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平安集团年报里的玄机|十字财经

近日,中国平安发布了2019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年报涉及了平安完整的业务版图,数据纷繁,而年报数据中隐藏的许多细节则十分值得玩味。

整体来看,以狼性文化闻名的平安,2019还是创造了不错的业绩回报。集团营业收入达11,688.67亿元,同比增长19.7%;集团总资产达8.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6,731.61亿元,较年初增长21%。最让资本市场欣慰的当然还是利润数据:2019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1%至1,329.5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5%至1,643.6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9.1%至1,494.07亿元。

近年来,平安强调“金融+科技”、“金融+生态”两大战略转型方向。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个生态圈建设中,数据的综合运营能力开始成为平安的核心驱动力,综合金融用户数、客均合同、客均利润等数据指标上,均有明显增长。

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占比持续提升

作为近年来平安高举高打的发力重点,零售业务依然是2019年平安的主要增长来源。

2019年集团个人客户数首次突破2亿。得益于个人客户数的增长,客均合同数较年初增长3.9%至2.64个,客均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3.0%至近613元,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5.7%至1,228.02亿元,占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的92.4%;截至2019年12月末,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为7,371万,较年初增长19.3%,在整体客户数中占比36.8%;全年新增客户数3,657万,其中40.7%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集团互联网用户量较年初增长16.2 %达5.16亿。团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达126.49亿元,其中对公渠道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15.5%。

得益于个人客户数、客均合同数的稳定增加和产品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集团个人业务价值持续增长。2019年,集团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5.7%至1,228.02亿元,占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的92.4%,占比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集团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高,7,371万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较年初增长19.3%,在整体客户中占比36.8%,占比较年初上升2.5个百分点。

集团团体业务借助综合金融模式,业务规模大幅增长,价值贡献稳步提升。2019年,团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达126.49亿元,其中对公渠道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15.5%;团体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42.1%达2,967.42亿元。截至2019年12月末,团体业务为个人业务提供资产余额达1.23万亿元;为保险资金配置提供资产余额4,947.60亿元,当年新增966.16亿元,同比增长101.3%。

金融业务仍是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金融业务中,银行、保险等业务板块经营稳中趋好。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是资管业务,但由于整体规模占比很低,对集团影响甚微。

2019年,平安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3.6%至281.95亿元,增速创近三年新高;零售转型成效进一步凸显,业务结构不断优化,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占比近七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9.2%、13.8%,占比分别为58.0%、69.1%;对公业务、金融同业业务持续发力,整体业务结构更加均衡、更可持续;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0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27.88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和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均低于1。

2019年,得益于向高价值保障型业务转型,并运用科技升级代理人队伍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至47.3%,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1%至759.45亿元;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4.7%至889.50亿元,剩余边际余额较年初增长16.8%至9,184.16亿元。

而产险业务凭借良好的公司管理及风险筛选能力,2019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5%至2,709.30亿元;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0.7%至209.52亿元,营运净资产收益率达24.6%;综合成本率96.4%,业务品质持续优于市场。

此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久期匹配持续优化。2019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的总投资收益率为6.9%,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主要受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投资收益同比上升的影响;净投资收益率为5.2%,同比持平。截至2019年12月末,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较年初增长14.8%至3.21万亿元。

持续强化“科技”赋能

整体来看,科技业务发展速度是非常乐观的。平安给出的数据是,2019年公司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7.1%至821.09亿元;截至2019年12月末,科技公司估值总额达691亿美元。

通过深化集团主业赋能,进行模式创新降本增效,总收入同比增长27.1%至821.09亿元。

在降本方面,平安智能语音机器人已覆盖集团83%的金融销售场景、81%的客服场景,全年累计服务量达8.5亿次,可实现每年坐席成本下降11%。在提效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AI面谈官已累计面试超600万人次,累计减少人工面试68万小时。在风控方面,平安AI贷后管理人均管理贷款规模达5,400万元,较年初增长32%。

平安已设立8大研究院,57个实验室,拥有近11万名科技业务从业人员、3.5万名研发人员、2,6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截至2019年12月末,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1,383项;2019年,平安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科技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但仔细看来,平安旗下几大科技公司的业务价值分化仍是比较大的。眼下在年报中被重点提及的几个子公司为去年上市的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好医生、陆金所和汽车之家。显然,科技板块中还有平安医保科技、平安付等子公司潜能尚待释放。

截至2019年12月末,陆金所控股管理贷款余额4,622.43亿元,较年初增长23.3%;30天以上逾期率为1.9%,显著优于同业;陆金所平台注册用户数达4,402万,较年初增长9.1%。

去年年底刚刚上市的金融壹账通不久前也公布了自己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7%至23.28亿元。截至2019年12月末,金融壹账通服务国内全部大型银行、99%的城商行和52%的保险公司,优质客户数达473家;已为境外14个国家或地区的47家机构提供服务或签约合作。

平安好医生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至50.65亿元,其中在线医疗收入占比达16.9%。截至2019年12月末,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量超3.15亿,已与超3,000家医院合作,全年互联网线上日均咨询量72.9万人次。

汽车之家在汽车生态圈中业绩逆市增长。2019年,汽车之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至84.21亿元,其中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占比17.7%;净利润同比增长10.7%至34.09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