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前线医护日志|广东医疗队奋战近20天里,不断传来患者转出ICU的消息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阚文婧 魏彤 冼乐武
图/医院提供

支援点: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西院区ICU

2月25日,驰援武汉已经十多天,虽然时间还不长,但这场战役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修炼,令人感慨万千。

尽管来武汉之前,我已经在脑海里反复想象着即将面临的战场。但初来乍到之时,实际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首先是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陌生的病历系统、陌生的工作流程、陌生的合作伙伴,这对大家都是不小的挑战。

但庆幸的是在支援的医疗队中,像我们大多来自同一专业,大家相互较为熟悉,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磨合的时间,更快地投入工作。在分秒必争的ICU里没有个人英雄,唯有团队作战,重症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非常重要。这段时间工作下来,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我们已经越来越默契了,很快就合作无间,适应了新的战场。

前线医护日志|广东医疗队奋战近20天里,不断传来患者转出ICU的消息

每次出舱衣衫湿透,李仕成正准备去换掉湿透的衣服

不过,最让众人牵挂的、劳心费力的还是患者的病情。新冠肺炎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毕竟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且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病情都十分危重,病情变化十分迅速。

而且目前尚缺乏一套完整的针对重症传染病的工作流程,设备装备以及人力配置方面的规范,因此临床工作开展起来难免困难重重。但随着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清晰,团队摸索出越来越多的实战经验,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整体工作越来越流畅了。

终于,在广东医疗队奋战了近20天里,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协和医院西院区ICU接二连三迎来了数个“第一”!第一例成功停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转出,第一例有创通气的患者成功救治拔管转出,还有几位患者正在尝试脱机,目前还有几位患者已经拔管待转出了……

前线医护日志|广东医疗队奋战近20天里,不断传来患者转出ICU的消息

李仕成医生握着袁叔的手安慰他

最让人高兴的是,一位我负责的患者袁叔(化名)近期停了无创呼吸机,今天早上成功转出!

袁叔刚来的时候精神非常紧张,情绪非常焦虑,对于自己的病况很是担忧,配合情况也不好,差点就得改插管有创通气了。“这里条件、仪器、药物都很好,你目前情况非常不错,要对自己有信心,更要相信我们医护人员!”我们每天每一班的医护人员,都耐心地给他进行心理疏导。经过我们不厌其烦的安慰,病人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慢慢配合起我科的治疗。

为了听清患者的话语,我们都俯下身耐心地听他讲述;为了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我们不惧风险,几乎脸贴着脸为他细致检查,虽知如此感染风险高,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大家锲而不舍地、连续地精心治疗,密切关注着各项临床及检验指标,随时做出方案的调整。他的病情就这样在我们几十双眼睛的热切注视下,一天天地好转起来,最终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出,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

记得刚到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在附近的小卖部购置生活用品,小店老板对待我们这些医务人员非常热情,面对这座寂静的城市,他丝毫没有悲观,没有抱怨,他始终坚信,灾难必将过去,疫情必能控制。

钟院士说过,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现在,这座城市已经度过了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初现,我们暗暗地鼓足劲,等待着全面胜利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