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高鵬:“醫”往無前 “疫”無反顧

黃文軍、彭銀華,一個是他的老師,一個是他的校友。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一個個熟悉的“呼吸人”倒下。化悲痛為力量,他初心不改,勇擔使命。他就是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主治醫師高鵬。


初心為醫主動擔重任

  發生“非典”疫情的那一年,正是他高考填報志願的那一年,那一年他選擇做一名醫生。成為一名醫生的“今天”,他正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

高鵬:“醫”往無前 “疫”無反顧

  “他對待病人非常有耐心,工作上很負責,很願意吃苦,沒有抱怨。他是我的上級醫生,我臨床經驗不豐富,很多棘手的問題沒有辦法一個人處理,這時候高醫生總是會挺身而出……”醫生鍾雅欣說。疫情發生以來,有10餘年工作經驗的高鵬帶領鍾雅欣成為一個小組,接收了科室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人。

  隨著病房病人數逐漸增加,到科室75個床位住滿,他和鍾雅欣兩個人負責了一半的病人。白天報表、查房、採樣、寫病歷……晚上回休息區看檢查結果,一忙就忙到深夜。

  疫情期間,有一位女性病人,由於隔離了五六天,出現煩躁牴觸情緒,開始怒懟護理人員,摔病房門。他走近這個病人,勸慰她:“別擔心,要傳染,我們第一個被傳染……”半小時開導後,病人心情平靜下來,科室的醫生護士都欽佩他。

  採集患者的咽拭子標本是新冠肺炎確診的必要條件。但是承擔採集工作的醫生被感染的風險很大,每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病人的鼻腔直接面對著醫務人員,每一次標本採集都是一次“大考”。

  高鵬主動承擔著該科室絕大多數咽拭子標本的採集工作,自收治了該院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危重患者至今,已累計收治疑似患者180人次,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近80人。

  隔離觀察第五天再請戰

  1月中上旬參與抗疫,2月3日他輪換出來進行醫學觀察隔離。本可以放鬆調整下,他卻說:“此刻我想好好總結一下前段時間治療患者的經驗,以便後面的醫生能更有效地為他們進行治療!”在隔離觀察點,他同科室同事、重慶專家共同起草了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隔離觀察第五天,他向醫務科主動請戰,等隔離觀察期滿想再次投入一線。14天的晚上,他回家匆忙收拾了些衣服,第二天又站在了隔離病區病房裡。

高鵬:“醫”往無前 “疫”無反顧


  再進入隔離病區,好多患者的名字他還熟悉,不一樣的是,這些患者大多病情已經穩定,馬上就可以出院了。有些病人還熟悉他的聲音,魯女士說:“太感謝您了,到時候解除交通管制了,請您去我館子裡吃飯。”張女士說:“真的很感謝您,那天多虧了您給我家親戚打電話,安置好獨自在家發燒的孩子……”他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夫妻兩人均堅守一線

  高鵬自從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在一線,自科室病人增多後便住在醫院沒有回家。妻子丁瓊所工作的孝感市婦幼保健院1月23日被指定為定點發熱門診。很快,作為兒科護士長的她,也堅守在了抗疫一線。兩人平時本來就聚少離多,因為疫情,兩人更是再也沒有碰過面。


高鵬:“醫”往無前 “疫”無反顧


  家中2個男孩,大的6歲,小的2歲半,只能一個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一個交給孩子的外公外婆照顧。對於家庭,他心裡滿是虧欠,“在這個特殊時期,別的爸爸媽媽都在家裡陪孩子玩耍、看書、吃飯,我不能……”

  戰“疫”期間,他80歲的奶奶突發膽囊結石,家人打了5、6個電話,忙得一個也沒有接。等忙完再撥通電話,他才知道奶奶已被送往本院住院。雖近在咫尺,卻因為自己也要隔離,不能前去看望,他心中難免有些酸澀。

  即使這樣,他還是想一直堅持在抗疫一線,直到看到醫院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孝感日報記者董曉芳 通訊員胡佳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