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国内格力第一,到了美国第一名却是海尔?

哈尼哈尼幸运


今年1月份,我的一位朋友入职海尔空调,通过朋友的分享了解到许多关于空调的干货知识,比如空调需要做清洗,脏空调对呼吸的危害等等,随着不断深入了解,得知海尔空调在健康和舒适方面有强大的技术储备,慢慢的就对海尔空调产生了诸多好感。

丈母娘家有换空调的打算,之前用的别的品牌的空调,但是噪音很大,老人家心脏不太好,所以想换一台噪音小的柜机。也是在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得知了海尔空调在美国连续三年卖到第一的消息,之前一直认为海尔的冰箱和洗衣机卖的最好,现在才知道海尔空调也能在国外市场这么吃香。所以,打算过一阵可以出门了,去卖场门店看看,给丈母娘好好选一台。


小琪eva


我们家的海尔空调是1991年购入的,当时它还叫“青空”牌,如今算来得有29岁了,比我儿子的岁数还大。当时买台空调,相当于现在买台车了,但是那个年头,身边的邻居好友家买的都是海尔牌的家电,所以我买的时候也没犹豫。



三十九啊


我家的海尔空调安装的时候真的有被海尔的安装师傅感动到,我家在五楼,放置空调外机的那个地方受力面积小,又因为楼上邻居不在家,安装师傅试了好几次,都使不上劲,在我的多次劝阻下,售后师傅还是冒着危险帮我安装好了,当时是夏天,我拿冷饮招待他们,他们也推辞了。海尔真是很不错,服务好产品赞!


破灭神话衷


前几个月三千多买了个海尔洗衣机,质量真心坑,用了一个多月上面个开盖就坏了,打保修重换了一个,用了一个月又坏了,现在洗衣服都不用盖了,我也在网上看到海尔多大个企业,多厉害才买的,想试一试看来是没被坑过不死心啊。


牛牛1368028


海尔空调确实不错,我家空调用了三年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当时还是我同事推荐买的呢,一开始也在几个品牌中纠结,但看同事家海尔空调用的不错,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没想到真的不错,买对了,现在朋友买空调我也推荐给他们海尔空调。


旧人归潍


感谢您的阅读!

我认为,海尔放弃了国内市场,被格力捡了便宜。小时候,我都不知道格力,只知道海尔。但是,海尔似乎放弃了国内市场!一心去发展国际市场!甚至于,海尔被一些人称为“美国本土”,原因在于1999年,张瑞敏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建厂,用美国员工!

张瑞敏在采访中提到,1999年美国建厂的往事,很多质疑,海尔走出去风险很大,但是不走出去是最大的风险:“国外建名牌要赔八年,这个骨头今天不啃,可能明天就没机会了”。


正是因为海尔的这中魄力,才让海尔连续从2009-2018年,在全球主要家电销量中排名第一:

虽然如此,海尔确实是牺牲了利润,来获得了规模!看一组数据:

  • 2019年10月30日,海尔发布前三个季度利润,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2043.46亿元,净利润140.35亿元。
  • 格力实现营收1550.39亿元,净利润221.17亿元。

海尔确实营收高,但是在美国市场,或者全球市场的发展,让它的投入大,规模过大,导致了海尔的负担不轻。

而格力不同,它以品牌出众,出色的营销能力,却让它成功的获得了国内市场的认同。而且,海尔放弃代工,发展自主品牌,很多订单被损失。

这些都是影响格力和海尔在各大市场的不同占比和区别!


LeoGo科技


确实是这样的,在国内的格力、美的确实很火,海尔在国内的声音越来越小,格力在国内的名气现在确实已经盖过了海尔,从格力和海尔的领头人在国内的发声就知道了,董明珠经常在国内各大媒体语出惊人,比如说之前跟小米的雷军打赌,而海尔董事会主席张瑞敏则很少在国内媒体发声,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张瑞敏。

这不意味着海尔就比格力弱,两者的世界500强排名相差不大,也不可否认格力的发展确实非常快,2019年世界500强格力第1次入选,排名414位,海尔世界500强排名第448位。

格力深更中国市场,海尔深耕美国市场,其实是企业发展思路不一样,海尔用了20年努力在海外创牌,牺牲了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和利润,现在海尔品牌已经是世界品牌排名第41位了,我赞赏海尔的这种走出去的战略,我们的企业就缺少了海尔这样勇于走出去并做得很好的企业,华为是一家,走出去和世界知名企业竞争才能更快的壮大企业核心技术,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


互金圈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就是便宜、技术含量低,和外国货比不起。这个刻板印象其实是长期以来以贴牌为主的出口模式造成的“阴影”。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科技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像海尔这样的家电企业的实力与欧美日韩老牌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咱们具体来说说美国空调市场的情况。日韩、欧美的空调在美国属于先入为主,抢占了先机。像问题中提到的,伊莱克斯、LG等品牌都是美国空调业的巨头,两大品牌交替做庄多年。而大部分中国空调品牌只能给他人做嫁衣,以贴牌代工创汇勉强支撑全球化。

不过,这一格局在海尔2016年收购美国本土品牌GE Appliances之后,发生了反转。这里有一组我查到的2017年美国空调市场数据:美国空调市场份额占比TOP5分别是:海尔+GE Appliances双品牌占比27.2%、伊莱克斯17.7%、LG11.1%、Kenmore 5.8%。想必从数据中大家都看到了,如今在美国空调市场谁才是龙头老大。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海尔收购了GE Appliances就能一下子让美国人喜欢上中国货吗?其实并不是这样,海尔空调从1999年以自主品牌身份进入美国已经整整19个年头,可以说是厚积薄发。

首先,海尔走的是自主创牌的道路。自1999年在美国南卡罗纳州建立了首个海尔生产中心,随后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今年CES展期间成立海尔硅谷创新中心;在新泽西、芝加哥等地建立了培训中心。2016年,海尔并购GE Appliances,开始实施双品牌运营战略,形成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本土化的经营格局。

这里还有前几年的数据,可以一窥海尔空调这些年的成长历程。2005年海尔窗机空调创下在美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并连续13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第一。2017年,海尔+GE Appliances双空调品牌位列市场份额第一。由此看来,海尔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品牌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海尔在美国市场受欢迎,最重要的是美国用户的点头认可。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对知识产权意识强,对代工贴牌的产品不感冒。而对海尔这样有自主品牌的却趋之若鹜。另外在产品方面,“因地制宜”是海尔的关键词。我在网上查到,今年ARH展上,海尔展出的GE Appliances双智能窗机可与谷歌助手、亚马逊Alexa和苹果HomeKit互联。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款产品涵盖了所有美国人常用的平台,便捷度可想而知。当然还有解决噪音的问题的超静音窗机、适用于美国东北部的超低温制热空调、自清洁空调等等。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赘述了。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不再奇怪为什么单单海尔能在国际化的美国制冷展上抢了日韩、欧美品牌的风头。海尔空调在美国这19年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卧薪尝胆,终于拿下了美国市场第一这枚勋章。海尔的自主创牌“蛰伏”之路,或许也可以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借鉴。


用户62971068359


格力国内第一,海尔国外第一,形成如今的局面原因很多,个人认为四个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一、战略重心不同

海尔在2005年左右的时候,在国内已经很火了,成为了当时中国家电市场的一哥,但是当时国内经济发展没起来,海尔认为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就开始将重心由国内转向国际化,并大力发展北美市场,毕竟北美市场家电规模是最大的,北美通过收购、自投等方式发展起来了。而国内消费水平发展起来的时候,海尔的重心并没有像格力一样将中心放在国内市场,仍在主攻国际市场,导致海尔占据国内第一第二的产品几乎没有,因此出现海尔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降,反而没有国际知名度那么高了。

格力主要在国内市场发展(当然和格力在发展国际市场受阻也有关系),并且专注于空调,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之品质比较过关,因此在国内市场空调领域占据了最大的份额,知名度在国内也就比较高。

二、营销策略不同

海尔之前是非常火的,一句海尔“真诚到永远”,让老百姓牢牢的记住了他,但在后期的营销推广、广告宣传这方面越来越少,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

而格力经典语言“好空调,格力造”,数十年数一日在媒体上不停的出现,让格力的名字深入人心。

三、发展策略不同

海尔从零几年之前成为中国家电领导品牌之后,就开始热衷于搞什么“流程再造”、“人单合一”,这此东西对于目前企业竞争环境来讲,仍过于超前。海尔将重心放在管理上,而对于经营相反而没有管理重视,比如产品研发支出赶不上人家上、营销投入没有人家大。

个人觉得管理很重要,但是将好产品卖给消费者更重要!

格力空调一直注重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始终将这两项放在第一位,牢牢将渠道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将渠道牢牢掌握在资源上,甚至不惜与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品牌决裂,数据证明格力走对了。

从格力和海尔2018年财务数据就可以看出二者在国内市场的差距,海尔多产品的前提下2018年营收1833亿,净利润97亿。

格力在以空调产品为主导的情况下,2018年实现收入1981亿,实现净利润264亿。海尔的营收被格力所超越,海尔的净利润更只有格力的1/3多一点。

*需要说明一点的事,上述数据只包括A股上市公司的,此外还有一个香港海尔电器,主做洗衣机和热水器,2018年营收825亿,净利润40亿。

四、组织管理不一样

我们平常所认识的海尔产品并不是同一个主体,它由海尔集团、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海尔智家(青岛海尔更名)三大部分组成。它的组织结构相比格力电器复杂太多,因此在品牌宣传上,不能集中于一点。海尔集团在宣传、,A股上市公司海尔智家在宣传、香港海尔电器也在宣传,由此造成了资源的分散,不能集中对海尔品牌进行宣传。而格力不一样,格力就是做家电的,空调是主打产品,所以格力的品牌宣传很明确,就是宣传格力空调。

包括以上的各种因素,导致格力在国内无论是品牌知识度还是业绩均超过了海尔。 而海尔国际化比较早,也比较成功,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市场,海尔的家电都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反观格力在国内市场发展得好,但国际化线路却不顺利。也就出现了国际市场海尔超越了格力。


老杨会计


两家公司战略重点不同。海尔早很多年布局美国市场,现在应该算是美国品牌,自然占有率更高,而格力先抓国内市场,等在国内称雄之后,再开始布局海外,对于美国市场的销售,其实是外国公司的角色,自然不如海尔了。千万别误读啊。

但是他们和美的,都是优秀的国内制造企业,都是“大国制造”的典范,都值得被人称赞。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空调市场,海尔通过在美国制造和收购美国品牌,成功成为本土品牌,销量第一

以前美国的空调市场都被伊莱克斯等欧美品牌和LG等日韩品牌所占据。1999年7月,海尔成功获得订单出口美国,成为国内第一家进军美国市场的空调品牌,在登陆美国市场20年后,成功打破了排行第一的伊莱克斯,成为美国本土最受欢迎的空调品牌,并在20年间创下20个第一。

海尔在美国采用本地化制造和销售战略,那就算美国本地品牌,受到公平竞争的市场待遇。2016年,海尔又收购了美国本地空调商GE电器。

海尔避开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决战海外市场。开展国际并购,这样可以变成本地化品牌企业。2011年,8.37亿收购日本三洋电机;2012年,7.66亿美元收购新西兰家电龙头斐雪派克;2016年,5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2018年,以4.75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家电公司Candy。粗略估计,海尔在收购上花费了近500亿元的资金。

2018年,青岛海尔成为海外空调品牌第一名,总营收1833亿,同比增长12.2%,其中,海外收入占比42%,实现了2位数增长。其中,北美增长增长13%、拉美增长58%、欧洲增长25%、南亚增长25%。

另外,截止至2018年,海尔冰箱已蝉联多年全球冰箱销量榜榜首。2019年7月,海尔的第3亿台冰箱在俄罗斯生产下线,创造了全球冰箱界的神话。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空调市场,格力雄霸第一,在国际化上也卓有建树

2018年,格力实现营业收入2000.24亿元,同比增长33.33%。海外市场大概占比17%左右。格力先根植于本土,全球第一大市场拿下,自然就是全球第一大空调品牌,之前这两个第一全部拿下,实至名归。

格力的海外市场拓展策略是一个个重点攻破,先做大做强,而不是广撒网。在加拿大、印尼、巴西、越南都取得了好成绩。其中在印尼家用空调销售数量已经突破10万套,成为印尼市场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而在巴西,也算是进入最早的海外市场,销售网点遍及24个州,共有300多家代理商、1000多家零售商以及300多个服务网点和安装公司。2008年,格力电器进入越南市场,格力电器投资设立越南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开始,格力电器大举进行美国市场的年份,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工业市成立,正式进军美国市场,但是其还是属于外国品牌,市场竞争和其他条件肯定不如本地品牌,自然也落后于海尔啦。

目前格力的自主品牌已经进入了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菲律宾、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过2亿。

总结下:国内市场基本上已经瓜分完毕,排名也相对固定下来了。现在这三家巨头正在决战海外,期望他们能做出更大的进步,成为全球“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