫处便向辖区环卫国有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倡议,筹备组建环卫突击队,收集观察点生活垃圾,并直运圣元焚烧发电厂无害化处理。倡议一经发出,20多名环卫工作者踊跃报名。该区环卫处党员吴东伟,主动请战,担任区环卫突击队队长,负责统筹隔离点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并多次赴疫情一线指导督导。

据吴东伟介绍,根据市城市管理局出台的相关应急措施,他们安排专门的收运人员、收运车辆和收运模式,并且配置较为齐全的防疫消毒物资,做到产生源头消毒封装、直运焚烧发电厂专项处置、末端处置再次消毒。

■ 定时定点 构筑“处置防线”

随着隔离观察点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市城市管理局报经市政府同意,启用圣元焚烧发电厂作为备用的废物处置单位,使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观察点生活垃圾。该做法被列为生态环境部国内实际应用的成功案例之一,供全国各地参考。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26个观察点人员日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各县(区、管委会)指派专人专车,全覆盖收集运输到圣元焚烧发电厂处置,不得使用垃圾压缩车,可使用自动装卸车。各观察点指派专人负责涉疫情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单独贮存、单独标记,并及时洗消,小袋进大袋,最后用双层袋密封包装。

每天下午4点至5点,是全市各观察点的生活垃圾进厂时间。这期间,圣元焚烧发电厂会暂停其他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进厂。由专人指引从三期运输通道大门到卸料大厅专用卸料门等待卸车,不暂存停留,直接入炉焚烧。运输车辆卸料完,还必须对车箱内外壁进行消毒。

据圣元焚烧发电厂生产负责人黄安定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除了正常处理全市生活垃圾以外,还配合处理隔离观察点产生的生活垃圾。

“这个观察点的生活垃圾跟正常的生活垃圾还是有不同的,一进来我们这边就要马上焚烧。没有经过发酵,水分也比较高,为了克服这个影响,我们比平时多投入辅燃,保证好炉膛温度高于850度以上,确保稳定燃烧,然后烟气指标达标排放。”黄安定说道。

据了解,生活垃圾焚烧炉和医疗废物焚烧炉的主要技术要求相同,工况要求接近。在控制掺烧比例且做好卫生防护工作的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能完全被消灭。自1月31日起至今,该厂共处理了观察点生活垃圾60多吨。

■ 精细保洁 构筑“清洁防线”

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市、县(区、管委会)环卫部门还着力抓好全市卫生保洁管理、卫生死角清理和消毒等群众关心的问题。

每日对市区所有生活垃圾桶、果壳箱等垃圾收集容器的垃圾进行及时清运,加大城乡生活垃圾的转运频率,确保所有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加强城市道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清扫保洁,加强农村道路、沟渠等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房前屋后等区域的卫生大扫除、大清理;加大机械保洁力度,特别是加大市区主次干道的日常机械化保洁作业强度,全面提升城区道路保洁质量;对垃圾清运点、运输车辆、转运站、垃圾处置厂加强卫生保洁、清洗、消毒工作,疫情发生地区则加大作业频次。

另外,针对我市存在农村垃圾清扫清运不及时、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市环卫处成立工作小组对生活垃圾治理落后的县区进行督查。1月28日至2月16日,督查组共发现转运站垃圾未及时清运、保洁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口罩随意丢弃等问题424处(其中新增问题7处),已整改415处,正在整改9处,已要求县(区、管委会)、乡镇(街道)立即组织整改。

林吉明、张钱清俩夫妻,来自四川邻水县,是霞林街道普通的环卫工人。他俩分别在岗4年和6年,负责城港大道约7000平方米的保洁任务。多年来,他们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一线。

“我们负责的路段人流、车流最多,地段最繁华,目前正值疫情防控非常时期,这一点马虎不得,我们一定会守住环卫战场,作出应有的贡献。”林吉明说。

像林吉明、张钱清俩夫妻一样,全市有10560名环卫工人投身一线,他们走街串巷,每天与脏乱差打交道,用辛勤付出确保城市环境整洁有序。

“疫情面前,环卫工作就是要把边边角角保洁到位,垃圾尽快收起来、运出去、处理掉;就是要加强消毒消杀,让公厕更干净更放心;就是把事情再做细一点、再做实一点、再做密一点,为群众防护好这道安全网。”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广大奋战在基层一线环卫工作人员的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