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英国和大部分殖民地好聚好散,为何不让安圭拉独立?

超哥侃古今


我们通过观察“日不落帝国”的“创业史”和所谓的“衰败”史以及美国、俄罗斯的历史,发现体积庞大的国家,都有一种分裂趋势。就事论事,大英帝国胜极之时其国土面积(包括殖民地)占到全球陆地面积4分之1左右,控制了全球90%的航线。一说当时的国际秩序那叫“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当年的英国“皇军”先后打败了“海上马车夫”“无敌舰队”“势不可挡的军队”。

同时,英国一马当先的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工业革命。当年的大帝国放之四海,皆无敌手。

但是就在大英帝国的上升期时,美国独立了,过了几十年爱尔兰又独立了。不论美国,还是爱尔兰都是这个帝国大厦的支柱啊!一战被认为是日不落帝国的分水岭,一战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过先后独立。帝国的瓦解速度明显加快;二战后彻底衰落,英国海外庞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从史实来看,确实英国经过全盛之后,一蹶不振,以至于到今天连本土都能闹独立。今天的大英帝国已是个松散的邦联了

看似英国俨然成了反面教材,其实那只表象。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事实只是历史的烟尘,总说要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历史本的质,我发现至今历史教材都在强调大英帝国的衰败,殊不知英国当年决定废止奴隶贸易和解散东印度公司时就已经放弃了那种最原始,最费力,最血腥的原始的资本积累了。

要奴隶做什么?要殖民地做什么?用今天的话讲奴隶就是廉价劳动力,殖民地就是廉价的生产资料。所以当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还未进行工业革命前,他们需要劳动力(极为廉价的奴隶),他们需要生产资料(充足而廉价的殖民地)。

但是一旦一个国家向工业化迈进,这个国家就能摆脱对于农业的过度依赖,转而依靠工业和商业,通过贸易换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贸易有促进了工业生产和商业发展

相比之下武力的掠夺和殖民,根本不是长久之计,根本不能真正的发展生产力,只能坐吃山空。

那作为一个迈向工业化,资本化的殖民帝国,殖民反而是其进步的阻力,所以我可以不要奴隶,不要殖民地。于是,殖民公司倒闭了,奴隶买卖废纸了,取而代之的更广泛的商业贸易;殖民公司解散了,却而代之的是进行资本输出的银行和商品输出的洋行。英国即被动而又主动的终结原有的殖民体系,然后开创了新的殖民体系,只不过武器不再是船坚炮利,而是金融和贸易。

在今天土地与人口,已经无法决定国家的发展了。市场才是争夺的焦点,所以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寡众,其重要性大大降低。于是乎你殖民地可以独立。

再说到安圭拉,安圭拉,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英国海外领土之一,这片总面积不过91平方公里的环礁群岛,早在公元前1300年时就有南美印第安人前来定居,但一次突如其来的海底地震引发海啸,导致印第安人全部丧命。随后经历了长达千余年的荒无人烟,直至被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商船发现,在此后的百余年内几度易手,最终被殖民圣基坎岛的英国殖民者占领并移民大量黑人奴隶登岛,形成了如今1.5万人口中90%都是黑人的印第安黑人种族。

1825年,英国准许圣基坎和尼维斯自治时将安圭拉划给其管辖,导致不愿归属圣基坎的安圭拉人寻求独立,有趣的是,安圭拉人并非要从英国独立,仅仅是象征性的从圣基坎和尼维斯“独立”出来,再以殖民地身份重新归属英国。而英国也最终准许安圭拉以自治领土身份加入联合国,除军事防御由英国负责外,其余事物均由安圭拉自行做主。







没事闲拉呱


安圭拉(英语:Anguilla)是英国十四个海外领土之一,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以伊丽莎白二世为元首,总督代理女王职务并委派长官处理当地事务。

安圭拉在165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882年与圣基茨岛和尼维斯岛合并为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直到1967年5月单独脱离。1969年2月单方面宣布成立共和国,后被英军收复并于1976年再度成为英国属地。

安圭拉岛的名字Anguilla改自西班牙文,意即欧洲鳗。本岛因形状似鳗鱼而得其名。

安圭拉首先由南美移民的土著美洲印第安人定居。在安圭拉发现的最早的美洲原住民文物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定居点的遗迹可追溯至公元600年。该岛的阿拉瓦克语名字似乎是Malliouhana。欧洲殖民化的日期并不确定:一些消息来源声称,哥伦布在1493年的第二次航行中发现了该岛,而另一些人则声称该岛的第一位欧洲探险家是1564年的法国胡格诺戈尔德贵族和商人水手勒内古莱因德劳唐尼尔。荷兰西部印度公司于1631年在该岛建立了一个堡垒。1633年,西班牙军队破坏了该堡垒后,荷兰撤离。

传统的报导称,安圭拉早在1650年就被来自圣基茨的英国殖民者殖民。然而,在这个早期的殖民时期,安圭拉有时成为避难的地方,而最近关注安圭拉的学者对其他欧洲人和克里奥尔人的迁移来自圣克里斯托弗,巴巴多斯,尼维斯和安提瓜。法国人在1666年暂时接管了该岛,但根据“布雷达条约”第二年的条款将其归还英国管辖。 1667年9月访问的约翰斯科特少校写信离开该岛“状况良好”,并指出,1668年7月,“有200或300人在战争中逃亡”。

这些早期欧洲人中的一些人可能带来了奴役的非洲人。历史学家证实,非洲奴隶在17世纪初居住在该地区。例如,塞内加尔的非洲人于1626年居住在圣克里斯托弗。到1672年,尼维斯岛上有一个奴隶场,服务于背风群岛。尽管非洲人抵达安圭拉的时间难以准确定位,但档案证据表明,至少有16个非洲人至少有100名奴役人口出现。这些人似乎来自中部非洲和西非。

奥地利继承战争(1745年)和拿破仑战争(1796年)期间,法国人企图占领该岛失败。

早期殖民时期,安圭拉由英国人通过安提瓜岛管理。1825年,它被置于圣基茨岛附近的行政控制之下,其后成为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的一部分。1967年,英国授予圣基茨和尼维斯充分的内部自治权,安圭拉也被纳入其中,但因违背许多安圭拉人的意愿,导致1967年和1969年两次以安圭拉哈里根和罗纳德韦珀斯特为首的安圭拉革命,该岛短暂地作为独立的“安圭拉共和国”;其革命的目标不是独立建国,而是独立于圣基茨和尼维斯并重新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当局于1971年7月完全恢复。1980年,安圭拉终于被允许从圣基茨和尼维斯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英国王室殖民地(现在是英国的海外属地)


经常用了


安圭拉这个英国的前殖民地的命运非常特殊。

它在1650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直到1967年单方面脱离英国并成为共和国,又于1971年被英军收复,1980年再次变成英国的海外属地。

安圭拉最早从1650年起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直到19世纪初,这座岛屿都是由英国的不列颠政府直接管理。英国人曾试图将安圭拉与圣基茨合并,但这一计划遭到安圭拉人的不满。

安圭拉人和英国围绕这一问题的矛盾,最终导致了1960年代的反英浪潮。

1967年,反对合并的安圭拉人公决宣布从英国独立。1969年,安圭拉宣布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如图所示——这就是当时的纪念币,上面写着Anguilla Liberty Dollar(安圭拉自由元)的字样:

然而,英国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使出各种手段全力阻止安圭拉的解放,并在1971年通过一份“过渡协定”,允许安圭拉不和圣基茨合并。

1980年,安圭拉正式脱离圣基茨,成为单独的一个英国海外属地。

迄今为止,这种状态并没有改变,安圭拉仍然属于英国。

至于英国为什么不放弃安圭拉——其实道理很明显,其他殖民地不也是无可奈何了才被放弃的吗?


HuiNanHistory


二战后英国损失后没有精力去管理了。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自己建设。来恢复损失圆气。要打第三大战。必须先稳其实强国先打美。美如果发动他就会亡的快。因为爱和平建设国。必须以谁发动谁是公敌。现在有主权的国家武器都不差。其他虽然有点差别。军事装备不会差。不然美国不会以借口叫别人不搞尖端武而自己去搞。二战就是乘武器差别偷了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