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今年开始办理养猪场,政策正好,后期会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场面?

秦云中鹤


现在系列的好政策吸引广大农户办养猪场,后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是大概率事件。

这次猪肉上涨是我国生猪养殖进入周期性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上非洲猪瘟肆虐,很多染病生猪被扑杀,像南方一些地区主要的养猪区几乎都是禁养;另一方面由于一段时间环保严苛,很多地方养殖场被拆,一刀切的做法让很多养猪户损失惨重。市场供应减少,生猪养殖规模萎缩。

这一次让很多人都看到了养猪业又迎来了生机。不单是国家不断释放利好的政策消息,还有猪肉市场的表现也让很多养猪心动。猪周期的调整,让很多人看到现在是进入的最佳机会。

但是养猪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养猪行业有一句著名的话:一年赚,一年平,还有一年赔。现在很多养猪户都说没有赚到钱,可是我们普通消费者看到的确实猪肉价格飞涨。这次国家出台如此多利好的政策,不单是有重金补贴,还取消了养猪的限制,让很多想养猪的来说都是最佳时间。后期养猪户增加是可以预料到,生猪产量也会有大量提升。


新农小伙


今年生猪价格是非常不错的,有些养殖户在这两个月有猪出栏那利润是非常可观,在前不就中央再次出台养猪扶持政策,这更打动人心,今年开始办理养猪,政策各方面都有很好的非扶持,这么好的政策会不会出现一拥而上,导致供大于求的场面?这是养猪户们最担心的问题,养猪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后期是怎样的行情也是没个准。

先说说我们这是是怎样的情况吧,在我村子有个朋友,也是我同学,以前的广东做点小生意赚了点钱,看到今年猪价很高 特别是广东猪肉那可是一直排在猪价前面,看到猪肉价如此之高,也是心动起来了,就回家养猪,在七月份我们这里就有一批建设猪场给于一定的扶持,就开始干起来了,规模不是很大,计划是五百头猪的标准建造。经过两个月的赶工赶期,终于在八月底完工,各方面建设的也不错,我也经常去参观建造过程,虽然他没有养过猪,但猪场建设的非常好,标准超过村子其它的规矩,猪场建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就是这东风迟迟得不到。因为猪仔供应紧张,而且也上涨得非常厉害,猪场建好了 ,又没有猪仔,就算加钱也买了到,除非到外处去买,如果买外地猪仔风险非常大,万一有疫情地区的猪仔,那可是一个没有定时的炸弹呀。谁也冒不起这个险。

在我我们这里有很多打算养猪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一些大型养殖场都是在观望,担心万一补栏一定的数量,怕大家一拥而上,等到猪可以出栏的时候供大于求,导致猪价急剧下跌,这个问题一些老手都会有很多的顾虑,所以现在一些大型养殖场也不敢冒然的扩大规模,所以现在一些养殖场也是谨慎的态度对待,现在一农户养的三五头的还是比较多,因为只有几头猪就算明年猪价下跌也亏不了多少钱,所以农户不管上涨下跌都会养几头,这是一种习惯。



在我国做什么事都有跟风的习惯,今年猪肉行情好,自然也有很的多人加入其中,现在猪仔跟不上节奏,育母猪又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短内,猪肉应该不会出现很大的下跌。所以供大于求上场面今年出现几率不高。


荆楚阳哥


今年开始办理养猪场,政策正好,后期会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政策来了,就看你怎么把握养猪行情了。在高价猪肉下和养猪的超高利润下,今年养猪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养猪的政策纷纷到来,也给很多养猪户或者想加入这一行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比如国家出台的“国五条”,地方出台的“猪十条”,“猪九条”,还有各种种猪补贴,2个多亿的补贴等政策,都进入了养猪这一行业。那么按照题主说的,现在加入养猪业后期会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呢?李子来回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题主进入这一行业有没有进行仔细的调查呢,比如生猪的周期性规律,猪场的风险,疾病的控制,还有养猪的利润等。虽然现在养猪进入的门槛很低,但是如果这些功课没有做好,进入这个行业盲目的去跟风养猪,最后损失的还是自己。

毕竟这养猪业就像个“围城”一样,不了解的想加入进来,而在这一行业的一些养猪户因为“各种原因”想要退出去。因此来说,养猪业不是简单的一个职业。那我们分析下后期会不会出现生猪供大于求的局面:

从生猪的周期规律来看,出现供大于求的生猪出栏是正常的:

其实答案是肯定的,这猪肉不是刚需产品,而且很容易被复制,一些农民都可以随便加入进来,而也可以随便的退出去。比如我们拿最近几年的2016年为例,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在2015年的时候,4月份的生猪价格就和2018年的4月份一样,猪价低的惊人。当时我记得猪价卖到4.7~5.1元一斤,这个价格养猪户自然是赔钱了,一头出栏猪能赔300~400元。而在生猪进行赔钱的时候,很多人就撑不住了,因为没有很多的资金维持猪场,还有对后期的生猪行情不明。很多中小型猪场和养猪户争先恐后的退出了养猪业。

“物以稀为贵”,到2016年的时候,全国的生猪存栏量也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而生猪价格也是从2015年的低价也到了高价。因此来看,现在养猪也是有周期规律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价格。而题主说的后期供大于求的生猪存栏量也是正常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由于疫情导致的生猪存栏量过少才导致的生猪的高价。因此来说,这个高价也是不正常的。而很多专家认为,这波生猪高价要维持2~3年的时间,但是笔者认为猪价高价在1年半年的时间是正常的,而到后期生猪的价格就没有前期这么高了。

因此来说:题主今年办理养猪场,也有很多政策的扶持,但是由于小猪成本的过高,养猪户的利润就响应的小了很多。而现在还有猪病毒的风险以及养猪行情的原因,会导致后期出现猪源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笔者提醒大家现在建设猪场养猪准备养猪的时候一定要考察好生猪的市场再做决定。


李子说农


今年开始办理养猪场,政策正好,后期会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场面?

今年下半年后,正与专家的预言:“2019年下半年的猪价将出现反弹”,尤其进入到8月份后,猪价的上涨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波持续的连涨行情将生猪价格拉出历史的高位。目前全国生猪的平均价格接近14元一斤,广东、广西的猪价甚至已经超过了16元一斤。



而菜市场的猪肉价格则已经达到了20多元一斤,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达到了30元一斤,让广大消费者吃猪肉感到了猪肉成为一种“奢侈品”的感觉。

对于这样的市场行情,消费者感觉很无奈,但对于养殖户来说,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了鼓励养殖户恢复养猪积极性,上到中央,下到地方,都纷纷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扶持养猪。


后期会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笔者认为,短期不会,但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所有的人都涌入这个市场时,产能出现过剩也是市场的必然。

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已经超过了30%,局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还远不止这个数字。于此同时,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的下降幅度也超过了30%以上,这对于后市的产能恢复速度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虽然目前大家的养猪积极性热情比较高,但鉴于仔猪的生产能力受限制,加上养猪的周期性等综合因素影响,产能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此时能够介入养猪市场,应该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当然,市场永远都是这样,起起伏伏,不可能永远上涨,也不可能永远下跌。养猪始终是个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在进入的时候需要注意控制风险。

我是愚人跳农门,喜欢我的观点请点赞和关注!


华南农小白


今年办理养猪场的话,后期确实有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场面。

实际上不只是今年,你就是平时要建一个养猪场的话,后期正式运营之后,也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场面。

只不过是今年你赶上了一个好的政策,这时候建养猪场比较有利,而且能够减少很多麻烦,比如审批的手续,农业用地现在建养猪场的话,不用像建设用地一样进行审批。

猪肉和蔬菜水果一样也是农副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用量很大,但是有很多渠道,供给量也有很多。

就像前些年大蒜,姜特别贵一样,农民一看今年这么贵,然后他们明年的时候原先种别的作物的地,都改成种蒜种姜了,那么那一年蒜和姜肯定价格特别低。

农民一看今年种蒜姜赔钱了,下一年就不愿意种了,又改种别的作物去了,结果这一年蒜和姜的种植量少了,到收蒜姜的时候价格又涨上去了。

养猪是一样的道理,养猪十年以上的老养殖户都知道,养猪是“一年赚,一年平,一年赔”,这就是著名的猪周期。

而且猪周期并不是固定的三年循环一次的,有的时候赚钱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时候养猪赔钱的时间比较长,每次都不一定。

其实这些年真正总结下来的话,养猪特别赚钱或者特别赔钱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大部分的时间养猪都是平衡期,也就是养猪是能赚钱,但是每头猪赚的不多,可能100到200左右。

总体来说,养猪通过时间和经验累积,能够越来越赚钱。

有句话说“同行不同利”,有的人养了十年猪,结果水平和刚开始养猪的人差不多,自己什么都不懂,对养猪也不上心,对于疾病和饲喂也不在乎,别人用什么他就用什么,人云亦云,到最后别人赚钱了,自己却没有。


不用担心供大于求的问题,不管是供大于求还是像今年一样,生猪存栏特别少求大于供,能够赚钱的还是一部分养猪场。

今年行情特别好,猪价这么高,不是照样有很多猪场没有猪了嘛。

你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养猪业,那是有很大勇气的。要想在养猪业赚到钱,你必须付出很多,但是只要你用心,做好猪场管理,肯定会有一个好的回报的。


农村养殖新鲜事


任何商品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局面,都是通过商品供应量、需要量、时间长短几个因素在自动调节,表现出价格高峰和低谷的的曲线变化,养猪也不例外,以后肯定会有供大于求的临界点。正常情况下的价格变化曲线有一定规律,特殊时情况只是在价格变化的时间上有所不同。

往年养猪行业的猪周期大概在3-5年之间,有一个价格波峰和低谷的的逐渐变化,期间也会受到饲料价格、突发疫情影响出现局部正常波动。而这次受到特殊疫情影响,涉及范围广、时间性长的特点,出现生猪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全国范围猪肉价格一直飙升,而且有维持很长时间的趋势。



养猪业涉及全国范围的广大养猪户和猪场、相关的饲料加工、粮食种植及加工、养殖药品动保生产及经营、物流运输等等行业。生猪生产出现负增长,所有相关行业增长受阻,散养猪户收入减少或停止,有些猪场和饲料厂停产休息,从业者回家休息收入受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这次是伤及到生猪生产的根本,不单是消费者感到高猪价带来影响那么简单,在这样的情形下,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鼓励养猪政策,地方政府也随着出台具体鼓励养猪措施,就是决心恢复受疫情影响的生猪生产,恢复养猪经济、消除高猪价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后期会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主要从以下几种情况具体分析。

1.在国家出台鼓励养猪政策利好的情况下:看分时间、分批次的新建猪场、猪场复产、散养户新增或复养的情况,具体落实在进猪补栏的猪只数量有多少,预估恢复生猪存栏数量的时间。目前猪场复产和大型猪企的信心比较足,散养猪户表现失望、观望的好像比较多,需要再观察。



2.猪只生长需要一定时间:母猪从落地到产仔时大概需要9-10个月,肥猪从落地到出栏大概6个月,整个过程需要15-16个月时间。目前全国各地猪只存栏不一,缺口数量也就不一样,恢复进猪补栏的数量还不好计算,只能从母猪生猪存栏和缺口数量来大概估算出一个恢复时间。


3.大型猪企新建生猪生场的建设进度:猪场选址、落实、猪场建设需要时间,只是在为新建猪场猪只准备上有自己的优势,自身就有种猪场的猪只繁育能力或者从国外引种的渠道,新建猪场的猪只到位时间会比较快。

4.潜在的疫情影响:疫情高峰期已经过去,但养猪业必须面对ASF长期存在的事实,抵御风险能力和信心是主观意识问题,通过这次经历,养猪人获得防控疫情的意识和经验有所提高,对以后养猪具有很大帮助,但没人做到百分百的把握。哈兽厂疫苗取得重大突破,已经申请国家专利,这也是一个潜在但影响巨大的保证,还有待最终实验结果。



5.总结

后期猪只会不会供大于求?主要看以上具体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时间预估。消费者转移猪肉消费比例、进口猪肉数量加大、现有存栏母猪产仔逐渐增加,到了某个时间点,高猪价比定会受到抑制而逐渐回落,回到正常价格规律变化上。

草木七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草木七舍


这种情况在今年是不可能发生的。

今年的生猪在市场上非常的稀缺,生猪出栏率严重不足,据可靠消息得知,市场上的猪肉动车程度已经达到了1500万吨,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一段时间猪肉的价格以及生猪的价格疯狂上涨的局面,也就由于这样,现在专家们大力支持农村散养户养猪,政策给的也很多,福利也非常的多。

即使到了明年,生猪在市场上也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别看去年猪肉价格那么低,但市场上的猪肉供需依然不足,只是没有今年严重而已,我们市场上每年都会有猪肉空缺的状态,所以说现在办理养殖场也非常的好,并不用担心市场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因为这种事情在市场上根本不会出现。



今年我们也看到了,由于生猪稀缺的原因,猪肉在市场上已经成为了稀有食物,价格非常的昂贵,最高已经达到了35元一斤,在这么高的价格面前我们农民是吃不起的,当然他们在家卖猪肉的也即将面临失业,因为没有人买,他们也赚不到钱,基本上都进行改行了。


总的来说就是,市场上不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现在养猪好处非常多,即使家里面只有一头猪也是可以养的,不能处于什么原因专家们都非常支持散养户进行养猪,也是为了借助之一养猪行业早早的改变市场的行情,让我们老百姓们能够吃到低价的猪肉。


农村猪世纪


题主的这种担心,其实是我国最为常见的猪周期现象。

在2018年非洲猪瘟没有到来之前,不知道养猪人是否还记得当时的猪价,那段时间东北地区4快多的猪价还是很恐怖的,养猪亏钱的大有人在,当时很多辽宁昌图的客户因为低价猪肉拉条幅联名抗议向政府请愿。


不过一年多的光景,猪肉价格就翻了将近4倍,这种现象就是由生猪产能的大小所决定的。

正常的养殖环境里,很多养殖户心理都希望猪价稳定,其实他们也没太高的奢求,很多养猪户都在和我聊天的时候都说,猪价别太高也别太低,只要能让挣个辛苦钱,比出去打工强就可以了,但是事与愿违,在我国搞养殖,猪价高的时候大赚一笔,低价的时候那就是保本,甚至亏钱,等几年猪价再起来后再赚一笔,只可惜很多养殖户会踏空节奏,真正在养殖上能赚钱的还是长期坚持养殖的那部分人。

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的很大的破坏,近期,养殖政策向好,不仅有资金方面的扶持,对于养殖场的用地政策也做出了调整,所有的利好都是为了鼓励养殖户的积极性,毕竟我国下降的生猪产能最终还需要国内自身养殖业的恢复。


如果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现在还是可以博上一博,非洲猪瘟病毒目前依然存在,但是只要将防控工作做好,那么病毒也无机可乘。虽然目前的养殖政策向好,但是近日复养和新猪场建设还是比较少的,毕竟,目前的养殖风险比较大。

俗话说的好,富贵险中求,利益和风险永远是并存的,现在养估计还来的及能赶上个好行情,但是以后真的不好说,如果大面积复养开始后,那么也就可能会出现下一个猪周期了。


猪病课堂


养猪,总得来说投资大,要技术,死亡风险大。现在政策正好,行情也非常好,原有的猪场扩群,新人跟风,后期肯定会出现供大于求。关键是把握什么时候出现供大于求,当到了供大于求时怎么办。


首先,预估什么时候出现供大于求。猪肉的价格取决于生猪的出售价格,能繁殖母猪数量决定生猪的出栏数量。2012年后国家农业农村部就已经不在逐月通报能繁母猪数量,只是通过检测点来推算每个月能繁母猪的增加和减少量。

能繁母猪最近几个月一直在降低,在非洲猪瘟的肆虐之下,八月份同比去年减少37%。以非洲猪瘟爆发最严重的时期(19年2月)算起,根据猪的繁殖能力推算。能繁殖母猪数量繁殖起来然后所产的第一批仔猪再达到销售体重,最少需要24个月,也就是生猪价格回落预计在2021年2月。如果赌行情,要在那个时间点之前收回成本。



再者,当达到供大于求以后怎么办?养殖场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只有把生产成绩提高,降低自己的成本才能不被淘汰,当行情低于成本价格时,就在比拼谁能坚持到最后。因为行情对每个人是公平的,不分集团场和老百姓的个人场。老百姓做养殖,相对大的养猪场,有非常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但是当行情在赔钱时大猪场相对老百姓容易融资。


猪小侠


生猪养殖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猪粮安天下,近期由于我国生猪存栏减少引起的猪肉价格上涨已经引起了各方关切,在政府部门的各种优惠政策刺激下,生猪生产的产能恢复正在迅速进行,未来生猪生产会不会过剩,我觉得在近期内是不会的,最短也会在两年内才会出现这种可能。

不过生猪生产过剩的现象不可不引起重视因为存在着以下几个原因:

1.国家的生猪扶持政策放宽,财政补贴加大。

最近国务院下发通知取消了超出法律范围的禁养、限养政策,也解除养殖场地15亩的限制。9月9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两部门下发通知,为稳定生猪生产,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这肯定会刺激养殖户对养猪的积极性,在未来养猪户会大幅度增加,自然生猪存栏也会增加,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也会慢慢恢复,猪肉价格自然就会慢慢下降。

2.在近期一段时间内猪肉价格会保持高位运行。

我国的生猪出栏量以及存栏量在今年以来下降很多,尤其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达到1200多万头,同比减少32.2%,同时生猪存栏量减少1亿多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和消费大国,我国的猪肉消费是没有一个国家来填补得了的,更何况还有贸易战的背景。因此我国的猪肉价格肯定会在一个较高价位运行,而猪肉价格上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养殖生猪的利润增加,据分析目前养殖一头育肥猪的利润在1500元左右,应该是历史高位。而这样高的利润自然会让资本趋之若鹜,会造成产能的大幅度增加。

但是由于受以下几个原因的影响,要想恢复生猪生产,也有几个问题:

一是生猪生产的周期性。生猪生产有其规律,从母猪的培育,母猪的受孕,到仔猪的生产,再到育肥猪的出栏,基本上要在两年左右,因此生猪生产过剩在不加以调控的情况下会在两年后出现。

二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的非洲猪瘟疫情并没有完全消灭,而是依旧有零星散发,比如说最新发生的8月26日云南永善的疫情,说明非洲猪瘟疫情依旧对养猪业造成威胁,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就会对生猪生产的恢复造成打击。

三是生猪生产越来越规模化。小规模的散养模式一来没有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二来利润空间太低,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扶持也是针对大型的规模场,因此生猪生产不会是一窝蜂的乱上,国家会对其有条件的调控。

四是环保问题造成部分地区依旧不能复养。虽然有的地方政府在环保问题进行“一刀切”的管理,导致了大量养殖场被迫关闭拆除,现在国家也进行了调整,但环保并没有取消,而是更严格,只是在政策范围之内,对禁养区的禁养措施将会更为严格,因此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就会无条件的恢复生猪生产。

总而言之,我国的生猪生产在一段时期内会难以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如果你符合养殖要求,并且有一定的养殖经验,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国家的虽养殖政策放宽补贴力度加大,正是养猪致富的好时间。只要做好消毒,搞好生物安全防护,做好饲养管理,养猪业的春天马上就会到来。

我是寂寞的青韵,这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你交流,看完后别忘点个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