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螃蟹养殖户必看!河蟹第一次蜕壳前的管理技术要点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清明前后)河蟹一壳开始,一壳蜕壳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河蟹早期成活率的高低。为了确保一壳蜕壳成功率,池塘管理力度需要加强。现将有关要点介绍如下:

螃蟹养殖户必看!河蟹第一次蜕壳前的管理技术要点

蜕壳前准备

1、肥水

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蟹塘水体需要保持一定肥度,建议肥水时一定要选择全溶、营养全面的肥水产品,如酵之源。

酵之源主要成分为EM菌,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种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2、控苔

许多塘口已滋生青苔,甚至有的塘口青苔大量爆发。过多的青苔不但导致水体营养缺乏,不利于水草生长及河蟹、青虾的营养积累,而且青苔多的塘口普遍水清、水体pH偏高或波动过大,极易诱发河蟹在蜕壳期间出现气泡病,影响一壳蜕壳成活率。

建议:有青苔的塘口一壳前要及早的处理青苔。可以使用纳米银。

注:青苔消失后,要及时使用酵之源肥水,控制好水体透明度,以防青苔再度发生。

3、喂好料,早内服

由于三月份气温不稳定,河蟹摄食量较小,营养积累较慢,同时由于河蟹个体小,肠道菌群仍不发达,消化能力偏弱,建议及时内服助消化、保肝胰脏的产品,如:乳酸菌。促进河蟹营养的快速及有效积累。

螃蟹养殖户必看!河蟹第一次蜕壳前的管理技术要点

蜕壳期的管理

1、蜕壳前期

(1)注重稳水以及抗应激,补充钙质(乳化钙)。

(2)内服加强外源营养的补充(纳维素),强化免疫力。

2、蜕壳高峰期

强化钙质的补充,预防顶壳、软壳等蜕壳不遂的现象。(乳化钙)

目前市场上补钙的产品有非常多品种。例如离子钙、有机钙和无机钙等。各种钙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将上述钙加工为可溶于水的乳化钙,就更容易融入水,有利于小龙虾、螃蟹和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动物的吸收,同时还可以拿来拌喂饲料,补钙效果更好,迅速帮助硬壳。并且可以及时发货,安全有保障!

3、蜕壳后期

(1)注重蜕壳期后的水质调节,加强肥水,防止水白、水浑。

(2)加大投饵量,注重内服乳酸菌,促进河蟹蜕壳后的体质恢复。

螃蟹养殖户必看!河蟹第一次蜕壳前的管理技术要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