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楷书练字是一字练千遍好还是千字练一遍好?

追风少年Lee1213


我不知这观点怎么得来的。我哪一个都不赞成。

首先,练字要有方法,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开始,要有老师指导。写好以后要进行点评。

其次,要坚持,俗话说:三天不写手会生疏。不需要写多久,30分钟左右。

再有,学会总结,积累,对比,学习。学习自己,学习他人。单个字,整篇文,如何才能写出最好。


慧绘老师生活日记


这个问题,我赞同一字练千遍,每一个字不是写一遍就能写好的,要经过多次临摹练习,才能掌握字的笔画搭配与结构特点。


所以说,练习多少个字,每天练多长时间最好,没有固定答案。有人每天在写,但进步缓慢。有人几天不写,但进步很快。其原因就是练习中是否用心问题,别把写字当成一个任务,每天写多少个字了事,临帖不用心,其余时间从不想写字事情,进步就不会大。虽然每天很忙,并且不能每天练习,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练习,一有时间就会坐下来认真练几笔,这就是练字态度与兴趣爱好的不同之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书法有三要素:笔法、结构、章法。练习书法需要按照笔法、结构、章法顺序,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三者均为学习重点,缺一不可。一字练千遍属单字关,书法要”写熟”。只有熟才能生巧。临帖要求”精准”,在临字的每一笔画,要先观察这个笔画的位置、角度、长短,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时才能游刃有余。

临完一个字,要与原帖对比,找出不同之处,然后再临一遍进行修正,再对比找问题,再临......反复多次,直到把这个字掌握,与原帖相似为止。



只有如此”逐个击破”才是真正起到临帖作用。练好单字关后,才可进行千字练一遍。通篇是练字与字的之间的行距、呼应、气韵、章法。也是必学之路。


楚都墨客


话说东晋末年天下大乱,进入战火连绵的南北朝时期。马上皇帝梁武帝初掌天下却没文化,就觉得必须好好教育太子,可具体的教育手段又不明了,就简单粗暴地让太子练字。

关键点来了,是一字千遍还是千字一遍呢?武帝老板显然选择了后者,他命人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传世的作品中选了一千个字让太子来练,这下可苦了太子殿下,这一千个字东拼西凑的也没个规律,于是以此为借口想让老爹开恩不要练了。

不想老爹也是个轴人,要不怎么能没文化也得天下呢。闲话少说,最终梁武帝命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将一千个王羲之亲笔编撰成文,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著名中国传统儿童入门读物《千字文》。

不得不说周兴嗣大才,将随机的一千字编撰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四字一句,对仗工整的传世佳作啊!且慢,四字一句共一千个字,那岂不是250句?没错,北方人现在骂人常用的“二百五”就是说你这人忒幼稚,就配读读儿童读物!

对不起诸位,实在编不下去了。😁


郭竞远


但是,绝对没有一千字练一遍,或者一字练一千遍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取。

当然,个别字练一千遍,也是有可能的。而一千字练一遍,你可能连你写了什么字都没有弄清楚,何来练字?

练字没有练一遍的,也不至于练一千遍。


一个人一生要写几百万字的,但是,不等于是练字。

练字要按照字帖来练,所以,就有一个练字方法的问题。

一般练字是从字帖第一个字练到最后一个字。

这种方法,对于熟悉字帖的统一精神有好处,对字帖的气韵也容易把握。所以,第一次临帖还是从头到尾练习一段时间,这样对字帖的全局和构思精神会有一定的体会和熟悉。


如果是楷书,这个感觉可能不是很明显,但是,行书草书就非常明显。所以,练字,一般就从头到尾练习,这样学习书法,也符合书法家的书写时序。

但是,也有挑字练习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最好把结构大体相同的字,归类练习,对于比较书法家对结构的艺术处理,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比如土字部首的归一类,木字边的归一类等等,这种方法等于是有目标的研究结字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选字先选独体字练。例如“火”、“工”、“青”、“年”、“水”、“木”、“金”等等,先把这些字练习好。这些独体字,大部分是汉字部首字,这些字写好了,对于组合字,就会善于处理了。


学习书法是一个有学问的过程。如果你善于动脑经,也很勤奋,相信学习书法的路不会有多大难处。

如果,纯粹没有什么想法,慢慢练习吧。学习书法我认为没有什么捷径。

无论你如何学习书法,可能短期目标容易实现。但是,未必能够达到长期目标。

比如我们刚才说的练字方法。你说选字练习就会比不选子练习快吗?

我认为快不了多少,但是,短期还是会显示出快的感觉的。


比如我们集中精力学100个字,那么,就会在短期把这100个字学好。

从这100个字中选字组成话句或者诗句,就可以创作作品了。

但是,学会100个字,不等于写书法作品,可以信笔而挥。因为汉字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神采和特色。不是每一个字都可以拼出的。

我们分析一下大师的书法作品。没有一个字是可以任意拼出来的。即使勉强拼出来,那也不是有神采的字。


因此,初学书法不要求写多好,也不要求写很多字。但是,有一定的书法基础以后,必须有写大作品的能力,就是一篇书法作品,应该有一百字甚至几千字的能力。通过这样训练,才能把书法练好。

所以,一个字练一千遍,或者一千字练一遍,纯粹非常离谱。

练字是为了获得书法的驾驭能力。如果我们就会写“同意”、“胡不字”,那是终究会被人笑话的。


八十年代有一个单口相声,说,有一个领导叫胡不字,喜欢书法,但是,就喜欢把“同意”和签名“胡不字”五个字练好,结果,这五个字练得真好,居然被书法家协会发展为会员。

有一次,应邀出席一个书法笔谈,胡不字被邀请题字,这下可难死胡不字了。因为,他就会写五个字算是书法的字。其他字一个不敢乱写啊。

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他就写了一个条幅:“字,字字不同,胡不同?意同字不同,字同意不同”。大家一看确实幽默,书法又好,就推选他做会长了。

我希望我们不要去做胡不字这样的“书法家”。学习书法,需要大量练字,也需要学习很多字,起码要学习两千字。


千千千里马


第一种还有商量余地,第二种可以不用商量地否掉。

楷书的针对性练习的目的或叫目标有两个,一是熟悉和记忆,二是实现手上功夫的积淀。


通过对笔画规范化的学习了解和对间架结构的学习认知,接下来就是练习。第一个目标好理解,学会了要进一步熟悉,举一反三融汇贯通,要深刻记忆。第二个目标则相信有些人未必有体会。写字是个手上功夫,手眼脑的配合默契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就象卖油翁一样达到手熟就是一种功夫。

至于为什么说第一种练法可商量,是因为单字重复是需要,但也要有意识有专注力。一个字写一千遍心还不知飞到哪国了。千字练一遍应该是专门的自我检验时候的方法,刚开始还是单字N遍合适,根据自己专注力水平决定到底多少遍合适。



老陈聊书法


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作用。一字练一千遍,是初学书法时的做法。为了写好一个字,往往需要千锤百炼,甚至数十年的反复临摹练习。才能真正意义说娴熟掌握一个字,达到随心所欲的书写而不越法度,甚至自由的生出不同的变化。和运用多种书法技法融入其中,而能够创造一个美观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字。


一千个字练一遍,是在进行章法练习时的做法,也就是尝试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这个办法。

我们知道,临摹学习书法有一个少而精,由约到博,由博到约到过程。

一字千遍,就是追求少而精阶段的做法,虽然可能或带来一些疲劳度,但能够精准写好一个字的突破可能会带来遍地开花的效果。少而精,就像我们做饭前的备料,每一一样都要被精备细,质量和数量足够,然后在烹饪时才能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千个字练一遍,就把那些精料做出一到美味可口的菜。在书法中就是组合成一幅字字精美的完整的书法作品。

所以说 不同的方法是和不同的阶段的需要相适配的。


翰墨书道


一定要二选一的话,肯定是一字练千遍了。千字练一遍那是在抄书,一点意义都没有。

好书法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话没错。但是书法要讲究方法,练一千遍的基础是方法正确。如果错误的方法练一千遍,这就是重复错误,这问题就大了!!


所以学习书法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方法从哪里来?

这个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掌握,比如先从掌握一个点开始,然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掌握了笔画再掌握部首,掌握了部首再到一个字,然后行、篇。如此类推积累,多练几遍甚至千遍,最后达到应用自如。

练习越多,手底功夫越牢固,练得越多越精熟,熟能生巧,巧则生变。学习书法要求变,变了才是自己的东西。

好多人练字贪图一时之快,进入抄书模式,就是题主说的千字一遍。以颜二多年的经验,这种方法是水流鸭背,没有益处。还是要静下心来,点滴积累,逐字练习。

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欢迎讨论交流,谢谢!


书法颜二


楷書也稱正書,一般認為它是書法的基礎,所以作為書法的初學者,如我們中小學生就是從唐楷入手的。所以就練習楷書的初學者來說,一字練千遍比千字練一遍好!俗話說得好,千字一遍不如一字千遍。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千字文,四字一句,一共250句,全文剛好1000字,而且字不重複,每天叫初學者用楷書速度練習一遍千字文,非但效果不好,我想人也累趴了。但是,「天地玄黃,宇宙......」天字如果寫1000遍,可能容易堅持寫完,而且對它基本筆畫橫、撇、捺以及結構都有自己一點想法了。我也知道題中「千」字並非實指的數字,但是道理是一樣的。如果初學者練習楷書,只求量,悶著頭寫,得到一定會是反效果的。

大書家啓功說,有人誤解「功夫」兩字,以為時間越久,數量越多就叫做「功夫」。事實上「功夫」是「準確」的累積,熟練之下,下筆即能準確,便是「功夫」的成效。譬如用槍打靶,每天盲目地放百顆子彈,不如精心用意手眼俱准地打一槍。你看,大書家就是大書家,這不就很形象地說明我的觀點了。

那麼再上點層次談點哲學的話,一字千遍,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人類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就是從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珠。古人幫我們總結了學習書法的永字八法,一般字都是由側(點)、勒(短橫)、啄(短撇)、策(斜上小橫)、掠(長撇)、努(竪)、磔(捺)、趯(鈎)基本八種筆畫組成的,所以先從特殊一個字,多遍練習,掌握各種筆畫的寫法,熟悉以後才能舉一反三,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掌握更多字的寫法。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才能進到一般到特殊認識過程,做到千字一遍,這樣,一字千遍到千字一遍,再由千字一遍到一字千遍,其實它是辯證統一的,不能分割開來看。但是先後次序弄清楚那是對的。





臺灣那些事


一字练千遍和千字练一遍,其目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法:一是描好,二是临好,三是出帖写好,四是创作好书法作品,最终是把书法作品写到“既有法,而又无法"的书法境界。一字练千遍万遍,就是为了寻求书法的法,得到书法遵循的规律;千字练一遍两遍三遍,也是为了得其法,得其规律。二者从实效性上相比讲,对于初学者一字千遍好,对于有一定基础,并书写到一定水平者,千字临写练一到三遍或更多好。笔者的观点,还是先从书法的笔法,即“五个点"的运转规律和《64句楷书结构歌》开始学习练习为佳,不走弯路,时效性强,一学就会,入碑帖快,出碑帖更快,创写作品有书法的法可依,有书法遵循的规律可循,是人们学习书法创作书法作品的金钥匙,用好这把金钥匙,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真草隶纂,包括二王书法,一打就开,一学就通,一练就会,特别好用,特别灵活方便,因为是书法的法和书法的规律。未来的书法普及和推广都离不开它,也少不了它。


李行子


关键不在于练习的数量,而在于学习方法。

如果是错的书写动作,越重复书写,错得越厉害。

一般来说,从学习方法,有摹、临两种,结合读帖。

摹与临结合,追摹从形似到神似。

不轻易写,下笔尽量求准确。

可以先根据点画及结构作为划分依据,将字帖的不同单字挑出来对比分析,方便理解。比如掌握不同点、横、撇、捺、钩的形态变化,对于丰富技巧大有好处。

所以,学不一定是苦学,更应聪明地学,去悟。

比如下图,章炳麟先生的对联,学颜而不拘于颜,化为己意。这就是善学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