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的一生中有三乐,你认为是哪“三乐”呢?

九月的叶子


孟子三乐,一乐,父母在,兄弟在。可行孝道,修习人性光芒。孟子首重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仰看天,天行健,无愧乾德。内省自身,没有一点有愧于人,浩然之气充沛。

三乐,得天下英才教之。

这三乐既是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注解,也是,孟子修身的写照,从孝道悟天地道,从无愧天,无愧人,生浩然正气,从天下英才教之,弘儒学教化之责。

虽然无王天下之业可为,但也儒学之志不丢,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修身齐家不是担当本色。。


玄生道


孟子在《万章上》中有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指父母兄弟都健在没有灾祸,而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是君子的第一种快乐,也就是天伦之乐。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伦亲情之乐。家人安康,兄弟和睦,这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幸福的根源。中国人历来把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定为人生的三大不幸,是为至理,从反面佐证了孟子之乐。天伦之乐,非常难得,要好好珍惜。

2.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指抬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这里说的是个人修养,做人的本分。不做亏心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上对得起天;善待他人,以诚为本,乐于助人,下对得起地这叫“俯仰无愧”,是道德检验的心理标准。

3.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指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教育他们。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并培育他们成为栋梁之才,为国为民效力,这不是快乐吗?

家庭平安才能无忧,问心无愧方才安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则国与民幸哉。若能获此,岂有不乐之理?


音准不准


一、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 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三、翻译: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胡说八道陈老师


孟子三乐是指《孟子》一书中提到的君子的三种快乐:包括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作品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注释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怨恨,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作品鉴赏

活着就要快乐,这是不容置疑的。谁都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即便是以苦为乐苦中作乐,也只是特殊境遇下不得已而为之,是生存智慧,而并非对快乐的疏远与排斥。

人人都对快乐孜孜以求,问题在于,每个人心目中的快乐不尽相同。而这,正是许多人许多时候陷于悲观的重要原因。由于对快乐的标准拿捏不准,甚至背离本真,一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虽浸泡在快乐的海洋里,却无法感知到正享有的幸福,每每自寻烦恼。给快乐一个定义,因而绝非小事,有时它甚至决定我们是否幸福一生。

那么,怎样才是快乐的呢?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孟子给出的答案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就是说,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无愧于天无愧于人,有优秀人才可兹培育,这是人生的三大乐事。

乍看来,“孟子三乐”实在是有些寒伧。这样的快乐太容易得到了吧?算是有追求有抱负的人生么?当走过人世的坎坎坷坷,当阅历岁月的雨雪风霜,铅华洗尽,删繁就简,我们发现,这些朴素的快乐看似寻常,却难能可贵,这样的快乐才是真快乐、大快乐、长久的快乐。放眼周边,多少人“子欲养而亲不待”,给予自己血脉的双亲不幸早早离开人间,从此只能木然地望着墙上的挂像,空留“事有疑难可问谁”的遗憾;多少人手足情深的一奶同胞深受煎熬,由此阴霾笼罩惴惴不安;多少人平日作了亏心事,风吹草动疑厉鬼,活得胆战心惊诚惶诚恐;多少人学成满腹经纶,却终未遇上心有灵犀的衣钵传人,一肚子学问跟随自己化作一缕轻烟。置身此境,这样的人生有快乐可言么?

细想来,平凡而质朴的“孟子三乐”的确道出了快乐人生的真谛。家庭平安乃能无忧,问心无愧方才安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则是享受,一个人如能获此三者,快乐自会如同清泉汩汩流淌,常伴左右。奈何,有的人迷恋于觥筹交错夜夜笙歌麻将声声,却腾不出时间回家看看,与父母聊聊天,与兄弟谈谈心;有的人一味追名逐利损人利己,无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有的人惟恐别人强于自己,受之于人的识见却不愿传之于人……他们忘记了,孝顺父母不能等待,健康与生命千金难买;他们忘记了,人就该活得像一个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心无愧疚才能坦坦荡荡;他们忘记了,与他人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启悟,既是感恩与回报社会,也是在薪火相传中对生命长度的延伸、对人生意义的升华。家庭的宁静、自身的修为、对社会的回馈,孟子眼中的三大快乐居然是一个立体式的架构,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质朴的往往是真挚的,真挚的往往是珍贵的。时光虽久远,“孟子三乐”却因其质朴真挚而动人心魄,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许你正拥有这些简单的快乐,珍爱并享受它们吧,如果错过了,一切就都晚了。





無為读书


据《孟子 尽心上》记载,孟子有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段话里孟子提到了"君子三乐":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指家人平安、家庭幸福;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指应坦荡做人、无愧于心;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指教书育人、传道授业。

据朱熹《孟子集注》所载,朱熹认为,家人平安之乐乃"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是否可得取决于天意;教书育人之乐乃"圣人之心所愿欲者",但是否可得仍取决于他人;唯有坦荡为人是"可以自致"之乐,故而当勉力为之、自我督促。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诱惑,可能是权力、可能是财帛、可能是美色、也可能是口腹之欲,正确对待这些诱惑,严格克制约束自己,明确信仰、坚定信念,在前行的途中不被欲望所左右,方能不负初心、坦坦荡荡,为官者才会真正爱民为民、执法者才会公正公平。

人人为君子,心中坦荡,则贪腐不存。正所谓:"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此外,教书育人之乐在当下也并非教师独享的乐趣。"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经验体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是教训、传递正能量,倘若身边之人能因此有所启发、受到影响,也未尝不是君子之乐。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孟子在提出"君子三乐"的同时,还明确指出了不能称为"君子之乐"的一点,即权力地位,这并不是一位君子获得满足感的必要条件。在当代语境看来,孟子此言也是在告诫诸位君子不要迷失本心、迷失在权力里,成为被权力左右的奴隶。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对自己怀有期待的人,不轻易被路边的风景动摇信念,不愧不怍、积极传递正能量,方是君子本色。


睿为企业法务


据《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有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段话里孟子提到了“君子三乐”: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指家人平安、家庭幸福;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指应坦荡做人、无愧于心;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指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家人平安之乐乃“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是否可得取决于天意;教书育人之乐乃“圣人之心所愿欲者”,但是否可得仍取决于他人;唯有坦荡为人是“可以自致”之乐,故而当勉力为之、自我督促。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诱惑,可能是权力、可能是财帛、可能是美色、也可能是口腹之欲,正确对待这些诱惑,严格克制约束自己,明确信仰、坚定信念,在前行的途中不被欲望所左右,方能不负初心、坦坦荡荡,为官者才会真正爱民为民、执法者才会公正公平。人人为君子,心中坦荡,则贪腐不存。正所谓:“人能克己,则仰不愧,俯不怍,心广体胖,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

此外,教书育人之乐在当下也并非教师独享的乐趣。“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经验体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是教训、传递正能量,倘若身边之人能因此有所启发、受到影响,也未尝不是君子之乐。

此外,教书育人之乐在当下也并非教师独享的乐趣。“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经验体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甚至是教训、传递正能量,倘若身边之人能因此有所启发、受到影响,也未尝不是君子之乐。



视野vfs


大家好,现在由我来说说孟子三乐

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指父母兄弟都健在没有灾患,而且兄弟之间也没有怨恨。

这是君子的第一种快乐,也就是天伦之乐。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伦亲情之乐。家人安康,兄弟和睦,这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幸福的根源。

父母健康长寿,是每个做子女最大的心愿。我们成长路上的每一个脚步,都是父母几十年含辛茹苦的付出。从嗷嗷待哺到呀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背起书包,父母在我们身上耗尽了心血。在成长的路上,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语重心长的教诲,只为我们能长大成人,能过上自己幸福的生活。

我们长大了,有能力照顾父母了。当然是希望父母俱在,平安健康。我们能好好地孝敬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

兄弟和睦也是家庭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家庭兄弟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也是做父母最愿意看到的。哪个子女不是父母心头上的肉,如果兄弟之间因为一些琐事而暗淡了之间的情谊,父母是最伤心的。

从这可以看出父母兄弟都健在而没有灾患,兄弟之间没有间隙,真的是君子第一大乐事。因为有多少人想尽孝,而父母已不在。有多少兄弟之间为一些琐事而打大出手,从此亲人变成了路人。

所以天伦之乐,非常难得,要好好珍惜。

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指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也就是成德之乐。

这是成就自己的德行,是做人的本分。因为处于纷繁的社会之中,人心很容易被一些不美好的事物所左右。多少人被一些小利蒙了眼睛,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多少人为了点私心,伤了亲人,坏了友情。多少人做了亏心事,因而每天 担惊受怕,战战兢兢。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唯有德才能成就一个人。一个人的道德感越强,他就越容易生起愧疚感 。因为他会时时地反观自己的言行,时时 反省自己对家庭、朋友、社会的未尽力的地方。孟子所说的俯仰无愧,确实是为我们确立了道德检验的心理标准。

一个人能俯仰无愧,光明磊落,心胸坦荡荡,确实是人生第二件大乐事。

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指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君子的第三种快乐,即师友之乐。

师友之乐,是文化命脉的继承。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天资聪明,积极好学,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孟子所说的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使他们或德行,或言语,或政事,或文学,都能根据自己的自身气质而有所成就。就是说每个人都能把自己身上的优点尽最大能力地发挥出来,这样文化命脉就得以传承,社会才会进步。

平凡而质朴的“孟子三乐”的确道出了快乐人生的真谛。家庭平安才能无忧,问心无愧方才安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则是传承。一个人如能获此三者,快乐自然源于心底,散之周身。

质朴而珍贵,时光虽久远,但“孟子三乐”却因其质朴真挚而动人心魄,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欢迎有不同理解者忠言为谢!


分亨时代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是孟子对于人生快乐的三种解释。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

第一重快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平平安安,家庭和睦幸福美满。这是一个人能够感到快乐的基础和前提。

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家庭是我们诞生的源头,也是我们情感寄托的港湾。一个人即使有成功的事业,和巨额的财富,如果没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第二重快乐:无愧于心、内心自在。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一个人只有做到内心上无愧于天地,才能获得心灵上真正的宁静与自在。

真正的快乐是内心的平静和心灵上的满足。如果一个人心中有鬼,做了亏心事,整天寝食难安,心神不宁,很难说他是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第三重快乐:教化育人、实现理想。

这里所说的教化育人,并不是我们狭义上说的从事教育事业,做一名教师。而是自己的言行举止已经达到了卓越的水平,能够对别人给予启迪,起到教育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一个人的最高需求是精神需求

。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能够实现理想是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精神需求。如果说前两重的快乐是最基础的快乐,那么一个人得志时的快乐,应该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快乐。

综上所说,我非常认同孟子所说的人生三大乐趣。


海海文化闲谈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第一乐叫「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兄弟都健在的天伦之乐;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的有德行之乐;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应只限于教书育人,身边的人能够因为君子的启发、引导,而有所作为也算是一大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