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1

“马上回家休息,这是命令!”近日,多地为战疫一线人员发出“强制休息令”“强制陪伴令”,引发网络热议,并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细细看看这些强制休息令,真是让人五味杂陈。

方兆省,59岁的转业老兵,是义乌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医生,自愿请战后负责为后宅高速口过往司机乘客的体温监测工作。接到命令之前连续上班了5天,轮值了3个夜班。

他不但是全市防疫前线年纪最大的医护人员,而且心脏还装了4个支架。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李玉娥,负责交通要道检查卡点值守,连续工作了19天,强制休息2天,而且她本身还身患结肠癌。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刘成攀,浙江舟山市公安局普陀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技术室民警,老婆是名医务人员,疫情发生后,他们把四岁的女儿放到了父母家。

老婆在连续工作23天后病倒了,他自己也连续工作17天了。

强制休息令上写着: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机器。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刘永军,浙江高速交警蘅州支队的一名大队长,从1月1号开始,忙春运忙抗疫,一个月来几乎就没闲过,还曾经9个通宵赶车。感觉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撑不住。最后强制休息两天。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还有劳累过度而身体不适的公安,带着女儿一起登记造册的社区干部,守在小区门口在车里睡觉的物业经理。

网上流传一张基层干部改造设计图,得有三头六臂,得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还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这张图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上头一根针,下头万根线”“上头一个通知,下头跑断腿”,繁重的工作真是压得喘不过气来。

<strong>越负责的同志越忙,越忙的同志承担的责任越大,承担责任越大越是脱不开身。

看到这些强制休息令五味杂陈的地方在于:

  •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场灾难,对集体是一次凝聚力的大考,对个人是一次担当力的小考。
  • 关键时刻,一个单位里有些能干活愿意干活的员工多么重要。

感谢这些努力的、勤勉的普通人,给我们带来福泽。

在评论区网友的意见也非常一致,我们不要烈士,要你们平安归来。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是的,你们早就应该休息了。你们还应该休息得更久一点。有病的就尽量去休病,身体不好的就尽量少干点,那种连续通宵9天的搞法,对自己对家人都不够负责。


2

不久前,另一个抗疫新闻也上了热搜第一。

是甘肃医疗队的姑娘们,在赴武汉之前被统一剃了光头。

只见理发师将头发一把抓起,推子从发根推起,满头秀发瞬间不见了踪迹。

有一位小姐姐说自己本来打算疫情结束后去拍婚纱照的,在剃头的时候数度哽咽。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有一位小姐姐在剃头之前忍不住掩面哭泣。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更让人愤怒的是,头发剪完后,理发师还要把头发拿到她们面前晃一下,视频中的女孩皱着眉头扭过脸去,满脸都是屈辱。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看着她们揪心的表情、满脸的伤痛,网友们都怒了。

在视频引起质疑之后,当事医院出来澄清说,是为了队员防护安全,理头发是女医护们自愿的,医院并没有强迫。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话是这么说,但是大家都不太信。如果是自愿剪发,为什么搞成这样,姑娘们皱眉头、掉眼泪,哭哭啼啼、悲悲戚戚。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特写镜头、刻意剪辑、悲情音乐,还有剪头发之前合照安排上,剪头发之后“加油”安排上,刻意的痕迹真是无处不在。

也许医院的宣传部门本来还想以姑娘们的“牺牲”换一拨怒赞,年方二八,被削去了头发,可不是悲情的最好注脚。

但没想到,悲情这招突然就不好使了。

好好的姑娘们,只是去武汉援助抗疫,干嘛非得要跟她们的头发过不去,就算防护需要,也可以剪个短发啊,也可以她们自己选啊。

3

<strong>同样与疫情的新闻,为什么一个受到热捧,一个受到批评?

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以前的那种集体主义的叙事模式不太管用了。

以前的宣传都喜欢凸显牺牲、悲情、苦难,好像没有眼泪就不足以彰显伟大,没有牺牲就不足以称作奉献。

甚至觉得牺牲越大越好。

在这种宏大叙事中,其实是看不到个体痕迹的。个体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只是一个符号。他们承受的痛苦不被看见,他们成为宣传的工具。

但是在新一代的80后,尤其是90后成为社会主力之后,从小被个人主义熏陶的他们,对于这种刻意的宣传充满了鄙弃。但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复苏。

二是我们对于舆论导向有了更多的反思。

以前媒体具有垄断性,普通人只能被媒体带着跑。而现在,每一个网友都可以用键盘投票。

他们可以通过反馈告诉你们:我们不喜欢这样的新闻,我们不喜欢你们这样把大家带偏。

再回头想一想,护士为了防护选择剃光头,在被媒体宣传报道之后,如何从个体选择演变了集体性行动?在贫困老人捐款被报道之后,是不是关于这样的捐款也越来越多起来?

以前舆论导向掌握在媒体手中,现在网民可以对媒体的导向“再导向”。导向大家不想看到的方向,咱们不答应。

这对于媒体不断去调整自己的方向有帮助,但也要警惕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偏。比如各种阴谋论。

三是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疫情爆发后,大家看到了太多的悲剧,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没有人愿意再看到牺牲,尤其是那些可能并不是必要的牺牲。

大家讨厌比惨,讨厌绑架。

网友“阿部部”的这条热播充分的体现这一观点: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想让他们牺牲所有,希望他们的每一滴眼泪都被珍惜,每一点心愿都被满足。不要让她们不敢说累,不敢说苦,不敢说痛。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结尾

山丹县人民医院心理科护士长用弱水吟的笔名写下诗歌《请不要打扰》,她说: “请不要给我花环╱不要给我掌声╱也不要什么工伤、烈士,几等功……只想疫情结束能安全回家╱即使剩下一把骨头╱也要把自己带回给儿女、爹妈。

她说:“累了一天,一夜╱休息,睡觉╱比你们的赞美更需要。”


“剃光头”被怒批,“强制休息令”受好评:三点原因值得思考


这是一名普通医护最真实的心声。普通人的声音,常让同样是普通人的网民感同身受。

也许有些人想要政绩,需要典型,希望有英雄被架上神坛。但是,普通人只是想好好活着而已。

官民两个媒体场域的叙事冲突值得关注。“强制休息令”受到欢迎,也许是一种好的示范。

最后,希望医护人员也很快可以得到轮休。



end

宛清:关注人生百态,解决情感难题。欢迎关注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