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唐太宗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去远征高丽?

鹏友程


高句丽,后汉书《后汉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后来出现的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延续。(以下皆称高句丽)

贞观十九年(645年)开始,唐太宗亲率大军进攻高句丽,拔城迁民,杀伤甚众,直到当地变冷、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粮食将尽才班师回朝。在这之后,唐太宗听从朝臣建议,对高丽进行骚扰性攻击,耽误彼国农事,取得不俗战果,严重削弱高丽国力。

唐太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远征高丽,我认为原因如下:

中原故地

隋炀帝时,黄门侍郎裴矩上奏隋炀帝说:“高句丽之地以前是周朝分封给箕子的封地孤竹国,汉代分设有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郡,晋朝也统治着辽东。”箕子是商国贵族,带领部分族人迁至半岛北部,建立箕子朝鲜。箕子朝鲜被卫满朝鲜所灭,而卫满朝鲜建立者是燕国将领卫满。汉朝灭亡卫满朝鲜,设立四郡,乐浪郡的郡治所在就是后来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又名长安城。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战,袭占辽东西安平,截断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后在永嘉七年(313年)侵入乐浪郡,建兴二年(314年)南侵带方郡,最终于404年全部占领玄菟、乐浪,将辽东大部分土地纳入高句丽版图。

反复无常

隋初,高句丽就多次小规模袭击隋朝边境,隋文帝对此很不满,并致书斥责高句丽王高汤,高汤只是表面上臣服。开皇十八年(598年),高句丽王率领万余靺鞨骑兵进犯隋朝辽西地区,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派三十万大军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陆路粮草不济、士卒多病,水路遭遇大风,又逢高句丽王高元迫于隋军压力,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罢兵。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高句丽王背着隋,暗中与突厥往来,试图与突厥联盟。隋炀帝察觉到此事,并没有予以制裁,只是给以警告,让高句丽尽臣礼,按时朝觐,高句丽王不从,“籓礼颇阙,帝将讨之”。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以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为由,三次亲征高句丽。第一次亲征,因为隋炀帝过多干涉军令,压抑将领才能的发挥,隋军损失惨重,遭遇惨败。第二次亲征,杨玄感趁隋炀帝率军围攻辽东城发动叛乱,隋炀帝被迫退兵平叛。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战争,高句丽王,高元害怕,遣使送回隋叛将斛斯政请降,隋炀帝撤军。但是高句丽王高元不遵从隋炀帝的命令朝觐,也不放回俘获的隋朝军民,唐初出使高句丽时看到很多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唐朝初年,高句丽与唐朝保持了20余年的和平友好关系,多次向唐朝进贡。但是,贞观十六年(643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阻断新罗朝贡唐朝的通道,还遣使前往漠北,唆使薛延陀汗国入侵唐朝。次年,唐太宗遣使命令高句丽退兵,否则就发兵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不从。

高句丽地跨鸭绿江两岸,又占有辽东,经过不断地学习中原文化以及集权化改革,俨然成为中原王朝东北方向的霸主,对中原王朝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唐太宗深谋远虑,清楚高句丽是一颗定时炸弹,对其尤为重视,要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其他次要原因,用唐太宗的话说就是:“辽东本中原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尔。”


京客隆回


唐太宗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唐太宗耗费大量的人力丶财力丶物力去远征高丽,是在为后世子孙扫清障碍、消除后患。

当时,高丽的实力在塞外首屈一指,若假以时日,高丽将来必定一统塞外,进而会挥师中原。

当年,隋炀帝看出了高丽的实力,因而多次征伐高丽,结果隋朝每次都铩羽而归。

唐朝初立之时,根基不稳,国力不足,因此魏征老夫子千方百计,阻止大唐征伐高丽。当魏征老夫子逝世后,唐太宗倾力伐高丽,以大唐之威势,唐朝也仅是险胜高丽而已。自此以后的二百多年,大唐再没遇上来自北方的挑战者了。

关于征伐北方,华夏史上有很多案例:

1,汉武帝伐匈奴,为中原换来了两百多年的安定环境。

2,唐朝伐突厥丶伐高丽,为大唐免除了两百年边患。

3,明成祖朱棣及其子孙,多次北伐,大大打击了蒙古各部。由于蒙古汗国的实力被严重削弱,致使蒙古分裂,从而彻底消除了蒙古人南下的能力,导致蒙古诸部从此衰落。

纵观历史,就可以发现,有作为的君主,总是居安思危。没有作为的君主,总是自我陶醉、安于现状,尽管有些君主,无为而治的效果还不错,但是这显然也是一种“功在当代,债留子孙。”的做法。这或许就是大治之后,必定大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鬼影147951010


征服高丽是唐太宗一直的心愿,后来却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隋唐之际的高丽

隋唐之际,朝鲜半岛处于三国鼎立的局面,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并存。三国之中以高丽势力最为强大,三国矛盾重重,战争不断。

朝鲜半岛自汉朝起便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不断向中原王朝纳贡,接受册封。在隋朝时期,高丽王朝处于鼎盛阶段,疆域包括了今天的辽宁东部、吉林南部和朝鲜半岛中北部。高丽不断挑战隋朝的宗主国地位,驱逐靺鞨、契丹,入侵辽西,南征百济、新罗。

高丽的扩张政策引起了隋朝的强烈不满,隋朝先后发动四次远征以求惩戒征服高丽。结果,隋文帝和隋炀帝四次远征都未能征服高丽,反而是损兵折将。隋朝国力耗尽,民怨沸腾,终致各地民变四起,最终葬送了隋王朝。

唐朝建立后,高丽与大唐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双方互换战俘,高丽奉唐朝为正朔,接受唐朝册封。但是好久不长,高丽就从陆路阻挠百济和新罗的朝贡,还派兵入侵两国。

唐太宗对高丽的政策

唐太宗即位之初,大唐久经战乱百业待兴,而且还直接面临着北方突厥人的威胁。唐太宗对内实行休养生息,对外则是专心经略漠北和西域,暂时无暇顾及朝鲜半岛。李世民只得采取外交手段对半岛三国进行调解,高丽表面上做出谢罪与和解的姿态,暗地里却不断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但是唐太宗一直关注着东北地区高丽的情况,曾对朝臣说过:高丽本是汉朝四郡之地,只是后来国家不武,以致沦为异域。倘若我们发精兵数万进攻辽东,高丽必以倾国之兵相救,到时候再派一支海军从东莱直趋平壤,海陆夹击,要攻取高丽并非难事。只是如今中原地区仍然凋敝,我不忍心发动战争,让百姓受苦。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朝鲜半岛局势发生突变。先是高丽国内爆发政变,权臣渊盖苏文杀了国王高建武,拥立高建武的侄子高藏继位,成了高丽王国的实际统治者。而后百济与高丽结盟,向新罗大举入侵。新罗被侵占四十多座城池,危在旦夕,紧急向唐朝求救。

太宗亲征高丽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战船五百艘、海军四万三千人,从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军港起航,横渡渤海,直趋辽东半岛;任命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为副大总管,率领步兵、骑兵共计六万人,从陆路进击辽东。

李世民对臣属说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

此次远征大唐军队横扫高丽军队,但是最终却止步于安市城久攻不克,鉴于战争旷日持久、耗费巨大,太宗最终下达了撤兵的命令,未能达到一战征服高丽的目的。

唐太宗再征高丽的遗憾

太宗回国之后对高丽战事进行了反思,认识到必须重视海军的作用。海军不仅可以减轻从陆路运输粮草的压力,还可以从腹地登陆配合陆军的军事行动。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世民下诏,命宋州刺史王波利等,在江南十二州建造大船数百艘,用以远征高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上(李世民)以高丽困弊,议以明年发三十万众,一举灭之。”

令人遗憾的是,在远征万事俱备之时,公元649年,唐太宗猝然驾崩。唐太宗虽未能实现他征服高丽的愿望,但是他所做的准备为高宗彻底征服高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唐太宗远征高丽既是要一雪隋朝四次远征的耻辱,更是要恢复中原王朝对辽东地区的统治,确保大唐的宗主国地位。虽耗费巨大,却也保证了东北地区边境的长治久安。


时光山人


因为高丽是唐朝初期的一个极不稳定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

唐朝成立初期,朝鲜半岛有三国,百济、新罗和高句丽,他们都是唐朝的附属国,但唐朝中央政府和新罗的关系较好。这三国就像中国的三国时期,之间关系也并不和睦。

唐朝远征高丽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援助被高句丽和百济围困的新罗。初期,唐朝对这三国都采取和平政策,643年,新罗使臣入唐,请求唐朝出兵援助新罗,说百济出兵攻下新罗四十余城,并与高句丽联合意图阻断新罗入唐之路,于是唐太宗遣使令高句丽和百济停止对新罗的军事行动。否则将出兵攻打他们。

但高句丽不但没听唐政府的话,与百济合兵进攻新罗,还派使往漠北离间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于是唐朝决定出兵攻打高丽。

这就是唐远征高丽的直接原因,那唐朝为何不惜跋山涉水跨也要征高丽呢?根本原因是高丽此国实在是一大隐患,在中原强盛之时俯首称臣,一旦中原不稳定便蠢蠢欲动,这也是唐之前隋炀帝不惜劳民伤财也要征服此地的原因,唐征高丽的根源就是为了边疆的安宁和统治的稳定。


长河渐落


尽管高丽已经向新成立的唐朝朝贡,但实际上还是对唐朝持有敌视的态度,唐太宗之所以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去远征高丽,无非是要保住大唐的江山


高丽和古代中国的关系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好

其实在隋炀帝的时候,高丽的发展就已经很强大了,军事力量不容小视,而且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很有野心,倘若不采取相关的行动,恐怕会影响到当时中国东北地区

其实在隋炀帝时期的时候,隋炀帝就有出征过,杨广带兵去打了三次,结果三次都输了,而且正是因为三次的出征,让两国的关系更是紧张


这层关系为什么会被打破

到了唐朝的时候,尽管高丽向唐朝朝贡了,但它依旧在背后搞小动作


当时在朝鲜半岛,还有百济和新罗这两个国家和高句丽一块,高当时就怂恿百济打新罗,新罗是唐朝的藩属国,后来新罗被高和百济欺负的不得了了,于是便向唐求助


唐收到求助信息后便派人去警告高了,说你要是再搞小动作,我大唐就要出兵了

唐太宗派兵出征

虽然唐已经找人警告过高了,但是高却不听劝,高不听劝的消息被唐太宗知道后,很是生气,于是在644年的时候,派了六万大军,找了胡人的雇佣军,出征高丽


唐太宗这次真生气了,高也没想到唐居然会派这么多人过来搞自己,先是辽东城陷落,后来到白岩城的时候高不战而降,最后唐又冲到安市,谁知道高延寿跑来跪拜求饶,不过安市的城主杨万春不断抵抗,唐有点受挫了,后来因为粮食不足够,天气寒冷,唐的士兵有点适应不了寒冷,唐想来想去,为了避免像前朝攻打高失败,就停止了这次的远征

后来虽然停止了远征,但是唐还是时不时地派兵去骚扰高,打持久战,后来一直到唐高宗的时候,直接将高给灭了,完成了唐太宗没有完成的大业


木瓜想讲历史


高句丽占有朝鲜北方,是在中国北方慕容家的燕衰落以后。这以前朝鲜还是中国的四个大郡。到了隋朝,三征高丽。两次因为隋炀帝要“以德服人”,一次因为杨玄感叛乱,均不成功。隋亡,高丽乘机侵占辽东大部。

  唐太宗再征高丽,在渤海边消灭了高丽军主力以后,再次要“以德服人”,放走所有俘虏,结果几十万俘虏重新保据辽东的各大城。唐军五十万攻打海城不下,领军主帅李世绩跪在太宗皇帝马前请罪。道宗肯请唐军出偏师杀向其首都平壤,而太宗一生用奇兵,此时却要用正兵。不许,于是唐军南撤。太宗皇帝驾崩后,高宗武后承继太宗遗愿。怀秃所佩服的武后的确雄才大略,而且多了一点:心狠!一方面发现高丽人只会守城不敢野战,于是每年收获,唐军大股入高丽境破坏生产。几年下去,高丽粮食基本告磬。一方面接受朝鲜中部的新罗的朝贡,命令新罗和高丽开战。高丽则反过来和朝鲜南部的百济,后来又和日本联盟抗拒唐朝。

  新罗告急,武后破除政治正确,大胆起用小贪官(嘻嘻,对了,我们的大英雄刘仁轨当年原本是个犯错误的同志,正因为收贿被罢免在家反醒)刘仁轨率大军渡海攻打南方的百济国。一举消灭了百济国。此时西方西突厥大战升级,唐军主力转向西方参加消灭西突厥的会战。刘仁轨孤军被包围在百济残余势力和地方造反部队之中,朝臣纷纷上书要求退兵。而刘公与士兵共甘苦,多次上书武后坚定圣意。

  接下来就出著名的锦江口海战。高丽和百济的盟国日本倾国出师而来,唐朝的海军在锦江口大败日本,海水为之变赤。狗日的一被打败就服输,马上抛弃高丽向唐朝投降进贡。此时高丽人困马乏,盟国基本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唐军在李世(责贝)的率领下再次猛攻高丽,高丽于是灭亡。

  唐朝在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而唐朝的同盟新罗则得到了百济。对于唐来说,是收复了汉朝中国一直领有的故地。而新罗,也就是高丽的敌人,才算是现在朝鲜人的正统。


不吃猫的鱼1128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丽发展的来龙去脉

高丽又称高句丽,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 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左右。



据推测,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濊貊(huì mò)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濊貊人”这一词语最初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为了扼制处于成长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丽政权。

其次,回答一下为什么唐太宗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远征高丽



高丽乘着中原王朝内乱的机会逐步吞并了辽东襄平、乐浪等汉四郡之后,占据辽东,逐步壮大。作为一个偏居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高句丽的扩张和历朝历代都不同,高句丽是城堡扩张法,高句丽历代诸王的任务就是修建堡垒,利用堡垒为基地再向前扩张,扩张完再修堡垒,修完堡垒再度扩张,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清洗当地的原住民(汉人)…… 高句丽用了上百年才吞掉辽东,不是因为他太垃圾,是因为他在辽东建了四百多座山城要塞,而且把汉人挤出了辽东,并且自己生育出了五六百万高句丽人……

这样,高丽在中原大分裂时期,靠着其地理位置,在南北朝廷之间左右逢源。南朝希望拉拢他以两面夹击北朝,北朝则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来征伐南朝。隋、唐的统一让高丽意识到了危机。为了巩固其在东北的地位,意图与中原王朝抗衡,高丽不断骚扰和入侵隋、唐的边境。高丽此举的目的在于试探中原王朝的实力,弱则拥兵入侵,不断扩张领土,与中原王朝形成对峙局面,强则退守边界,行“拒守之策”,以待时机。



高丽反复骚扰隋、唐的北部边界,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无论是隋炀帝杨广还是唐王李世民如果不作出反应中原王朝的威信就算是彻底扫地了。而辽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辽东属唐,则唐朝两面夹击突厥,反过来则需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危局。特别是是隋末开始高丽就和突厥勾勾搭搭,因此高丽始终是隋唐时期的一大隐患,不得不打。

再说一下,高丽最后的结局

唐太宗在征高句丽的策略与隋有很大的不同,隋的策略是以一部攻辽东城,其主力捣高句丽的首都平壤,所谓“攻破其腹心,则四肢自溃者也”。唐太宗从隋朝的失败教训中认识到,不先抚定辽东,固其根本,而劳师远袭去攻平壤,不是上策。只有攻下辽东、新城、安市、建安等名城要隘,然后会合诸路大军,渡鸭绿江,一鼓攻下平壤,这才是万全之策。



所以,唐朝的四路大军(包括水师)齐集辽东,先后攻克辽东等十城,并在这些地方置州设官,以兵镇守,作为继续征高句丽的根据地。太宗数次征讨高句丽,虽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一举消灭高句丽,但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它消灭了高句丽的有生力量,使其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同时,也显示了中央政权大唐的声威和征东战争的正义性。但是遗憾的是天不假年,唐太宗时期高丽仍旧未灭。

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又以营州(今朝阳市)都督程名振兼东夷都护讨高句丽,败高句丽于贵端水(今浑河),焚新城外郭及村落而还。显庆三年(658年)六月、四年十一月,程名振及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两次分别战于今沈阳和抚顺一带的贵端城、赤烽镇和横山。

显庆五年(660年),唐朝改变了策略,决定先灭高句丽的盟国百济,然后再与新罗对高句丽实行南北夹击。当年派苏定方等率水陆十万大军一举灭掉百济。翌年,又以三十五万大军,水陆并进,大举征讨高句丽。陆路在鸭绿江一线歼灭高句丽三万人。苏定方率领水军实施了对平壤的包围,但由于未能得到新罗人有利的后勤保障,此役最终未获成功。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高句丽的独裁者莫离支盖苏文死,其长子泉男生嗣位,后被两位弟弟男建、男产所逐,逃到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并派人到唐朝求援。唐朝派出大将契苾(bi)何力、庞同善统率大军去接应泉男生。泉男建率众截击,高宗又命薛仁贵为后援。庞同善等到新城,夜里被高句丽兵袭击。薛仁贵领兵援救,斩首数百级。庞同善等进至金山,又为高句丽兵所败。高句丽乘胜而进,薛仁贵拦截横击,高句丽大败。于是,薛仁贵向东连夺南苏、木底、苍岩等三城,始与泉男生相会。薛仁贵乘胜率两千人马,进攻高句丽北部重镇扶余城,拔其城,附近四十余城望风而降,一时薛仁贵威震辽海。十二月,又任命李勣(ji)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讨伐高句丽。第二年二月,李勣渡辽河,赶到新城。

战前李勣对各位将领讲:“新城是高句丽西境镇城,最为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于是,指挥三军从新城西南侧,据山攻城。九月,城中发生兵变,叛兵绑缚城主,开门投降。李勣领兵继续进攻,连续攻夺十六城。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李勣率大军渡鸭绿江,泉男建派其弟来拒战,李勣追奔二百里,来到平壤城下,泉男建闭门不敢出。一个多月后,高句丽王高臧派泉男产率首领九十八人打白旗出城投降。泉男建犹闭门顽抗,不断派兵出战,均遭失败。最后,他的心腹僧人信诚秘密派人与唐军联系,愿为内应。

五日后,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入城。泉男建自杀未遂,被擒,高句丽灭亡。战争结束后,唐朝对高句丽君臣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国王高臧被封为司平少常伯,泉男产被封为司宰少卿,就连顽抗到底的泉男建也保全了性命,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罗唐战争后,新罗再次长期臣服于唐朝,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常棣tandy


高句丽虽然向新成立的唐朝朝贡,但实际上却对唐朝持怀有敌视态度。到后来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为援助处于高句丽和百济围困中的新罗(《新唐书》:“(百济)与高丽联合伐新罗,取四十余城。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新罗告急),并统一被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地区(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放话给薛延陀:我们父子都要去打高句丽,长安空虚,你要是想犯贱只管放马过来!这么生猛的话,薛延陀当时就吓得气短了一截(《旧唐书》载后来高句丽用厚利诱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气慑不敢动”)。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向辽东进军。唐太宗在路上对手下人说,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这一块地方了,趁着我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一定要解决掉。

失败原因:战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最终却未能灭亡高句丽。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向辽东进军。唐太宗在路上对手下人说,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这一块地方了,趁着我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一定要解决掉。

夏季,徐世绩暗渡陈仓,突然出现在辽东城下,高句丽士兵大骇。营州都督张俭和优秀将领李道宗也率兵进入辽东,击败高句丽兵,斩首数千。四月,唐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五月,另一路唐军从山东渡海攻破高句丽卑沙城,俘虏八千人。上百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得以在鸭绿江边阅兵。

不久,李绩和李道宗所部进逼辽东城下。高句丽军数万来援。有人建议说高句丽军多唐军少,应该坚守。可是李道宗说高句丽人仗着人多以为我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我们就是要攻击他们,杀杀他们的锐气。李绩说我们被派来就是负责替皇上扫马路的。现在马路不干净,我们怎么能躲呢。于是唐军处于劣势却猛烈出击,高句丽兵始料不及,被冲乱阵型大败而归。唐太宗大军兵到后,把辽东围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乘着刮南风的机会,唐太宗指挥士兵点燃城池西南楼,顺风放火。高句丽军抵挡不住了,辽东陷落。唐军杀高句丽兵一万多人,俘虏一万多人,此外还有百姓四万多人。

攻克辽东后,唐军继续向白岩城进发。乌骨城派兵一万支援,被唐军击退(此战唐军只用了800人)。六月,白岩城不战而降。唐军继续向安市进发。高句丽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领靺鞨、高句丽兵十五万来救援,被击败。高延寿向唐军乞降,来到唐军军营,一进门就跪下,挪动膝盖向前,拜伏在地。(《资治通鉴》上说“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唐太宗对他们说:“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高延寿等人“皆伏地不能对”。唐太宗将降军中的高句丽军官、酋长三千余人虏往中原,其余高句丽人悉数释放。

安市城小而坚,在城主杨万春的抵抗下,唐军围攻数月不克。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而这种方式过去一直是唐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唐太宗决定暂时停止这次出征。9月,唐军班师。这次征伐高句丽,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在唐军,战士阵亡的约2000人,损失最大是战马,损失了七八成。

此战虽重创高句丽,但是战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最终却未能灭亡高句丽。因此,唐太宗认为这战属于战败了,痛心地说:如果魏征还活着,肯定不会让我进行这次远征。但这战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这是自三国时期毋丘俭攻破高句丽屠王城以来上百年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战胜高句丽人,收复了今天辽宁一带很多南北朝时期被高句丽夺取的土地,为今后唐朝彻底征服朝鲜打下了基础。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倒是有个印度的小插曲。王玄策作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只身逃到吐蕃,借来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向印度进发。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死印度兵约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此外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史大大历史课


引言

此处的高丽指得是公元前一世纪到七世纪的位于辽东地区的地方政权高句丽,大概在5世纪后期,其改称为高丽。为了区别王建建立的高丽,史学界一般仍称其为高句丽。

高句丽立国于西汉元帝时期。东汉时期,高句丽主要位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一带。虽“地方二千里”,但仍臣服于中原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句丽趁中原混乱之际,先后取得了朝鲜半岛北部,辽水以东大片地区的控制权。到了隋朝时期,其疆域已是“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隋炀帝因高句丽不遵籓礼,曾三次东征高丽,但皆以失败告终。到了唐朝初年,高句丽已是一个“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的大国了。

太宗远征高句丽的根本原因——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高句丽趁中原各政权忙于征战,趁机占领了辽东地区大部分区域,但由于当时中原各政权忙于内部的纷争,就对高句丽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高句丽为了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主要实行了三项举措:

其一,接受封赐,纳贡称臣。

如:据《隋书》记载,高句丽王高元在向隋文帝上表时,称自己为“辽东粪土臣元”。

其二,积极支持南方各政权,以达到牵制北方政权对辽东用兵的目的。

如:据《南史》记载,元嘉十六年,刘宋文帝打算征伐北魏,高句丽高琏曾献马八百匹。大明二年,又进献了弓矢。

其三,联合北方各族对抗中原王朝对辽东的征伐。

如:据《魏书》记载,延兴二年,百济国王夫余庆曾遣使上表北魏朝廷:“高丽不义......或北约蠕蠕,共相唇齿,谋陵王略。”

但辽东之地自古便是中国之领土,周时为箕子之国,汉时设有玄菟郡等郡,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原王朝无暇东顾,才使得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大部。而隋唐皆为统一王朝,完全可以抽出手来去处理辽东问题。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直接对群臣说:“高丽本四郡地耳”。此处的四郡指的是西汉时设置的临屯、乐浪、玄菟、真番四郡。由此可见,在李世民心中,高句丽所处之地本就是中国之领土。因而说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根本原因便是为了解决领土争端问题以维护国家的统一。

太宗远征高句丽的直接原因——与高句丽关系的恶化

高句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隋唐时期俨然已是辽东地区实力最强的地方政权,乃至已初步具备了同中原王朝抗衡的实力,炀帝东征失败就是最好的佐证。

大唐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王高建武对唐朝采取亲善政策,曾两度朝贡于唐王朝,唐高祖李渊也因此册封其为高丽王,鉴于高句丽的亲唐策略,唐高两国保持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友好关系。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内部发生宫廷之变,亲唐的高建武为权臣泉盖苏文所杀,立高藏为王,并独掌朝政,成为高句丽的实际决策者。泉盖苏文自持“国力强盛”,一改以往对外政策,虽表面没有同唐王朝撕破脸面,但实际已有背唐迹象。

贞观十七年,因不敌高句丽、百济,新罗遣使上表求救,当时百济已经攻占了新罗四十余座城池,并且还和高句丽一起联合阻断了新罗的朝贡之路。唐太宗闻言大怒,下诏斥责二国,并警告若不对新罗禁止军事行动,必将“发兵击尔国”。闻诏后的泉盖苏文态度甚是傲慢,告诉唐使者,如果新罗不归还隋末侵犯高句丽的土地,“恐兵未能已”,仍然继续同新罗作战。除此之外,泉盖苏文为防唐王朝对其用兵,提前做足了准备:

一、遣使入漠北,以利诱使薛延陀汗国背唐,借以牵制大唐的军事力量。

二、加固横亘于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长城”。

三、集结兵力,构筑军事据点,并且加强重要城池的防御力量。

大有抗衡大唐之势,至此高句丽也与大唐彻底撕破了脸。鉴于高句丽的不听警告,贞观十八年,太宗决定远征高句丽。

结语

辽东地区作为中国固有领土,文治武功的唐太宗自然是想要早日收归大唐,但唐初,高句丽对大唐采取的是亲善政策,无以用兵,而泉盖苏文的背唐,恰好为唐太宗出兵辽东提供了口实,由而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攻打高句丽了。


混沌聊史


李世民曾说:“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对高丽的必胜之心。

  此时,高丽王高建武在修建“长城”的同时,加紧攻打百济和新罗,想把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盟国全部平定,以免除后患。为了消除唐朝的戒心,高丽王派人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使朝贡,并和唐朝相互遣返了俘虏,主动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髙丽又献上封域图。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丽在中断朝贡近十年后,派遣太子高桓权来唐朝贡献方物。唐朝对高丽采取安抚政策,于次年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回访高丽。陈大德此行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任务,即侦察其地形地貌,天气水文,风土人情等情报,为将来用兵做准备。唐太宗对陈大德的汇报十分满意,形成了从海陆两路夹击高丽的计划。

  公元642年,髙丽发生内乱。其西部大人泉盖苏文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杀掉了国王高建武及其手下的大臣一百多人,另立高藏为王,自立为莫离支,把持军政大权。泉盖苏文对唐持有强硬立场,上台之后与百济结成同盟,全力攻打新罗。新罗在危急之时,遣使入唐求救。唐太宗派使臣出使高丽,劝说其罢兵。这样的事情在唐朝曾多次发生,每次都是髙健武在唐朝使者到来后虚与委蛇,写个谢罪表了事。但泉盖苏文以东方盟主自居,对唐朝的劝说不理不睐。不仅如此,高丽还派遣使臣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朝的关系,以牵制唐朝,同时加固高建武时代建造的“长城”,并在辽东和鸭绿水一带构筑军事据点,并大力加强辽东城(令辽宁辽阳)、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等城的防御力量,以此作为第二道防线。

  当时,唐朝与周边许多国家都建立宗藩关系,通过册封和朝贡来体现政治秩序。高丽的敌对行为不仅给东亚地区的稳定带来危险因素,动摇了唐帝国宗主国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成为唐朝东北安全的巨大隐患。唐太宗决心讨伐高丽,以绝后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