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传染源确定了吗?具体如何?

小桥流水人家63086066


新冠病毒传染源到底是从哪里传播给人的,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因为此次疫情传播快、范围广、病情复杂、危害大,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全国科学力量正在全力研发特效药,查找传染源。笔者相信,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不久就会研发出特效药,找到传染源。

不过,在没有官方公布之前,我们应不信谣不传谣!


LaoHuang188


国家确定新的传染源,这类人比确诊病人更麻烦!请注意!

国家昨天公布了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其中对于“传染源”(the source of infection)一项做出修改。

先来看看第四版诊疗方案的“传染源”:

也就是国家此前只是认为确诊病例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但第五版的“传染源”添加了一类人:

“无症状的感染者”也成为了感染源!

简单来说,“无症状感染者”指那些没有发热、咳嗽、无力等症状,但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患者。

比如一位病人,不咳嗽、也不发烧,看起来就像个健康人,但跟他接触过的人陆续出现症状,但此时这个人还是没有发病。

这种人可能自身免疫力比较好,病毒未能击溃他的免疫体系,但他具备传播病毒的能力。而且这类人十分隐蔽,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无症状感染者”的英文是:Asymptomatic carrier

维基百科的定义是:asymptomatic carrier指“感染病原体(pathogen)但没有表现出症状的人”。

asymptomatic 这个词看似又长又难,很难记,但只要理解了它的构词原理,瞬间记住!

我们都知道“症状”叫 symtom,前缀“a-”表示“without”(无),末尾的“-atic”是常见形容词后缀。

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在 SARS 这个词出来之前,人们都用“atypical pneumonia”来表示“非典”,typical 表示“典型的”,那么atypical 就是“非典型的”。

再回到 asymptomatic carrier,asymptomatic表示“无症状的”,carrier很好理解,表示“携带者”(动词 carry 表示“携带”)。所以,asymptomatic carrier表示“无症状的携带者”,能记住吗?

“无症状的”还有一种说法:symptomless,这个词的后缀“less”比较常见,也表示“无”。所以,“无症状感染者”还可以这样描述:an infected and symptomless individuals(感染但没有出现症状的个体)。

目前好多省份已经出现上述这种“无症状感染者”。这类人的出现一方面说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力很强,另一方面也预示防控难度将大幅增加。

我所在的杭州这几天虽然没官宣“封城”,但实际上已经管得很严很严了:

外地车不让进,企业一律不得复工(除非获批准)、中小学、市不得开学、住宅小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外人一律不让进,小区居民出入全部要测体温、查身份证。

但 asymptomatic carrier(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可能会在这严密的防控体系上撕开一道口子,因为查体温已经无法辨别是不是感染者了。

虽然现在所有人都强制戴口罩,但不强制戴无菌手套(sterile gloves),而“无症状感染者”触摸过的地方就成为传播病毒的场所,比如:

小区电梯里的按钮、小区大门的门禁开关、公共交通上的扶手…

希望小区物业在管理上能更走心,坚持消毒的同时,还需要给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比如上面这个小区,给居民提供一次性牙签来按电梯按钮。

另外,作为老百姓的我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别出去添乱了。除非你购买生活必需品,否则就别出门了,出了门处处都有风险。

好好在家宅着就是“战疫”!一起把病毒熬过去,静待春暖花开之时!







王者荣耀七月


现在还没有确定,最近的研究发现跟华南海鲜市场没有关系,那几个人早就得了,只是在那里爆发而已,另外穿山甲也不是中间宿主,穿山甲好像是被冤枉的,现在都还不能确定传染源在哪里,因为这种病毒的传播比较快,也比较隐蔽,可能只是碰了一下或者通过呼吸,这都不好确定传染源在哪里


白夹黑


疫情源头新消息:新冠肺炎源于美国?疫情源头或不局限于华南海鲜市场

美国今年流感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万人,再加上流感症状与新冠肺炎相似,有人猜测新冠肺炎源于美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据了解,美国国内确诊为新冠肺炎的病例并不多,因此新冠肺炎源于美国的猜测没有依据。

但由于当前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多个国家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且部分确诊病例从未前往中国,这表明疫情源头或不局限于华南海鲜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伊朗疫情问题很严峻,虽说截止发稿前其国内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的人数不多,但其死亡率却超过了20%。而且伊朗所有确诊病例中没有人去过中国,也没有人与中国人有过直接接触。所以说,疫情源头查找工作需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我们自己要做好防护工作,不让新冠肺炎病毒有可乘之机。疫情源头或不局限于华南海鲜市场





傻傻瓜


传染源到现在都没确定。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人和人之间可能的传染途径:飞沫传染,接触传染,空气传染,尿液传染,粪便传染……

所以,作为一个置身局中的人,我们必须:服从组织,听从安排,居家隔离,不乱串门。如果必须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带好手套,加强个人防护,回家进门前,做好消毒工作。

当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了,当医生脱下防护服了,当国家宣布疫情工作取得了最后胜利……我们才可以放心大胆地逛街、会友、吃饭、旅游……

为了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一定服从上级安排!





静水深流691


传染源不是那么容易就找到的,其次我们推测一些动物身上的病毒,我们国家都还没有确定,现在病毒还没有结束呢,我们现在目前要做的是共同抵抗病毒,我们要做的只要有吃的喝的我们就不出门,现在防疫点都撤了,我们更要遵守,为了大家为了国家我们必须团结一心,而不是充大头兵,撤了防疫点是为了我们大家的经济来源,为了我们的国家经济,在这里我们都要好好的遵守国家的安排,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回归正常生活




小艾搞笑视频


关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如下,相信官方公布不信谣不传谣。

目前研究显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身上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说明它们俩很可能是近亲,但其基因特征与曾经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冠状病毒和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有明显区别。其中间宿主尚无定论,推测某种野生动物可能是中间宿主,蝙蝠身上的病毒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再传染到人。因而野生动物及感染了病毒的人都可能成为传染源。目前我们急切需要阻断的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过但没有发病的病毒携带者。


宁静致远36796


传染源到现在都还没确定呢 所以大家这个时候不要乱跑 我听说很多地方哨卡取消了 老百姓以为疫情结束了呢 取消哨卡是因为老百姓还要生活 企业还要生存 在这么封下去 造成的后果会比冠状病毒大 所以现在能呆在家里就在家里 勤洗手 勤通风 戴口罩 不串门 不待客





电影业余说


目前肺炎,虽然找到了部分的传染源,但是不是太准确,目前认识的是蝙蝠携带有病毒,将病毒传染给人体,是无法确定中间宿主.肺炎比较严重的话,尽可能的不要外出,外出的话需要带上口罩,平时需要勤洗手,不要和武汉来的人接触,可以避免感染肺炎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可能是来自于野生动物,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毒株,以前在人类中没有出现过,由于传播力很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建议不要外出,尽量减少与外人的接触,家中也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也可以用医用酒精或者84消毒剂对常接触的门把手,键盘,钥匙,手机等进行消毒,如果必须外出采购或工作,应做好防护措施,正确佩戴口罩。同时应该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的紧张,理性认识病毒,科学进行预防



茶魂魅


什么是传染源?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原体就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来自《百度百科》)

那么传染源都有哪些?

传染源包括人和动物两种。先来说说人作为传染源是怎么存在的。

人受到病原体侵袭后,可以不形成感染,或引起不显性感染,或引起有轻、重程度不等的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生感染后的结果。可做为:1.病原体被从体内清除掉,不再继续传染别人;2.临床症状虽已消失,但病原体却或短或长持续存在,形成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形成不完全的感染后免疫,可再受感染。上述几种情况中,凡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可以成为传染源。

动物传染源是指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兽共患病。可分为以下4类:1.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也称自然疫原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是在动物间传播并延续的,只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传播给人。比如禽流感。2.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此类疾病的病原体主要靠人延续,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病等。3.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人与动物作为此类疾病的传染源的作用并重,病可互为传染源,如血吸虫等。4.真性人兽共患病,这类病原体的生活史必须在人与动物体内协同完成,缺一不可。如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等。(来自于《百度百科》)

那么如何确定传染源呢?

这需要实验室根据病毒采样,做具体的检查和实验,然后根据可能性最大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论证等相关工作,最终确定传染源。

本次疫情的传染源目前还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全世界目前发病的不规律性,比如伊朗,没有中国旅游和接触史,一样出现发病,其他国家也存在相关问题,最终的传染源确定还需要等待专家的实验和论证。

以上就是胖哥对于本问题的回答,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