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農村水塘養魚經常發生水黴病,應當怎樣才能預防?

大別山鷹


農村水塘裡魚體上的水黴病是怎樣發生的?如何防治?

塘裡的魚身上長水黴這種情況在這種低溫季節裡出現是常見的事情,踏火這些年也沒少見在冬季時因操作不當導致整個魚塘的魚出現水黴的情況。那麼農村水塘裡的魚身上的水黴是怎麼發生的呢?如何來防治比較好?


我們先來說一下水黴病的發生原因,簡單來說就是魚的體表受到傷害,這時一種叫做黴菌的微生物會附生在魚的傷口處來吸食魚身上營養,嚴重時會在傷口長出白色的長絲狀物,看似像發黴一樣,因此才得名為水黴。魚之所以會出現水黴,一個是魚的體表有傷,第二是水質不好才讓黴菌得以繁殖,第三個就是水溫較低,一般只有當水溫在20度以下,水黴病才會對魚造成傷害。


對於大水面來說,魚要是大面積出現水黴的話,這個是很難處理好的,弄不好還會出現大面積的死亡,特別是當魚有水黴病水溫突然升高時,一些病原會迅速繁殖起來,這時候很少有魚能頂的住。那麼當魚出現水黴病時如何來處理好呢?對於大水面養殖來說,踏火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防治:


  • 入冬前提前做好準備:進入低溫季節之前一定要改底,這樣水質在低溫季節時才不會出現問題,如果低溫季節中水質沒問題的話水黴也很難繁殖起來,另外就是入冬前做一次殺蟲工作,將蟲殺掉這樣可防寄生蟲過多時咬傷魚的體表而出現水黴病。
  • 及時用藥預防:在低溫季節裡儘量少去拉網動魚,如果確實有需要拉網時,則每次拉網之後可以在水中用一些殺菌類的藥物,例如二氧化氯、碘製劑之類的,這樣可以防止拉網時受傷的魚感染水黴菌。如果是魚苗則在下塘之前一定要做好浸泡消毒,下塘之後再用一次抗菌藥物。
  • 治療:如果不小心魚出現水黴病了,這時先看下水有沒有問題,在水質沒問題的情況下儘快用藥物來對症治療。常用治療水黴的藥物有五倍子、硫醚沙星、水黴淨之類,在用之前根據藥物的含量按說明來用就可以了。但若是寄生蟲引起的在用這一類藥物之前要先用藥殺蟲才行,要不能根治。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水黴病又稱膚黴病,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麼症狀。一旦發現體表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俗稱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死亡,往往看到長“白毛”時,這是已經發病比較嚴重的魚體了。

一、發病原因

1、水溫低,這是發生水黴病的必然因素,水黴在5~26℃均可生長繁殖,繁殖適溫是13~18℃,水溫高於25℃後很少發生水黴病。

2、魚體受傷:這裡指的魚體受傷包括魚在捕撈、運輸過程中受傷、放苗過程中操作不當受傷、低溫凍傷等,魚體受傷後,水黴菌的遊動孢子可乘虛入侵併引發水黴病;對於體表完整、體質較強的個體,一般不發生水黴病。

3、體表寄生蟲: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在晚秋氣溫下降後,未用最後一次殺蟲藥,致使體表原先殘存下來的寄生蟲(如錨頭鰠、魚蝨等)得以存活,寄生部位存在傷口引發水黴病,這一點大家都很容易忽視,針對這一點我建議各位在每年10—11月份左右使用一次這種維持時間較長的殺蟲藥殺一次體表寄生蟲

(如使用一掃光,可以確保2——3個月無錨頭鰠、魚鰠等,這樣對第二年開春後水黴病預防具有很好的作用)。

4、冬春季池水過於清瘦,保溫性差,在過於清瘦的水體中,水黴孢子的繁殖速度及遊動較肥水水體要強,因此,冬春季過於清瘦、保溫性差的水體增加了感染的水黴病的機率。

5、池中有死魚未及時撈出,增加了水黴菌絲的繁殖速度。由於水黴菌是腐生性的,在死亡魚的屍體上水黴的繁殖速度特別快,進而感染其它受傷的魚。

6、魚體營養不良,機體抵抗力差,易增加感染的機率。

二、預防措施

我們瞭解了水黴病發生的原因,那麼如何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水黴呢,對於預防水黴病,常規的放苗前要進行清塘消毒、操作過程中要防止魚體受傷、加強飼養管理等常規措施我這裡不做重點來講,來講一講大家容易忽略的幾個預防措施:

1、春季及時肥水、保持池塘一定的肥度(這是因為水黴孢子在過於清瘦的水體的繁殖速度和遊動更強,更加容易感染)。

2、殺滅體表寄生蟲:在每年的10—11月份使用坤源公司生產的一掃光殺滅體表的寄生蟲(錨頭鰠、魚蝨等甲殼類寄生蟲),不讓殘存的寄生蟲留存下來。

3、加強投餵管理,儘早投餵,儘快恢復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這裡可能會有個別朋友問到,開春後魚體的攝食差,不怎麼愛吃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坤源的升級產品水精靈,在投餵料前一至半個小時潑灑,具有明顯的誘食作用,同時在飼料添加多維(坤源公司的金多維)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水黴病發生以後如何治療,坤源公司建議大家採取以下的治療方案:

魚體抗應激能力差,體質差的水體可先使用一次水精靈每瓶3畝,增加魚的抗應激能力,然後再使用治療藥物,具體方案為

第一天:水精靈每瓶用3畝全池潑灑,

第二天:採用硫醚沙星+施其樂(一套用2—3畝)或者急症一潑停+施其樂,一套用3—4畝,病情嚴重的,可連用2次。

硫醚沙星可以同施其樂(20%戊二醛)合用,也可以同碘製劑合用(漁樂碘、複合碘),它的含量高達50%,採用乳化工藝技術、確保其產品穩定性和殺菌效果,產品本身外觀顏色呈無色至淡黃色透明液體,加水稀釋後呈乳白色(牛奶一樣,一瓶相當於幾瓶)。在治療過程種還要注意底質改良、水質過於清瘦的水體要及時肥水、要儘早投餵並在飼料中添加多維類產品(金多維等)來儘快恢復魚的體質。


清風明月皆為樂


低溫時節經過捕撈的魚是很容易發生水黴病的,要有效防控水黴病,必須從水黴菌種的特點和發生條件說起,做好預防才是根本。

水黴病的特點

感染體表受傷組織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簡稱(水黴病或白毛病)是真菌病的一種,該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發生,在常規池塘養殖中具有傳播快,不易根治的特點。

水黴病的症狀及危害

感染魚體表附著水黴菌群,形成填充物覆蓋在傷口上,阻礙藥物滲透影響傷口癒合,病魚出現遊邊不攝食的症狀,伴隨著零星死亡,嚴重者出現大面積死亡。

發病原因及規律

水溫在22℃以下均能發病,水黴菌在15℃以下生長最為活躍,每年秋冬、 冬春交際期為發病高峰,嚴重影響我國水產養殖發展造成較高的經濟損失。

入冬前加深水位,減少賣魚次數,拉網儘量規範減少魚體損傷,做好水質監控,若已發病可使用硫醚沙星+五倍子或水楊酸碘殺滅水體中的水黴菌,後用苯扎溴胺或濃戊二醛+大黃末殺菌修復創口,防重於治,做好預防才是根本。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漁人劉文俊。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留言或評論分享!


漁人劉文俊


水黴病的發生主要因為緊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魚只因擁擠、移動或其他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造成體表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黴病遊孢子即伺機附著,於壞死組織上開始發芽形成菌絲,菌絲除寄生於壞死組織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組織,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圍組織,更而貫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膚與肌肉壞死崩解。

表層的菌絲則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狀的覆蓋物,並於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遊孢子到水中,經由水而傳播各處。

症狀:

1.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狀覆蓋物。

2. 病變部位初期呈圓形,後期則呈不規則的斑塊,嚴重時皮膚破損肌肉裸露。

3. 鰓組織亦會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

診斷:

1. 觀察體表棉絮狀的覆蓋物。

2. 病變部壓片,以顯微鏡檢查時,可觀察到水黴病的菌絲及孢子囊等。

3. 黴菌種類的判別需經培養及鑑定。

預防管理:

春季階段的水溫較為適合病原菌繁殖生長,因此,尤其要做好預防工作。一是冬季清塘時可以除去池底過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二是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抗病力。儘量避免高密度條件暫養時造成魚類擠壓碰撞掉鱗,或在捕撈、運輸過程中儘可能避免魚體受傷。三是水溫低於 15℃時,儘量減少人為操作,防止出現應激反應,導致擦傷或凍傷。四是經長途運輸的魚種放養前和放養後,及時2%~3%食鹽水或消毒劑進行消毒。五是親魚人工繁殖受傷後,可在傷口塗抹10%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處理。

1、病魚數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話,可以用含碘消毒劑浸泡,如濃度為20mg/L聚維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錳酸鉀混合1%的鹽水浸泡病魚20~30分鐘;

2、或用800mg/L的食鹽與小蘇打合劑(1:1)全池潑灑;

3、或內服抗菌藥物(如磺胺類),防治細菌激發感染;

4、市面上常見其他的防治水黴病漁藥種類。



這年輕人


水黴病是池塘養魚最容易發生的,也是最頭疼的。預防是最關鍵的,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的好,下面本人就結合自己養魚3年的經驗給大家說下怎麼預防池塘水黴病的發生。

一、預防措施。

1.春季及時肥水,保持池塘水的一定肥度。這是因為水黴孢子在過於清瘦的水體繁殖速度和遊動更強,更加容易感染。

2.殺滅體表寄生蟲;在每年的10月份到11月份使用殺滅體表的寄生蟲,不讓殘存的寄生蟲留存下來。

3.加強餵食管理,今早投餵,儘快回覆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開春後魚體的食物差,或者不愛吃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特定的飼料餵食,投食一些具有提高技能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飼料。

預提的抗擊應急能力差,體質差的水體可能使用改善水質的藥物潑灑,增加魚的抗應激能力。

一定要注意定期消毒,一旦發現有外傷或者體質衰弱的魚,要即使的隔離或者放在單獨的位置觀察和治療。

治療主要在於早發現,早治療,初期發現起白毛,或者在水裡盪鞦韆,首先就應該想到是水黴病,一定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防患於未然。


鄉村小吉


【水黴病、爛身病的預防措施】

  1、改善水體環境

  ①加深水位。加深水位有保溫作用而且可以減緩由於天氣變化而引起的水溫突變。

  ②肥水過冬。實踐證明,肥水魚塘的水溫比瘦水魚塘的水溫高2℃左右;而且肥水塘的水質更穩定,不容易暴發寄生蟲病及水黴病。建議入冬前肥水入冬後少量多次地補肥。

  ③鹼化底質。例如,冬季生魚有鑽泥打窩的習性,酸化的底質不利於生魚棲息在底部,容易誘發水黴病及爛身病。建議定期使用過硫酸氫鉀、過氧化鈣和過碳酸鈉等強氧化性的動保產品改底。

  2、避免傷口感染

  ①不帶病入冬。入冬前依據病症使用不同抗生素進行治療,搭配中草藥或護肝藥進行保健,避免養殖魚類由於帶病入冬,體表有傷口而導致感染水黴甚至爛身。

  ②殺蟲。冬季水溫較低,容易暴發寄生蟲病。建議入冬前殺蟲1-2次,選晴天殺蟲,殺蟲前後注意開啟增氧機,殺蟲後應及時使用聚維酮碘等消毒。

  ③殺滅黴菌。可以使用硫醚沙星或碘殺滅黴菌。

  3、增強魚體免疫

  ①、適當投餵飼料。適當投餵可以延長生長期,提高體質,減少掉膘;飢餓將導致養殖魚類消化功能退化,影響開口,適當投餵將有效提高開春攝食量。建議一天的最佳投餵時間以下午為宜。

  ②定期拌喂保肝護腸藥。定期伴喂保肝護腸藥可以增強魚體免疫,減少感染黴菌的風險。


永恆心


問題:農村魚塘經常發生水黴病,怎麼樣才能預防?我來幫你解答。


水黴病通常發生在春冬兩節,主要因為這個時候整體溫度下降,水溫在15度以下。這樣的溫度與環境最適合水黴病菌的生長,所以我們最主要的預防期就是這兩個季節。下面我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預防方法:

1.用麻袋或蛇皮袋裝10-20公斤生石灰扎住袋口,放到魚塘的邊角落並用石頭壓住,石頭儘量大點,不能被魚搞掉就行。要注意放好了就不要去動,如果是大的流動水魚塘就不能放到水源頭,最好的位置是魚塘的中間的邊部。


2.定時半個月或大雨後,或是大每次捉完魚或清理殘渣馬上用高錳酸鉀消毒,投放量看魚塘的進水量以及魚塘面積大小而決定,通常進水量達到10寸或以上排水管的進水量以及100平方以內水面的話平均每平方水面0.5克至0.8克左右;小於10寸以下的進水量的話以水面大小而定,100平方以內0.2-0.3克左右。這是以農村的魚塘面積普遍為幾十平方的為例。



3.在10份到山上砍一段帶枝葉的樟樹投放在魚群經常聚集休息的地方,可以起到長期消毒以及預防的作用。因為樟樹的樹杆枝葉都帶有樟木油,這個可以起到很好的殺菌殺蟲以及對水質消毒的作用,而且簡單安全!



4.水黴病的發生一是因水溫低,二是因水質過瘦的原因。因為春冬兩季溫度低的時候,魚進入生長休眠期,吃食非常少甚至不吃。所以魚塘裡沒有鮮魚糞以及草渣,就起不到魚糞與草渣發酵產生熱量和增肥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人尿潑魚塘增肥;也可以增加魚塘的水深度來保溫。

5.農村河水流動水方式養魚的魚塘一定不要四面或是五面都搞得很光滑,起碼要有一兩面是粗糙的,塘底也要有一定量的沙石,以便魚通過遊動磨擦來洗掉身上的蟲子以及病菌。


總結,以上方法是在農村比較常見簡單有效的方法。本人在農村也有十幾年的養魚經驗以及見聞,農村小面積魚塘養殖,不太建議使用市上其它毒性高化學藥物,不管是防還是治。這只是我的個人淺見,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我是-凌08,歡迎各位一起互動交流學習。


凌08


水黴病即養殖中所說的水綿病、白毛病和膚黴病,該疾病常感染淡水魚的受傷組織和死卵,進而在周邊形成覆蓋物,特徵為:灰白色;棉絮狀。隨著病菌的擴散,會有如下表現和症狀:皮膚潰爛、組織壞死、行為失常、食慾減退、身體消瘦,最終導致死亡。

一、病因

水黴病沒有明確的寄主對象,常見於各種魚類以及魚卵,比如鰱魚、羅非魚、黃鱔。常見的病因體現在魚體受到損傷或者凍傷後,病原物會經傷口慢慢侵入體內,使病菌滋生。具體表現為當病原物入侵後,其營養組織菌絲會深入壞死的肌膚,並且吸收營養和繼續繁殖。後期大量的菌絲髮展就會呈現灰白色、棉絮狀的覆蓋物。通過儀器可觀察在活體魚卵有孢子萌發並穿入卵殼,在卵中生長並分出側枝,當胚胎正常發育時內菌絲停止發育;當胚胎死亡時內菌絲會迅速繁殖,此時附近活卵也會因外菌絲包裹而窒息死亡,這個過程持續進行可引起魚卵全部死亡。在魚類孵化中此病也常見,當內菌絲侵入卵膜內的同時,卵膜外也叢生外菌絲,因此該疾病有稱“卵絲病”。

二、預防

①在春季發塘期間餵養完全腐熟的肥料,這樣可以避免為水黴提供生長環境。

②合理控制放養密度,在單位面積內需要適量投放魚苗,保證魚的活動範圍。

③在捕撈和運輸中要小心操作,器具要避免和魚體的剮蹭,魚體受傷要杜絕進入魚塘。

④在淡水魚養殖過程中加強寄生蟲防治,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藥物投放,如發現水池和魚體有寄生蟲,應及時治療或者捕撈;

⑤在寒冷的冬季,水面容易結冰,需適當注水,增高池塘水位,在捕撈時要小心魚體凍傷。

⑥在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死魚或者水黴病表現嚴重的活魚,要及時清理出魚塘避免感染其他魚,受重傷的魚可隔離,並適當注射硫酸鏈黴素。

⑦塘水應肥瘦適宜,適量投放青草和營養豐富的飼料,避免魚類營養不良。

⑧在消毒環節,常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對清塘消毒,可減少水黴病發生的幾率。

⑨受傷的魚需要消除處理,用高錳酸鉀或者碘溶液塗抹傷口,還可以用3%~5%的食鹽水殺菌。

水黴病的防治主張預防,但早期的治療同樣可以對水黴病起到抑制以及治癒作用。水黴病防治的關鍵為:早發現、早治療。具體說來,在治療環節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①在水深為1m的池塘中進行藥物潑灑。將0.5~1kg的食鹽、0.5kg的尿素、1kg的漂白粉(含氯為30%)混合後化水溶解,連續潑灑2~3天。

②在水深為1m的池塘中,每畝用1kg五倍子,搗碎五倍子後用開水浸泡12小時,加入食鹽0.5~1kg,溶解後進行全池潑灑,頻率為每天1次,連續潑灑3天。

③用小蘇打(濃度400mg/L)和食鹽水(濃度400mg/L)的混合液對魚體進行消毒。

④魚塘中每立方米的水體用硫醚沙星0.2~0.3g進行全池潑灑,頻率為每天1次,連續潑灑2天。

⑤每立方米的水體用水黴淨0.15g進行全池潑灑,頻率為每天1次,連續潑灑3天。

⑥用0.75kg菊花、0.75kg金銀花、1.5kg黃柏、1.5kg青香木、2.5kg苦參,將上述6味中藥混合後研磨,在水深為1m的池塘每畝用藥末0.5kg,加溫水均勻攪拌後進行全池潑灑。

⑦在水深為1m的池塘中,每畝用4~5kg菖蒲、0.7~1kg食鹽、3~5kg人尿,加入適量水進行混合,然後全池潑灑。

⑧在水深1m的池塘中,每畝用0.6kg烏劍莓、3kg辣蓼、2.4kg楓楊樹葉、3.5kg烏桕葉,混合煎汁後加25kg水,然後全池潑灑。

⑨在水深1m的池塘中,每畝用3.5kg烏桕樹葉、3.5kg辣蓼、3.5kg樟樹葉、0.6kg隔山香、4.5kg桃樹葉,將5種成分混合後加水10~15kg,煎汁後加水25~30kg,然後全池潑灑。

⑩用0.5~1mg/L硫醚沙星對病魚藥浴3~5min,同樣對水黴病的防治起到特效。

⑪每立方米水體用50g水黴淨,浸洗病魚15~20min。

⑫用3%~5%的食鹽水浸洗病魚5min,如果病魚體弱、適應力差,則可以使用0.5%~0.6%的食鹽水,並且延長浸洗時間。

⑬每100kg病魚可以餵食0.5~1kg的鐵莧菜或者乾地錦草,具體方法為充分研磨後拌餌料投餵,還可以用2.5~1kg鮮品煮沸30min後拌餌料投餵。

四、注意事項

部分養殖戶認為,在晚冬和初春時節由於水溫低,病菌繁殖較慢,從而在水黴病的防治中放鬆警惕,而這段時間就會為水黴病的病原物繁殖製造機會,一旦水黴病肆虐,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水黴病的預防和治療長期困擾著養殖戶,在以往的防治中普遍採用“甲胺磷”,雖然效果不錯,但是“甲胺磷”屬高毒有機磷農藥,但對水生物有負面作用,人們食用水產品健康也不能得到保證,同時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破壞,早在2008年被禁用。因此,該藥即使對水黴病有治療效果,但是廣大養殖者更要從生態養殖的角度出發,合理選用藥物。


亥酉Breeder


1、春季及時肥水、保持池塘一定的肥度(這是因為水黴孢子在過於清瘦的水體的繁殖速度和遊動更強,更加容易感染)。

2、殺滅體表寄生蟲:在每年的10—11月份使用坤源公司生產的一掃光殺滅體表的寄生蟲(錨頭鰠、魚蝨等甲殼類寄生蟲),不讓殘存的寄生蟲留存下來。

3、加強投餵管理,儘早投餵,儘快恢復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這裡可能會有個別朋友問到,開春後魚體的攝食差,不怎麼愛吃食,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坤源的升級產品水精靈,在投餵料前一至半個小時潑灑,具有明顯的誘食作用,同時在飼料添加多維(坤源公司的金多維)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隆姐LJ


消毒,在捕撈、運輸等操作過程中儘量避免魚體受傷,注意合理放養密度,儘量不用受傷的魚作為親魚。

(2)除去池底過多淤泥,並用200克/米3生石灰或20克/米3漂白粉消毒。

(3)親魚在人工繁殖時受傷後用可在傷處塗抹10%高錳酸鉀水溶液等,受傷嚴重時則須肌肉或腹腔注射鏈黴素5萬~10萬單位/千克魚,或用五倍子煎汁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為2~3毫克/升。【治療】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只有在疾病早期進行及早治療才有一定療效。應用食鹽和小蘇打(碳酸氫鈉)合劑(1∶1)全池潑灑,使池水藥物濃度為400克/米3有一定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