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感覺當代有那麼多草書大家,但覺得歷朝歷代草書大家卻寥若晨星,為什麼?

蒙師


其實歷朝歷代的草書大家不是少而是多,至少比現代多。古代在毛筆作為書寫工具的年代,書法被推崇備至,相信有好多人研習草書並達到很高造詣,但是,由於當時信息閉塞,除了有名的達官貴人能夠被人所知並口口相傳外,其他一些民間高手在小範圍之外很少被國人所知,知之者甚少,也不被史書載入,隨著歷史的推移和戰亂、自然災害等的發生,這些人的作品也毀之殆盡,保存流傳下來的也只有歷史上有影響的達官貴人的作品,像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人的作品,這種現象一直到現在,就造成大家認為歷史上草書大家少的狀況。現在有些醜書大家看起來很火,但在以後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大浪淘沙,去偽存真,一二百年以後,這些人的作品終究會被歷史所淘汰,留下來的也只有那些根植於傳統、延續傳統的書法作品。





師牛齋


道理其實很簡單,當代具有侷限性,當代的評價,不一定準。

懷素,被李白誇為天下第一,而後人則評為半個草聖。

少年上人號懷素

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

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

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廂

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

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

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

一行數字大如鬥

怳怳如聞神鬼驚

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

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

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

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

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

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田蘊章評價啟功,說放到歷史中,僅為一般。

我不一定贊成這個觀點,但有一點是正確的。

大浪淘沙,只有經過歲月的洗禮後,人們再稱之為大家大師,那才是真正的大師。


秩和律師147753


我認為當代書法壇被公認的大家極其少數。以書法名人、名人書法為主要群體,形成了一種“高雅”的圈子文化。

不管哪種體,玩到極限都能被尊稱為“大家”、“大師”,絕不為過。關鍵是自吹自擂、互為相捧、團隊打造的所謂“大家”們比比皆是。當代“大家”、“大師”太多的原因是名利化的促使、“官場文人”的“崛起”等推動了繁榮的書壇,而且怪相眾生。

當代“草書大家”的作品也是別人不認識,自己也靠猜。我認為歷代大家和作品是經過歷史無情篩選,才逐漸被後人確立的。

當代還有誰?與張芝、王義之、智永、張旭、懷素、孫過庭、黃庭堅、祝允明、王鐸等草書相提並論的?他們才是真正的草書大家。


傳承書道袁建華


看評論基本都是厚古薄今的業餘老人,當今當然有草書大家,只是你們頭腦屏蔽了人家而已,但就算掩耳盜鈴,鈴也是要響的。

個人喜歡範笑歌草書,範笑歌草書融匯古今,大草,小草,章草共二十種風格,應該是草書的大師人物。





阿肯之花


首先何謂之“大家”?並非臨了三兩年名家法帖,學了三五年名人大作,就可以號稱“大家”

所謂“大家”必然是苦學苦練苦鑽諸家名作,名拓,博採眾長固其根本,而後苦研創新成一家之技,發揚光大者方可為“家”。

歷代草書大家並不少唐朝就有好幾個,比如張旭、懷素、虞世南等都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草書大家


南公懿


有這種感覺是由於書法對於古人來說,實用性是第一位的,而現代書法由實用性轉變成了以欣賞性、藝術性為主要的發展趨勢,加入現代的書法交流比古人更加頻繁和信息轉達更加方便了。所以有這種感覺也很正常,因為傳世書法作品在傳承過程中遺失了。還有很多古代書法家並沒有把書法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認為只是寫字而已,並不會認為它們有多少傳世的價值。其實把它們放到現代都當代諸多書法家們都難於達到水平的。當今書法家還是應該先法古人,後再創新,這樣的話可以讓自己的書法之路走得更遠。


半山草廬


為什麼現在書法大家多呢!原因很簡單,現在這個世界是人心浮躁,物慾橫流的時代。人人想富貴,個個稱大師。所以黃永玉先生說:教授滿街走,大師多如狗。為了成名,臉皮厚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書法沒學成,倒是厚黑學研習的很透。

你看那些頭銜吧,都是世界書法協會主席,或是聯合國什麼協會主席。我看宇宙書法協會主席也快要橫空出世了!前幾年我還看過一則報道,有一位書寫者稱自己的藝術已經和書聖王羲之可比肩能齊名了!所以看一個人的書藝高低,你先看一下對方的名片就知道了。凡是頭銜一聯串的,連門都沒入。

當然造成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因這個畸形的俗世,才產生如此多的怪胎!有好多人買書法不是衝作品去的,而是沖人去的。有一些人毛筆怎麼拿都不清楚,卻能賣到幾十萬、幾百萬。所以大家拼命的造勢宣傳,就不足奇了。

大詩人杜甫雲:爾曹身與名俱滅,不費江河萬古流!歷史是最公正的,將會“吹盡狂沙始到金”還原本來面目。


楊志勇68


草書作為書法中的一種字體,在古代實用性很低。常使用的是行楷體。草書是一些文人士大夫用於抒情言志,釋放心性的一種字體。古代的文人從小就熟讀經書,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深得傳統文化的精髓。品味相當高。不象現代人,浮躁且功利是奔著利益去的。草書看似很浮很亂,實際是一氣呵氣,氣貫長虹,筆筆生韻,並非刻意為之。是在學習前人筆法基礎上的一種昇華和自我表達。現代的人大多比著字體描,記,毫無自我。這也是很難出草書大家的原因。(個人觀點)


墨之韻N


當代其實並無真正意義上的草書大家。多隻是錯覺。現代的草和古代的草有本質上的區別。古達草書是集書法大成者,現代草書潦草就算,你看不懂也算,你甚至可以把醫生開的醫方也叫做草書,中國有多少醫生,你就可以說有多少草書大家。鑽石也是石,此石非彼石。


當然之名


草書也特別注重筆法,結構,筆畫,起承轉合,字勢,比楷書行書更加有線條感,更需要書法基本功(一般來說,草書是需要楷書行書的基礎),所以說歷朝歷代楷書行書書法家輩出,但是唯獨草書機極其稀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