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近年,隨著國學的興盛,普通大眾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在孩子教育方面也越發的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興盛是全方位的興起與復興,中華幾千年傳統文化是中國獨有名片,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書法藝術,這些年傳統書法開始迴歸,碑帖拓本必然會受到市場追捧。與書法藝術息息相關的碑帖的地位也就隨之越來越高。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說到碑帖收藏,那麼不得不說的就是如何鑑定碑帖的價值!

大家都知道,目前收藏市場上,碑帖拓本的贗品還是比較很少的,但是,一張碑帖能不能達到收藏級,這個時候就要看它的時代和其他因素。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其實,對於古代碑拓的鑑別、收藏、整理,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碑帖的專著,自宋代始,以考據內容和書法為多。與此同時,清中葉以來考據學很盛行,後來定海方若又著《校碑隨筆》一書,專論名碑字畫損泐年代,如漢《廬江太守衡方碑》,碑內"將"字未損,為明末清初時拓。北魏《馬鳴寺碑》尚未斷裂是道光以前拓本。作偽的就依其說,將原碑損壞字或斷裂處,在碑上嵌蠟填補以充舊拓。故凡舊拓帖發現在考據處顯得筆力軟弱可疑的,或者發現紙墨不夠年代,絕色不正路的,都要引起注意,非經仔細研究,萬不能隨便論斷。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而碑拓收藏的重點應以唐代以前的碑刻為主。石鼓文是中國石刻藝術之祖,原石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唐代初年在陝西出土,傳有唐代拓本,今未見。現存有明安桂坡十鼓齋所藏三種北宋拓本。明初拓本,"颽"字未損,明中葉拓本"黃帛"二字未損。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碑拓的辨偽及版本鑑定,主要從歷史年代、地理、避諱、書體、書法及拓印、紙張、題跋、印章等方面入手綜合考據。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充分學習和借鑑前人的經驗是現在鑑賞碑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初入收藏碑帖的藏友可以閱讀學習方若的《校碑隨筆》、王壯弘的《增補校碑隨筆》,這兩本書考訂碑學十分詳細,可以說是碑帖收藏的基礎著述,細讀之後必定會受益匪淺。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碑帖收藏,最最重要的就是原石的鑑別,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原石碑往往被毀壞,這個時候就要收藏者要知道和認識古代留下的各種拓本,那些僅存的原拓本或孤本,就會價值連城。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在古人看來,好的碑帖價值千金,據史料記載,黃庭堅曾有記孔廟碑的"貞觀刻",以千兩黃金所購得。不過,後來的後翻刻的"成武本"、"西安本"的翻刻本質量不及原拓本,其價值也就天壤之別了。1920年,大收藏家羅振玉出售由他鑑定的明拓本《西安本廟堂碑》,價值140大洋,張叔末藏《成武本廟堂碑》值120大洋。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有人問,碑帖有沒有作假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些作偽的"假冒貨"大多是古人做的。因為古人比我們現在更加追求收藏碑帖,古人作假的有:宋人作偽唐代的碑帖拓本,明朝卻重刻或者翻刻宋朝的拓本。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從保存至今的碑帖中,我們發現南宋以後,碑帖的制偽高手開始從拓法上和刻石上下功夫;進一步鑑別出書法的風格、用筆等是鑑賞真偽的主要依據;還有就是題簽、印鑑、題跋等這些鑑別碑帖的輔助依據都能幫助我們鑑定真偽。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好的"偽品"也值錢。碑帖鑑定專家說,保留至今的歷朝歷代的"偽品"之中,存在一些重刻和翻刻版,由於原物已毀或早已失傳,因而重刻的叫重刻本,這種本因為原石不存在,拓本又極稀少,或已成為孤本,或者根本就沒有傳下來,因此重刻本的價值也不可低估。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重刻本自然也有先後、優劣之分。如秦《嶧山碑》傳說為魏武推倒,邑人火焚而不傳。杜甫嘗有云:"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則可見唐時已有摹本,惜今也不傳。今所傳者,唯宋淳化四年八月鄭文寶以南徐鉉摹本,重刻於長安。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在碑帖中,還有一種叫做偽刻。這是假造者根據書本上的資料,杜撰成文,書寫刻成的。這種偽刻是沒有根據的杜撰,更不如翻刻,所以毫無價值可言,對於藏者們來說,需要仔細辨認。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對於偽刻騙取人們信任的套路,一是謊稱某月某地出土;一是以拓片騙人,甚至是乾脆連石刻一起出售。如漢《營陵置禮碑》、《張飛立馬銘》、《陶宏景墓誌》等就是這類偽刻。漢碑偽作,明代已經不少,且書法面貌酷似,沒有一定經驗的人,很容易信偽為真。

鑑賞專家分析:碑帖多年收藏經驗,碑帖收藏的純實戰鑑偽技巧


從近年碑帖拍賣價格上看,雖然碑帖市場價格不斷飆升,但碑帖拓片收藏依然還有很大潛力,至少與100年前的熱度就不可相比。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家作品拍賣價格過億已成常態,而唐拓、宋拓最多也才千萬以上。碑帖自宋代興起,一直到民國都是極珍貴的收藏品,我們期待它迴歸到自己應有地位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