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哪些書看了給你打開了新的世界大門?

林深多怪


毛澤東選集中論持久戰,矛盾論和實踐論,魯迅的藥,平凡的世界,及唐詩宋詞。


良心守望者


上中學時,最喜歡讀《魯迅全集》。

後來很少讀書,但是近幾年,有兩部書印象深刻,一部是姜戎的《狼圖騰》,一部是宋鴻兵的《貨幣戰爭》。

《狼圖騰》一書,讓我對於貫穿中國5000年曆史的兩種文明的戰爭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長期以來,中原的農耕文明在歷史中佔據主流地位,而對於北方的遊牧文化缺少足夠的認識,對於這兩種文明的衝突在中國歷史中所起到的促進作用認識不足。

後來這部書引起了爭議,至今多數觀點是否定的。我也並非完全贊同作者的觀點,但他為我開啟了認識歷史,認識不同民族文化的一個新角度。所以我認為這部書是有價值的。

宋鴻兵的《貨幣戰爭》,是經濟內容的書。老實說,並不能完全看懂。但他同樣開啟了我從經濟角度來認識政治、歷史、文化的新視角。所以我認為它是一部難得的好書。

同樣,《貨幣戰爭》也遭到了很多非議。諸如陰謀論、通俗小說之類的批評聲不絕於耳。但我覺得,一部書就如同一道菜餚,是否好吃?是否有營養?要看自己的口味,要看你自己是否從中吸取了有用的東西。

我現在正在讀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的《羅馬人的故事》,作者用15年的時間寫了15本書,全面介紹了一個千年帝國從興起到衰落的全部過程。很有價值,我也藉此向眾網友推薦。


三維看歷史


強烈推薦毛選,經典中的經典!

經典之所以不朽,是因為它生長在讀者的心頭。由於歷史原因,閱讀《毛澤東選集》在一個時期是中國人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它不僅是一部政治著作,還是一部哲學著作、歷史著作甚至文學著作。《毛澤東選集》中很多篇目充滿哲思和智慧,常讀常新。例如,《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篇毛澤東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對中國革命歷史經驗的哲學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論持久戰》運用唯物辯證法,系統分析了當時國際國內經濟、政治、軍事形勢,確定了我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總方針,是戰略思維的典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全面考察了中國的歷史、現狀和基本國情,系統闡明瞭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深刻論述了中國獨特的革命道路以及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使命。這些金句典章都曾廣為流傳,引人思考。

  從更深層次來看,《毛澤東選集》作為革命領袖的著作選集,不僅是一個人的智慧,更是一個時期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換來的,其中反映的規律性總結具有重要的經驗價值和參考意義。正因如此,這部著作不僅在歷史上曾產生巨大影響,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對黨政公職人員有閱讀價值,也吸引了學者、軍人、企業家等各領域的忠實讀者;不僅對中國人有吸引力,也在海外擁有很多“粉絲”。

  光陰流轉,《毛澤東選集》誕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環境雖然遠去,但其中蘊藏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仍具有重要現實價值。正如要求各級黨組織重溫《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就是要促進各級黨組織加強科學工作方法學習,提高攻堅克難、化解矛盾、駕馭複雜局面的領導能力和水平,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新時代人們讀《毛澤東選集》,首先要把思想方法搞對頭,要深刻領會著作中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牢固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力求從中找到研判形勢、推進工作、指導實踐的理論涵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讀懂、讀活、讀透。





毛會長


可以說一個人一生中愛不釋手的書有很多,好書不可盡數,永遠有讓自己震撼的那本書存在。

列書單只是一個參考,因為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經歷不同,他的選擇就會天差地別,人之蜜糖,他之毒藥,可能我認為的無上珍寶在別人眼裡不過是陳詞濫調一堆,所以列出答案未必是個好辦法。

南懷瑾先生的私人圖書館中有15,000多次的存書,但他自己也看過一半都不到,據他自己說,每次買書的時候都非常喜歡,回到家又不看了,實際上是一種貪。

回到問題的本身上來,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能夠帶給讀者震撼的書,可以說越來越少,就我個人來說,可以一直可以帶給自己啟迪和思考的,還真不是《道德經》之類,而是《科學美國人》和《環球科學》之類的科普雜誌。年輕的時候背過很多古文經典,現在年近半百,愈發認為,道理哲理是簡單易明的,行之有效操作性強是要高一個難度的。年輕人也許需要哲理道理道德和處世的啟蒙,但人到中年,除非遲鈍過人,很少有人仍處於矇昧的狀態需要別人開悟講道理才能明白一些大道。恰恰相反,很多人生活不如意,不是因為不明白道理,而是因為超強技能的欠缺。

所以說在我的個人世界觀中,讀書當然重要,但創新性的技能訓練更重要。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可以說任何書都有一定的侷限,它的作用最大也只能是打開一扇小小的窗戶,真正的光明還需要自己去探索。

可能這個話題扯大了也不謙虛,但確實是我真實的觀點。


八風吹一一老獸


最近待在家看了不少書,我把看書當做一個好習慣,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最近讀了《未來簡史》,這本書第一部分講了人類曾經的三大敵人:饑荒,瘟疫,戰爭。人類解決了這些生存的敵人追求的就是長生和精神上愉悅,我們的醫療發展雖然只是在解決某一個組織器官的問題,合起來就是長生的追求;所謂的精神愉悅的追求,閱讀是,遊戲也是,目前很火的短視頻也是,寫進刑法的某些藥品也是,無論是虛無的真實的,長久的還是短暫的。

這本書還未讀完,但我覺得是值得一讀的好書,這種書是作家一生僅可能出的一本書,開腦洞的好書。

我自己喜歡讀書,國內的近現代文學,日本的一些小說,至於西方的文學不太讀,畢竟文化隔閡太大,不太容易理解,日本用了一個東洋這個詞來稱呼我們東方文化圈,與西方相對,日本的文化與我們有些淵源,內容也容易理解。

讀書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素養,這和知識不一樣,經常有人說某個人有知識沒文化。在我看來讀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不單純的是一個看的過程,也不是為了知道某個故事和知識,現在知識的獲取成本極低,打開自己的思維,看書是一個引發精神共鳴的過程。

人找書是極困難的,書找書很容易,從自己的興趣點出發,你會發現自己有看不完的好書。別人的好書不一定適合你。

無論選擇看的方式還是聽的方式,只要能引發自己的精神共鳴,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不同觀點,歡迎點贊關注繼續討論。



艾森聊文化


初入職場覺得理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應刻意的去學習。推薦《小狗錢錢》和《財務自由之路》作為入門的理財思想,兩本書是德國投資家博多舍費爾的作品,閱讀順序建議先看《小狗錢錢》,因為它是以故事為主線,從小女孩吉婭父母的財務危機到遇到一隻會說話的小狗從此打開財務自由的大門,最終在年輕就實現財務自由的探險歷程。概述了財務自由之路的實現方法,裡面有很多深刻的道理



夢想的鵝


書中自有顏如玉。

書中自有黃金屋。

有人說,書象一把梳子,把你從頭到腳梳理一番,在一種麻麻癢癢中,心情就會好起來,漸漸地進入忘我之境。

還有人說,書是一扇門,只要打開這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門,你會進入書中編織的五彩斑斕的風景裡去。

我就是!

我從初中開始,就對書情有獨鍾。雖然那時家裡很窮,買不起課外的書籍,但只要有機會,便借閱別人的詩歌小說雜誌等讀物,一行一行的看,一本一本的讀,喜歡書到了痴迷的程度,特別喜歡鄉土文學類作品。當讀了"山藥蛋″派著名作家趙樹理的作品:《三里灣》、《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才慢慢的把那扇塵封的大門開啟,也才有了以後對文學創作的渴望,並在以後的時間裡,我總要讀一讀其它各類書籍,直到時不時的在《山西日報》、《山西青年雜誌》、《山西農民報》、《春潮》等地方性刊物發表過通訊報道、詩歌等為止。然而,終因工作的繁重,家庭壓力的加大而停筆,但讀書一直堅持到現在。

最近,由於疫情期間蝸居在家,抽時間閱讀了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對作者那種對故土的熱愛,描述普通人、善良人的命運變遷,深為感動。像擺渡、教子、助人、送葬這些日常小事,猶如自己頗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在想,雖然自己讀書有一種偏好,不是那麼的全面,然而領會到了讀書對人生的高妙之處。特別是在高興愉快的時候讀書,書便是春天的風,杯中的酒,琴裡的雅曲。因為在書的世界裡,不僅有開拓視野之功能,而且有扶強固本療心之益效。


天邊飄過一抺雲qyc


中華歷史的燦爛文化星空,唯唐詩宋詞最為耀眼,《唐詩三百首》最為經典

李白《清平調三首》貴妃傾城之姿淋漓盡致!


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描繪的不僅是楊貴妃的華美,更有整個時代,整個大唐的風采,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大唐世界。


三首將花與人合二為一,“名花”指牡丹,“傾國”指楊貴妃,“君王”指唐明皇,“兩相歡”與“帶笑看”將三者統一起來。


末句點名地點,沉香木造就的亭子裡倚靠個貴妃與君王,而闌干外則是姿色搖曳的牡丹,景美人更美,與首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遙相呼應。


讓我們發現盛唐一個文化詩詞的世界!



昔歸無量


道德經,一本很好的書,因為很難悟透,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很煩。看不透。堅持看了幾天就看不下去了。後來因為下班沒事做又拿起了(道德經)一句話看好幾遍慢慢悟,慢慢體會。

《道德經》(個人認為)主要是講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德經》含有很多樸素的真理,因此可以把學習融入到生活中去。比如說和同學的接觸中,遭遇人際交往難題時,不妨問問《道德經》,認真研讀,她會告訴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柔弱勝剛強”、“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等處世姿態。 雖然不必完全達到這種高度,但是心裡要知道是怎麼回事, 理解紛繁世事之後的真相。知道了人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內心就會獲得安寧。進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觀,將會受益終生哦!

祝你早日體會到真經的玄妙之處!






德善緣


一、讀《道德經》,使我懂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要想有所成,使自己的心靈達到一定的境界,就必須有很高的修養,而修養的養成就必須順應自然規律。

二、讀《孔子》,使我知禮,知禮而知恥,知恥而後勇。

三、讀《平凡的世界》,讓我學會了吃苦耐勞。每每看此書,不止一次,我潸然淚下。主人翁孫少平一生充滿了坎坷,他的經歷,就如同一把把鋼針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靈。上高中時,因家境貧窮而吃不起菜,每到開飯時,他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等別人都走遠了,他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最後一個到達學生食堂,然後拿起兩個,只有他和另一位同學才肯吃的,冷冰冰的黑窩頭,伸出自己的碗,把打剩下的菜盆翻過來,倒出一些少得可憐的剩菜水,這便是他的佳餚了…

然而,面對困難時,他從不退縮,有苦自己扛,有淚偷偷地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