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海派,京津派,岭南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哪些?

憶林文化


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文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

海派画家一般指:在上海居住或者客居过,作品属于海派的风格,雅俗共赏,色彩鲜明,绘画题材尤以花鸟为主(也有人物或者山水题材的,但海派国画题材的主体是以花鸟为主),画家籍贯与出生主要来源于浙江,此外就是江苏或者上海,除这三地以外,海派画家中只有极少数是来源于其他地方,这也是海派画家的血统与地域特色。

当时寓居上海的名画家有虚谷、任熊、任薰、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上画派,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明清陈淳(白阳)、徐渭(青藤)、陈洪绶(老莲)、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又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画风:潇洒放纵,又雄厚古朴的特色。受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而多用浓艳的色彩,作品富丽、细腻、鲜艳。画技上: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融贯中西,独成一派。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熟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这一画派是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岭南文化最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

它有如下特点: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三、博取诸家之长;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 以求其真。主要精神:(一)革命精神,(二)时代精神;(三)兼容精神,(四)创新精神。

这三个画派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几千年的水墨绘画为己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画派人员群体的差异化。最后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有迥异。京津画派相对比较保守,继承传统有余,创新不足,发展缓慢,保留了比较完整的贵族精神。而岭南画派处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他们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岭南画派是最具创新能力的一个画派,他们把西方的光影、色彩、投影等西画技巧很好的运用到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中,让作品耳目一新,极具特色。岭南画派是中国水墨画改革的先驱,为推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功不可没。海派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正好处在京津画派与岭南画派的中间,他们既能感知京津画派厚实的传统功力,又能体会到岭南画派的创新激情。他们在这两者的影响下,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最后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大俗大雅、独具特色平民绘画。海派体现的是实用主义,以生活需要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艺术发展为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