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天津狗不理包子这么贵,究竟贵在哪里?为什么有的人还是会去吃?

李震震122


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鸭,开封小笼包子,如今都应了一句老话:“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仅贵的离谱,也难吃的出奇,然而食客不断,总有得生意。只是都是外地客,没有本地人去吃。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体现的是文化与现实的冲突,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老牌子是文化的标志。一件事情做了,是个事;做成了,是事业;做下去,就是文化。就如天津狗不理包子,在清朝同治的时候,如果那个小名叫狗不理的十几岁高贵有,从武清县老家不是来到天津卫,或者来了不去刘家蒸食铺做包子,估计就没有后来的狗不理包子。

一样的道理,譬如厨师。能把饭做熟,叫伙夫;可以做几道像样的菜,叫厨子;能做菜还能说出道道来,食材食理融会贯通,就是厨师,饮食文化的传承者。

第二,文化的特点在传承。还是狗不理包子,一代一代做下来,不走样,不变味,人们打小就吃,老了还是那个包子。就这样延续多少代多少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靠着这些传承,延续着自己的文化。


第三,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价值观。所谓价值观,表现在具体事物上,要物有所值,也叫做货真价实。譬如狗不理包子,材料也就五块钱一个,你却卖几十元,这就离谱。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的价值观概念,我们来分析下狗不理包子的定价策略。商品的定价基本原则是“价值决定价格”,大白话就是“一分行钱一分货”。但是名牌商品的价值有两部分组成: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有形的就是包子材料,无形的就是名气,全国全世界都知道,我还能卖那么贱吗?

于是,把无形价值加进了有形的价格里,就成了老牌子产品最容易犯的错误,结果就是物超所值,成为“死贵”的根源。在老百姓眼里,你就是天王老子吃的,也只是个包子,请来普京站台,你还是个肉包子,不会变成金包子。五块钱的包子卖几十块,就是欺负人,打劫,老子不吃还不行吗?


假入按着市场规律,这包子还卖回原价,大包子八元一个,不要三十元了,肯定会得到百姓的原谅,还去吃你的。商家也不能明吃这个亏,把无形价值用到扩大市场上,靠规模去挣回那个钱,光明正大,还能重新取得百姓的信任。

同理可证,所有名牌产品,茅台酒也别一两千了,北京烤鸭也别大几百了,都不要把无形价值加进价格,用到发展生产,扩展市场,一样的挣大钱,还能永久的做下去,不像如今这样朱门臭肉人人厌恶。


普济


我看到居然有人说狗不理包子比其他包子好吃的?这样回答的人肯定不是天津人!

小时候我家住在天津南市附近,爸妈经常带我去南市食品街吃狗不理,记得狗不理火爆的时候,是一桌子人坐着吃,周围站着一圈人看着等座位,那时候大家生活条件一般,吃包子就点大蒜喝碗小米粥就觉得特好吃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候的狗不理包子,不管是包子馅还是包子皮都相当考究。

后来狗不理经历了改制,包子价格越来越贵,可包子本身却越来越难吃。如今的狗不理可以说就是一张整形大美女的脸!吃着看着就是那么没有亲切感,没有温暖感。狗不理包子可以说远近闻名,早已经成了天津名片,外地游客到天津,都想尝尝狗不理是嘛味儿的。狗不理这些年也结合天津高端旅游产业,让狗不理成了各界高端宴请的地方。狗不理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辐射全球,驰名海外。

狗不理包子为啥越来越贵?是因为狗不理的品牌越来越值钱了,与包子成本和味道基本没啥关系。狗不理包子,对于天津人来说就曾经温暖美好的回忆,可能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餐饮品牌价值的提升与品牌产品质量成反比,也是值得人好好研究的奇葩事件!


足球相声摇滚老爆三


狗不理,70年代我父亲出差天津经常带狗不理包子回北京,好吃,不忘,以至于到87年暑假组织几个同学专门到天津吃包子,呵呵,当然是以游玩为主,当时狗不理包子猪肉馅2.2一斤,三鲜馅4.2一斤,每斤40个,五个大小伙子两斤包子,四个凉菜五升啤酒不到20块,还剩两包子吃不下,记忆犹新。以后又去过很多次,包子的质量和价格两极分化了。最近一次一五年,带孩子去天津,聊天说去吃狗不理吧,旁边一天津哥们接话说,吃它干嘛,又贵又难吃的。到店证实,的确如此。

狗不理包子,让它四海驰名用了一百多年,现代管理者成功的用了十几年就让它名声扫地,成功的撕了天津人的脸面,天津的朋友们,你们就这么缩着看呀。


不惑MG


天津一般包子二十,三十一斤的包子不比狗不理的差,有的还比狗不理的包子要好吃,82年我在天津工作一年每个星期六都吃一回狗不理包子,吃完了给人回味无穷真好吃还想下顿,2014年我带我爱人花一百一十八元买一屉两碗粥一个小菜一小盘伴甘蓝,比牛眼大一点的包子是不是狗不理啊?没有那时候的味道了,从饭店出来我又买了两个面包和我爱人吃,太后悔去吃了,去时儿子劝我们不要吃狗不理,我还是去了吃完就后悔死了,我发过誓我这一生在不去吃狗不理包子了。


手机用户61270358312


二他爸来回答!

这几年网络上,把《狗不理》喷的够呛!

大家普遍认为,齁贵!齁难吃!

二他爸研究小吃多年,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狗不理是《津门小吃三绝》之首,《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也算是天津的地标式食品。

另外,狗不理有专业的绿色养殖基地,面粉含"加麦“,百年配方,百年传承,有文化,有底蕴,有标准化操作。非一般路边摊可比。贵有所值。去年产值八个亿,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另外,品牌因素肯定在价位其中!

可笑的是,有人干着包子铺,一边骂着狗不理,一边自豪地说,我的包子馅儿是狗不理师傅调的。

关于齁难吃的问题。

确实有夸大其词之嫌。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口味也高了。

另一个,现在调馅儿的姜,葱!(先别说其它的调料),可不是以前农家肥种出来的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大葱地域不同口味也不同,有甜口儿,辣口儿之分,做出来口味儿,也会有差异!

不过话说回来了!狗不理确实有现吃现包和速冻的两种。口味肯定不一样的。

但也不至于齁难吃,只是嫌贵,认为不值罢了。

二他爸建议,狗不理是咱天津的老品牌,嫌贵不去!嫌不好吃不买!齐了!

必竟都是天津人!没有必要上火!

二他爸天津娃娃,一点点拙见! 非喜勿喷!











二他爸


天津包子是近代的产物,要说还是有点绝活的,天津包子比南方的包子略大一些,天津籍的相声演员冯巩曾经在春季晚会上用天津快板夸过天津包子,有道是薄皮大馅十八个褶。真正的天津包子,包子皮要用富强粉,这样发出来的面有劲,蒸完吃起来弹牙不沾牙,肉馅讲究一个肉丸没蔬菜,猪肉要选用七分瘦肉三分肥肉,调口味不能用盐要用天津本地酱油(俗称青酱,天津的酱油在北方仅次于保定),香油和大葱末。

然后,天津包子最关键的工序来了,肉馅里要加入用猪棒骨熬制的高汤,天津包子相对于其他北方包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水馅儿,既不像南方灌汤包那样需要吸食,但是每次入口时会有一股油水混合的汤汁充满口中,加上北方人喜爱的咸中略点酱味的口味,深得大家喜爱。

以上这些特点,都是近代以狗不理为代表的一众天津包子铺,不断摸索和竞争出来的。

但是,现在的狗no理,以上这些特点基本全没有,这是一家以自称高端拒绝平民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现在靠名气蒙外地人。。外地的朋友来天津,提出想品尝他,不要说好朋友哪怕出租司机也会劝你别去。无奈,名气太大,人太多。


李三万的三万里


讲道理,狗不理包子还是比一般包子确实好吃,但是你去的时候经历了排队 高价,你意识里对包子应有的口味无限提高,当吃了才发现口味完全没到达你的付出和预想之后,会有各种心思。所以期望值和现实是有道理的,一流的价格,三流的味道,原来就一大众食品,非把它弄得高大上主要是物非所值,就用老祖宗的名气骗外地游客一次性消费,祸害了天津一张名片。



八零年的狗不理,一斤粮票,四十个。猪肉馅的二元六,三鲜的有虾,肉,等,我也记不住。四元斤。每个都能看到馅,皮薄如一张纸!你们吃过吗?现永远也看不到!吃不着了!我是一九八一年九月十几号吃的。当时北京烤鸭十二元一只,还有鸭架湯一大碗。想想都还流口水!六十五半个老翁。


跟北京的烧麦、烤鸭一个通病,只卖名气,没有实际,不止是味道差了,价钱高了,做买卖的人也不是老辈儿人那么实在了,当年的狗不理是亲民的,现在是亲钱的。狗不理的菜更贵,素炒青菜48一盘,天津狗不理包子三十年前还可以:其实天津小吃最好应是八十、九十年代的白记饺子特好吃!


商丘身边事儿


天津狗不理包子贵在招牌不是材料或味道,有人去吃吃的就是招牌、新鲜、感觉。


“狗不理包子”是驰名全国的天津特产食品,“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于第三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人担心在天津吃不到正宗的狗不理包子,于是普遍会来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虽说贵,但也图个口味正宗。

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

【历史文化】

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天津,其乳名“狗子”。
高贵友先是在其他点心铺当伙计,后来开了一家专营包子“德聚号”包子铺。由于高贵友的包子精致且从不掺假,非常受远近食客欢迎,生意越做越兴隆。专程而来的顾客很多,高贵友经常忙得顾不上跟客人说话。大家来买包子按数目把钱往装钱碗一丢,包子铺直接上包子,顾客吃完走人,双方都免了说话这道程序。
这样一来大家都戏称高贵友“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人”。
久而久之人们都叫高贵友“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天津狗不理总店的包子】

很多人说天津人自己都不吃狗不理包子,顺带把狗不理字号喷的一无是处。但是总店的包子确实很好吃呀,看来正宗不正宗才是最要紧的,贵有贵的道理。
狗不理在最早只有两个种类,那就是肉包和菜包。到现在狗不理有了六种口味,尽管口味增多了,但依然不能满足大众口味。

【狗不理总店的快板】

总店的历史渊源
慈禧太后也是狗不理包子的招牌之一
民间传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老佛爷尝后大悦,夸赞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狗不理总店的照片墙】

狗不理总店外售的天津特色小吃。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各种原因,去过几次狗不理,个人的感觉是食品贵,服务差,气氛有些怪,有一种国营特有的自负、垄断、冷漠味道。

贵可能是因为:1,管理差,可能承担一些权力机构的接待,各种成本高,包括各种采购,因为是国营的;2,不贵那些好虚荣的国有食客觉得没面子,权力机构希望其价格高,饭店的经营者投其所好;3,定价格的人根本就不懂经营,但是有种国有企业特有的傲慢,不为客户负责,不在乎评价,无知无畏,记得二十年前在狗不理老店吃饭时服务员说,即使狗不理包子没馅儿还能再卖十年。

狗不理的贵可能在于两个方面:1,食品贵,物逊所值;2,服务差、气氛诡异,狗不理提供的不是让人感觉是饭店的服务,而是一种被修理的感觉。

即使如此,还有人去吃,可能是因为:1,或是体制下的食客的选择,或是权力机构的接待定点单位;2,狗不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天津为数不多的几个被外地人知道的品牌,某些情况下,是招待外地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是作为证明天津不够开放,旧体制仍占上风的反面模型的选择;3,作为天津人,明知道不好,为了好奇,为了了解认识本地字号,还是会去。


手机用户3082670425


狗不理包子闻名全国,究竟有多好吃,到狗不理总店吃过后,你肯定会后悔:不过如此嘛,还贵得要命。

其实天津的包子总的来说味道都还不错,比如在本地有名的二姑包子,好吃不贵。本地人是绝对不会去吃狗不理的。

狗不理品牌现在已经沦为专宰外地人的工具,外地人来天津,奔着狗不理的名头就去了,吃完后觉得上当,肯定下次不会再来了。狗不理挣回头客的钱肯定是挣不着了,每个外地人最多只能宰一次。好在中国人口多,来天津的外地人也不少,狗不理近些年应该能挣个盆满钵满。但狗不理的品牌如果长期这样的话迟早有一天会消耗完,到那天就是狗不理倒闭的日子。

这一天会远吗?如果不改变经营策略,宰客欺生,这一天很快会到来。作为一个天津人,我真心希望管理者好好经营这个品牌,珍惜老一辈留下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