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事业编真的会取消吗?取消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呢?

用户3421916001518


事业编有可能会取消,但是短时间内没有太大变化。

过去确实各地存在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上的问题,比如能上不能下,到了高级职称就退岗,找个清闲地方养起来,甚至完全不上班,工资还是照样高高的。

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还是采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制度。比如重庆以“刀口向内”的勇气,连续两年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改革试点,力图打破人事管理“终身制”,实现“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事业单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像这种模式,已经跟企业管理制度非常类似了。

1986年10月,我们国家对企业打破终身制原则,建立了劳动合同制。1991年,国有固定工人也实现了转制。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在事业单位开始试行聘用制。目前,所有事业编制工作人员都要签订聘用合同的。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的,事业单位以后将会收回行政管理职能,重点以公益服务为主。如果全面推动公益服务的市场化,自然就会没有必要设立事业编制了。这样国家还可以省心、省力、省钱,全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公益服务的问题。

设置编制,一方面确实保障了编制人员的利益,但是也碍于管理落后,不能满足动态化的市场需求,而且不利于体制内外人员的流动和竞争,是必须要进行改革。

但是,现有事业编制的优势还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进入体制内,对于优化事业编制体系起到了促进作用。要想取消事业编制还是很遥远的路。


暖心人社


你好对你这两个问题,先说说第一个,事业编会不会取消?

短时间来说,事业编只会缩减,不会取消,原因如下:

1、政府工作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各个单位机关公务员太少,但是事情不断地增多,比如区县的各个局办,一般公务员编制都在15个以内,在公务员没有改革之前,甚至达不到一个股室一个人,即使改革了,只是合并了股室,但事情没有丝毫的减少,再说说乡镇,更是差人手,一个乡镇的干部有三分之二是事业编,没在乡镇工作的或许以为乡镇工作简单,但是工作过的都有切身体验,乡镇如果没有了事业编人员补充,基本就得瘫痪。

2、编制缩减,也是改革需要。对于大学、科研单位、艺术团等机构,目前已经开始改革(其实这一部分的事业单位改革早已经开始,而且人员基本上很少和公益一类的人员进行交流任职,副处级以上除外),这样事业单位的总机构数、总编制数都会减少,但是作为政府的补充,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即使注销了机构,人员还是会分流道其他的机构,而且总的事业编制都被收回机动应用(编制可没有注销,只是由上边进行统一使用)。

再说说取消之后的影响吧

1、对类似医院、大学、规划院等类似的事业机构,去除事业编制,更能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如果是事业编制的话,医院等机构,由于编制的限制,会存在编制人员和临时工的区分,这就会阻碍这些机构的发展,如果本院的职工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的原因,单位其实给予的奖励很有限,而且不及时。

2、再说说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如果真的取消了编制,那村小将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境界,而且初等教育的收费如果由政府进行指导定价,定价太低的话,肯定没人愿意从事初等教育的工作,太高的话,读不起。

因此,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编制总量肯定会控制甚至减少,但要说全面取消,现在还不能这样认为。(如果想考,好好准备,如果已经有了编制,安心工作)


贫困山区的亮光


楼主你好,事业编制真的会取消吗?取消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呢?其实事业编制单位陆陆续续的已经改制了不少,尤其是一些完全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已经是改制成为企业单位,我举个例子,比方说之前的出版社,实际上出版社是第1批改制的事业单位,他们已经完完全全转移成了企业单位,实现自收自支的盈利。

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他们相对比较特殊,就是自己没有审批权限,还是属于这种差额拨款的形式,那么这一类的事业编制也是有转移成为企业单位的条件,所以说将来很有可能在进一步改革当中,会完全将这一部分事业单位转移成为企业单位来进行管理。

最后就剩这种参工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并且这一类的事业单位它是有审批权限,这一类的事业单位不会转移成为企业单位的,它会合并到机关公务员一类的行政单位。所以说最终完全取消事业编制的情形还是很有可能的,只不过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是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进行,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以将来可能会没有事业编制,这样的一个说法全都是公务员或者说企业单位。


懂社保


其实关于事业编制会不会取消的问题,实际上早在这个全面深化改革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对于这些没有审批权限的事业单位将一律改制。其实最早一批的事业编制改制就是我们熟悉的出版社,那么出版社本身它是盈利机构的性质,虽然说享受到自己的一些差额财政补贴,但是由于它已经不具备事业编制审批的权限,所以说是第1批改为企业单位的。

当然类似的企业是有很多,首先这种完全不享受财政补贴的事业编制,实际上他们已经从客观层面上来讲就已是属于企业单位,所以说这一类的单位一定会改成企业单位的。因为他们本身也不享受到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也没有享受到任何参工的一些收入,所以说他们是符合完全改制成企业单位。

而且对于一些没有审批权限的差额补贴的事业编制,那么也会改变成为企业单位,对于有审批权限全额补贴财政的,这样的事业编制,可能将来会转变成为行政公务员一类的单位,所以说最终事业编制的取消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它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慢慢的改革,它不能够一下子来完成。


社保小达人


事业编和公务员的主要区别就是工资福利待遇上,能相差一半或1/3。公务员比如挣7000多,事业编才挣4000左右。

公务员是国家干部职工,事业编是地方性的干部职工。

如果取消事业编的话。地方上的一些职能部门,就发挥不出作用了,那就成了企业了。其实事业编只是工作相对稳定点,就比如说在内蒙古这块,事业编工资待遇已经很低了。已经很难维持家用。


阿吉勒图


都是靠双手吃饭,只是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却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待遇相差悬殊,这样的用工制度早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嫣然是一堆垃圾有啥可评说的。哈哈哈


CFA你的猫


取消以后医务人员就听老板的或者不听老板的话了,比如这次湖北疫情,就能选择辞职。等危险过后再找一份工作。反正有手艺,又都是给资本家打工,何必那么卖命。


进哥140964312


事业编不会取消,2019年国家开始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改革到2020年底基本结束。改革的思路是:一部分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事业编转任成为行政编,即公务员编制;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其他的事业单位保留,但是事业单位数量和编制数均要缩减,比例在10%——20%之间。精简后的事业根据单位性质分成: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二类公益性事业单位和三类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中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目前尚未明确,参公单位可能变成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但具有参公管理身份的事业编人员可能维持老人老办法,承认参公身份直至退休。所以事业编不会取消,只是对总体进行了分流,精简和分类。有了解人力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险方面问题请留言。


寻常巷墨


我觉的会取消。

取消了:一些自带光芒的人可以名副其实的影响到别人,不取消会有大部分人浑浑噩噩的生活下去。人生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希望取消事业编以后大多有为青年涌起来早日为中国梦注入 一份力量!


徐海燕


事业编早已经改成合同制了,所以取消不取消的意义不大。

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待遇还是原来的待遇,甚至说改成合同制之后,不再参公管理的话,待遇还会提高也说不定。

不过话说,现在的事业编工作强度确实再提高,所以相应的待遇也会提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