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在你眼里,如何评价中小微企业,值得同情吗?

情感里奥


是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你问出中小微企业是否值得同情的问题,是因为工作的不顺利吗?

中小微企业是国内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同时它们容纳了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员,无数的新产品和创新来源于它们,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来源于中小微企业的活跃。

这样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在这次疫情中受到巨大影响,你说是否值得同情呢?国家已经从各个方面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就是答案。

当然会有少数企业会为了利益做出错误的行为,但更要看到绝大多数企业的努力,错误会有管理来纠正,不能影响到多数企业的经营,经济要回到正轨,离不开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海色民生


从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角度,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和磨难,承担着这么大的风险和压力,在当今经济出现下滑,尤其是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无论是中小企业的老板,还是员工,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企业能发展起来,能让自己的付出不付之东流,从他们个人的角度,非常值得同情。

但市场是不讲情义的,他只看你的实力、能力和选择,看你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满足市场需要,在大家都面临困难时,你是否有能力能“挺”过来,活下去,从这点上,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也无须去博得同情,及时有了同情也没有意义,而需要把精力和时间放到如何自救和争取外援上,或者重新研究趋势,审视市场,做出转型的选择。

然而,众多的中小企业时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就业的主要保障,而且,成熟的、有规模的企业无一不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为了保持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性,国家和各地区不会坐视不管,很多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已经出台。

所以,现在正是做出选择的好时机,如果您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和自身能力,之前一直是较为健康的发展,目前遇到的是短期的困难,那就坚持下去吧,如果之前的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借此时机,不妨重新发现寻找新的商机、重新来过。焦虑、担忧、希望获取同情等种种情绪在当下出现是自然的,但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平复心情,回归理性,做出适合的选择。


乐业老刘


1、不存在同情与否;大家选了不同的路,决定创业那一刻就意味着承担各种责任和风险;

2、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创业主体都是小微企业,占到90%以上;

3、小微企业创业仍然是财富积累和打破传统格局的重要途径,很多人创业成功并实现了财务自由;

4、他们看起来风光实际上是压力山大异常紧张节奏的一群人,背后的付出超出一般人想象;

5、政府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给了非常多的财税优惠政策,比如小规模纳税人一年120万免税,企业所得税按级差减免折扣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内所得税从25%降为5%;研发费用75%加计扣除等;

6、他们是一群敢于挑战自己值得敬佩的人,应该为他们鼓掌加油,而不是同情。你说呢?



常红亮深商财税顾问


对中小微企业的评价可总结为三句话:

1、市场活力的标志。中小微企业发展较好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市场经济活力强,反之则弱。

2、就业市场的重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小微企业发展上。中小微企业也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市场主体、特别是普通劳动力。

3、经济发展的源泉。事物都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今天的中小微企业,就是未来的龙头企业。因此中小微企业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综上所述,一定要关心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值得同情的,只是我们对其关心扶持一定要理清市场和政府的界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西极农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哪些中小微企业受影响较大?如何渡过疫情难关?

大家知道,中小微企业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那些需要人在线下参与的生意,这其中,身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受创最重。比如,2月7日,北京KTV"K歌之王"宣布于2月9日,即北京市准备正式上班的前一天,与全部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疫情的蔓延,也影响到了企业的复工复产。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全面复工复产,面临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限制开工、口罩等防疫物资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畅以及资金压力大等问题。

面对猝不及防的疫情以及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小微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一是企业自救。比如主营业务为社区电梯广告的新潮传媒,在疫情爆发后,企业创始人主动宣布裁员和降薪规划。这家公司上班第一天,宣布从减员10%开始,减员规模约500人左右,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干部。企业创始人表示,尽管新潮账上有10亿元现金,如果收入归零,也能活六七个月,但要战胜此次疫情,必须踩死刹车,卡死现金流,降低成本,确保活着。活着,成为企业的唯一目标。类似新潮传媒这样通过减员降薪办法进行自救的企业,目前不在少数。

二是企业间合作与互助。此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传统餐饮、酒店等行业中的企业,都面临店面停业却要支付员工工资的巨大压力。而与餐饮、酒店等企业员工无事可做、"闲得慌"相比,线上电商则面临"用工荒"。于是,餐饮、酒店等企业与大型电商一拍即合,通过合作方式,让"闲得慌"的员工支援"用工荒"企业。截至2月6日,西贝、云海肴、青年餐厅等21个餐饮企业数千名员工已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与此同时,生鲜传奇、京东7FRESH、阿里本地生活等公司也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院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员工前去"打短工"。企业互助,餐饮等企业不再需要为"闲得慌"的员工开工资,可以减少支出;"用工荒"企业也可以借助更多人手,将生意做得更大。

三是银行伸出援手。1月31日,西贝莜面村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贝在全国60多个城市400多家连锁店均已停业,目前企业有2万多员工待业,按国家政策规定,工资要续发,一个月在1.5亿元左右。如果疫情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贝账上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这位董事长发声后一个星期,西贝就获得了浦发银行(600000,股吧)4.3亿元的授信,其中,1.2亿元已于2月7日到账。而从2月初至今,国内30多家银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贷部门陆续主动找到西贝,沟通融资支持,部分西贝原有的融资合作银行还表示要为企业争取优惠政策,一起共渡难关。很多资金链紧绷的企业,都在等待银行的帮助;而近期商业银行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四是政策多管齐下施救。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各行各业,很多中小企业都在求救。为此,目前,很多省市县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纾困小微企业的应对之策,金融机构也纷纷采取减免逾期利息、延期还贷、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成本、缓解还贷压力。与此同时,央行还提供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资金,通过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部分疫情比较严重省市的地方商业银行,向重要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综上所述,企业自救取决于企业自身实力,像新潮传媒这类账上趴着10亿元现金的企业不多。很多企业基本靠正常经营周转维持企业运行,一旦企业停摆,现金流断了,企业也就倒下了。企业间合作和互助,基本局限在一些大型行业头部企业之间,小微企业无人问津。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取决于企业发展前景,如果只是暂时困难,银行当然可以助一臂之力。

以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税收政策解读


很高兴给你回答,看看我分析数据,没有同情,说真的反而我感觉中国人有勇敢的心,勇于创新,勇于推动社会进步!

虽然有很多制约,比如规模,品牌,人员素质,财务管理,这些没有大公司有优势,

但是小企业灵活,船小号掉头,只要领导者爱学习,有格局,生存也很容易。目前中国有8000万到9000万个中小企业,大家都知道生你周期也就3年,能活过5年以上的只有10%。个人感觉以后中小企业会越来越少。因为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公司兼并小公司。个人接助大公司平台就可以创业,就可以带动很多数据,国家只需对个人所得税把关就可以了!需要10年。

目前国家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贷款利率,税务减免,有些地方政府还会退出免费培训。一切利于中小企业发展,没有同情,只感觉勇敢,说真的感觉就应该去创,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明灯照股


答:市场不相信眼泪,唯有强者的生存。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商场如战场,大小不能决定不了什么,强才是重要的。(经商要走上强,不一定要走向大)。

2.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竞争大,体量小,这恰恰也是有能力的企业家有所作为的地方。

3.大企业都是从小,微,中型企业一路走过来的,所以没有什么同情不同情的说法,而是都在成长,成长过程中就有成功,失败。

4.善于利用资源玩转中小微企业,也是为了你慢慢做大过程的历练,否则你如何掌舵百亿乃至千亿价格的企业。

努力吧,这个时代给了大家太多的机会,不要抱怨,充实自己勇往直前,但是别忙了,要用心,要专业。


熙熙火


你的意思是不值得同情,中小微企业解决了50%的用工,贡献了50%的税收,为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剂!中小微企业无私奉献自己的敬业精神,匠心精神!在小编眼里他们是资本家,是散乱污!


实说实评


我所了解的中小微企业大部分都是个人创办,不是每个中小微企业创办都会成功,所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都有创办人辛苦的付出;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组成部分,也为国家增加税收和创造就业机会,我认为守法经营、按规纳税的中小微企业都值得肯定。


掌柜家的小参谋


为什么要用同情这个词呢?

无论做什么,只要思路清楚,努力做该做的事情,都是值得尊重的。

中小微企业在创业的过程当中面对很多的困难,但为了生存下去需要动脑筋找资源,而且还承担了很多人的就业的问题,其实更值得许多人去学习他们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