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能不能谈谈你是怎样通过努力考上985/211的?

峩是一个矛盾体


我是一名专科生,以下仅表拙见。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毅力吧!

首先每个人的天分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运作效率、记忆力、行动力等都有差异,排除极端人员,普通人的差异其实很微妙。加上中国应试教育,分数即为王道,科目有限、知识范围有限、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学好有限的知识点在有限的科目里拿到最极限的分数,与其说用优质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不如说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坚持这阶段性的学习。毕竟从小学到高中有12年,即使有再大的兴趣,在这种筑基的枯燥和堕落的快乐中选择,都是很艰难的,心性坚固,毅力为王。



山城驿馆









实现梦想20191102


我本科读的不是985,但是是行业顶级名校,相当于985,很多毕业生去985、211任教去了,也有去香港顶级名校做老师的,社会认可度极高,行业影响力巨大,这个行业一半以上的杰出人才都是这里毕业的或者在这里做教授,学术水平顶级。

在县第一中学上学,高二高三每天早上六点起来上早自习,每晚十一点钟洗漱,十一点半睡觉。每晚睡觉五六个小时,中午实在困了趴在桌子上睡会儿,每天学得头晕脑胀,有时候头疼了一个星期,自己还怀疑大脑是不是有问题了。在高强度学习下,进步其实是很慢的,知识还没有消化又学其他课去了,学习的效果差。这是1999年和2000年的事情了,我是文科,对理科实在没有兴趣,初中理科学得好,考上第一中学后对理科没有兴趣了,觉得枯燥无味,就选文科了。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总结一下经验,刻苦是必须的,但是要讲究方法,每天太累,记忆力会变差的,要注意休息,每天中午好好休息吧,养足精神再学习,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好。我的亲身经历,感触很深,真要注意劳逸结合。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累,把眼睛都弄成近视了,累出病来了,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发现一中也有许多问题,这里就不说了。要考好大学真要下功夫,还有一个就是高考时要淡定些,不要慌张,答题完成了要仔细检查。有些平常能考上985、211的,在高考时没有发挥好,二本都没有考上,我们寝室就有。还有平常只能考上二本的,高考发挥得好,考上了211或者985。

我研究生读的是上海的985,全日制硕士三年。考这个985大学研究生,纯粹是考着玩的,考试之前看了三个月的英语,一个月的专业课理论知识,政治没有时间看了,就看了一天。考试也是以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答题的时候字都不会写,写得慢。多年没有考试,不会考试了。之所以能考上研究生,是因为本科打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本科四年是在努力学习的,大量地阅读,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考试的时候很淡定,发挥得还可以。关于英语,在下班后有空的时候学习英语,免得忘得差不多了。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后面在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会容易许多,许多单词都记起来了。复试的时候,英语都是专业英语,我靠现场发挥回答问题的,考官觉得回答得不错,这得益于平常的积累,提前储备专业英语知识,以免考研究生会遇到。我就是这样考上上海985大学研究生的,录取的时候很不开心,心里没有什么感觉。

这些都是我的经验,和那些大神不能比,我很渺小。我只是一个小山村出生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觉得自己并不聪明,靠的是勤奋,靠自己不懈的努力读的大学,对某些渴望上好大学的人多少有点参考意义。说了这么多经历和经验,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让你们见笑了!有目标的话,好好努力吧,梦想可能会变成现实!





楚天居士


首先我们那个年代既没有985,也没有211还没有重点大学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是工农兵学员,73届的一所部属大学。当时是县级以下企业,部队,农村有二年实践经验的初中毕业生具备报名资格。推荐加考试外省大学。而地级以上企业只能报考本省大学。考试成绩由于张铁生事件只能判分初中毕业程度,高中程度和初中以下程度。那一年初中以下的很少被录取。

我的父亲告诉我任何一所大学的资源足可以把你们培养出来。重要的是你们上大学以后怎么学,怎么利用大学优越的图书馆资源和老师资源。

父亲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厦门大学教育系52年毕业的。

那个年代的课本编写非常适合自学,例题非常多,讲的非常好。在老师培养下,由于有工厂很多如看图能力等等。所以作为工科学生在基础课上努力学习,在专业基础课上就非常有基础了,很快成绩优秀,在课程设计上一鸣惊人独立创新设计一种机器震惊学校!以后毕业设计有带队完成一家大国企的重要设备设计,在学校非常有成就感!

对现在考试我认为只要系统自学,每一门课拿现在提纲型教材要想融会贯通必须吃透所学内容并且找一下拓展训练书籍把教学大纲内容在中学段就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一定会有好成绩的!

学习必须有提前量,老师今天讲的你至少已经把全部习题做完了而且超前几章才行。只有这样你才永远掌握主动!

不要太多的其他爱好,中学就是学习主要基本知识一定要学好,这样考试就是一场总复习作业!

我再补充一下,上大学之后非常多的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出力不足50%!这就是出来之后工作能力明显不足。

我82年一年所做设计之多之好是很多人很多年所做不及的!很重要一条就是上大学之后必须发奋再发奋!985,211平台好是出来平台好!而绝对不是教普通高中生一般大学教学能力就比他们差多少!当然一些新设置专业例外。因为很多专业是新设置的,那就差距了在专业课上。建国前那些大师级人物都是上大学之后才学习理化知识的但是几年毕业他们的这方面水平是大师级!为什么呢?就是发奋再发奋和利用图书馆实验室资源和众多老师资源!

这就是我自己走过来的!和大家分享体会。


为了绿水青山


本人一东北小镇青年,2006年高考考进了辽宁的一所985,211大学,也十几年了,东北的高中还是挺重视学习的,记得那会一般都是早上六点半就要去班级上自习,为了考个好的学校,我一般五点多起来,赶着去学校,把门卫大爷喊起来开门,晚上记得是九点半下自习,回到住的地方可能要学到十一二点,当时最盼望的就是每次模拟考试的时候,因为考试是上午一科,下午一科,中午能好好的睡一觉,本身东北的天气比较冷,一到冬天真的不想起来,但是不学习怎么能走出去呢?就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说说学习的方法,我们家的学校一般就是题海战术,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把高中三年全部学科的东西都讲完了,高三一年就是在不停的刷题,通过做题来见识更多的题型,同时你也需要学会总结,记得我有一个小本本,每次做题错的地方的知识点我都会记在里面,然后每次模考之前我都要从头到尾把小本本看一遍,时刻让自己记住之前错的地方,并且你还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因为本人是理科生,所以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方面每次做题是属于哪一类的知识点,都要先想到,沿着这个知识点去分析出题和解题的思路,这样以后再遇到相同知识点的题型就会很清晰。至于语文和英语,高中时根本没时间去读书本以外的书籍,所以语文还是平时做题积累的比较多,英语觉得词汇量比较重要吧,另外就是做题时要结合上下文,有的时候靠联系上下文我能把答案猜个差不多。

总之每个人都想考一个好的学校,但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有的偏应试教育,有的偏实践,各有各的好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加油!


大宇不吃记忆面包


我当初是个插班复读生,说实话环境很重要,第一次刚好考了二本超20分,结果录取滑掉了,复读一年提高了85分吧我记得,自己不太聪明,复读又紧张,只能按部就班读,班上有个黑马提高了135分 是最高的,连老师都不敢相信,当然他也没上985,还是人家从高一就基础好的直接两个考上了北大。

如果想要上211或者985建议师弟师妹们要踏实学习,不可到高三才努力,那只是适合脑子很聪明那种,当时听人家说大学读不读无所谓,现在工作了,回头看看高考带来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涯草1


其实,努力是一方面,天赋、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上学的时候,我见过有的女生早上四点多就起床背书,晚上凌晨还要在床上搭个小台灯刻苦学习,可一到考试呢,成绩总是中下等,这是什么原因?方法用错了。

只知道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这样脑子里一篇混乱,过两天就忘了。我们应该在脑海里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结构,把知识点、考点进行一个分类,一个考点一个考点的学习,复习,不能做无用功,每个考点都要雨露均沾,这样才是有效的。

就拿我来说吧,我爸是开挖掘机的,所以我很轻松的就考上了中国著名学府——山东蓝翔技校,这就说明我的学习方法非常正确,当然也有天赋的原因。



狗尾巴花影视


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吧。就我自己来说。首先好的小学和中学比较重要,我的小学是以素质教育出名的,但同时对功课成绩也抓的比较紧。

中学也差不多。高考前压力真的很大。但是这种压力往往是一种给自我压力。其实高中生活还算好玩,聚餐就不说了,靠近夫子庙,我们经常还去秦淮河边喝茶看戏打牌。但是我也记得自己周末背着书包,来到只有我一个人的教室,坐那里看书。实在困了,就睡在拼起来的桌子上。

困了的时候,真的会吃生蒜头,继续学习。背书太累了,我就发现,站在桌子上背书,像演讲一样,不太容易犯困。

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聪明。后来上了大学发现,其实上了这所大学这个系的人都很聪明。聪明且自律。我们班除了部分南外保送,第一名是镇江市状元,每个县状元和前几位更多了。我的上铺,现在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全球顶级酒店集团高管,他是真的有格局,有定力,大气睿智。

环境对人很重要,尽量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好的学校氛围和好的同学圈吧。


白昼梦想家



6813553


如今大学越来普及,高校变相扩招,学院改名,很多二本都相继升了一本。但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考取程度难度依然很大,我即使高考付出了努力,但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最终也是普通一本,但我有个同学她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在我印象中她学习成绩一度不如我,当时我就问她之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她说为了考上现在的这所211大学,付出的努力可能很多人都无法想象。

她数学在高一的时候只能考100分左右,只是比90分的及格线高一点而已,这样的成绩是万万考不上985、211大学的。可偏偏她本身还很厌恶数学,对数学没有任何兴趣,甚至认为自己在数学上没有任何天赋。

有过一段时间曾经想要放弃,可是想到心中的那个大学梦,她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她开始了漫漫的刷题之路,因为数学基础差,就只能先从基础的题目开始做起,一本本的习题集、一张张的试卷、一叠叠的草稿纸,这些都是我为数学付出汗水的最好证明。

到了高考前夕,她做过的数学试卷可能要比班上第二多的还要多出2倍有余,比最少的同学更是有着近10倍的差距,就是这些试卷让她最后的数学考了146分!

最终她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