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阿姨,我很好,你不要靠近我”隔離病房裡,瀏陽醫生被孩子的這句話打動

“阿姨,我很好,你不要靠近我”隔離病房裡,瀏陽醫生被孩子的這句話打動

在一線直面疫情,雖然也會擔心、緊張,但藺丹玲(左)表示,作為醫生,責無旁貸。

2月5日,瀏陽市中醫醫院派出主治醫師藺丹玲、護師陶美芳與護士魯勤馳援長沙。到目前為止,在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區),3人在隔離病區工作了近20天。在這20天裡,他們體會了病患好轉的喜悅,也流下了人與人之間真情流露的淚水。如果要選一個詞來形容這些天的感受,藺丹玲用了“責無旁貸”四個字。


整理: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歐陽穩江


為了讓9歲女兒有心理準備

我每天帶她看新聞

一眨眼,我和同事來長沙已經快20天了。從出發到現在經歷的點點滴滴,都讓人難忘。1月29日,我遞交了支援前線的申請書,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知道武漢發生疫情後,我一直在關注大學同學與老師的微信動態,除夕那天,就有好幾個同學和老師奔赴武漢一線。過年那幾天,我時常會發信息支持、鼓勵在武漢戰鬥的老師和同學,與此同時,也下定決心:我要申請去一線,和我的老師、同學們一起並肩作戰。

將這個消息告訴愛人後,作為醫護人員的家屬,他表示支持。最大的難題是和孩子們做工作:女兒9歲了,能夠明白一些道理,我便每天帶她看和疫情相關的新聞,讓她有心理準備;兒子2歲多,還不太懂,我只能告訴他:“媽媽要去打病毒怪獸,打完了就回家。”

說句實在的,為人父母,也為人子女,要去一線直面疫情,我們同樣會擔心、緊張。可作為醫生,這裡就是我們的戰場,防護服是我們的戰袍,盡全力救治每一名患者,我們責無旁貸。


查房的時候

必須時刻注意語言、動作

在重症監護病區,除了日常的治療護理,陶美芳還要耐心地幫患者處理各種問題,進行心理疏導。

2月4日下午,我收到通知,去支援長沙的申請通過了。得知我和兩名同事要去支援長沙,領導和同事們都十分體貼,幫忙採購生活用品,反覆交代我們注意事項,那份細緻讓我們感到很溫暖。2月5日,是我們出征的日子,也是女兒的生日。因為工作,我再次無法遵守約定,陪她一起過生日。特殊時期,我想送她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那就是學會勇敢和擔當。

我走得匆忙,只能通過微信給女兒預訂了一個生日蛋糕。得知我是因要去戰“疫”一線而不能陪孩子,店主無論如何都不肯收下蛋糕錢。“平安歸來。”聽到店主的這句話,我沒有再堅持,心裡卻很暖。

簡單的告別儀式後,我們就出發了。第一天進入隔離病房,我花了半個小時才穿好防護服,生怕防護措施沒有做到位。我們也是肉體凡胎,同樣擔心會被感染。說句實在話,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時候,我心裡有些緊張和擔憂,是同事們的勇敢和堅強打消了我的緊張情緒,我相信只要做好防護,就能保護好自己。

穿好防護服後,眼前的視線變得模糊不清,加上因戴著雙層口罩帶來的壓迫感,感覺很不好受。穿上防護服不久,我全身都開始出汗,來不及多想,我們便從清潔區過度到了病房。

從早上9:30開始,我要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仔細查閱病區幾十名患者的基本信息,然後查房詢問患者的症狀,並告知他們檢查結果以及下一步將採取的診療方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工作有一定難度——難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在查房過程中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動作。因為有不少患者每天都看新聞,會不自覺地將一些不好的訊息往自己身上聯想,恐懼、煩躁、情緒低落也就在所難免。這個時候,進行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給患者消極的心理暗示。


最大的滿足

就是看到病人康復出院

在我負責的病患中,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剛進病房時他的身邊沒有監護人陪同,當我問他有沒有哪裡不舒服時,孩子卻一聲不吭,一連問了好幾遍,他始終都不回答我。剛開始,我還在猜測,孩子是不是沒有聽清我在說什麼?當我慢慢靠近他時,孩子突然大聲喊起來:“阿姨,我很好,你不要靠近我,我身上有病毒,你如果靠得太近,會被感染的。”

那一刻,我緊緊注視著孩子純真的眼神,一股熱流湧上心頭,我已記不起這是第幾次因為這些溫暖的瞬間而淚眼模糊了。後來,我幫孩子穿好隔離衣,帶他去做 CT 檢查,一路上得知了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得知孩子的外婆也同樣被感染了。過了兩天,我將他的外婆轉到了我負責的病房。有了親人在身旁,孩子笑容也漸漸多了起來。

查完房、下完醫囑,卸去防護裝備已是下午兩點。簡單吃個飯,然後又得去查看檢查結果和書寫病歷記錄了。這20天裡,我基本每天都是重複著這些工作,不豐富,但是每一個步驟都很重要。

“在生病住院的這段時間裡,每天都能收穫滿滿的感動。感謝這些白衣天使,為了我們的健康奮勇直前……”開心的是,這段時間陸續有患者恢復出院,走之前,有很多患者會邀請我合影留念,表示感謝。作為醫生,看到病人康復出院,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滿足感。

結束這次增援工作,安全度過隔離期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完整地陪孩子們一天。因為這十多年來,作為醫生我很少休過假,可作為媽媽,我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卻“請”了太多假,心中難免有些愧疚。但是等孩子們長大了,我希望他們能懂得,我這份工作和堅守的意義。


“阿姨,我很好,你不要靠近我”隔離病房裡,瀏陽醫生被孩子的這句話打動


陶美芳致家人的一封信(節選)

親愛的家人們:

你們好嗎?我在這裡挺好的,你們不用太牽掛,只是很想念我們急診科大家庭。

2月20日,是我來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支援的第16天了。還記得來這的第二晚,我給家人打了一通電話,母親在電話裡交待我照顧好自己,說著說著就哽咽了。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不善言辭但很堅強,這次我知道讓她擔心了,但如果重新選擇,我依然會義無反顧選擇奮戰一線。

其實,剛來重症監護病區時很不適應,在這裡能明顯感受到患者的焦慮和恐慌。一個班六小時,一個病房至少能呼叫我二十次。面對患者的各種問題和要求,我們除了日常的治療護理,更要耐心地幫他們處理各種問題,進行心理疏導。

十幾天緊張的工作,偶爾也會有“小確幸”。尤其是當聽到病房裡的叔叔阿姨說我穿刺打針技術好、護理技術好,特別喜歡我時,我表面淡定,其實內心激動不已,轉身又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或許這就是我價值的體現吧,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安慰,總是去幫助”。

剛看到15名患者出院的消息,我的內心如釋重負。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日子,看到一個個患者慢慢好轉,瞬間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勞累都是值得的。

今天下班的時候,有小夥伴問我,在這上班是否擔心、害怕,有沒有後悔來這支援。我說我心態比較好,從來沒有擔心、害怕過,更沒有後悔。其實說心裡話,說完全不怕是假的。在這裡,穿在身上的衣服幹了又溼,溼了又幹,前些天還因為防護目鏡結霧,眼睛不小心進了霧水,著實讓我擔心了一把。我怕感冒後抵抗力下降,更怕自己被感染無法繼續堅守一線。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我會謹慎地做好防護措施,平安歸來。

祝家人們平安、健康!

2020.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