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这里藏锋是什么意思?

书法学习秘籍


这里的锥画沙,不是搞建筑用的沙子。书论中写的"沙″是吴人说的水中泥地,水边细腻而湿润的泥土,平整光滑。现代称"潮泥″。

锥画沙,指用锥在"潮泥″上写字,痕迹中正,两侧细腻的泥匀整凸起,起止无迹,有书法藏锋效果。圆浑效果。在书法中,我们不但要中锋行笔,而且要逆锋行笔,使其有阻力。还要注意用笔锋部分书写,才能达到沉着、圆浑的锥画沙效果。(如下图,虽然是"锥画石″,效果和原理是一样的。)

另外,古人书论里说的如印印泥和锥画沙也同理,(如下图)。

印泥是软的,印章压在上面,印泥会溢向线条两边,其状如铁犁耕田,如"锥画沙″。

褚遂良《论书》称:"用笔当如锥画沙。″他将此笔法传授给陆彦远,既而在江岛画沙顿悟。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载"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用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以下图片为颜真卿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

颜真卿在明拓本《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谈到哪十二种重要笔法?

一,"横″者。"皆须纵横有象″。

二,"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

三,"均″者。"间不容光之谓″。

四,"密″者。"筑锋下笔,皆令宛成,不令其疏之谓″。

五,"锋″者。"末以成画,使其锋健之谓。″

六,"力″者。"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

七,"转″者。"钩笔转用,折锋轻过,亦称转角为暗过之谓。″

八,"决″者。"为擎,锐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

九,"补″者。"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别点画旁救之谓。″

十,"损″者。"趣长笔短、长使意气有余,画若不足之谓。″

十一,"巧″者。"欲书先预想字形,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

十二,"称″者。"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兼令茂密,所以为称。″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对"笔法十二意″的说明、论证。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后世书法艺术发展有广泛深远影响。


神韵轩书法


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

这句话要连起来读,连起来理解,连起来实践:认识到位,才能真正明白锥画沙的含义,真正明白笔法的含义,真正明白书法与书写的本质区别。

关于藏锋,人人皆知要中锋,要铺毫,要笔心在笔画中行。但往往忘了要如锥,须知要是锥才能画沙。要使笔之锋如锥,笔画乃会沉着。

因此,藏锋后应保持锋之如锥,锋之有力,才是锥画沙之本意,否则藏锋无用。馆阁体书写也多用藏锋,但无法画沙,只可画形。

如何藏锋后仍能如锥??这个秘诀董其昌总结了:作书须提得笔起!提按才能做到保持笔锋之力,才能沉着画沙!这才是笔法真秘。








王乃栋说书画


这是书法中的雅与俗的区别之一。藏峰有方笔和圆笔,入笔是笔锋要有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小动作。行笔时快慢相间,去体会锥画出的感觉。要有涩劲!切记溜,滑的侧锋入笔。弄懂这一点,你就能看懂高雅书法了!下边前三幅和后三幅自然就能分出高下了。








云雪书画


很高兴能试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也曾是我学书过程中的一个迷团,那时候…偶尔似懂非懂,偶尔又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张旭领悟用笔之法的感言。我们知道锥画沙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学书之始也听过无数遍“藏锋"二字,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用笔与锥画沙到底有着哪方面的相同,是状态相同呢?还是体验相同?还有藏锋作用是什么?是因为运用哲学的相对原理?还是因为物理的作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具备两个条件:1.是要明白书法美的主要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于线条的力量。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灵魂,线条美不美也主要体现在力!这是所有书家应追求的方向和目标。2.需要在书法实践中有多年的历炼。

具备了以上条件之后,我们再分析书法线条之力,这个力非物理上的蛮力,而是书法线条内在鼓荡着强烈的势,显现出来生命的活力。我们也明白笔毫(注意:是笔毫而不是笔杆)和纸产生的磨擦力越大,线条体现出来的力量感就越强。也就是说…书写的时候…要充分制造这软软的毫毛与纸之间的磨擦力了。这就必须用到中锋行笔还有藏锋了,看以下两张图…

很明显…下图中的笔毫与纸相抵的力量要比上图的大吧。那么如上图那样下笔行笔,笔画必定也轻飘无力。而下图是欲右先左,在一逆一反瞬间…通过手腕及笔毫本身的弹力(一股势)的作用下,力为最大。同时墨汁下注毫端。一藏一逆瞬间过程如下图所示。

那么藏锋的物理作用就非常明显了。这也是米芾说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用笔道理,也正正化用了《老子》和《周易》的“顺"和“逆”的哲学思想。所以这藏锋有两种根据在这里,就是用物理的作用下产生了符合哲学审美思想的线条。

而“锥画沙"呢?锥画沙是有阻力的,这个“阻力"放在书法上来说就是“涩",“逆则涩,涩则力,力则势生"。也就是说“锥画沙”就是形容用笔的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又要在进入书法门槛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才能体会那种沉着痛快的爽劲,所以有些人连写几小时都不嫌累,反而乐此不疲!锥画沙时每推进一步都需运力,所以“乃悟用笔如锥画沙…”意思是用笔也应该行笔时以力运之,手不可被笔毫所带,也不可顺着笔毫行笔,要涩行着势,才能出现美不胜收的有力线条!


许悦爱书法


这个问题,很多人是理解有错的,认为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力透纸背写出来的字就叫锥画沙了。这个观点我不赞同,如果锥画沙就这么点学问会被所有学书法人反复提及?

先看下面颜鲁公《祭文侄稿》这几个字,就是标准的锥画沙。那么光藏笔中锋慢行能有这效果?而且《祭文侄稿》里几乎通篇六成以上是这个效果,那也就不可能是干墨枯笔的效果了。

我有一次偶然站悬写字写出了下面这个扬州的州字,突然有所发现:原来锥画沙不是墨与纸,也不是光藏锋中锋慢行写出来的,这样只能写出锥,写不出沙来!

那么这沙是怎么出来的?答案是铺毫,加笔杆的下行,笔肚的辅豪出沙,主毫出锥,行笔还得快一点,要不然还是锥无沙。希望书友们可以自己试验感受一下。

还有关键一点,铺毫略微拖锋是前提,但是它们的笔法前提是站悬写,坐着难拖锋,用拖锋的笔法写出来的中锋加以一定比速,可以出现锥画沙。








扬州八怪爷


有一篇文章《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说的是颜真卿向张旭请教书法的故事,文中张旭就跟颜真卿分享了书法“十二意”,其中就有“锥画沙”,就是这样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锥画沙”和“藏锋”却影响了中国书法一千多年。

这篇文章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对于学书法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如下:

敢问执笔之理,可得闻乎?长史曰:予传笔法,得之老舅彦远(张旭的母亲是著名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虞世南的外孙女,因此张旭书法的渊源是世代相传的),曰:吾昔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书秒。后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泥、画沙。”思之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地,平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之,劲险之状,明利媚好。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著。当其用笔,常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则其道至矣。

我理解简单地讲就是用笔要中锋行笔,沉着自然。书法家善于观察,善于联想。锥子在沙中画出的痕迹,就是书法线条质感的追求。

书法线条要体现“锥画沙”的艺术美感,醮墨宁少勿多,万毫平铺,中锋行笔,用力按中有提,意在“刻画”,燥墨涩进,情急而意缓。

书法之妙,要在能悟,“锥画沙”让我们学会从自然,从生活中悟书法。

那么在这种细泥地上用“利锋”去画字,写出的笔画自然是清晰明快,而不是含糊不清。正好对上原文中的“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而当锥深入泥地中画字时,笔画才能显得“沉著”,而不是滑拖,这才是“藏锋”的真正含义。个人理解应该是把笔锋藏在笔画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锋用笔。








指上书法


昨晚读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对此句有疑惑,遂发问,今天看周星莲《临池管见》中关于”中锋“”正锋“”藏锋“”出锋“等的解释有所悟,见回答此问者大多答非所问,故在此把我的理解说一说。

我昨晚的疑惑点是这一句的”藏锋“二字在这个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我们平时经常看到下笔处”露锋“或”藏锋“,我以为此处是下笔时的”藏锋“,所以有疑惑,难道是用笔如锥画沙,不藏锋,画就不沉着吗?《兰亭序》中多侧锋下笔,就不是藏锋的,像这样的下笔做到了锥画沙,难道笔画不沉着?

这里的”藏锋“应不是藏锋于笔头之内,而是藏锋于字画之内。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即是行笔过程中保持中锋,”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此处的”藏锋“区别于下笔处的”藏锋“,若是从下笔处考虑,中锋包括”露“与”藏“。

如此考虑,遂解迷津!


书法学习秘籍


张旭对颜真卿讲,其舅陆彦远从褚遂良那里听到了“印印泥”的理论之后,最初不懂,后来悟到了“锥画沙”笔法后,豁然开朗。(“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问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

藏锋是书法用语,它涉及到“中锋”行笔的笔法:印泥是软的,所以将印章“印”在上面时,印泥会沿着印章上线条的中心溢向两边;与之类似,沙地是软的,用锥子在上面划下去,两侧的沙子会均匀凸起,划出的线则呈现一个凹槽,中间最深,笔锋如刀锋一样扎进纸里一般,有力透纸背之感。


纸上散兵


“”锥画沙”、“印印泥”之说,见于颜真卿述张长史日:“问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静,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险劲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




雨落一方


🌱🌱藏锋:指笔画画首或画尾不露锋(笔尖痕迹)。除此以外,还包括不见线形侧锋:笔画某一侧边不见露锋(笔尖痕迹)。

🌷如锥划沙:指行笔如锥有挺势,行锋总是居于笔画中间。依此確保笔画首、尾、中段,既不会出现露锋,也不会出现侧锋。

🌹如锥划沙:又指笔尖入纸,写出力透纸背,有立体感的笔画。因此,既使是画端有露锋的笔画,其笔触也是沉着的。

相关概念:如印印泥:如古代郵政部门,用郵戳蘸红土印泥往郵包上盖章,所蘸之物,不能过多过少,所有之劲不能过大过小,以稳为妥,勿一带而过。 屋漏痕:稳而涩进,凝重且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