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戰“疫”行動|疫情期間如何保證農村“趕場”安全?金鳳鎮有妙招

疫情期間,如何讓有“趕場”習慣的居民避免聚集?近日,記者從高新區金鳳鎮瞭解到,為防止農貿市場出現聚集性交叉感染,金鳳鎮運用“老楊群工”理念方法,創新推出“三改三設”措施,暫停逢三、六、九趕場趕集,有效減少逢場天人員聚集,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良好的環境。

改變趕場“舊俗”:設立臨時展銷點

2月3日起,金鳳鎮就暫停了趕場,並通過小喇叭、微信、QQ等方式告知轄區居民。“現在不趕場了,我還怕買不到東西,結果啥子都有。”家住海蘭村的李爺爺說。

對於離場鎮較遠的村居,特別開設了海蘭村、白鶴村農副產品便民銷售點,加派4名城管隊員和若干老楊群工員每日進行現場巡查,著重分流海蘭村、九鳳村、白鶴村、海蘭雲天和上邦居民購物需求。

战“疫”行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农村“赶场”安全?金凤镇有妙招

金鳳鎮城管大隊負責人張雪梅介紹,為保障轄區居民生活需求,農貿市場依然每天保證一定量的蔬菜供應,“現在城管大隊堅持每日對農貿市場、集貿市場巡查檢查,組建4支“城管員+老楊群工員”排查小分隊拉網式排查走訪,對已開業的21個固定門市、20個固定攤位、102個臨時攤位建立分類明細臺賬並動態更新,全面摸清農貿市場底數。

改良市場“門禁”:設置出入檢測站

“聽說沒戴口罩進不去農貿市場了喲,還要排隊測體溫。”這是金鳳鎮居民口口相傳的農貿市場“門禁”。

為了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監測和防控,金鳳鎮封閉了農貿市場2個出入口,保留一個消防通道,設置人員出入檢查站,分設進出通道,累計出動城管隊員132人次,堅持對進入市場的所有人員測量體溫和檢查口罩佩戴情況。

战“疫”行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农村“赶场”安全?金凤镇有妙招

同時,金鳳鎮關閉市場內3家活禽門市,添置2個廢舊口罩專用回收箱,每日開市前和散場後對農貿市場展臺、門面、路面、公廁等全方位消毒。對允許營業的商家推行佩戴橡膠手套代為挑選措施,禁止進行接觸式商品自選,減少人員交叉接觸感染風險。

改進卡點“管控”:設定每日通行券

金鳳鎮還推行“駐點+巡查”模式,實施“三防”即村級卡點設防、小區卡點嚴防、市場卡點巡防,加強農貿市場人員管控分流,做到逢場天購物人員減少三分之二,基本實現每日人流量均衡。

战“疫”行动|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农村“赶场”安全?金凤镇有妙招

場鎮內設8個非物管小區卡點,50名老楊群工志願者全天值守,堅持每戶3天1人憑通行券外出購物。鳳祥居物業經理歐翔介紹:“由於安置房小區住戶集中,我們就實行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號限時限批次外出採購,進一步控制進出的人數。”龍鳳社區的金鳳苑小區則實行了逢三六九趕場天,限下午出行的規定,以減少趕場天人流聚集的情況。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 通訊員 王彥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