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果華為用上自家的HMS會有多少國內軟件開發企業支持?

彥尋520


華為的手機出貨量是2.4億,全球第二,如此之大的出貨量,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誰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必定會吸引幾乎所有的國內軟件開發企業來支持華為生態。從目前來看,華為對開發者的扶持,以及華為自身的能力和號召力,都吸引了大批開發者加入進來,假以時日,華為的HMS肯定會成功的。


暴走通信


    相比華為的“鴻蒙”系統,華為的HMS服務可能是頭等大事,畢竟關係到生態問題,生態建好了,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出鴻蒙系統,才能進入良性循環。餘承東也透漏,首先推出開源安卓+HMS,後續推出鴻蒙+HMS。

    HMS有什麼用?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華為移動服務,為手機提供基礎服務,包含一整套開放的HMS App和開發國內根據,包括了雲空間、應用市場、華為視頻、音樂、生活服務、地圖等核心應用。

    目前,華為的HMS,全球註冊的開發者超過了130萬,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超過了5.5萬款。很多國內的軟件開發企業也加入了HMS開發者行列。

    HMS和GMS

    華為推出HMS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替代谷歌的GMS。

    首先,我們要知道國內用戶手機幾乎不用GMS,原因大家都曉得,這裡就不多說了。但是海外用戶是無法離開GMS服務的,沒有 GMS授權,意味著不能安裝google應用市場、youtube、google瀏覽器、google地圖等,可以說智能手機相當於功能機了。由於谷歌停止了對華為的授權,華為手機不能安裝GMS,導致海外銷量下降。

    不過HMS完全替代GMS,還是有很長的路需要走的,畢竟生態的建設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後續推出的鴻蒙系統,“HMS”生態才是關鍵所在。


    HMS走向海外

    雖然,華為早在去年的開發者大會上就發佈了HMS,昨天才首次宣佈HMS走向海外,希望全球各地更多的開發者能夠加入到HMS生態建設中,打造“自研芯片+鴻蒙OS”的新體系。

    此外,華為還啟動了10億美元的“耀星”計劃,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到HMS,開發基於HMS的App。

    HMS更多的意義在於海外市場,希望能夠通過自己構建的HMS對抗谷歌的GMS。那麼HMS在海外能夠成功嗎?這就得看國內開發者、國外開發者是否能夠支持HMS,建立完整的生態,而且軟件系統,強者恆強,就像國內的微信,至今類似微信的軟件都沒有活路。


    總之,生態是最強的技術壁壘,不會有一日建成的長城。谷歌用十幾年打造了安卓和GMS,華為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自研體系,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對於華為的HMS,在1~2年內可能比較艱難,但是隨著HMS的技術迭代,國內、國外開發者的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替代GMS。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感謝您的閱讀!

被谷歌給“禁止”使用GMS服務,華為很無奈,也很憋屈。HMS是華為向世界宣稱——我們能夠做到除安卓和蘋果之外的,第三大生態!

HMS服務是什麼?有人認為這是鴻蒙系統的簡寫,這方面很遺憾得告訴你,並不是。實際上,你在華為應用商店,已經可以找到HMS,它的意思很明確,英文解釋為Huawei Mobile Services,華為移動服務。它是華為自研應用和服務能力,聚合全球開發夥伴共同構建的應用生態系統。

其實它囊括了應用和服務兩個方面,也就是說我們所見到的華為智能助手,華為應用商市場,華為錢包,華為音樂等等都屬於其中的內容。


如果我們說的再清楚一些,HMS是華為為了擺脫沒有GMS的尷尬,也是為了擺脫GMS服務禁錮的影響。

那麼,我們說說,HMS出現的好處——

  • 建立全新的華為生態,它和谷歌其實是類似的,甚至於華為是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服務生態。
  • 能夠更好的超脫GMS所帶來的限制,能夠讓華為在國際競爭中不處於劣勢。
  • 華為打造HMS最主要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建造自己的生態,更是為了能夠在推出鴻蒙系統的同時,完成自己的生態建設。為鴻蒙系統的出現而打下基礎!

很顯然只要華為HMS服務能夠獲得消費者認同,國內手機廠商將會,依照HMS打造不同的APP市場,各大企業不但會支持,而且會協助華為打造屬於中國的鴻蒙系統,天下之事皆為利行,這方面各大企業自然不能免俗。


LeoGo科技


很多人可能認為HMS服務主要應對海外市場,畢竟谷歌GMS服務被禁了,但是以華為在海外生態圈的實力是不足以在短期內實現突破的,HMS服務做的再好如果搞不定谷歌全家桶的服務也是白搭,因此未來HMS必然是先統一國內市場,以華為手機在國內的影響力,多數國內軟件開發商都會用上!

1、華為手機國內市場份額有助推動HMS

截至2019年結束華為手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0%還多,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這基本給HMS服務在國內打下的最堅實的基礎。

面對如此大份額的用戶群體,你覺得國內APP軟件開發商會平白無辜的放棄嗎?顯然是不會的,只要HMS服務能夠的的確確的給開發者帶來各種便利和好處,開發企業就一定願意支持。

當然,這其中必然會部分企業會出來反對,尤其是一些體量大的頭部企業,因為他們的APP本身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同時使用統一的HMS服務會阻礙他們的既得利益,比如消息推送,權限限定等等。

但是,對於大部分開發者來說整體還是利好,能有效解決一些困擾他們的問題。

2、HMS服務提供的生態很強勁

前面提到HMS能幫助很多開發者解決一些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華為HMS到底提供了哪些服務。

從HMS官網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這套生態體系為開發者提供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首先是一系的開發方案,比如定位、地圖服務,安全檢測、統一掃碼、雲服務等等,這些都是開發者最常用到的基礎服務,採用後可以很快在自己的APP中實現對應的功能。

其次推送服務能有效解決國內因沒有GMS服務而導致的各種亂象,各種APP為推送消息而常駐後臺,長長導致手機卡頓。

最後就是能為開發這提供廣告服務、支付、錢包等服務,這有了這類服務開發者就沒必要在使用第三方的廣告SDK了,HMS一整套系列中直接就包括了。

<strong>

Lscssh科技官觀點:

2月24日華為在新的發佈會上正式向全球推出HMS 4.0版本,並且啟動耀星計劃準備給全球開發者提供10億美元的補貼,可見華為對於HMS服務志在必得。

面對華為在HMS上大量投入,同時華為手機又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再加上對開發者的鉅額補貼,全球開發者必然會投入到HMS 懷抱中。

按照華為當前公佈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2月全球已經有130萬開發者註冊HMS,使用HMS服務的應用已經超了5萬,綜合而言,國內開發者多數投入到HMS生態體系中是一種必然。



Lscssh科技官


華為把臺子搭好了,就看大家表演不。希望大家放下成見,共建美好家園,過段時間就知道一些人的嘴臉了,HMS是一個試金石,拭目以待!


雲嶺深處1


華為只要搞定幾個主流的應用就有其它的加入了,國內比如微信、淘寶、外賣,國外比如臉書,油管一類的。


御宅包包


華為推出HMS系統,也是為了克服谷歌斷供的影響。而且華為HMS系統自身很先進,佔用系統資源更少,功能更加的強大,這樣肯定未來很多國內軟件企業都會支持的。

華為HMS系統很先進,功能很多

華為這次推出的HMS系統,是拿來跟谷歌和蘋果競爭的手機服務系統,因此,華為HMS系統很先進,功能很多。華為HMS功能很多,而且HMS系統作為鴻蒙系統的一部分,支持智能IOT物聯網應用,華為HMS系統適應性更加強,功能更多,這樣就能夠吸引更多的軟件開發企業對華為進行支持。

華為HMS已經取得了初步突破

到現在,華為HMS系統應用上已經取得了新突破。現在華為HMS現在已經覆蓋全球170+國家及地區,華為HMS用戶已經達到了月活5.7億+,而且華為開發者已經達到了130萬人,華為HMS系統上的應用軟件已經達到了5.5萬款。

因此,現在來看,華為HMS系統已經初步站穩了腳跟,能夠為開發者賦能,為用戶提供充分融合華為軟硬件能力的創新智慧體驗。

軟件企業都會支持華為HMS的

未來華為只要是全面推出HMS系統,相信所有的軟件企業都會支持華為HMS系統的。這個主要原因就是華為手機市場太大了,這樣的大市場,所有的軟件企業都會重視起來的。

畢竟華為已經擁有數億的華為用戶群體,如果開發出來華為HMS應用,那麼就能夠直接面對華為手機數億的用戶群,這樣的事情對於軟件企業來說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

因此,相信未來軟件企業都會支持華為HMS系統的。


睿思天下


國內的生態建設問題不大:

1.大家常用的APP,不會超過十個;支付類,聊天類,新聞類,購物類,導航類,視頻類,訂票類,娛樂類。基本都被國內的巨頭互聯網公司把控,在華為的HMS上開發一個問題不大,如果是國家戰略的話,配合是肯定的!

2.華為的主要問題在國外,國外的消費者是否喜歡,國內的軟件巨頭是否支持,這就有待商榷了!如果國內的巨頭,搭著華為的平臺構建的新生態鏈成功了,那麼大家都分杯羹,都會不錯的,這條路比較慢,也比較難!如果華為能說服國外的開發者或者公司加入陣營,相對來說更好操作一些!難度要小很多!!


垚森淼焱鑫


華為體量夠大的話,騰訊系,阿里系app還是會跟進的,誰會跟賺錢過不去?當年騰訊QQ塞班版,黑莓版,wm版,甚至java版還不是都出過!難道現在不能為華為HOS出app?


教海拾遺


在國內華為應用市場其實就是屬於HMS的一部分,而且EMUI 10也已經內置了HMS的簡單的功能。比如你在華為的應用市場搜索HMS,會發現已經安裝了HMS服務,打開後發現,其實是華為的賬戶服務,和HMS的地圖啊啥的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HMS主要是為了解決海外的生態問題,而不是國內。國內沒有HMS的必要,而海外HMS的必要性很大,所以華為的HMS我覺得不是為了國內,而是為了海外。

國內的生態其實和谷歌沒有太大的關係,國內本來就不能用谷歌任何服務,所以谷歌的GMS在國內一點用都沒有。國內用不了谷歌的郵箱、看不了YouTobe,也用不了谷歌地圖,所以國內沒有HMS的土壤


而海外不一樣,海外沒有GMS,在一些國家就寸步難行,谷歌地圖和YouTobe等GMS組合內的套件在海外幾乎是壟斷的地位,所以GMS主要是為了海外市場。在海外的一些國家,例如和中國的環境類似的國家,可以通過HMS推動本地的開發者加入華為的HMS應用市場。

而且HMS還涉及地圖、YouTobe這些應用,這些應用是很難被本地開發者替代的。所以對於華為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種方式是和非谷歌的當地地圖供應商合作,另一種方式是推動某些應用替代,所以這也是我要說的國內軟件企業的機會。


國內軟件企業最大的機會應該是,藉助華為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大市場,抱團扶持海外這些國家本國的開發者。比如抖音快手替代YouTobe,百度搜索替代谷歌搜索,高德提供導航、淘寶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打下本地市場,這是非常好的機會。

所以,我覺得,華為的HMS對國內的知名軟件開發企業來說也是很好的抱團出海的機會,國內的軟件開發企業從戰略上不應該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