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农民种地不挣钱或者亏损,那么谁受益了?

飞龙在天9783


市场经济就是自己找出路,种地挣不挣钱已经不重要了。农民这二个字,你可以改变,用什么办法去挣到更多的钱,全靠自己动脑筋。说别的啥用都没有。


说实话z


农民种地不挣钱或者亏损,那么谁受益了?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粮食产量逐渐提高。到目前为止,各地粮食产量非常高,总产量已经超过了过去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倍,导致粮食库存量惊人,产生粮食生产过剩,价格一降再降。由于粮食实行了最低收购保护价,而生产粮食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地有增无减。这样一来,造成农民种田不划算,不挣钱甚至亏本。那么,农民种田不挣钱甚至亏本,又谁是最大的获利者呢?~


当然农民种田生产的产品是粮食,粮价低是农民种田不挣钱的根本原因,而吃粮的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另外农民种田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等,价格有增无减,这些生产商和销售商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第一,粮食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农民辛苦种出的粮食,2019年各地最低收购保护价,小麦是1.12元/斤,水稻是1.20元/斤。各地粮食收购价格,借水分、杂质等等品质为由,导致粮食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收购。这样将会更进一步地削减了农民出售的粮食价格,使农民种粮经济收入,雪上加霜,经济利益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挣钱。而农民生产的这些廉价的粮食,进入市场后,使市场上成品粮食价格逐渐降低,使广大消费者所消费者的粮食价格越来越。因此,粮食价格低,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的粮食消费者。


第二,农资生产销售是最大受益者。农民生产粮食的农业生产资料,如粮食种子、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农机、燃料、水电、农俱等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地提高,不断地使农民种田的成本逐渐提高,而粮食收购价格逐渐降低,使农民种田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农民种田的经济收入,有7~8成是生产成本,即农业生产资料,2~3成的经济收入是农民种田所获得的利润,是养家糊口的主要来源。农民种田的经济效益结构和分配,实在太不合理了,也太离谱了,是导致农民种田不挣钱亏本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总之,农民种田因粮价贱,造成种田不挣钱,甚至亏折,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粮食消费者和农资生产销售商,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最大的赢家。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请原谅本人才疏学浅,发表一下见解!

我也是农民,也同样能罗列出收支数据,总之是掏空囊中的积蓄投入,收货的有时可能就是眼泪!但是自己贫穷对社会却付出了大爱!

有人看不起农民!

甚至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可是社会的的确确农民是脊梁!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没有能取代农民的地位的任何一个行业!

农民就是衣食父母,再多的金钱。在发达的企业,也得吃喝穿!

农民有是庞大的消费群体,种地首先的生产资料:农药,化肥。种子,农药,农膜,灌溉,农机,而农村这庞大的市场又养活多少庞大的企业。而这些农需产品成倍涨价,消费的是农民,承受的自然是农民!谁在受益!

花花绿绿的世界,农民也想有品味,也想住高楼,也想开豪车,也想穿金戴银,入不敷出的现状限制了消费,想融入现代的生活,就被迫的充当了负债的生产者,负债的消费者,透支的是农民,获利的企业。

单纯种地,也许只能温饱,间接粗放的养殖也增加一部分收入,总之收入不是自己说的算,消费是不可避免,收入是家庭贡献,消费是社会贡献,养活了自己,同时又养活了企业,到底谁是受益者呢?大家想!


弱者撑起世界


关键是人多地少又不能改造变新,头资过大收益少经济效差,还有部分人把地霸占荒废所以社会形成大家都把地闲着荒废另谋生活…………


陳隆清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农民种地不挣钱或亏损,那么谁受益了,我的回答是农民以外的人和国家受益!

我们这里的农民,每人一亩多地一年到头种粮食,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开支,也就剩个一千元左右,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想挣钱,靠种地卖粮,不太现实。

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每年消耗的粮食十分多。这就要求必须保证有大量的基本农田种粮食,还要有大量的农民在地里耕种。粮食也是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事关国家安全!

即使种粮不挣钱,国家也会鼓励农民种粮,还给农民种粮补贴。为的就是农民以及农民以外的国人能吃上饭。

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相信以后农民种粮,也能挣到钱!






农民草上飞


谁告诉你亏损了?别瞎起哄。我就是农民。我告诉你正常年头种花生每亩挣五百元。种玉米挣二百元,别的作物面积小不说它了。都说点真话好不。外出打工因为地少不够种,两亩地挣一千元那也不到那。打工能干多半年,小工也能挣两万来块钱,也能养家糊口。


觉英80


农民种地不挣钱或者亏损,谁收益这个问题,那么问题来了那么不挣钱或者亏损还要种地呢,道理其实很简单,生物链关系,种地需要什么?农具,农药,化肥,种子,人工,那么问又出现了。

那么农具,农药,化肥,种子生产是不是需要工人生产,生产是不是需要材料,材料是不是农民种植或者采集,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劳动人民,人民是不是需要吃,需要吃就需要种地,那么种地就回到原点了。

所以到最后收益的是谁大家就到知道了,收益的是《自己》。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给个关注点个赞。


水果走城市


我是农村潘先森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农民种地不挣钱主要原因:
1.现在种植成本高例如农药、化肥、种子采购成本加高。随着大量使用化学种植,病虫害越大越多,要想收成好必须得加大农药治理。
2.农民大多继续保持传统种植,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等,没有引进新的农作物种植,因为不愿冒风险,因为最近几年中国加入世贸和社会发展对传统作物棉花,水稻等作物的回收价格一直拉低。
3.小户型更种,农民的自留地都是根据加庭户口人数分地,基本每户种植地5-10亩,规模小不利于传统机械化,势必淘汰。农产品没有统一收购平台,又是单户型,收购价格往往掌握在民间收购贩子手上。
农民基本上处于饿不死,撑不死,每年人情事故,家庭开支后基本持平稍有盈余。
而这样的情况下受益的背后就是农资老板、收购贩子。你回头看看农村的农资店老板,收购贩子绝对在农村都过的体面,城里有房,乡里有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710000fe7cda1749cd\

农村潘先森


农民种地不挣或亏本,这个向题很间单,只要吃饭吃粮的人都收益,这就是正理。如一斤大米卖一元线,那么吃饱一吨饭就花一元,如一斤大米卖10元,那么吃饱一吨要花拾元,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各有关执权人员,大量迫吏粮价底亏,农民才穷的原因。


正义感殷开友


种地不挣钱的根本原因,是种地太少,土地太少。因为土地太少,难以搞机械化的操作,反而投入大量而笨重的劳动力,结果必然是造成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劳而无功,得不偿失,没有效益。因为根本没有效益,结果谁也没受益。

一、没有规模,没有效益,这是经济生产必然规律。只种三五亩地,怎么干,种什么,都不会有效益,因为基数太小。

二、传统笨重落后的劳动方式,将逐步被社会淘汰。隨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劳动方方式也必须相适应。比如人工耕地,一天只能干一两亩,而机械化的操作,一个人一天可干几百亩,效益提高几百倍。

三、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必须淘汰。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只种三五亩地,笨重人工操作,没有规模,没机械化的操作,没有科技含量,必然没有效益,而且造成劳动力巨大浪费,劳而无功。

这就是所谓种地不挣钱的根本原因。因为根本没有效益,何来受益者?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破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改变土地碎片化的现状。土地必须连片集中,规模种植,淘汰落后而浪费的劳动方式,全面机械化的操作,科学管理,才能挣钱,才能获得效益,才能各方受益。我们村的农民李松哲,承包水田三千亩,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科学种田,全部机械化的操作,每年扣除农资,人工,机械等各项费用,个人年纯收入30万元,就是非常现实明显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