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延遲開學,直播課堂存在哪些問題?

騎著蝸牛兒去旅行


針對目前的情形,我個人對我所在的教學環境(大班級)分析,認為直播課堂有以下幾點是問題:

1、網絡問題。不是每一個學生家庭都能具備良好的網絡環境。如前幾天看到的新聞中就有“一高中學生為聽直播課,到房頂蹭鄰居無線網。”

2、缺少互動,效果不好。由於學生不在課堂,老師又不清楚學生的聽課紀律和聽課效果,導致不能更好的施展教學。

3、費時費力沒效果(對於低年級學生)。對於自律性好,愛學習的同學來說他會聽,但是家裡的環境和學校不同,可能學習時家庭因素影響導致收效甚微; 而對於自律性差的同學來說就更沒效果了(試想:他在你面前,你面對面對他說都沒有成效,你和他還隔了屏幕,換做是自己可能也不會認真聽。)

4、學生手裡沒有課本聽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5、部分家長已經回到崗位工作,無人對其的督促,學生更不會聽課了。


小胖子老師


一場疫情,學校開學的日期遲延了許多天,到現在還沒有確定真正的開學日期。於是網絡直播、線上教學火了起來。根據“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個學校都開展了直播課堂。

學校開展直播課堂對學生帶來了許多益處,特別是高三、初三的學生。但經過一、兩天的直播課堂,也讓人看到了存在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待解決。

首先是老師方面的問題。許多老師都是第一次接觸網絡直播教學,一夜間,老師都成了網紅。但老師在直播時遇到了許多問題。

為了上了直播課堂,老師要放棄多年的教學經驗,重新備課,重新設計教案。還要熟悉各種軟件的使用方法。不懂軟件的使用,根本不會進行課堂直播。網上有這樣的案例,某位老師直播了30分鐘,但根本沒有聲音,原來是話筒沒有打開。這樣的問題肯定不只一個老師有,許多老師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電腦上直播要懂如何使用軟件,遇到各種問題如何解決,這並不是一個老師能夠在短時間內能夠掌握的。在手機上直播,要知道手機如何擺放,光線如何調整等。要進行直播課堂,這些問題都需要都是解決。

其次是學生方面的問題。學生通過直播課堂能夠學到知識,但這樣的學生是不多的。平時學習自覺,自主性的強的學生還可能學到一些知識,但平時上課或作業都需要提醒、監督的孩子根本不會學到知識。他們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不會主動完全老師佈置的作業。直播課堂往往都是填鴨式的教學,孩子缺少學習的主動性,缺少思維的質量。學生長時間盯著屏幕,看著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孩子的健康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看似學生學到了一點知識,但是以孩子的健康為代價的。所以,進行直播教學時也希望以講解練習為主,以複習為主,時間還要短一些。一旦傳授新課,學生之間的差距會拉得更大。

再次是家長方面的問題。過了正月十五,許多工廠都要開始工作了,父母親沒有時間督促孩子直播學習了。一些不自覺的孩子,離開了父母的督促,根本不會進行直播學習的。孩子雖然開著直播畫面,但心思早就飛到九霄雲外了。你講你的,我做我的,互不搭界。開始工作的父母親們根本沒有時間來管孩子,直播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是設備方面的問題。一時間,許多學校直播網絡直播上課,但網寬、網絡服務器只有這些,難免造成掉線問題。一旦掉線,再想進入直播間就比較麻煩了。

還有一些家庭,孩子比較多,要同時收看直播教學設備不夠,手機、電腦、電視都用上了,每個孩子一個房間。這還是條件比較好的家庭。要知道,還有許多農村學校的學生家中只有一隻智能手機,一個孩子看了,另一個孩子就沒有辦法了。還有一些家庭根本沒有網絡,也就不能收看直播教學了。

藉助網絡進行直播課堂是好事,但我們要做的更紮實,做得更有效。要真正實現全員參與,有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行。

我是藍兔有話說,歡迎您的關注、留言、點贊、轉發!

藍兔有話說


最近一直在陪小朋友一起上直播課堂,談談我的看法吧!

首先,很多直播課堂都是大的線上教育免費推出的,而且都感覺還是不錯的。比如我們最近聽了三個直播課堂的課,猿輔導、學而思網校、新東方在線,線上老師真的是不容易,基本親和力都很強,而且要能夠吸引孩子,所以互動還是非常多的,可以發個小紅包啊,可以開個玩笑啊等等,孩子聽了感覺還是很好的。最後我們也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了猿輔導的。小學階段一下午上三門課,有時還會有編程,還是不錯的!

其次,直播課堂孩子自己看,沒有家長監督效果沒有這麼好,所以哪怕不是陪看,讓孩子知道你也在關注還是好的。另外,直播課堂的缺點在於沒有固定的教材,或者沒有紙質版的教材,因此沒有預習什麼的,這就要靠課後的複習。所以我是讓孩子做一部分筆記的,然後課後複習。因為沒有課後作業鞏固,所以這個也是家長要關注的原因。

最後,直播課堂的最大不好和我的擔心就是孩子的眼睛問題。因為長時間對著電腦,孩子的眼睛還是會受不了,而且現在只能待在家裡,基本活動都是限制的,所以這個就很麻煩。我們雖然儘量要求他要多看外面,但是還是很難做到。

此外直播課堂的內容還是要甄別的。這個不能進行新課的學習,所以學些什麼內容這個是要家長篩選的。比如我們數學就是學習的思維訓練,英語是閱讀,還有語文主要是作文和閱讀。我感覺都是基本功,還是很不錯的。

所以雖然很多人吐槽網絡課,但是我們家上得還是非常不錯的,當然要說真的能增加多少知識,這個發現是真的沒有。所以我想平時上的補習班,大多也是這種情況。


冰魚媽媽


直播課作為一個不算新生事物的新事物,成為了現在孩子們學習的一種形式。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真實場景下,初中生們都是怎麼上網課的?

1、背景音

因為有的網課是錄播課,加上很多直播課的網課也是可以回看的,這些課基本上不太需要要在固定的時間聽課,時間靈活自由。

加上網課都是在家上的,所以很多孩子在對待網課的態度上,就顯得有些放飛自我了。

吃飯時候聽聽、洗澡時候聽聽、寫作業時候聽聽...

大家都知道學英語要磨耳朵,那你見識過用數學、物理課來磨耳朵的嗎?

平時坐在教室裡認認真真聽課,都沒有懂,當做背景音就可以聽懂了?

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2、只放前十來分鐘

如果你覺得孩子當背景音來聽,很生氣。那你可能脾氣蠻火爆的,畢竟孩子還老老實實的打開聽了,他還是很在乎父母的意見的。

聽,這個動作孩子沒有作假,也沒有欺瞞父母,絕對聽了。只是在聽的效率上,選擇了敷衍。

這說明,這個孩子還是很聽父母的話的,也很誠實。

下面這個行為,就有點過分了:只放前十來分鐘。

為什麼會有這種操作?

網課系統會根據你的聽課時長,判斷你這節課是否有上,也就是網課中的一項完課率統計。

每個平臺的這個時間不固定,一般是十多分鐘左右。如果你沒有達到,系統會認為你沒有上課,有的比較貼心的機構,輔導老師還會給家長打電話,關心一下為什麼沒有聽課。

現在家長們明白了吧...

有的孩子會卡準這個時間,一到時間就退出了,該幹嘛幹嘛了。

這樣數據統計時,課都上了。

可是真的上了嗎?


3、上課手不夠用

家長很好奇,上課為什麼會手不夠用?

老師講題太快了嘛?來不及記筆記嘛?不不不,因為在吃東西....純粹數量上的不夠用...

直播課時間快到了,準時打開電腦-進入直播教室-蓋上攝像頭-打開筆記本-開始聽課。

聽著聽著,順手拿起了旁邊的柚子,開始剝柚子,吃起來。於是華麗麗的因為手忙不過來,兩個知識點沒有來及記。

媽媽們看見孩子邊聽課邊吃東西肯定生氣呀,質問孩子:

“你為什麼上課吃東西?”

“我吃點水果,養生!”


4、破壞親子關係

以前孩子們在線下上輔導班,隨著現在公共交通的發達,大多數初中生都可以獨立上下學。

偶爾遇到惡劣天氣,父母接送一下,偶爾再培訓機構附近帶孩子吃一頓好吃的,盡顯母愛。

孩子在輔導班,和同學嘮嘮嗑,聊聊八卦,吃吃小零食,順便聽聽課,消除一週疲憊。

母親體諒孩子在外奔波一天的辛苦,孩子回到家自然對其溫柔了不少。

孩子見到如此溫柔的老母親,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愛,是父母的愛,作為一箇中學生,要好好報答父母,做一箇中學生該做的事,寫作業!

好了,大家可以從這個短暫的溫馨畫面裡醒一醒了。

如果孩子上網課,原本在輔導機構發生的那些嘮嗑、聊八卦、吃零食、走神,父母是看不見的。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孩子當著你的面,對著電腦或者iPad發呆、吃東西、上課思想不集中....

我此刻彷彿都能聽見老母親們的怒吼。



5、用眼疲勞

很多低年級或者幼兒園的家長,也非常熱衷給孩子報網課。

可是,這部分家長中,很多家長非常不支持孩子看動畫片,說傷眼睛。

網課就不傷眼睛了?

有的孩子網課聽的認真,媽媽會獎勵看一集動畫片。

額...豈不是變相延長了孩子眼睛使用屏幕的時長?

還有的家長表示動畫片看多了孩子會反應遲鈍。

看動畫片一樣的網課,反應會靈敏?

在低幼孩子的認知裡,他們比較難分清楚媽媽給我看網課,和媽媽給我看動畫片是兩件事,他們會認為是一件事。

可是動畫片不允許,看網課允許,在孩子的眼中“媽媽,你雙標!”


雖然剛剛吐槽了很多,但是在這個特殊階段,網課的確解決了大多數孩子在家“停課不停學”的難題。


但是,網課和其他線下課相比,會對孩子的要求相對來說比較高一點,更適合自控能力強的孩子。

如何讓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學會和一塊屏幕和平共處,是媽媽們在孩子上直播課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資源的開放性,孩子們可以學到的內容和渠道比從前要多的多。

孩子們已經很容易就面對到豐富的資源,可是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們還沒有做好學會學習的準備,不知道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整合這些資源,如何去使用這些資源...那麼,這些資源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無用的垃圾。


正如孩子們上網課,網課好嗎?當然好!


可是孩子們沒有一個正確使用網課的方法、學習態度,那麼這些優質的課程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毫無意義的噪音。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比起單純的被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篩選、整合、使用知識。


達到進化論


做為小學老師我來給你解答一下:首先我們建立在現在還是寒假不應該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基礎上,如果開課後我們是怎麼做的呢

我們先理清一下共識

面對難題一: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有語文,數學,英語課。學生天天看手機學習,長期一定影響孩子眼睛健康,容易近視。

難題二:怎麼讓學生有興趣和動力來配合學習

解決方案:

1.按原定計劃,開學前一概不能網上上課開學後有條件的學校線上上課,沒條件的推後補回,保證孩子學習課時。

2.能用音頻儘量用音頻,不一定用視頻。

3.內容上,不要求多,不要求快。課程要精心講解。

4.把疫情當做一個課堂,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作業,比如自主蒐集疫情信息、整理疫情數據、分析疫情產生原因、預測疫情的社會影響等,從而鼓勵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幫助其瞭解社會運作、科學防疫、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識。

具體而言,小學為例

一,二年級每天學習不超過1小時

三,四,五,六,每天不超過2小時

困難肯定是會有的,為了孩子的初心不會變,

學校即社會,社會即教育



龍少拉丁舞資料公佈


2020鼠年的一場疫情,導致了舉國上下一片寧靜。學校推遲上學,工廠推遲復工,各大線下實體店都暫停營業。中國有句古語: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場疫情,也催生了很多的機遇。其中線上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就目前的模式來看,還處於1.0版本階段。

昨天(2月9號)本人線上體驗了兩節不同的課程,一個是英語,一個是語文。與線下面對面授課相比,我總結了三點優勢與三點劣勢。下面就個人觀點,討論一下:

先說說優點,

1,線上教育是教育方面當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老師在線上只需開設一個課程體系的窗口,即可面向全國的人員進行培訓,講解。

2,線上教育也是最安全的教育方式之一,就如今年的疫情舉例,完全可以避免特殊時期下的人員聚集和接觸。

3,線上教育的第三個優勢,就是課程多樣,學員們即可按照學校課程學習,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體系,孩子也容易找到合適自己的興趣領域。

再說說線上教育的三大劣勢:

1、線上教育目前發展的情況,第一大劣勢是很難保證教學質量。無法一一為學生們解疑答惑,很大程度會導致孩子們失去坐在電腦前學習的興趣。

2,線上教育的第二大劣勢就是,監管難度較大,比起老師在現場講解,線上視頻教育往往就是“盲教”,老師並不知道另一邊的孩子在做什麼,很難監督孩子們的學習狀態。

3,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力成本會逐漸增加,打個比方。一個班級有50個人,平時課堂上課一個老師就可以解決,現在這50個學生分佈在50個家庭,待上課時家長大部分會陪伴在身邊,如果讓孩子一個人去自主學習,是很難確保孩子不會去瀏覽其他信息的。

所以,就個人對目前線上教育而言,還需完善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主動與被動的區別。主動學習的學生,在哪都一樣。而被動的孩子,需要有一些方法去進行引導和督促。

但我相信隨意社會的不斷髮展,線上教育會越來越精緻,越來越有成效。謝謝!



一個未長大的成年


一線教師和你說說吧,對於自律好的孩子,可以,但是大部分孩子還是不行,學習環境也不對,直播課學生就是看老師講,老師不能每個都看到,只能一個一個連麥,不切實際,我覺得效果不好,我現在直播就是講題,由於是高三,但是,學生不改錯,不總結,老師檢查很困難,我每天都要催,家長也很鬆懈,家長必須好好管理


愛生活的小琦


今天正式開課

問題1:大家同一時間進入,十分卡,十幾二十分鐘進 不去。家長老師也忙的不可開交。

問題2:網課,知識內容講到,但不能給孩子思考時間,不能互動。

問題3:網課對於自律性好,愛學習的孩子們是不錯的選擇,環境舒適安靜 ,對於自律性差的同學可就派不上用場了。

問題4:課後練習作業也相對偏少。

還是由自己老師親自錄製視頻播放要好很多。現在我們老師都是自己錄製製作,播放群裡,這樣一點也不卡。如有什麼疑問還可與老師溝通。老師們還會實時監督練習作業。老師們講解十分仔細。


梅朵拉姆


不利方面:

1.學校老師對網課流程沒那麼熟練,對老師也算一個挑戰吧!

2.不利於師生之間的交流。老師比較難觀察到學生的現狀,孩子注意力也沒那麼集中,有問題也不一定能很順利地提出來,特別是針對小學生,需要父母的輔助以及陪伴

3.孩子們視力正在發展階段,網課對視力不利。


初心兒飛驢


就在寒假前,老師家長喊著:一部千元機,成績滑滑梯,寒假尚未結束,停課不停學已成為最時髦的口頭語,大家問過手機的感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