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祖墳對中國人的意義是什麼?

密斯黃86470956


祖墳的意義是多方面的。

首先,,相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最隆重的儀式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管天南海北四面八方,它是永存的一縷思念,一點骨血,一處歸穴。

其次,它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象徵,有根恆所在。古人說,慎終追遠,揚名於後世。繼前輩遺風,才有所傳承。它是求大同化小異和諧謙讓的催化劑。

其三,它是忠臣良將家國情懷的搖籃。聖人先哲有言,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個區區小利斤斤計較的人,在危難關頭很難會捨身取義的。從小有家族意識,長大才能生髮到為國忘家的民族意識。


庭蔭囀鶯


【回答:祖墳對中國人的意義是根植於心中的天道思想和家族的葉落歸根風俗】

中國有兩句成語,一句是尋根問祖,一句是葉落歸根。

第一,中國人對祖先是相當尊敬和敬重的。古人講人死後入土為安,看見了嗎,是安。自漢代以來,一直到明朝,若是刨別人家的祖墳,那是要砍頭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國人一直講究的孝道。而且,對活著的後代而言,祖墳修的越大,說明後代做了了不起的大事。

古人講究風水,講究陰德,這主要是受到天道思想的影響。而且,將祖先的祖墳視為陰宅。認為陰宅的風水和祖先的陰德,會澤被後世子孫。因此,古時候誰要是刨了人家的祖墳,比要他的命還狠。在晉代,有一位頗有名的風水大師還寫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葬經》,在這本書中,詳細地描述了祖墳對子孫後代的影響。

第二,一直到今天,在我國的雲南、貴州、廣西等省份,清明節祭祀祖墳要比過年還重要。現代人由於工作或其他的原因,過春節的時候可以不回去,但是清明節如果不回去祭祀祖墳的話,是要被所有的人看不起和背後說閒話的。

這種民俗和對祖墳的認識,是深深地根植在老百姓的心中的。

第三,祖墳是家族的葉落歸根之地。一個沒有根的家族是動盪且飄搖的。中國人對葉落歸根的重視,舉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一切。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時代,妾死後是不能進祖墳的。但是對於男人來講,雖說寬容,但也有一定的限制。古人講,沒有後代的男子,是沒有資格進入祖墳的,因此,才有過繼這個詞。一定要從兄弟家過繼過來一個兒子,才有資格進入祖墳。

儘管現在對葉落歸根,進入祖墳這件事不是那麼太講究了,但是,中國幾千年一直奉行的傳統民俗習慣,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老祖宗的智慧


祖墳自古以來在中國人文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認為這個祖墳在風水的選址會影響這個家族運勢,每到清明更是集體的進行掃墓。而在古代時,一些家庭發了財後除了買房置地,還會對祖墳進行修繕。一來,古代祖墳都是以砂石材料搭建,年頭久了就不免有破損,二來,彰顯自家身份,這樣別人去掃墓時一看這戶人家祖墳不一樣,就知道這家發達了。

而在古代呢,想侮辱一個人、破壞一個家族運勢,最陰損的手段莫過於挖其祖墳,可以說比那些巫蠱木偶人更招人仇恨。唐朝肅宗當政時,大太監魚朝恩聽說自己官運被堵就是因為郭子儀,就偷偷的讓人挖了郭子儀的祖墳。

但是挖人祖墳又是一種大罪,在唐朝更會給判死刑,不可赦的那種。而魚朝恩最終還是因為受當時皇帝忌憚,而被宰相聯手派人縊殺於內侍省,可能也跟他挖祖墳遭人忌憚有關係。

到了現代也不缺以挖祖墳報復他人的行為,比如說當年蔣某就因為遭到他人的打擊,居然聽信手下的風水之說,派人破壞那人祖墳以期望能阻其運勢。至少在中國的封建思想被剔除前都一直存在著這種風水迷信,不可不說是根深蒂固。

而這些思想的來源是因為古人相信祖墳能給後人積陰德、立陰功,這也是直到近代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的祖墳非常重要的存在意義。

古人聽信天命、風水這一套,就認為一個人一生呢,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是祖先給你積下的“陰德”和“陰功”所轉化來的回報。啥叫“陰德”、“陰功”?這兩個指的其實就是祖上在世時做的善事、捐的善款,而過世後在冥界也可以做善事,替子女後代攢財運、官運。雖然我們現在知道,人死了就是沒什麼了。不過古人還是比較迷信的,所以相信人過世後可以做善事積陰功。

但是古人又不知道祖先死後會做啥?又能不能積到陰功?所以為了助自己祖宗一把力,就會給自己祖先燒一些紙、點炷香、念一部經。燒的這些紙,就是給祖先在冥界的錢財。點的香唸的那些經,那是祈求菩薩保佑祖先,給祖先帶來好運。祖先呢,一高興也就多幫後代積陰功和陰德了。

還有就是給祖先修繕是因為祖墳就相當於先祖的房屋,修的高修的好,就說明祖先在冥界為他們的子孫立了不少功勞,子孫受益自然要回報祖先,又不免一番燒紙、點香、唸經。而現在的祖墳更多人認為是用於悼念先祖、加強家族凝聚力的。



志華L


首先祖墳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古人曰,葬盡孝道也。把亡人安葬入土,求得心安。古有入土為安,陰平陽樂之說,不說得到多少回報。

墓葬文化有超凡的凝聚力,比如每年舉行對炎黃二帝陵墓,伏羲等祭祀活動,都會有地方領導去寫祭文悼詞,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中國人的繁衍都是炎黃二帝的子孫,每個人都承認,他有凝聚力和盡孝道,讓子孫記住前人的恩德。用這個方法寄託哀思,是人類文明的進步表現。

由於歷史文化的演變使墓葬文化變成一種對未來的希望和信仰,藉助墓葬文化中前人的豐功偉績對後人的激勵。

例如我們特定時間,時空內的吉利祝福,希望人丁興旺,給我們賜予幸福。

我是韋昭尤,還有很多內容不甚枚舉,希望回答對大家有幫助,謝謝大家關注



韋昭尤說風水


祖墳 :一般指埋葬祖先的墳墓,是祖上安息之地,並且是三代以上家族先人的墓地。出處:元無名氏 《延安府》第一折:“俺去那祖墳裡燒一陌紙去,若要富,敬上祖。

祖墳就是根,人出生在此,死後埋在此,是世人身世的源泉,是咱們中國人一種特有的精神信仰。在咱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風水學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祖墳風水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基本的一個因素是山龍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風水學中,由火山爆發和地殼碰撞而成的主山脈是大幹龍; 由主山脈分裂而出的形成的小山脈則是小幹龍; 由小山脈分裂而出的更小的分支是大支龍; 由小分支分裂而出的更小的分支就是小支龍; 而山龍,就是氣場從高的山脈源源不斷的往下推而形成的,在風水上,我們稱之為山龍脈。

古人對先祖墳風水,非常的講究,非常痴迷。風水先生認為每一個穴位都會有時間氣運,有長有短。 祖墳風水就是找一條好龍,定準穴位 然後祖先的骨灰埋進去 然後後代就會鳳凰騰達,人丁興旺。現代人也對祖墳風水學做了一個科學的解釋,那就是量子糾纏,很是複雜,為風水學提供了科學依據。這個到底是不是科學的,有待於進一步的論證。祖墳風水是否對子女的影響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也許進一步尋找科學依據。

但是祖墳的存在對於咱們確實有很多好處的。

1.親情交流,家族興旺。

對祖先的祭奠,有迷信的成分,但更是咱們中國傳統孝道的體現,每到上墳的日期,不論你在天涯海角,還是天南地北,這一天,每個人都帶著期盼,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這樣久別的親人再次歡聚一堂,親情在這一刻得到昇華。兄弟爺們親情得到昇華,大家庭的關係就更加和諧,凝聚力增強,那麼就會相互幫襯,金錢上,事業上,人際關係上都會得到提高,整個大家庭會更加興旺。所以給人留下個感覺就是祖墳風水好,導致家庭的興旺

2,奮鬥的源泉。

祖墳是每個中國人動力的源泉。每個人對自己的祖墳,都是非常重視的。希望自己有出息,有財力把祖墳裝點又高又大又氣派。祖墳就是活著的人的一種象徵,一種榮譽。祖墳高大尚,也說明這個家庭在社會中高大尚,興旺發達。其實這正是應和了中國人優秀的品質--勤勞,這種骨子裡與身俱來的優秀品質就是每個中國人想通過個人奮鬥達到成功,祖墳的存在就為這種力量創造了平臺。可見,這種意識在中國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從而為家庭的興旺提供了原動力,每個人都要奮發圖強。 從這個角度來說,並不是祖墳給後人帶來了什麼陰功陰德,反而恰恰是因為後人有了出息,發達了,顯貴了,修了祖先的墳墓,讓祖先享了福。如此而已。

3、有助於道德提升的方法。

每個人都想回家祭祖的時候,轟轟烈烈,自己榮歸故里,衣錦還鄉,是很驕傲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很成功人士,自己發達了,有成就了,出人頭地了,祖墳成了一種牽掛,一種人生的嚮往,那裡永遠是自己的家。所以成功的人,就會不自覺的希望祖墳所在的故鄉越來越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自己的家鄉。這樣的例子,在我中國比比皆是。這些幫助家鄉的人,道德進一步的提升。

4.提升孝道。

古人認為,祖先能夠給後人積下陰德,立下陰功。古人由於受天命思想影響,因此有一種“陰德”“陰功”的觀念。他們認為,一個人一生有什麼樣的命運,一生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都是祖上積下“陰德”立下“陰功”的果報。這個既包括祖上生前所做的事情,也包括祖上死後做的事情。如果建功立業以後,都會封妻廕子。也就是說,給家人給兒子帶來福利。所以每個人在活著的時候,多做好事,希望自己死後能夠給兒孫們帶了福報。在一個就是既然福利是祖先前輩帶來的,所以每個人都會想著,幫祖先助力一把。祖先前輩活著的時候,要儘自己的孝道,好喝好吃的侍候,祖先死後也會燒一些紙給祖先,點一炷香給祖先,念一部經給祖先。

除了這些,還有好多好處,當然也有很多壞處,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山旮旯子


祖墳是一個家族群的象徵。所起到的作用是團結的象

在舊時代一個家族沒有團結的思想情懷,就受到別的家族中的惡霸壞人欺負,沒有生存立錐之地。

這種團結情懷,除了生存所需之外,也對家族內部不孝忤逆之徒起到一種威攝作用。作父母妁誰不希望兒女爭氣,成為有孝有義有擔當的頂天男兒和賢淑德慧之女。事物都有兩面性的發展,難以預料。對有的父母來說,偏偏和他們開大玩笑,生養出不孝忤逆之徒,說盡千般好話,授以百家諸子之學,都無法教化,轉變成人走入正途。在這種無奈之舉的情況下,只好請來族人,動用家規家法,予以懲戒懲罰。

故而說,祖墳也是孝文化的磚播的根基血源,不僅是彰顯一個家族勢力又多大的作用,脅迫別的家族惡霸壞人你別來欺我,你是惹不起的作用;更是對百善孝為先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個人連生養他父母都不孝的人,你還有指望他為國盡忠的份嗎?

孝?不權對維護家族生望,對維護社會和諧發展,對國家受外族入侵之時的用人之際都起到了不可忽略的積極作用。試看多少為國捐軀的英雄豪傑,無一不是孝文義雙全的好男兒。

如果作為一個人子,連自己家族從發祥到轉輾遷移的歷史,經歷了多少年、多少代、從哪代分枝流傳,繼承了祖先血液來到這個世界都不知道。不說丟人,實在有點悲催。要想知道自己家族歷史,只有經過祭祖的方式,與家族之人匯聚在一起,不僅相互認識,在外相遇也不會鬧出使別族人笑話的事兒,同時通過接觸交流,更加親密,更加了解自己的發展歷史。

這就是祖墳在人們心目中的存在感之因。


用戶6955005510082


祖墳對中國人的意義,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有自己最深刻的理解。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摒棄的一部分。

祖墳最簡單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可以懷念哀悼自己的家人,中國幾千年的神鬼文化中,有地府輪迴轉世一說。所以古時候的人們希望逝去的親人在陰間可以過得好些,就會在逝者的墳地前燒些金銀財寶帶給死者,讓他們在去轉世的路上可以打點陰間的鬼差,從而來世投個好人家。這樣逝去的人也可以在地下給鬼神門說些好話,保佑在陽間的人可以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

當然對於祭祀文化,各地也有各地的說法,我們不一概而論。所以單單從懷念先人上來說,對我們重情重義的炎黃子孫來說,祖墳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從古至今,墓葬文化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祭祀祖先的優良傳統。對古時候的皇室來說,祭祀先祖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除了每年固定的清明節等等,包括繼位登基的時候,開打戰爭的時候甚至遇到大旱求雨或者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都會去先祖所在的黃陵進行祭拜。這是希望能夠得到先祖的庇護和保佑。所以祖墳的根本除了最簡單的包含了對親人的思念之外,祖墳也是古時候重要的祈福文化場所。所以傳統的風水學發展出了不少關於墓葬文化的研究,希望自己的祖先能夠找一塊風水寶地安葬,這樣祈福的時候就更能把在陽間的人的想法和願望傳達給在地下的先人。所以祖墳的根本也是很重要的。


潘先生論風水


祖墳對中國人的意義,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有自己最深刻的理解。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摒棄的一部分,我將從多角度給大家解讀祖墳對中國人對炎黃子孫的意義。

祖墳是思念的寄託

祖墳最簡單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可以懷念哀悼自己的家人,中國幾千年的神鬼文化中,有地府輪迴轉世一說。所以古時候的人們希望逝去的親人在陰間可以過得好些,就會在逝者的墳地前燒些金銀財寶帶給死者,讓他們在去轉世的路上可以打點陰間的鬼差,從而來世投個好人家。這樣逝去的人也可以在地下給鬼神門說些好話,保佑在陽間的人可以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當然對於祭祀文化,各地也有各地的說法,我們不一概而論。所以單單從懷念先人上來說,對我們重情重義的炎黃子孫來說,祖墳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祖墳的根本

從古至今,墓葬文化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祭祀祖先的優良傳統。對古時候的皇室來說,祭祀先祖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除了每年固定的清明節等等,包括繼位登基的時候,開打戰爭的時候甚至遇到大旱求雨或者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都會去先祖所在的黃陵進行祭拜。這是希望能夠得到先祖的庇護和保佑。所以祖墳的根本除了最簡單的包含了對親人的思念之外,祖墳也是古時候重要的祈福文化場所。所以傳統的風水學發展出了不少關於墓葬文化的研究,希望自己的祖先能夠找一塊風水寶地安葬,這樣祈福的時候就更能把在陽間的人的想法和願望傳達給在地下的先人。所以祖墳的根本也是很重要的。

祖墳對中國人的意義

祖墳宗祠在廣州有很多都被保留了下來,開發商給在多錢,廣東人民也不願意賣,足以可見祖墳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分量。這也是每一個在外遊歷的炎黃子孫心中最後的歸屬,最後的牽掛。很多出國的國人,每年也都會回家祭拜自己的祖先,看看緬懷一下先祖,在祈福保佑自己一下。如果祖墳沒了,我相信很大一部分離開祖國的人也不會再回來了吧。

總結

我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多回家祭拜祭拜祖先,我相信對你的人生一定會有幫助。心懷感恩,心繫祖國。大家在祭拜祖先的時候,也希望多祈福保佑這次中國的疫情能夠快點兒過去。


甲乙丙文化


對祖墳敬畏,是國人深入骨髓的文化信仰,古人對祖先十分敬重,祖墳更被視為神聖無比。古人對挖祖墳的人非常痛恨,自漢代到明代,只要是發現盜墓賊或者挖人祖墳開了棺的,那就是死罪。《舊唐書》中就有關於挖人祖墳應該定什麼罪有著詳細記載,記載到“開劫墳墓”與“十惡忤逆、故意殺人、放火持杖”同罪,這是十惡不赦之罪,也即是砍頭罪。每座墳頭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情感和記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祖先敬重,對祖先墳冢敬畏,這是國人深入骨髓的文化信仰。對人的尊重,首先是對人的信仰的尊重。家是中國人的信仰,而祖先是家的開始,不刨人的祖墳,我認為是一種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靈玉一休


祖墳就是根,是基於個人身世淵源的鏈接,是融於大自然的祖宗遺骸並以此為座標的歷史標註。它同時也是一種精神信仰,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也是風水智慧的集大成處。

東晉郭璞有《葬經》曰: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古人對先祖墳塋的風水選擇也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尤其在山嶽地區,一般最好風水的地方必有顯赫世家的祖塋,許多家族為了爭此龍脈鳳眼也是族爭械鬥,為的就是贏得後世發展的先決條件,所以現在還有人形容後代飛黃騰達是因為"祖墳冒青煙"了。

祖墳對現代中國人有什麼意義呢?

1、葉落歸根。中國人與西方的宗教神崇拜有本質區別,我們講究木本水源的家文化,木發於根,茂極而落,必達其根,而人歿故後的頭等大事就是在故地營選墳塋,這保證了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

2、榮光耀祖。中國人的勤勞聞名於世,這種骨子裡與身俱來的優秀品質就是每個中國人想通過個人奮鬥達到成功,以饗先祖養育之身,所以中國許多禮節和習俗都是圍繞此處展開的,而祖塋的存在就為這種力量創造了平臺。

3、家族凝聚。清明是每年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令,許多家族共聚一堂,只為祭祀先祖而來,大家族幾萬人祭祀一個始祖的畫面並不鮮見,他們互相交流,促進了資源的整合和發展。

4、道德提升。我們中國人的家譜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墳塋圖,而且每個先祖的圖後必列讚語,內容都是人生處世的道德鑑語,這也潛移默化地為後代提供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道德楷模,比那些書本上的說教更有效。

5、慎終追遠。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一定會使自己圓滿功德,並世代相傳。

最後以我為安徽省無為市"德勝堂"新修《汪氏宗譜》所寫的“始祖墳塋圖引"做結束語:

經考證,始祖墳在今安徽省無為市嚴橋鎮明堂行政村大黃店自然村乾向,位於北緯31度21分30秒,東經117度92分51秒,辛山乙向。  

尊祖則敬宗,敬宗故收族,而譜之作尤宜祥於墓。

嗚呼!值新修德勝堂《汪氏宗譜》之際,繪始祖塋圖與注詳之,以備考耳。

惟後之人索譜知圖,視圖知墓。因之護藩籬、培薪木、慎祭掃、防侵損、錄譜記,以千秋祭祀之。

時 二零一九年歲在己亥冬至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