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對疫情下企業發展的思考有哪些問題?

我是吳松是我


如果可以發展的線上就不要做線下。也就是資金流動性一定要強,面對疫情這種突發情況也要準備好一年或者大半年沒有收入。

看一下能不能增加額外的收入。你想到的只有這些。


重慶飛天豬


我們就是一家新開的電商企業,成立半年,現在處於盈虧平衡階段。年前的訂單陸續回收錢回來,因為屬於輕資產,人手不多固定工資租金支出不大,所以現在還不擔心復工和難以維持的問題。但經過這種突發事件後我對自己企業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企業不能通過反覆槓桿融資提高規模,雖然現在只有規模上去才能有更好的價格,但高槓杆融資帶來非常嚴重的問題,企業不能停,如像這次疫情一樣,很多企業因為高負債。利息加人工加租金一個月就壓垮了。第二,人員要精不要多,好多企業主非得有秘書有管理,一大堆人員,管理可能輕鬆了,但一旦觸發疫情,人工成本成為你不可逾越的溝。第三就是業務不能單一,盈利渠道打開了馬上要運作第二條渠道,像疫情這種突發事件很多企業直接就是停工等死,沒有其他業務可以做。這是我一點心得。說得不對請多指教。



粵動電商


我這邊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如何活下去

1、積極進行模式創新,在疫情的衝擊下,要想方設法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積極進行模式的創新,比如阿里、京東的共享員工,其他企業也是可以效仿的嗎;還有恆大的網上售房的營銷模式、良品鋪子的雲上市等;

2、充分利用國家的扶持政策,針對疫情,國家從貸款、稅費等方面給予企業的支持,企業要充分利用,降低影響;

3、積極與政府及相關部門溝通,儘快恢復生產同時也要保證員工的安全;

反思企業發展中的不足

1、反思和總結問題: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疫情的衝擊既是對企業的考驗,也是對企業的漏洞檢查,企業要善於發現疫情衝擊下暴露的問題,比如那些流程存在風險、那些節點效率低下、企業的負債是否過高、資金儲備是否不足等;

2、及時更正和解決問題;

明確未來的方向

1、未來是否要提升企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降低人員的影響,提升企業的效率;

2、疫情下新的工作模式、客戶的新的消費習慣的形成,需要思考對企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如何更好的服務客戶。

3、疫情衝擊下,新一輪的洗牌,如何抄底;

總結:疫情下企業不僅僅要思考如何渡過難關,更應該反思企業管理過程的問題並及時解決;同時也要思考企業未來如何發展等。


星兒花兒


這次疫情給很多企業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我認為疫情下暴露了企業的很多短板,而這些短板可能是企業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所想不到或者不易察覺的,那但是現在來了這場疫情,所以很多的短板以及缺點都有所暴露,我認為這不是壞事,這恰恰是一個好事情。

我們做企業和做人其實有的時候道理是一樣的,什麼時候呢都要儘量往好的方面去考慮,去思考。我承認這次疫情給很多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比如說資金壓力呀,銷售壓力呀,回款壓力呀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客觀事實,我並不否認。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這些不利條件下,我們能否擁抱這些缺點,擁抱這次疫情,然後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應對接下來更大的挑戰呢。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一定要開源節流,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開源節流,勤儉為第1位的。賬面資金永遠要留夠至少半年的資金。

第二告訴我們一定要精兵簡政,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保持企業的活力的一個最大的方法就是精兵簡政,讓適合的人幹適合的事情,絕對不能人浮於事,把一些沒事幹的人或者工作效率不高的人放在企業裡面。

這次疫情還告訴我們很多崗位要做,做好ab崗,當有些人比如說身在湖北迴不到企業的時候,我們可以有相應的替代的人員立即接手。

還有一點告訴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無論這個微是什麼微是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困難,還是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這些危險我們不要認為它離我們太遠,它是真真切切就在我們面前也許只差一步。


穩健獲利


作為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去正確應對當下疫情?

1、不要認為現在是假期,員工沒有上班,所以疫情跟公司是沒有關係的!假如你還在這麼想,那麼拜託你趕緊從你的白日夢裡爬起來吧,別忘了,員工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2、眼下我們只有兩件事情要考慮,第一是員工健康問題,第二才是業務發展問題。如果我只能做一個選擇,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員工健康!

3、我們需要一個專門的組織來應對目前的複雜情況,但一定不要拍腦門瞎決策!請一個專業的醫生或者有類似背景的人在你的應急組織裡,多聽聽專業的意見,根據專業的意見來決定你的下一步!

4、一定要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知道你的所有員工的狀況,並且堅定的跟他們在一起,盡一切可能性的去幫助他們!他們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

5、立即馬上安排辦公環境這件事情!不要等到假期結束了才想起來大家要回來了!現在就要考慮好,假期結束了怎麼辦?遠程辦公,還是允許大家回到辦公場所?總有很多事情必須要回辦公室,而我們要做好連保潔人員都無法趕回來的準備工作!

6、要讓信息透明化!不要讓小道消息在員工之間流傳,讓每個人都瞭解這些關鍵的、重要的信息,讓每個人都知道,公司在卓有成效的、良好的運轉著,在關注大家、幫助大家。

7、別慌!按照上面的步驟來試試,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可怕。信心比什麼都重要!作為一個CEO,我們更要在眼下這種非常時刻承擔自己的責任,給所有員工一份信心!

我建議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都應該清晰的明白:我們的戰略是什麼?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們的戰略有多大的影響?是讓我們的戰略目標無法企及,還是僅僅是我們前行道路上的考驗與插曲?我們達成目標的時間,是減緩了三個月、五個月,或者最多半年,還是永遠無法實現了?相比於我們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的目標,這三五個月的時間是否是我們垮掉的藉口?

想明白了這些事情,我想,我們能夠在此次疫情中看得更加清晰、更加堅定,明白自己的責任所在,為員工,為公司,為社會!


小小小金哥哥


個人雖然沒有經營自己的企業,但是通過學習和思考,認為對疫情下的企業,有幾點需要關注:

一是關於經營理念的問題,是適度發展還是大跨步超前發展,在這方面,建議把握好一個度,尤其是在資金壓力和人工成本方面,綜合考慮現金流情況、生產營銷情況、回款情況以及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起碼現金流應當維持一段時間,切不可為了貪大求洋導致過快發展而出現資金困境。

二是關於營銷方式的問題,主要是考慮線上還是線下銷售的問題,在這方面,個人感覺線上營銷是大勢所趨,即使是過去需要親身體驗服裝、飾品等,現在都可以通過線上來實現。個人感覺,如果是產品是服務企業的,建議大幅度發展線上銷售;如果產品是對消費者的,建議除了對一部分不會用線上方式的老年人採取線下銷售外,也可大力發展線上銷售。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是線上銷售必須要保持一定規模,防止出現類似疫情這種情況造成過大損失。

三是關於生產方式的問題,是更多的依賴人工還是機器,在這方面,也建議積極搭上智能製造的快車,大力更新設備、發展技術,利用先進技術和機器擴大生產,減少人工操作,避免類似疫情這種情況傳播。

四是關於政策的研究問題,企業發展雖然由市場決定,但是與國家政策也息息相關。建議加大對金融、財政、稅收、保險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以便於在出現突發情況時,能夠最大限度用好國家政策,減少自己的損失。

另外,個人還認為,企業應當在維持好自己發展的同時,努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努力打造團結向上的團隊,並且大力弘揚社會責任感,主動融入社會發展大潮,力所能及地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樣能夠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

自己簡單想到這些,不對的地方請多批評。


奇話奇說


目前情況,疫情雖然得到初步控制,但是還有四萬多人在治療,幾萬人等待確診觀察期階段。而鄰國韓日,伊朗都有疫情。歐洲也有。

作為企業發展,要活著,活著,活著!

最主要的是現金為王。

對於企業來說,要保持至少三個月現金流的預算。做到開源節流。

對外:

對企業要多與政府有關部門多溝通,看是否房租或稅收是否能減免。是否有財政支持。

看是否有培訓補助,或在開票時,注意時間段,在疫情期間的可能有稅收優惠。

與自己的供應商及客戶多溝通,看是否能降低財務風險,有新的業務。

對內:

還是要加強內控管理,把財務權抓到自己手裡,控制每一筆的支出。

另外,與員工商量看是否可以工資緩發,以後等疫情緩解時,公司走上正軌,再補上或加額外的獎金。多溝通,一起渡過難關。

沒有公司存在,企業員工在目前經濟條件下,不好找工作。企業領導如有社會責任感,儘量不裁員或少裁員,多溝通,一起渡過難關。

推薦大家可以看看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活法》。



李闖78


疫情下,企業應該思考的首先是做好防護措施,復工時成立核查小組做好排查和隨時檢查,再就是儘可能平臺化佈局,減少外出和麵對面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