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馬雲、任正非不謀而合,疫情過後就該這麼幹!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至今仍未褪去,而近期隨著疫情逐漸被遏制,被迫暫停擱置的經濟也開始復甦。然而,疫情終究會過去,疫情過後的警示卻更加值得引起思考和重視。

在疫情期間,李蘭娟院士的一席話在網上廣為流傳,不少網友紛紛轉發分享。李蘭娟院士提出的觀點表示,希望在疫情結束後,國家能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引導青少年不要再繼續盲目追星,中國的未來不是靠明星,而是靠那些一線科研人員,醫生、教師。

馬雲、任正非不謀而合,疫情過後就該這麼幹!

李蘭娟院士的說法言之有理,在物慾橫流的時代,互聯網造就了一批年少多金的特殊群體,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並改變了一代人的三觀。人人都渴望成為大把撈錢、瘋狂吸金的網紅和明星,而看似樸實無華,又無法收穫鉅額經濟收入的平凡之職業越來越被忽視,向錢看、向厚賺,一心向往紙醉金迷的物慾生活,而不再失去了夢想和對科研人員、醫生、教師的敬畏。和來勢洶洶的疫情相比,盲目沉迷於追星,養成“金錢至上”價值觀的不良風氣,同樣不容忽視。

馬雲、任正非不謀而合,疫情過後就該這麼幹!

對此,馬雲和任正非也曾提出不謀而合的類似觀點。此前,馬雲曾預言稱,未來20年後,50%的工作將徹底消失,機器人將取代大部分人類的工作,而祖國未來的命運決定於1500萬新生兒。馬雲的意思很明確,下一代年輕人才是國家的未來,而樹立正確的價值和人生觀也是至關重要,這一觀點也同樣得到任正非的認可,在華為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模式上也充分體現的淋漓盡致。

馬雲、任正非不謀而合,疫情過後就該這麼幹!

教師出身的馬雲,儘管早已收穫巨大的事業成就,個人財富也上升為中國首富的最高級別,但金錢和財富並未影響他對於慈善、教育和環保的熱愛,始終保持初心不變。不但設立了馬雲基金會,長期關注教育和慈善,並投入資金幫助鄉村教師和推動鄉村教育發展,在疫情期間,阿里巴巴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為抗疫一線出錢出力。在宣佈“退休”後,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雲,更加熱衷投身於教育、慈善,放著一大堆頭銜不用,卻偏以“鄉村教師代言人”自稱,而阿里內部的人才戰略以及企業文化,都不只是側重於員工的能力,而更側重於培養正確的觀念和思維模式。

馬雲、任正非不謀而合,疫情過後就該這麼幹!

無獨有偶,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近幾年來,華為取得了突飛猛進的迅速增長,而華為堅持不上市、內部科研人員佔股分紅的特殊機制,以及重金鼓勵科研人員,扶持自主技術產業的理念,也始終堅持如一。在業內,華為的高薪待遇幾乎是人盡皆知,尊重並重視人才是華為的核心理念,任正非表示,華為未來,靠的是新生的年輕一代。華為曾投入重金,在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並且開出近百萬年薪、最高201萬年薪的超高薪酬待遇廣納人才,招募有能力、有技術、敢打敢拼的科研人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高薪激勵的人才計劃,也逐漸變為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馬雲、任正非不謀而合,疫情過後就該這麼幹!

追求高薪是正常的追求,但明星天價片酬、網紅一夜暴富,並不能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更不利於青年人的成長,追求財富無可厚非,但樹立正確的三觀也同樣十分重要,做技術、搞科研,也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也能夠獲得尊重,而並非只有明星網紅才是人生贏家。

在疫情過後的警示,相比疫情本身更加應該引起重視,馬雲早有預言,任正非已採取行動,也印證了李蘭娟院士提出的觀點,並非只是在疫情期間需要重視,而更需要長期關注和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