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是什么?

楠宫冰鲟


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随着时代的改变也发生了变化,唯一改变不了就是给子女带孩子……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机……爷爷的养老方式就是放牛放羊割猪草砍柴以及采摘野果挖野菜……奶奶就是喂鸡喂猪……有时候还会纳鞋底……妈妈农忙的时候给我们做饭……直到不能动……而现在,土地退耕了,耕牛也就没了,养殖业变成的专业户的事情……老人也落得清闲……平时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给子女带带孩子……看看电视……散散步……总之比以前娱乐生活更多了……也更注重养生了……我奶奶现在快90岁依然健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bb9cbb25a334af3a082953157bafb10\

爱唱歌的农民辉哥


你好,我是至爱是清欢,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是农村的,我姥姥和奶奶在2018年先后去世,她们都是高龄老人,我奶八十多,我姥姥九十多。我想跟你说说她们的养老方式,其实她们的养老方式呢,就代表了我们农村很多老人的养老方式。

我姥四个儿子两个闺女,她身体一直很好,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自己做饭自己住,后来我舅他们不放心,年纪大了,怕有个万一,商量了一下,让我姥姥在三个舅舅家里轮着住(我二舅因病提前过世了),一直到过世。

我奶奶三个儿子三个闺女,八十左右身体开始不太好,因为我爸爸也是有病提前走了,她就一直在我叔、大伯家里轮,她基本不来我家,可能怕睹物思人,想起我爸吧,我奶奶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不过老了后也确实享儿子的福了。

我姥姥和奶奶都是有儿子有闺女,但是他们只会在儿子家轮着住,不把闺女算在内,农村也有例外在闺女家轮的,不过很少。农村老人基本都是这样,有儿子的老了以后就靠儿子,没儿子有闺女的靠闺女,没儿没女孤寡老人就是五保户,会被安置到养老院里。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微笑]



至爱是清欢


自从自己远嫁陕西农村以后,才真正接触到这个问题。农村的老人和城市的老人不同,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就是养儿防老。

而城市的老人有工作有退休金。儿女开枝散叶,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老人们就有了自己的生活。至少有足够的经济来源,自己养自己。然而儿女自己有了家庭以后,有自己的工作,私人生活。回家陪老人的时间不多,基本上老年人是自己养自己,有的儿女经济状况不好,甚至还啃老。

然而农村的老人没有收入,年老之后指望的就是子女养老送终。但当儿女进入城市有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就会很恐慌没有人为自己养老,时常闹情绪。而我自己远嫁了农村以后,才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婚前根本没觉得是回事的事,现在成为很大的事。公婆时常闹情绪。媳妇夺走了他们的儿子。儿子所有的收入能收回来的尽量往回收。媳妇和自家永远是两个姓。


楠宫冰鲟


对于农村老人养老方式去下:

参保人群: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一、参保手续及流程1、参保办理以村(社区、居委)为单位,参保单位办理登记手续,首次参保时应填写《参加养老保障(险)单位登记表》。2、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随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村(含居委、社区,下同)劳动保障管理服务站提出参保申请,由村负责初审参保资格并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公示单》公示一周,无异议的人员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参保人员若为现已军人或退伍军人,提供人武部出具的从军证明,填写《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役士兵政府补助申请表》,报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年满 60 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 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 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三、新农保缴费标准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保养护理洋洋


农村老年人群现在的养老方式大多数还是以干活为主,大多数子女都长年在外务工,即使子女想让父母彻底放下农活,每天到街上喝喝茶,打打牌娱乐一下,老人们大多也都不愿意,第一因为长年累月的下地干活习惯了,加上他们那个年代饿怕了,他们也是有危机感的,第二农村老人还没有城里的那些老人的同等待遇,随着国家养老制度的完善相信这些问题能够逐步被解决,还有农村老人们就是觉得自己还能动弹,就不给子女增加一分负担,这是长期根深蒂固的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希望这一现象能得到改善。同时也希望农村的老人们能得到城里老人们的同等待遇,让他们活的更轻松。




毕大泡


朋友你好!我是三朵花,来自农村,我来说说我们这边的情况:

我们村老人的养老方式都是家庭养老。

首先拿有子女的来说,大部分的老人都会和儿子住一起。身体不好的时候,子女都会来照顾,儿媳和女婿也都不会坐视不理。不孝顺的儿女不能说没有,但是那种虐待老人不让吃不让喝的,在我们这里不太多,过份点的就是不让吃好的。让老人多做事,少吃好的。但是,这样的老人反而身体更健壮一些。因为现在农村的农活比较以前少了很多,多做事反而起到了锻炼身体得作用。反观那些儿女大鱼大肉伺候还不让干活的老人,有很多都出现了三高。当然还是不提倡用这样的方法锻炼老人。

其次是没有儿女的老人,他们大部分都和自己的侄子住一起。因为以前的老人都有田地和宅基地之类的,哪个侄子养他,百年之后东西就归哪个侄子。

以上就是我们这边的老人的养老方式,希望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农村三朵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要的选择是老人的子女应该抚养,如果老人有自理能力,可以子女每个月给老人生活费,老人可自行吃喝,对于老人自理能力不强或者没有自理能力,在或者说有老年痴呆的老年人,我觉得子女还是应该留一个人在家看管老人,如果老人的子女较多,建议从老大开始,一家生活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此类推。

还有就是,现在老人的福利都很好,比如有社保的,每个月都有返利,还有超过90岁的老人,政府都会给一定的补贴,还有老人年轻的时候如果有存款,建议子女们商量好钱由谁保管,而且应当用纸记下来出入账,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子女们应当过年的时候都回家看看老人,还有平时如果老人在家里吃饭,一定要清淡饮食,切勿只根据自己的口味做饭菜。

赡养老人,乃是每个子女应该做的,希望大家尊老爱幼,尊敬长辈


川乡小杨妹儿YQ


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

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的经济来源有:

1、子女拿钱。看子女的经济情况,有多有少。

2、国家老龄补贴。目前大概每月在一百元左右。

3、自己还能劳动的,从种养业上获取一些收入。比如养鸡鸭,种蔬菜,自己吃不完有剩的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换点生活零花钱。

如果生病住院就是亲人照料,医药费可以从新农合报销一部分。

如果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居家休养。

如果有长年病就只好子女陪伴。子女就不能外出打工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农村居家养老,有好的地方:如果子女孝顺,有经济实力,能有亲人陪伴,温馨和谐,能享天伦之乐。左邻右舍都很熟悉,能互相帮助,串门聊天,不寂寞。

也有不好的地方:经济没有保障。如果家里穷,子女负担重,又或子女不孝顺,自己失去了劳动能力,会晚景凄凉: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有病拖着,甚至最后孤独离世。

就是不知道以后国家有没有更好的政策?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证农村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Jk自由


你的问题很有深度,我来回答。

我国目前主要是家庭养老居多,毕竟传统文化中“养子防老”嘛。但是随着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家成了空巢,养老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目前农村养老遇到什么问题呢?

一、农村老人收入低下。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目前阶段相差较大,2018年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为14617元和39251元。另外农村居民的养老金也远低于城镇居民,每月仅88元,因此靠养老金来维持晚年生活不可能。只能靠子女赡养,而现状是,不少农村老人仍然在拼命支持儿女,年轻人“啃老”比较普遍。

二、农村缺乏养老机构、企业,医院、志愿者、护理从业者等社会养老服务。而在稍微富裕具备养老机构的地区,一些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依赖子女护理养护。

解决当前农村养老矛盾的办法如下:

1.国家投入设备设施,建立农村养老场所,发展互助养老。当前行政村小学合并,闲置的校舍、粮所、办公用房均可以改造。农村中稍微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较好的照顾身体差的,共度晚年。

2.互联网远程监控,上门服务养老。目前互联网在农村铺设较快,通过互联网连接,随时掌控农村老人身体状况,及时上门医治。

3.引入社会力量发展农村志愿服务机构。

4.国家通过土地政策、财政补贴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机构,为空巢老人洗衣做饭,陪同看病,代购等服务。

以上答案若无法解决你问题,随时再讨论。





蟹蟹邦


主要有三种模式,即

1、家庭养老。以家庭为中心,靠子女亲属养老。这是目前农村养老的主流,老人都有自己的子女、儿媳、女婿,再之后的孙子、孙女等等,作为一个家庭,家庭成员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就算子女不在身旁,同样生活在农村的亲戚朋友都会帮忙照料老人。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一直都有“孝”的影子,如果不赡养老人,就是不孝,是会被村里人瞧不起的。

2、社区养老。它以村庄或村落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力量,合理开发、调配、运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支持。具体就是开办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等。

农村社区养老是当前农村社会养老的发展方向。农村社区养老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灵活性高,能因地制宜。

它以村庄或村落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力量,合理开发、调配、运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支持。

3、民间养老。一些民营企业投资开办的养老院等,有养老意愿的个人进行选择。一般这样的养老院收费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