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系列之二

主辦單位: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

承辦單位: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臨床教研基地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中醫門診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張仲景學術研究中心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系列之二


第一個問題: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

追究提出麻黃湯是發汗峻劑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四,一是研究者主觀想象而推測麻黃湯是發汗峻劑,二是錯誤地運用麻黃湯治療不是麻黃湯所辨治的病證,三是運用麻黃湯未能遵循張仲景用麻黃湯量的基本準則和應用細則,四是單一的理論研究家做出錯誤結論而誤導臨床治病運用麻黃湯的客觀實際。

當今人們一提到麻黃湯,常常聯想到麻黃湯是發汗峻劑,以此畏麻黃湯易傷陰津傷陽氣,從這個角度學習的結果必定導致麻黃湯是發汗峻劑而導致在臨床中幾乎不用。為何將麻黃湯列為發汗峻劑,追究其理論源於柯韻伯,當今諸多《方劑學》教材仍沿襲柯韻伯的理論,誤導了多少人,甚至誤導了多少代人,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但可以說數以萬計,這足以證實我們今天重新認識學習麻黃湯的重要性,也足以說明打破麻黃湯原有學習理論框架的重要性與迫切性[2]。

柯韻伯在《傷寒來蘇集》中提出麻黃湯是發汗峻劑,對此我們怎樣認識柯韻伯的提法,第一柯韻伯的提法是沒有理論依據的,第二柯韻伯的提法是不符合臨床客觀實際的,第三柯韻伯的提法與張仲景論述麻黃湯發汗的特點是截然相反的。當今諸多《方劑學》教材仍沿用柯韻伯的錯誤提法,這種缺乏嚴謹的提法和不負責任的教材影響了多少代人對麻黃湯的不正確認識與理解,特別是當今諸多《方劑學》教材將沒有臨床實踐作依據的理論引用到教材之中,既嚴重製約麻黃湯的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的實用性,又嚴重製約麻黃湯辨治各科雜病的指導性。本人編寫的《方劑學》教材就明確指出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並簡要闡述了麻黃湯不是發汗峻劑的認識思路與方法。

柯韻伯為何會有這樣錯誤的結論,對於柯韻伯有人是這樣評價的,柯韻伯是理論研究大家而不是臨床應用大家,相當於當今有些人僅僅是從事中醫教學工作而不從事中醫臨床工作,更有一些人並不是中醫工作者而只是從文字角度研究中醫古籍書籍者,並出版了諸多校對中醫古籍書的人,這些人可能在若干年後也被稱之為中醫理論研究大家,但他們研究的理論對臨床有何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心中自可一目瞭然,這就是中醫理論研究家與臨床治病研究家的主要區別和不同[3]。

麻黃湯是不是發汗峻劑,我們僅僅從柯韻伯的論述去認識去理解是永遠得不出正確的準確的結論。對此我們只有全面地系統地剖析麻黃湯的用藥用量,才能得出符合臨床治病的正確結論,才能有理有據地更好地運用麻黃湯,才能實現運用麻黃湯辨治各科雜病。

第二個問題:麻黃湯用藥決定不是發汗峻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