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是美国的人才基地摇篮这句话?

镇源弟弟


虽然是一句讽刺十足的话!但内含的意义往多了去了,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几张纸,能说完,写完的!值得深,深深思啊!。


皆是朋友


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个问题。

清华北大的学生,大多是好学上进的青年,四年本科学业完成,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基本上都会寻求后教育机会,继续深造。有一部分会继续在母校读研究生。有一部分会因专业志向爱好,寻求其它大学研究生院,例如,武汉大学有测绘专业,北大清华都没有。还有一部分获得海外名校奖学金的学生,理所当然地会选择出国留学。

清华北大尽管是顶尖大学,但全世界现在有五万多个活跃的学科,单所大学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在所有学科方面都是顶尖位置。例如,武汉大学的测绘学院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测绘学院,面向航天、航海、大地测量、南极科考等等,具有广阔的学术发展前景。又例如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光学研究居于国际顶尖水平。华科大有24位两院院士。武汉总共有69位两院院士。中国两院院士1755人,大多数都有出国留学的背景。中国独有的氢弹构型的于敏,则是少数没有留学经历的顶级科学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的数据,全球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发达国家占有80%的教育资源,只承担20%的受教育人口。发展中国家只占有20%的教育资源,却承担80%的受教育人口。

在过去70年里,中国的教育资源大大扩展了,教育质量也大大提升了。大学在校学生,包括后教育 post education学生,最多的年份有3700万人,去年是3366万人,比美国的1700万人大约多一倍。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受教育的人口多,中国人又非常重视教育,出国留学的人数,理所当然就多了。中国近年年出国留学人数大约50万人,包括中等教育学段的学生人数。即便如此,这个比例在当年毕业的学士中,也只有大约5%。同时,中国每年也接纳大约50多万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这就是改革开放,学术往来,互相交流,没什么不好的。这才是大国气度,比盛唐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不必吹毛求疵,没事找屁放。

中国出国留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会回来的,海归越来越多。少数不回来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机遇,比欧美更好更多。各种人才都可以在中国大显身手,大有可为。相反,在欧美国家,由于种族歧视,意识形态、文化隔阂、社会制度等等限制,不利于华人发展。特别在美国,美国的核心科技根本不让中国学生接近。

70年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出类拔萃的多,以至于美国人说:美国的科学技术是掌握在华人手里的。如今世界格局变了,中国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古国,已经焕发了青春,具有无限的活力。更多的人才会往中国集聚。只是中国的科技大咖们埋头苦干,以求盛德大业,无意上网刷存在感圈粉,虽蜚声学界及海外,却不与闻市井小民。

客观上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怎么缺人才了。中国年版权专利申报量大约120万件,美国只有30多万件。而且,中国人才年轻化是一大特征,例如,中国航天人才平均年龄是35岁。中国已经在航天、电力、高铁、冶金、核能、机电、石化、通讯、路桥、军工、大型船舶制造、深海矿物勘探等等众多科技领域,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年产值,已经是美国的170%多,超过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外贸国,而且外贸常年保持顺差。

中国将一如既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改革开放,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目标。


华中小隐


这个是学校导向有问题。估计这里的老师亲美的不在少数,从教师抓起。清华北大是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占有的教育资源是巨大的,又是我国最优秀的学生在这里上学,国家化了这么多钱培训出来的学生,成了为美国培养人才的大学。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现在我国对科技人才都有优惠政策。各方面都不错,也不存在你有本事没处发挥的事,只要你有真本事,国家还是很重视的,各地都出台了招揽人才的优厚政策。所以经常有人说国内好,为什么人家还要出去,这个就是因为有的老师把国内问题放大,潜移默化给学生造成要到国外的想法。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复杂。城里的喜欢效游。走出去,效区,农村上的人喜欢到城里逛街。人就是这样!


珍珠黑月季花1


清华北大招生,今后必须要把爱国作为前提招学生,国家花那么多钱,不爱国的学生不能进入清华北大学习。


张brother95118541


清华北大学生那股傲气是:社会宠的,老师捧的,家长惯的,别校仰视的,最后清北学生就变成了追求一流生活,干着一流工作,享受一流自由,选择一流国籍的一流人才。上点爱国主义教育对他们不起作用了。我是普通高校(211)老师,我接触过他们的本人和父母。实际上,上了清北,他们已经把自己摆在神坛上了。


用户5662607500682


原来那些高材生不是创业者。而是等着享受别人创业成果的一些人。国内没有那样的条件,那就去创造条件呀。我们的BATJM不都是他们创造的成果吗?再说一些过去的经典事例,我国的两弹一星,神舟号,嫦娥号,哪样不是在我们没有的基础条件的情况下干出来的?这样看,那些所谓学霸其实一点霸气都没有,只能依附于别人生存。他们既然没有爱国情怀,不回来也没什么,即便回来也不能指望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但我们的大学的确需要加强理想教育,爱国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爱国情怀的年轻一代。少年强则中国强,如果不能培养有自强精神的年轻一代,那才是教育最大的失误,最大的失败。


用户柔水轻风


清华北大有两个之最,一是国家给清华北大的拨款最多,是全国国校之最,二是清华北大给国外培养的人才最多,也是全国高校为国外培养人才之最。


银杏树1234


理想,奋斗目标不明确,教育导向有问题,小环境不重视人才,任人为亲,裙带,一部握权者官僚作风严重,什么叫凝聚力,真正的人才如:三钱,李四光,华罗庚等将所学报效祖国,不看重钱财,不贪虚名,万古流芳。


老胡3261


白岩松说的好,不要总关注什么北大,清华,什么名校的学生,要多关注那些普通的大学同学,毕竟是他们在建设祖国,那些名校的学生国家花那么多的钱培养出来大部分给外国人做贡献。


黄金万量8888


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那么多高分的人考去就是为了出国,许多人都不打算回来的,我们要从多方面检讨自己,为何连自己的人都留不下?其实许多人明白其中的原因,只是不能说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