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業精於勤,荒於嬉

———玩物必定喪志小故事———張溥讀書必七錄


業精於勤,荒於嬉


張溥,字天如,號西銘,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年)出生在江蘇太倉的一個書香門第。張溥天資較差,常常過目即忘。但張溥小時候並不垂頭喪氣,而是想辦法來克服這個缺點。有一次,他在讀書過程中偶爾發現了一篇有關董遇讀書故事的文章,其中“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一句話給了他很大啟發。他想:人家讀一篇文章,有個七八遍就能夠背誦了,而我讀了一二十遍卻還只能斷斷續續地背個大概,這差異不能不承認。可是,我再怎麼笨,只要多背幾遍,保證每篇文章都讀一百遍,不也能記住嗎?從此,他就開始這麼做了起來。古時候的私塾先生要求學生背誦的都是《四書》、《五經》之類,而這些枯燥乏味的文章,要重複地讀上一百遍,別說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就是一個大人也會覺得厭煩的。可張溥硬是不厭其煩地堅持下來。口渴了,他就舀一瓢涼水喝;嗓子啞了,他就把聲音放低一點……苦讀了一段時間,他終於能連貫地背出文章來了,這使他異常高興。可是他發現白天背得挺熟的,第二天一覺醒來,又忘得差不多了,這又使他十分焦慮,他決心尋找出一種更為有效的讀書方法。

因為沒有背下來文章,張溥被先生罰抄書,他卻因此意外地發現,抄書之後自己會背了。從此以後,張溥讀書必手抄,讀後又隨即焚去,再抄,再讀,再焚,如此六七次方休。

原來天資較差、記性不好的張溥,靠著這種讀書“七錄”的紮實工夫,終於獲得了淵博的學識,成了著名的文學家。他著書立說,思路敏捷,文筆流暢,內容深邃,頗得好評。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五人墓碑記》,即出自張溥之手。必須勤奮

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如果齊白石老先生沒有近百年的不斷創作,就沒有一幅幅靈逸的水墨畫震驚世界;如果魯迅先生沒有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工作上,就沒有一個照亮文壇的巨星冉冉升起;如果高爾基沒有在繁重的勞動之餘收集蠟燭頭,挑燈夜讀,就沒有《海燕》、《母親》等傳世之作的出現。

勤奮是事業成功的催產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勤奮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同時,勤奮對於個人成長更具有重要意義,一個人若想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就絕不能離開勤奮。因為勤奮是一切成就的基礎,勤奮能使學業和事業有所成就,嬉戲只會使學業和事業遭到失敗。大凡有作為的人,無一不與勤奮有著難解難分的緣分。勤奮能塑造偉人,也能創造一個最好的自己。

勤奮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以工業文明、商業文明、城市文明為基本內容和突出標誌的現代文明,是靠億萬人的辛勤勞動誕生並發展的。這裡面當然包括人的想象力,科學創造以及獨立的人格意識、民主、競爭等等精神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想自立於世界之上,離開勤奮這一根本的精神及實踐,是難以想象的。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不能丟掉勤奮這個最有力的武器,因為現在的世界不允許我們懈怠懶散,因為現實是毫不留情的。

勤奮是德行的根本。一顆美好善良的心靈,離不開勤奮雨露的滋潤。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格絕不是靠所聽到的和所說的言語,而是靠勞動和行動來形成的。”勤奮可以去掉由惰性澆灌的懶散、生理上無止境的奢望。勤奮會使人生充滿生機,能讓人在自己的勞動中創造自己並理解勞動的美。

長今用她的勤奮贏得了重視,贏得了應得的地位。也是因為長今的勤奮感染了很多人,她失落的時候有人伸出援手,她出事的時候有人願意幫她,就連高高在上的中宗都被長今的勤奮所感染,讓長今成了歷史上首位女醫官。笨鳥就要先飛

俗話說:“笨鳥先飛”。意思是知道天賦不如人,就應該比別人勤奮,就要比別人先行動。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自恃天資聰穎,不肯“先飛”,不肯勤奮學習,而又藐視“笨鳥”,這種思想和行為是極端錯誤的。“笨鳥先飛”是一種不甘落後,勇於爭先的表現。愛迪生就是發揚了“笨鳥先飛”的勤奮精神,才從一個智力平常的孩子成為大發明家的。但是,天賦好的“靈鳥”也要先飛,否則就有變成“笨鳥”的危險。

勤奮與成功是怎樣一種關係呢?成功來自勤奮,但勤奮不一定會成功。勤奮加思考,這就是成功的關鍵。缺乏思考的勤奮是需要質疑的,一個人的天資無論怎麼聰明,如果沒有刻苦勤奮的精神,是難成大器的。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是靠堅持不懈地努力,靠勤奮換來的。

和出身良好,接受過全面教育的今英相比,長今的條件要差她很多,雖然不能算是“笨鳥”,但她還是要比別人先飛,因為她欠缺的要多過別人。所以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長今比別人早起,比別人晚睡,希望能彌補和別人之間的差距。機會第一

在我們周圍的人裡,有些人很有才幹,但就是沒有給他們發揮的機會,沒有給他們合適的崗位,有人說這是機會,可見機會確實非常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機會比水平更重要。許多人一生都在學習,讀了大學讀研究生,讀了研究生再讀博士,這些人的水平和專業素質確實很高,但若一生沒有一個發揮水平的機會,也很難成功。機會是公平的,人人都有過機會,但是許多人錯過機會,沒有抓住機會。可事實上,多數人會等待條件都具備以後再去做某件事情,去爭取機會,因為機會不會等你,往往一閃而過,找機會和等機會同樣重要。

除了那些錯過機會的人以外,有兩種人:一種是等待並且能夠抓住機會的人,還有一種就是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前一種人是高手,他們懂得利用機會,善於等待機會,以靜制動;後一種人的機會往往比前一種人多,但是也可能錯過好機會,同時付出的代價也大。權衡利弊,因人而異。如果你一直很幸運,也可以做等待機會者,但是不能出現失誤,否則就成為錯過機會的人,因為機會不會很多。

尤其是在人才輩出、競爭激烈的今天,機會很少能主動找上門來,只能靠自己去爭取,需要自己敢於表現,引起他人的注意,才有可能獲得機會。想要取得機會,就不要羞於表現自己,如果你是真有才能,就應該努力抓住每次機會,讓自己的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

用你的勤勞去找機會,用你的勇氣去搶機會,用你的智慧去創造機會。其實在人的一生中,對一些大的事情、大的問題應該做找機會、搶機會、創造機會的人。

機會來時要用足。機會不可能總是給你一個人,所謂風水輪流轉是有道理的。機會來的時候會連續一段時間,這個時候你應該用足,不能休息浪費,要勤奮,才能抓住機會。勤奮需要積累

高爾基曾經說過,聰明在於積累,天才在於勤奮。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人物並不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懂,而是靠長年累月地勤奮才取得成功的。

眾所周知的愛迪生,一生有上千種發明,為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難道因為他是天才嗎?不,這是他長期勤奮努力的結果。在製作燈泡時,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試驗了上千種材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並沒讓他氣餒,他反而說,失敗一次,說明我們距成功又近了一步。

沒有資料證明成功的人比其他人更聰明,他們的成功是比常人付出更多,是他們更勤奮努力的結果。由此可見,勤奮是成功的基石,成功需要勤奮的積累。一個人的進取和成才,環境、機遇、天賦學識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賴於自身的勤奮與努力。

長今的成功來自她的勤奮,這種勤奮是長今長期堅持的,不管是被貶到多麼邊遠的地方,不管是被流放到多麼艱苦的地方,也不管是在宮裡優越的環境中,還是在偏遠艱苦的環境中,長今都沒有停止知識的積累,都保持著勤奮。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的勤奮,能貫徹自己的理智和意識,他們敢想也敢做,他們想好了就馬上行動,而且是主動地、積極地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