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這場疫情來看,覺得還是鐵飯碗最可靠,大家說呢?

宏常


我的感覺,鐵飯碗更像一個緊箍咒。

斯儀,畢業即進入國企,薪酬逐年上升,交通通訊補助、遠程補貼、住房補貼、年津貼、過節費……額,每年女孩子還有衛生費一百八十塊錢。一開始的時候我滿意,父母滿意。

十年職場後,哪怕經歷這次疫情,我堅持認為國企“鐵飯碗”更多時候是束縛。

斯儀去年回家之前,年終獎、一月份工資、春節費用已全部結清,二月份工資我敢保證一上班肯動發放。怎麼說呢,對於工資,我從來不用看工資單。

在國企,薪酬體系有一套現成的表格,全國統一,局部地區調整補助。這套表格全公司透明,甚至每年人力資源會有專門的培訓,只要崗位定了,級別定了,是你的肯定少不了,各類考核係數由不同人負責,人力資源造表、財務發放,我的主管領導,或者說總經理都不太會關注員工的工資。想漲工資很簡單,提高級別就可以。

完全符合鐵飯碗的標準。在我們企業一輩子退休的人很多,每年企業還有退休幹部活動……

不想跳槽?

大企業難免有大企業病:機構臃腫、流程冗雜、混日子得過且過的員工跟激情四射認真負責的同事差別不明顯……

大企業的制度非常完善,凡事講究流程。事前有計劃,要立項,有準備工作;事中有追蹤、考核、監督;事後有評價、總結……看起來特別正規科學!

問題來了,事情很急,沒有計劃,不能組織資源;一件事需要很多領導籤批,急死了辦事人員只認籤批流程不管事情輕重緩急。比如合同用印:先要項目團隊籤批、然後公司籤批,然後再發起用印審批再來一遍籤批過程;注意每次籤批需要五個以上的領導……然後好容易簽完了,印章管理人不在?印章不在?不是人家上班時間……

人員魚龍混雜,各科室關係……誰是誰的侄子,誰的妻子、某某領導的親戚……一不小心得罪人了都不知道。比較鬱悶的是關係戶還容易升職,真不知道哪一天你將面對一個一問三不知的領導。

環境是人的第二老師。很多人變得越來越淡定。是的,是淡定,再緊急的事情都能雲淡風輕地面對和處理!

你的能力在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鐵飯碗的穩定性有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這樣的環境工作得越久,人將越發喪失鬥志。

不想、不敢在國企呆下去,我怕自己廢了

個人是終生學習擁躉者。我相信職場的前進需要更多地付出,更重要的是更多的成長。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絕不僅僅是口號。每年有成千上萬的畢業生湧入職場,他們擁有更旺盛的精力,更加靈活的處理問題的思路,他們學會更先進的知識……卻需要更少的薪酬。相對於他們,我不敢說自己一直有競爭力。

百年老店終究是少數,百歲人生確是越發成為可能……市場競爭下沒有哪一家店能承諾永久長青,一旦解散倒閉,我不敢認為,自己在這個市場上還有足夠的競爭力。

李笑來老師說,七年就是一輩子。他投資、寫書、講課、經商……再想想自己,一輩子在一家單位做了一件事!

不想留有遺憾!

不是說一輩子服務一家企業就不好,日本有很多這樣的企業。員工的忠誠度我也認為是一項優秀的品質。

只是,人生,三十年、六十年、一百年,實在是太長了,在這太長的人生裡經歷過於單調的生活,內心裡會不會有一些遺憾?

這個世界很精彩,更多的嘗試,更多的行業才是我們能與世界發生鏈接的方式。

寫在最後,國企相對無言還是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足夠長的工齡更加容易獲得崗位上升和薪酬的提高。而這反過來卻又成了一道制約。

所謂,機會成本,國企十年職場,給予我的,是束縛,是緊箍咒……我期待自己有一天攢夠足夠的勇氣。

這裡是斯儀先生職場筆記,喜歡總結分享。更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