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專訪張建華:核技術“臨危受命”發揮重要作用

專訪張建華:核技術“臨危受命”發揮重要作用

張建華到輻照滅菌企業現場調研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核工業迅速行動。作為核工業主管部門,國防科工局積極部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保障。2月4日和6日分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2月5日國家有關部門組織起草並及時聯合發佈《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範(臨時)》。到2月9日僅用5天時間就實現了利用核技術對醫用防護服進行輻照滅菌的規模化應用。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張建華在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利用輻照滅菌技術替代傳統環氧乙烷滅菌方法,使醫用防護服滅菌時間由原來的7~10天縮短為1天左右。核技術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臨危受命’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月9日到24日,僅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就已有44家單位完成139萬餘套運往疫情防控一線。不止如此,在疫情防控後期,核技術在處理醫療廢物等方面還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張建華進一步表示,“針對此次疫情防控,‘十四五’期間將更加註重核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工作。”

迅速行動 核技術戰“疫”臨危受命


記: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行各業都迅速行動起來,打響了共同抗擊新冠疫情的阻擊戰,核行業也不例外。針對此次新冠疫情,國防科工局作為核工業主管部門,都作了哪些部署?開展了哪些工作?

張建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防科工局黨組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時間成立以張克儉局長為組長的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及時採取行動,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為全國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一是提高站位、服務大局,精心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國防科工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核行業管理部門作用,統籌行業技術資源,分別於2月4日和6日召開局黨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並積極動員涉核集團公司和相關民口配套單位,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調整生產供應能力,盡最大力量提供疫情防控急需物資,為支援全國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群策群力、集智攻關,積極推動核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當前疫情形勢下,爭取時間就是挽救生命。為此,國防科工局提出利用核技術進行輻照滅菌替代傳統環氧乙烷滅菌方法,縮短醫用防護服生產週期,提高供給效率,來解決此次疫情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緊缺問題。同時,聯合相關部門緊急啟動輻照滅菌技術方案、工藝流程論證相關工作。2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委託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組織輻照企業起草《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範(臨時)》,並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監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佈。2月9日,利用核技術對醫用防護服進行輻照滅菌並實現規模化應用,僅用5天時間。可以說,動員能力、科研攻關、成果轉化效率前所未有,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又一生動體現。

專訪張建華:核技術“臨危受命”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主動作為、勇於擔當,積極動員各方力量保障疫情防控物資有效供給。國防科工局堅決履行行業管理部門責任,系統梳理出全國190傢俱有輻照滅菌能力的企業清單,並結合疫情防控急需,優選出37傢俱有豐富醫療用品滅菌經驗單位,形成《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單位參考名錄》,及時下發至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與此同時,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動員列入參考名錄的輻照企業與國內55家醫用防護服(國標)生產企業進行有效銜接,確保“生產—滅菌”高效運轉。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緊急啟動“抗疫”項目,安排中國同輻公司獎勵性科研經費700萬元,支持核技術應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

從2月9日到24日,已有44家單位完成139萬餘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並運往疫情防控一線。目前,國防科工局正積極動員全國近百家輻照加工企業為疫情前線醫療物資提供免費滅菌服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4日,累計處理醫用手套2745萬套、一次性口罩1774萬個、採樣管2207萬支、中成藥1294餘萬噸,及其他總價值3000餘萬元的醫療物資,預計後續將會釋放更大產能。

記:在此次抗擊疫情阻擊戰中,核技術應用發揮了哪些作用,還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張建華:利用輻照滅菌技術替代傳統環氧乙烷滅菌方法,使醫用防護服滅菌時間由原來的7~14天縮短為1天左右,大大提高了醫療防護用品的供應保障效率,這是核技術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臨危受命”發揮的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一箱防護服四面通過15分鐘鈷60或電子加速器產生的射線照射後,即可完成輻照滅菌。與傳統滅菌方法相比,輻照滅菌技術除具有時間短、效率高等優點外,還具有無損傷、無殘留、能耗低、運行操縱簡便、自動化程度高、適用於大規模輻照滅菌等特點,應用前景廣闊。

新型冠狀肺炎治療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的醫療廢水和醫用垃圾,亟待進行處理。在疫情防控後期,核技術還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一方面,利用電子束輻照技術對醫療廢水進行輻照,產生的強氧化物質可與水中的汙染物和細菌相互作用,進行氧化分解,從而實現消毒滅菌作用。目前,我國在電子束處理廢水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具備工業化應用條件。另一方面,採用輻照技術處理醫療廢物,與傳統消毒滅菌方法相比,無需對廢物包裝進行拆解,避免二次交叉感染,即可實現高效消毒滅菌,又大大降低了醫源性感染的風險。後續,國防科工局將通過核能開發等科研渠道,加大核技術應用在醫療廢水、醫療廢物處理技術的科研攻關力度,推動核技術在相關領域應用。

加大布局 更注重核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推廣應用

記:目前我國核技術應用總體發展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張建華:我國核技術應用自上世紀90年代步入產業化發展階段以來一直保持高速發展。近年來,核技術在材料改性、無損檢測、輻照誘變育種、食品農產品輻照加工、核醫學、醫療用品滅菌、廢物處理、公共安全等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水平的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年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年產值達數千億元,但核技術應用產值目前僅佔我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0.4%左右,遠低於歐美等核能發達國家3%~4%的水平。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我國核技術應用存在關鍵技術儲備不足、產業規模不大等問題,特別是在加速器研製、同位素生產、核探測技術研發方面還有較大差距,“高、精、尖”的核技術應用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國際知名的核技術應用產業品牌缺乏,產業做大、做強面臨挑戰。

記:今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年,結合此次疫情,國防科工局將在核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如何佈局,並在哪些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張建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國防科工局作為核行業管理部門,持續推動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特別是針對此次疫情防控,我們將更加註重核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應用和推廣工作。今年,國防科工局將結合“十四五”核工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重點在以下方面加強核技術研發,推動核技術產業發展。

一是加強醫用同位素的保障供給。目前,我們正按照中央領導批示精神組織開展《醫用同位素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擬通過技術攻關、完善能力體系、加強政策和人才保障等措施,建立醫用同位素穩定自主供給體系,徹底扭轉受制於人的局面。初步考慮在“十四五”期間,啟動建設1~2座醫用同位素生產設施,確保碘-131、鉬-99、鑥-177等主要醫用同位素實現自主供給。

二是拓展核技術在農醫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在農學方面,加強輻照誘變育種、食品輻照、病蟲防治、貯存保鮮等農學領域技術攻關,逐步擴大應用範圍,積極拓展農副產品輻照加工產業。在醫療方面,加大醫用質子迴旋加速器、重離子治療加速器、PET-CT等先進診療設備的研製,提高核技術在醫學領域成果轉化能力水平,打造一批應用前景廣闊、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高端核技術診療設備品牌。在公共衛生方面,注重核技術與相關生物學技術的綜合應用。比如利用射線與共生菌相結合的技術,通過“以蚊治蚊”方式,阻斷登革、塞卡等病毒傳播,從而實現蟲媒和蟲媒病的防控等。

三是加強核技術在工業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大力提升核技術在核輻射屏蔽材料、特種橡膠材料改性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力度,加快科技成果市場轉化力度,實現批量化生產。提升先進核探測儀器儀表、爆炸物監測裝置等核技術應用產品的技術水平,擴大產業規模和市場份額。加強工業用各類放射源、示蹤劑以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經營與技術服務,不斷推動產業發展。積極支持核技術在輻照滅菌中的應用,特別是針對此次疫情,打通我國醫用防護用品輻照滅菌產業鏈,不斷壯大核技術在醫療消毒滅菌領域的產業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