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我们学习书法都要遵循古帖,才能更好的掌握书法的真谛,是这样吗?

墨干古


大家好,我是清涵书法,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几点我的个人观点,希望我的回答对学书的朋友有所帮助!



1.对于初学书法的朋友,我们老师都会反复强调临帖、临帖、再临帖!老师这么用心良苦地强调临帖,就是告诉你只有临摹古代先贤的优秀法帖,才是入门的正道。

我们中国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灿烂的文明之中书法伴随着文化的传承而发展。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2.宋四家之一米芾在他的论学专著海岳名言中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学书不入晋格,终入俗道。这句话更加强调了遵循古帖的作用!

遵循古帖就是要临摹古帖,从古人法帖中汲取营养。临摹古帖的作用就是指导我们的书法不必落入野道,不会像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大师一样横涂竖抹,一片涂鸦!

3.无论是初学书法的朋友还是书法家,临摹法帖是伴随其一生的功课。像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孙伯翔等都把临帖作为学书的头等大事!

人不论是学习何种书体,楷书、行书、草书等都要坚持取法乎上,从最好的、最经典的、最规范的学起。那么什么样的书法才符合这个标准呢?毫无疑问地就是古人几千年沉淀的法帖。

4.学习追摩古人的过程中,笔法学会了,结构法则也掌握了,那么书法的基本功就有了,这也为了以后临摹百家,融汇一家打下了基础。

书法的传承在于师承,没有师承就没有看家本领,也就是你写的字没有法则!胡乱瞎写只会误入歧途,离书法本道越走越远。

所以说只有遵循古帖,才能得到书法的真谛!希望我的回答对朋友们有帮助!!!清涵书法专著分享书法干货,欢迎喜欢书法的朋友关注、点赞、转发!如有异议请留言批评指正!!!


清涵书法


为什么要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捷径,为什么要取法乎上?只有学最好的书法,你才能走机会大道书法最好的境界!


在你还没有弄清书法的真谛前,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临帖,通过临摹古代大书法家的法贴,学习文字的用笔技巧,结构,章法,墨法相关的书法技能。


书法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古代聪明绝顶的书法家也是很多,那个不是从临帖开始走上书法巅峰的。书法人都知道米芾,书画诗文皆精,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书


法走向成功的?是与苏轼的交流之后,苏轼告诉他取法魏晋,米芾从此开始了深硏二王之路,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相信大家都知道米芾的个性,特立独行,狂妄且自负,就是这个狂妄自负的家伙能把别人的书画临摹的惟妙惟肖,甚至是以假乱真,这是什么?因为他领悟到了,只有从临摹做起,你的书法才能快速进阶,只有从临摹法贴你才能快速悟到书法的真谛!


不要盲目地去创新!创新一定要在根基深厚的基础上进行,我理解的创新是书法根基深厚之后水到聚成的诗,根基不牢所谓的创新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多数的书法家都博学书法,而最终归结于二王,书法练到一定层次之后,大家都知道二王的神妙,现在大家都能看到古代大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字帖,真的没有人能达到王羲之的境界,书圣就是书圣!


一笑貫长天


  • 一件书法作品要成为帖,不是说谁推荐、谁签字就可以了,成为帖,一定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所留下来的、最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

  • 所以我们临摹一幅古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读懂、参透其中的美学价值在哪里?

  • 一幅好帖,所蕴藏的美学价值可以被解构成许多具体的、有教学示范意义的元素。例如笔法、结字、章法等等。

  • 通过临摹实践,进一步解构,譬如笔法,我们可以将横竖撇捺点,通通分开研究其中的美的规律,并加以临摹。待到你把结字和章法等等都解构完毕,读懂、参透,随着不断的临摹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对笔的控制力增强,那么可以说你从这张帖子中吸取了足够的营养。

  • 然后你就可以对其进行重构了,以这个帖子给你留在脑海中的美的元素,加上自己对美的主观追求,进行背临甚至意临,就开启了你创作的第一步。

  • 如此这般,当你学习过、临摹过同类型的若干古帖,蕴含在其中的美的真谛,会悄无声息的为你洗脑,从而对美的感知力、创造力都会有所提升,逐步进入到审美的更高阶段,这是一个纵向的提高过程。

  • 如果你不拘泥于某一个类型,例如楷书,而是向更多的类型去探求美的法则,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古帖 通过你的解构和临摹,必然会读懂、参透更广泛意义上的美的真谛,这是一个横向的提升过程。


  • 作为爱好,选择古帖,可选同类型的为主,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和参悟之后,纵向创作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 如果志向更为专业的书法修养,对各种类型书体的研究、参悟、练习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如此全面的解构这些不同类型的帖子中所蕴含的个性的美,才能够在你未来的创作中,重构属于你自己的个人风格的美学呈现,并保证这些呈现来自于经典的“法”,且为专业所认可,为历史所认可。


闻道深般若


技进乎道,如书法作品单有艺术价值,而没有人文价值,历史价值,这件作品就是单薄的,少一个立体呈现。

古代经典书法首先是含有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再加上艺术价值。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从这二件作品来看,都是记录书家当时心情的手稿,无意于书。王羲之,颜真卿均有家国大情怀,正基于此,这二件作品才达到了书法艺术创作的巅峰,这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味求技出不了优秀作品,人文情怀才是经典作品产生的前提。

经典作品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难以超越的,其风流蕴藉、其潇洒飘逸,其中和之美,无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完美的体现。

儒家的“敦厚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释家的“我心即佛”,成就了经典作品的不激不厉,线条的质朴无华,章法的自然多变,韵律的统一和谐。在经典作品里都蘊含其中。晋韵、唐法、宋意是时代人文环境造就的,它们是古代书家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重在继承,不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学书法要遵循古帖,才能得到书法的真谛。


黄中发稿札书法


中国书法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书法有其特殊的书写工具、书写理论、书写规律等系统知识。乃至书法精神,都是通过古人的碑帖反映出来的面貌。

“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取乎下,得下下”,所以学习书法除了各种理论的学习,还要“读贴”、“识贴”、“临贴”、“背贴”、“出贴”,不断的反复按照古代名家的优秀碑帖进行学习,才能进入书法这门高雅的艺术殿堂。

假如在学习书法时不遵循古人,那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稽之谈”,就会变成伪书法。不了解中国书法史、书法字体的演变历程、笔法的变化、评判标准、章法、……,不临习古代碑帖……就会误入歧途。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成就也是通过反复学习前人优秀古贴基础上取得的!“青出于蓝胜于蓝”、离开这个基础也不可能“高屋建瓴”。也得不到书法的真谛!


洛神公子


果丰文答【书法的真缔-书法就是一个无行的舞蹈、一首无言的诗歌、一曲无声的音乐、一幅无图的画作】



一.从古到今,历代书法家们对如何掌握书法的真缔都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但其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即“书法就是一个无行的舞蹈、一首无言的诗歌、一曲无声的音乐、一幅无图的画”,他的艺术之美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二.书法是线条艺术,也是书法在外表的凸现。

三.书法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他的不断的在变化,如用笔、藏锋、露锋、挂笔回锋,牵丝映带、方转圆、圆转方等诸多奇妙的变化。



四.书法的奥妙还在于“情”、“书”、“文”的紧密结合。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其字的每一个笔画就是构成了一幅书法作品的艺术,书法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作品中的主角,绝没有主配角之分。

谢谢题主的问答!


祥道


古人书法都是经过千百年的时间检验,被公认为经典,这些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法度严谨,又不失风格魅力。

数千年文字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规范地书写法则,在文字越来越成熟,字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书法加入了文人情怀和笔墨情趣,书法的这一特殊性,使得书法的风格千姿百态。但在这浩如烟海的书法中,只有极少数人的经典作品成为受人追捧的法帖,为学书法的不二法门。

也许有人会想,当代不是也有许多大师的经典之作吗?为什么不可以学呢?

当代一些书家不乏也有经典之作,如沈尹默、潘伯鹰、邓散木等毕生精力从事书法实践和教育,他们的书法理论和传世作品,都是我们学书法的好教材。

但书法讲究取法乎上。好比画画,虽然现代人的一些经典画作,很经典,很有美感,很漂亮。但我们一般都主张从临摹古画开始。书法也是同样道理,书法法度的严谨性、笔法的细腻及结体的丰富性,优于现代人之作。

而我们遵循古帖的目的,正是谋求书法的这些最基本法则和共性规律,即谋求书法的真谛。


如石书艺


因为古帖(当然还有古碑)是众人都认为的经典、典范,后人如果不很好的去继承、去研习,就想凭空搞出自己的一套,那是必然办不到的。就像写作,你想写出一流的好文章,没有大量的阅读,特别是没有对经典一定量的学习和研究,比如中国的写作者必要去读一读《论语》、《道德经》、《庄子》、《史记》、陶渊明、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苏轼、纳兰性德、鲁迅等吧,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作品和写作者(如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卡夫卡、马尔克斯等等)。你不大量读这些书、这些人的作品,怎么行呢,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书法也是一样的。不愿学古人,虽有当今时代自由创造气氛的影响,但正反映了时人投机取巧、浮华不堪的心态,想要一步登天,怎么可能呢?书法这样一门特殊的高度抽象的艺术,不下苦功、硬功去学习前人碑帖,是不可能写好字的。就写到这儿吧。


音生


所谓古帖,基本上都是千百年来,大浪淘沙留下的书法精品和极则。同时,这也是人们对于书法之美的最终认可。她不仅承载着古人精妙的笔法、章法等技巧,而且也诠释着书法所蕴含的哲学大道。或取法中庸,或道法自然等。因而今人学习书法,不能离开古帖,否则就会茫然莫知领要,误入歧途!






赵富忠笔名破石


大多数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练习书法要学习古人的字帖,是因为古人书法的境界高,远远的比现在人写的好的多。

古人练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远比现在人要刻苦的多,记得当初在小学的课本上的怀素写字的课文,一笔一划,甚至能将木板写穿,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确实的写出的古人对于抒发的重视,不像现在的人是很浮躁的,往往写了一段时间后就变得没有耐心了。

古人练习书法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因为书法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生后中必须要用到的工具,而且在科举中书法要是很烂的话,会直接被主考官扔掉的,所以他们不得不练习好自己的书法,而现在人练习书法则是成为了一种爱好,他们想着会书法更好,不会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都是用电脑码字的。所以临摹古人的作品远远比自己瞎琢磨更有用。

再者古人对于书法的理解也比我们深刻

,古人懂得每个文字的象形意思,所以在写出这些字时,一笔一划不仅代表着文字的本身,而且加入了一种意境,一宗属于文字本身的意境,但是现在的我们而言,能够认得文字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很少有人再去研究文字本身的意境了,所以临摹古人的书法,会更好的展现文字本身的意思,会使自己的水平快速提高。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临摹古人的书法原因了,希望对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