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市衛健委:一線醫務人員家中老人,24家養老機構可臨時託養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高小俊表示,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371.3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7.2%。老年人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北京市將老年人作為疫情防護的重點人群,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機構作為疫情防控的重點領域,全力做好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市衛健委:一線醫務人員家中老人,24家養老機構可臨時託養

助力居家老人防疫,增加開藥量,減少往返醫療機構次數。為減少老年人到醫療機構就診次數,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同時保障患者治療要求,北京市對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明確診斷並需要長期用藥的,接診醫師在保障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據病情需要適當增加開藥量到三個月。如果老年慢病患者開藥不方便,也可請家人代替開藥,醫院會做代開藥登記。

家庭醫生團隊及時瞭解掌握簽約老年人身體狀況,對出現發熱等症狀的老年人,做好健康指導以及就醫、轉診等工作。通過家庭醫生簽約APP、線上家庭醫生、電話、微信等方式,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慢性病、常見病遠程諮詢,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健康指導。

關注老年心理健康,北京廣播電臺《老年之友》節目開辦了老年心理專欄,緩解疫情防控期間長期居家給老年市民帶來的心理問題。發揮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和村醫的作用,做好社區和農村老年人的宣傳引導和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關愛一線醫務人員家中老人,24家養老機構可臨時託養。

開展人文關懷,對醫務人員家庭中的老年人進行照護。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儘量不安排雙職工的醫務人員同時到一線工作,特別是家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的醫務人員,要儘可能使其兼顧家庭。針對因子女、近親屬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員參與全市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特別是支援湖北武漢疫情防控醫護工作而無人照料的老年人,以及因照料護理人被隔離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空巢(獨居)、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親屬已接受隔離治療的老年群體,全市共安排24家養老機構接受特殊老年人臨時託養。

高小俊表示,新冠肺炎病例中,老年人比例較高,尤其是75歲以上老年人大多患有較嚴重的基礎疾病,治療難度大,較易發生病亡問題。請老年朋友在疫情期間勤洗手,少遛彎兒,戴口罩,不聚會,多保暖,少聊天,確保健康不染病。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